守島人的觀后感范文(通用12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觀后感就是把我們觀看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寫下來的文章。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守島人的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守島人的觀后感 1
“我很敬佩你,但我永遠成為不了你”,這是電影《守島人》中的臺詞。我感覺這應該是絕大多數看過電影的觀眾心中最想說的一句話。我靜靜地看完電影之后,心中剩下的只有敬佩、景仰了。
王繼才是一個純粹的人。他生活中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一個人一輩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沒有白活”。是的,守島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幾乎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無非就是轉轉、看看、寫寫,但就是那份艱苦,那份清貧,那份孤獨,讓太多太多的人望而卻步。前面的“四代島主”最長的只在島上待了18天,最短的當天就跟船走了。而王繼才卻一守就是三十二年。其間,父親病故,他守在島上;媳婦生產,他守在島上;女兒輟學,他守在島上。
王繼才是一個守諾的人。就因為他和人武部長王長杰特殊的情分,他把島守了下來,雖然,他寫信罵過王長杰,打電話抱怨過王長杰,臺風時求過王長杰。也為了自己當年的“主動請纓”,他克服常人難以忍受的困難留了下來,不管是妻子的 “離婚”威逼,還是弟弟妹妹的風言風語;也不管是老父冬季犯病的“心頭之痛”,還是女兒被走私犯的恐嚇要挾。最終他成為父親嘴中的“不是孬種”,周邊船老大眼中的永恒“島主”,走私犯們的“眼中釘”。
王繼才是一個重情的人。王繼才不是一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人,他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年幼的兒女,還有做人民教師的妻子,一家老小他不能不牽掛,但嚴酷的現實又讓他解決不了所有問題。島上只有他一個人,國旗需要他每天升起,島嶼需要他巡邏,“眨火”需要他維護,守島日志需要他填寫,這所有的一切離不開他,他一旦離開,所有事情都要停擺。他對不起積極支持他工作的老父親,聽聞父親溘然長逝嚎啕大哭;他對不起默默陪伴他工作的`妻子,兩人相守孤島相依為命;他更覺得對不起一雙兒女,看到女兒輟學打工淚水漣漣……
王繼才還是一個吃得了大苦的人。整天整月快餐面為主食的一日三餐,刮風下雨窗破被濕的居住環境,一拍一手血跡的蚊蟲叮咬生活,和大汪、二汪兩狗一人斗地主的娛樂,不是爬坡就是下山的巡邏,三十年從沒看過電視春晚的春節,這其中的任何一項都讓常人難以忍受,但王繼才獨自一人把這所有苦難都扛了下來。所以說,他不是凡人,他是神,他是上天派來守護祖國寶島的神。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負重前行”。沒有王繼才們,我們的國門就沒有人看守,我們的國土就沒有人守候,也就沒有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也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守島人的觀后感 2
為慶祝黨成立100周年,毛岸新苑社區團總支組織共青團員進行愛國主義題材的觀影活動。2021年7月17日,晚上17:50分,大家準時在京東廣場4樓大世界影院集合,觀看電影《守島人》。該片講述了王繼才與其妻子王仕花32年守護祖國邊陲小島開山島的故事,他們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把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祖國海防事業。
影片的開頭,是一個暴風雨的晚上,簡陋的木屋里只有王繼才和他的三只小狗,墻壁上掛著一部舊式電話機,在電話的旁邊懸掛著的是王繼才每天記錄的海島氣象情況以及日常工作的匯報。簡單的幾個畫面組合在一起,把邊防地區特有的孤僻環境,生動地表現出來。剛開始接觸這種邊防環境的人,難免會惶恐不安。在王繼才剛開始守島的前十幾天里,每天他的內心都是極度焦慮不安的,他無時無刻不想念自己的愛妻、年幼的孩子以及年邁的父母,急切地盼望有人可以早點來接替他守島的任務。與此同時,王繼才的妻子王仕花經過深思熟慮,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辭去了鎮上學校教書的工作,與丈夫王繼才一起在守衛小島。
