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通用14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 篇1
這部故事片至今仍讓人百看不厭。影片中智勇雙全的高全寶,一片忠誠的老鐘叔,還有那個漢奸湯司令以及那個窮兇極惡的日本山田隊長,都在我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如片中的那些動聽的音樂,也如天籟,緊緊縈繞耳際,揮之不去。
曾記否,小鬼子山田隊長率日軍在天黑之際偷襲高家莊時被老鐘叔發現,高老鐘意識到鬼子進村將是老百姓的一場災難。應對兇惡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鐘,就在鐘聲回蕩在高家莊的上空時,山田的槍聲也響了,這位忠誠的老鐘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
你聽,小鬼子進村后,高家莊的民兵們都轉移到了地道中,民兵們給小鬼子布下了天羅地網,房上、房下、村里、村外、槐樹下、碾盤下、到處都是復仇的槍口,“各小組注意,各小組注意,你們要各自為戰,你們要各自為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許放空槍,開火!開火!開火!”
日軍在遭到抗日隊伍的英勇反抗后,對高家莊的抗日武裝力量既怕又恨,想方設法要撲滅這股抗日的火焰,在找到地道戰之后,山田窮兇極惡地對著地道大吼:“看一看高家莊的地道到底能盛多少水!”幾臺抽水機輪番地把水往地道里灌,毒氣在鼓風機的扇動下,直撲地道……
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有你的打法,我有我的招數,幾經改造的地道,既能防水,也可防毒,你聽“水是珍重的,應當讓他流回原處,煙是有毒的,不能放進一絲一縷。”“鬼子的花樣耍完了,該我們動手了”整個高家莊,村里村外,到處都成了埋葬日本帝國主義的大海,房上房下,火坑上,炳臺下,到處都是復仇的槍口和子彈,冀中的平原上,到處是抗日的武裝,燒殺搶掠、做惡多端的小日本,在抗日武裝的滾滾洪流之下,變成一群無頭蒼蠅,你瞧,山田隊長驚慌地來到一個燃燒的破窯中,當民兵隊長高全寶帶領群眾堵住窯洞口時,山田還想作最后的掙扎,高全寶抬手一槍,擊中山田的手腕,“喂,你抬起頭來看看,讓我們歡慶勝利吧!”妄圖把中華民族變成大東亞共榮圈,最終是拿起石頭砸自我的腳,深陷人民戰爭的大海之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要記住歷史,記住那一段在中國歷史上到處是腥風血雨的日子,不忘鐵蹄下山河淪陷的苦難,不忘硝煙彌漫下戰爭留下的創傷
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 篇2
《地道戰》這部故事片至今仍讓人百看不厭。影片中智勇雙全的高全寶,一片忠誠的老鐘叔,還有那個漢奸湯司令以及那個窮兇及惡的日本山田隊長,都在我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如片中的那些動聽的音樂也如天籟,緊緊縈繞耳際,揮之不去。
曾記否,小鬼子山田隊長率日軍在天黑之際偷襲高家莊時被老鐘叔發現,高老鐘意識到鬼子進村將是老百姓的一場災難。面對兇惡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鐘,就在鐘聲回蕩在高家莊的上空時,山田的槍聲也響了,這位忠誠的老鐘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
你聽,小鬼子進村后,高家莊的民兵們都轉移到了地道中,民兵們給小鬼子布下了天羅地網,房上、房下、村里、村外、槐樹下、碾盤下、到處都是復仇的槍口,“各小組注意,各小組注意,你們要各自為戰,你們要各自為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許放空槍,開火!開火!開火!”
日軍在遭到抗日隊伍的英勇反抗后,對高家莊的抗日武裝力量既怕又恨,想方設法要撲滅這股抗日的火焰,在找到地道戰之后,山田窮兇極惡地對著地道大吼:“看一看高家莊的地道到底能盛多少水!”幾臺抽水機輪番地往地道里灌,毒氣在鼓風機的煽動下,直撲地道……
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有你的打法,我有我的招數,幾經改造的地道,既能防水,也可防毒,你聽“水是珍貴的,應當讓他流回原處,煙是有毒的,不能放進一絲一縷。”“鬼子的花樣耍完了,該我們動手了”整個高家莊,村里村外,到處都成了埋葬日本帝國主義的大海,房上房下,火坑上,炳臺下,到處都是復仇的槍口和子彈,冀中的平原上,到處是抗日的武裝,燒殺搶掠、做惡多端的小日本,在抗日武裝的滾滾洪流之下,變成一群無頭蒼蠅,你瞧,山田隊長驚慌地來到一個燃燒的破窯中,當民兵隊長高全寶帶領群眾堵住窯洞口時,山田還想作最后的掙扎,高全寶抬手一槍,擊中山田的手腕,“喂,你抬起頭來看看,讓我們歡慶勝利吧!”妄圖把中華民族變成大東亞共榮圈,最終是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深陷人民戰爭的大海之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要記住歷史,記住那一段在中國歷史上到處是腥風血雨的日子,不忘鐵蹄下山河淪陷的苦難,不忘硝煙彌漫下戰爭留下的創傷。
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 篇3
記憶中,很久沒看黑白電影了,似乎已經淡忘了,但在我們這些90后大學生的心中并不代表消失了,因為當那熟悉的奮斗旋律響起時,我們便找回了那些年學校里組織在國旗廣場前看電影的那段歡樂的、難以忘懷的時光。黑白電影,它充滿了濃郁年代感,不僅這樣,其骨子里還流淌著的本質,傳達出一種當時的人們樸實自然的品質卻又隱藏著一種強大的張力給予你無限的力量。我想戰爭片《地道戰》就是這樣一部好的黑白電影。
雖然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和諧的之中,但這樣一部好的電影依然是我熱血沸騰,仿佛回到了那個用鮮血染紅紅領巾的時代。我想之所以有如此的感觸,是因為“地道戰”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片中人們對的奉獻,更多的是對生命的可敬,對情節的追求,對那些勤勞而充滿智慧的中華兒女的愛戴之情。
1942年,的日本軍侵入中