在共同守衛開山島的日子里,王繼才夫婦救過不計其數的落難漁船;他們認真地記錄小島每天的天氣情況,為氣象臺準確掌握開山島的氣候情況提供第一手資料;他們不懼危險地阻攔過無數走私的帆船,即便因此遭受海盜的報復性毆打,依然堅持到底……王繼才夫婦就這樣32年如一日地守衛著這片祖國的海島,從不抱怨、從不懈怠,就像那面傲立在茫茫大海中的五星紅旗一樣,堅定而從容。在電影的高潮部分,大家都忍不住落淚,被王繼才夫婦那像松一樣的挺拔精神感動著。“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正是因為有無數像王繼才夫婦這樣的英雄,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畏艱險地守護著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才有我們現在安寧、幸福的`生活。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為他們而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
中國共產黨經歷風雨,披荊斬棘,經歷了一個世紀的努力,正帶領著全國人民堅定地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道上,期間涌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我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動。王繼才夫婦32年如一日的“守島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作為中國共青團員,我希望可以為國家、為社會、為企業盡我的綿薄之力,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盡我所能,幫助身邊每一個人。
守島人的觀后感 3
電影《守島人》將王繼才同志感人事跡搬上銀幕,該片不僅還原了王繼才夫婦32年與惡劣自然環境頑強抗爭的經歷,更將主人公愛國奉獻的價值追求貫穿影片始終,對于激勵各行各業堅守平凡、創造非凡,都深具心靈觀照和精神滋養。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
王繼才同志生前是灌云縣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和妻子一起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這一守就是32年,兌現了“要在開山島守下去,直到守不動的那一天為止”的莊嚴諾言。
是什么信念讓王繼才夫婦支撐堅守開山島呢?一個人一天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持做好事,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生存的孤島上,王繼才夫婦32年里每天堅持升旗降旗,愛護國旗,巡海島,學日志,在平淡中度過32年,這是因為在他們的心中有愛國奉獻精神,甘守清貧,勇于擔當的精神。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追求,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國人向他學習,以他為榜樣,把崗位當事業,視職責如生命,努力在本崗位上爭創一流!
愛國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家就是島,島就是國,守島就是守國”,正是他的`家國情懷,在義與利之間,他堅守國家大義,不為犯罪分子的利誘、威脅、毆打所屈服,協助公安邊防部門破獲6起走私偷渡案件,為國家挽回巨額經濟損失,沒有這鐵骨錚錚的 愛國精神,是很難做到的。王繼才夫婦用他們的凜然正氣維護國家法律尊嚴,保護那片凈土。我們要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對祖國真誠的熱愛,才會把本崗位的事業干得好!
我們從王繼才夫婦身上還要學習他們的甘守清貧,不圖回報,只講奉獻的精神。他們夫婦倆在老母親預感自己時間不多了的時候,都未能回家看望,就連女兒結婚的時候,作為父親的他都沒能去參加婚禮。32年來,他只有五個春節是下島過的,這是他“吃盡一家苦,換來萬家歡”的奉獻精神,這正是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追求。
在新時代下,我們要積極像王繼才那樣在各自崗位上堅守平凡,甘守清貧,甘于奉獻,學習他牢記宗旨,心念群眾,服務群眾,學習他淡泊名利,堅守廉潔,清白做人,永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堅守自己崗位,為國為民,默默奉獻,譜寫人生不平凡的華章!
守島人的觀后感 4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單位組織我們去觀看了電影“守島人”。影片講述了全國時代楷模王繼才32年來與妻子以島為家,與艱苦為伴,把青春年華全部奉獻給了祖國海防事業的感人事跡。
愛國需要奉獻。王繼才接到守衛我國“黃海前哨”開山島的任務,自此就把守島衛國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妻子也辭去小學教師的工作,陪伴左右。每天升旗、巡島、觀天象、護航標、寫日志,數十年如一日地重復著這些工作。堅守32年,親人去世時,他錯失相見最后一面的機會;堅守32年,他甘于清貧度日,義正辭嚴地拒絕投機分子巨額誘惑;堅守32年,他僅有5個春節離開孤島與家人團聚;32年,他用壞了10多盞煤油燈,記滿了40多本航海日志,聽壞了20多臺收音機。
人生需要信仰。“開山小島雖小,卻是國家領土,必須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只有看國旗在海風中飄展,我才覺著這個島是有顏色的。”這是王繼才生前說過的話,王繼才將守島衛國作為自己的人生信仰。
王繼才堅守的'不只是一個小島,更是對祖國的深情與大義。沒有氣壯山河的豪言,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懷揣樸素的愛國情感,他以海島為家、海水為鄰、和孤獨為伴。“守島就是守家,國安才能家安。”如此的家國情懷,支撐起保家衛國的民族脊梁。
守島人的觀后感 5
“我是農民的兒子,為了一個承諾,我選擇了上島;我是哨所的民兵,為了一面國旗,我留下來守島;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為了一個信仰,要在開山島守下去,直到守不動的那一天!”在2014年的一次報告會上,王繼才如是說。
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32年來,晝夜交替,周而復始,每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開山島上如期飄揚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兩個人的.五星紅旗代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尊嚴和意志,更飽含了他們對祖國深沉的愛。“家就是島,島就是國,開山島雖小,卻是祖國的東門,你不守我不守,誰守?”這質樸無華的話,正是他們夫妻多年勇于擔當、默默奉獻的動力所在,高尚的家國情懷,不是靠空喊口號,而是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行動說話。他們吃盡了難以想象的辛苦,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好了別人不想干、干不好的工作。用行動告訴我們什么是無怨無悔。
學習王繼才精神,就要做到履職盡責,勇于擔當,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王繼才在執勤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王繼才舍生忘死,拼命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依然奮力工作,體現了甘于奉獻、不求回報的時代精神和艱苦樸素、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學習王繼才精神,就要學習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時代精神,不計個人得失,以扎實的工作作風完成好本職工作。丹心一片國家情,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孤島,王繼才夫婦夫妻二人抱定“守島就是守家,國安才能家寧”的堅定信念,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無私奉獻給了國防和海防事業。作為一名普通群眾,我為中國軍人感到自豪,他們是民族的脊梁和精神!
王繼才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守衛過的萬里海疆會永遠傳頌著這位平凡《守島人》的故事,相信王繼才夫婦等典型,會像一束光照耀靈魂,能發揮強大的感召效應,激勵熱心公益,匯聚強大正能量。
守島人的觀后感 6
有一種信仰叫堅守,有一種精神叫質樸,有一種奉獻叫守島。從主人公登島初期的猶豫彷徨,到勇救落水青年、打擊走私商販以及暴風雨中接生、戰友臨終送別、島上家庭春晚等情節故事,一組組充滿質感的鏡頭細致表達了夫妻情、父子情、戰友情,從不同側面展現了王繼才夫婦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守島就是守國”的家國情懷。荒島本身好像并無多大的價值,但是從國家領土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寸領土都是神圣的,都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內涵。任何形式的敷衍、不盡心盡力,都是對國家的背叛。這是王繼才同志所有堅持還存在意義的出發點。拋開這一點所有的堅持都沒有意義。由民兵來守島,是時代變遷留下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性。同樣王繼才同志堅持的方式,對妻子、家人的態度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堅持守島,王繼才并不是對家庭完全置之不理,應該是以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對家庭作出了安排,只不過這樣的安排在家庭其他成員來說,擔子更重了。可喜的是,在王繼才的影響下,其他家庭成員在思想上、行動上也都取得了進步。中國式父親的`愛,特點就是不善于表達,將對子女的愛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能出席女兒的婚禮,在王繼才的心里也許想到更多的是奉獻,在自己還能克服困難堅守崗位的情況下,不會去想其他的融通辦法。那個夜晚,女兒結婚,他一個人在守島。他的心理是什么樣的呢?也許是充滿了對女兒的欠疚,以及希望女兒能理解他的苦衷。如果我們能理解他那一刻的難,就能理解王繼才同志的守島初心,也就能進一步感受到平凡中的偉大。
王繼才同志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甘灑熱血固海防,我與海島共存亡”的號召,鮮明體現了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主動作為的擔當精神、心系國防、獻身國家的赤子情懷。王繼才同志為黨和人民的國防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是雙擁工作中涌現的先進典型。
通過學習王繼才同志的先進個人事跡,我深感自身還有許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將向王繼才同志學習,堅定自己的愛國信念。在工作中,積極履行好工作職責,發揚奉獻精神。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知識水平。
守島人的觀后感 7
近日觀看了電影《守島人》感受頗深,此電影是根據“時代楷模、人民楷模、民兵英模”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感人事跡創拍,深情講述了王繼才、王仕花夫婦32年如一日以島為家,把美好青春年華奉獻給國防事業的人生故事。
在觀影過程中,我深深被影片的故事所打動,特別是王繼才在影片里講到“人這一輩子,只要干好一件事,就不虧心。王仕花,你守島、我守你,島就是家,國就是家。”這樸實的.話語是家國情懷的體現,王繼才夫婦用一句誓言,踐行一生承諾,守護偏僻小島,忍受難捱孤獨,牽掛祖國山河大地,為海防事業做貢獻,踐行初心和使命,讓我心中產生無限的感動和敬重。
一句誓言、一生承諾、一生堅守,雖然是簡短的文字但是發人省醒,意義深遠。王繼才夫婦用一生的誓言踐行了使命和擔當,闡釋了新時代民兵愛黨、報國、擁軍的高尚情懷。《守島人》這部電影是具有時代特征的電影作品,一定會感動更多的年輕人。
作為一名基干民兵,我一定要學習王繼才夫婦扎根海島許身報國的高尚情懷。努力干好本職工作,在堅守平凡中創造非凡,以優秀的工作成績,為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積極貢獻。
守島人的觀后感 8
觀看影片《守島人》之后,我感慨萬分。
我敬重守島人王繼才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但更欽佩他的妻子王仕花小小的身軀里蘊藏著的中國傳統女性的溫柔堅韌,大概是因為我也是女兒身,代入感更強更能感受到她的這份平凡而又不凡。看了這部電影的觀眾大多稱贊他們的愛國敬業和無私奉獻,我也明白,正是那份信念感才支撐他們在條件艱苦、氣候惡劣的開山島堅守32年,人生又有幾個32年呢?確實值得贊揚。除此之外我還看到了他們忠孝不能兩全的糾結,看到了想孝敬父母、與妻子兒女相伴,但還是選擇了守島衛國的堅定,如果是我也很難抉擇吧!其實王繼才做到了忠孝兩全,他守島也算是完成了父親的意愿。
我印象最深的是王仕花生兒子王志國的片段,她想用自己和肚子里孩子的生命博一次,讓王政委安排王繼才下島,可是后來王繼才只是和老天爺抱怨,也沒有和王政委說下島的事兒。父親去世,他沒能下島;女兒為了弟弟放棄學習,沒能讓他下島;女兒出嫁,也沒能下島,這之中有愧疚,有糾結,有猶豫,但最終還是沒有動搖他守島的.決心,堅守一些東西就要失去一些東西。
我們生在當下,更應該如他們這般,以后的我會更加熱愛祖國,因為這是我一生的信仰;我會更加珍惜生活,因為這是別人用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換來的;我會更加孝敬父母,因為我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每一段時光。
守島人的觀后感 9
黃海前哨開山島面積只有兩個足球場那么大,沒水沒電,植被難生。可島再小也是國土,不能無人堅守。我們二十六歲的王繼才依然領命,開啟了與妻子王仕花長達三十二年的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為伴的艱苦歲月。這是電影《守島人》娓娓道來的故事,它不是單一的劇本,而是真實的事跡,感動全中國的堅守。
“人這一輩子能干一件好事就不虧心,不虧心就不白活。”王繼才說。這種堅守世上能做到的又能有多少人呢?守島,守一座小島,守一座孤獨的小島。大好的青春送給寂寥,少有人敢冒險。島上的風十分惡毒,但凡個頭瘦小一點的人都扛不住那種肆虐。島上的房子擋不住風,一到夜里,雷電交加,大風裹挾著海浪,來勢洶洶,但凡膽子小一點的人都不敢聽那轟隆的聲響。但這一切,王繼才和他的妻子都禁受住了,他們給人們樹立了榜樣——不怕吃苦,堅強奮斗。影片中,王繼才緊抓鐵盆,使勁用棒子敲打,發出撕心裂肺的呼喊著,左右八百里都是禁區,小心觸礁,大家快回去的警告響徹開山島。導演對其動作的抓拍,加上浩蕩的配樂,讓人一下子深陷其中,心情跟著緊張起來,漁船千萬別來了!
“你守島,我守你。”是王仕花對王繼才的深情表白,這份炙熱的愛情藏在日常的抉擇中。放棄灌云縣小學教師轉正的機會,離開幾位老人家搬到島上去,送小寶去姑姑家,在島上經歷千辛萬苦產下小兒子治國。選擇無處不在,但他們都朝向一個方向,王繼才的方向、島的方向、愛的方向。兩個人,相濡以沫,開辟田園,種植果樹,共敵海盜。詮釋了什么叫“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影片是多維的,我們不僅看到了王仕花對愛的堅守,還能看到她對女孩的關懷。舊時代,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嚴重,但王仕花不茍同,她認為女孩也有接受教育的權力,她鼓勵小雪上學,也鼓勵她嫁給比自己學識淵博的高中一級教師。王仕花去島上看似傻與不真實,其實那是跟隨自己內心的方向,純凈而又質樸。
“我和弟弟要做暴風雨中的海燕,最勇敢的海燕。”小雪穿著工作服,在碼頭跟爸爸喊道。欣慰的笑容展現在王繼才身上,慢慢地他做出了笨拙的飛翔的動作。雖然不怎么優美,但我感受到了滿滿的寬慰與內疚。作為爸爸看到女兒長大的欣喜和虧欠女兒的歉意。這句話給了王繼才力量,讓他堅定了守島的決心。與此同時我也看到了一種精神的傳承,耳濡目染的`家庭優良傳統顯現在了小雪的話中。她會變得堅強和勇敢,去抵擋這世界上的一切困難。小雪目送著爸爸遠去,揮著手,道著別。儼然,一直海燕在空中盤旋。
做苦事,用苦心,費苦勁,用腳板丈量國土,用春秋記錄責任,用熱血換來安寧,用純粹的青春書寫時代楷模的精美華章。這是我們值得羨慕的偶像,真正的“以凡人之軀,比肩神明”。電影作為一種媒介,創作了那么多人類的精神食糧,本身就很偉大了,現在才發現,電影之所以偉大,是被內容所成就的。故事中的人偉大,電影才會偉大。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守著一座島,即使四面波濤洶涌,我們還依然以島為家,與海為鄰,難道不是嗎?
守島人的觀后感 10
“人這一輩子,能干好一件事就不虧,不虧就沒白活。”透過電影,看著這座荒蕪的開山島,從簡陋破舊撐不住風雨,到生機盎然桃樹結果,王繼才、王仕花夫婦的執著、堅守、信仰,在這片小島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將青春和熱情揮灑在這片與社會脫離的島上,在許多人看來,也許是“傻氣”,最初的王氏夫婦也想著要下島,為了生活,為了父母,為了孩子,而最終為了家國情懷,一守就是32年。190多面被風雨撕破的國旗,40多本海防日記,1部手搖電話,20多臺聽壞的收音機,10多盞用壞的煤油燈,他們見證了王氏夫婦守護祖國海防默默奉獻的這么多年。
島上的歲月對于我們來說也許是孤獨的、煎熬的,甚至是無法理解的`,但對他們來說,是責任,是信仰,是需要堅守的承諾。就像張桂梅老師,“燃燈校長”照亮了許多大山貧困女孩的人生。“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臺上,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張桂梅老師在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的一番話振聾發聵,想必無數教師熱淚盈眶,充滿斗志。
“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這條道路同樣需要執著、堅守與信仰,面對不斷進步的社會和不斷變化的學情,教師成長之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
守島人的觀后感 11
《守島人》影片采用了倒敘回憶的表現手法,最后再回到現實,故事情節比較完整,邏輯清晰。塑造出了一個充滿人格光輝的人物,主人公的堅韌,無私,善良,正直且頑強不屈,體現的淋漓盡致,人物形象具體,瞬間對其心生無底的敬佩之情。故事開篇的一幕,小島,狂風暴雨,一個人,三只小狗狗,情景意境凸顯,一下子把人帶到了那種緊張的狀態下,孤獨,恐懼以及無助不安,瞬間覺得人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渺小。主人公堅守荒島,拼死保護著小狗狗的,體現出無情的暴風雨反襯出主人公的溫柔,善良。哪怕身上的每一處都被蚊子叮咬得滿身瘡痂,哪怕遠離了家人,遠離了幸福的生活,獨自苦守孤島,只為了守護自身的責任與使命。
都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個優秀的女人,女主人公能夠不顧一切,支持著心愛的男人,舍棄了美好的前途未來,靠著對一句話的信念“你守島,我守你”,深深被暖化,感動。一個女人能夠做出這么大的犧牲去支持一個她愛的男人,并且堅持30多年,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始終不渝作為男人哪怕再難,也能夠站起來撐起一片天,夫復何求。
“人這一輩子,能干好一件事,就不虧心”這句話是主人公信奉一輩子的東西,堵上了自己的.青春,舍棄了美好生活,這話說的很簡單,但其實卻很重,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我們當代人應當要有一份對信念的執著和堅守的勇氣,讓我們對默默奉獻的那些可愛的人兒表達我們感恩,向我輩楷模致敬……
守島人的觀后感 12
“一件事,一輩子。一句承諾,一生守候。”電影《守島人》是以感動中國人物王繼才夫婦堅守祖國海島32年的真實故事為原型改編。電影情節緊湊,內容完整,令人不禁潸然淚下。
26歲的王繼才在正值青春年華時放棄民兵營營長的職務,憑借著一腔熱血不顧母親的阻攔毅然登島,應下了守開山島的任務。那是一個荒無人煙且物資缺乏的島,就連淡水和電都沒有。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卻是相當重要的戰略位置。
在夜晚只有滿地的老鼠作伴,在白天只有耳旁的風聲相依。就這么過了48天,一船只停在了島前,可下來的卻是他不敢面對的人。他的妻子王仕花抱著女兒探望,看著丈夫蓬頭垢面站在風雨中的樣子,王仕花心疼的勸王繼才同她回家,可卻遭王繼才的毅然拒絕,于是王仕花憤然登上了補給船離開了島。在離去后的晚上,丈夫那憔悴的面孔始終在她腦海中環繞,于是王仕花做了一個重大的確定,她確定上島陪伴著她的丈夫。
就這樣一座島,兩個人,三只狗,一輩子。像是世外桃源般的畫面描述,可誰曾想到,真實的樣子確是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如此殘酷的現實生活。但這對貌似尋常的夫婦,島上守了整整32個寒暑,與之相伴的只有三只狗和霧中若隱若現的.航標燈,還有那一本本日志和幾百年揮動過的國旗。他們后背上那一個個傷疤,記載的不僅僅是守島的日日夜夜,而是為國守島的光榮。
黑夜里波濤洶涌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有座孤島,孤島上有兩束光,一束光是燈塔照亮每搜漁船的航線,一束光是他們夜以繼日堅守的哨所那暖和的光線,照亮的不僅是島,是家,也是國家。
蘇聯聞名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經說過“生命,假如跟時代的崇高的責任聯系在一起,你就會感到它永垂不朽”。
心中有信仰、有擔當、有情懷,那么即使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我們也能書寫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島嶼,都有屬于自己的暴風雨,讓我們仰慕他們,學習他們,我們也能成為生命的強者!
【守島人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守島人》觀后感04-28
《守島人》的觀后感范文10-16
《守島人》觀后感集合04-19
守島人的觀后感(精選12篇)09-20
守島人觀后感2篇09-22
《守島人》的觀后感(精選13篇)09-27
守島人觀后感(精選14篇)07-14
《守島人》的觀后感(通用18篇)10-09
《守島人》的觀后感(通用25篇)05-07
守島人的觀后感(通用27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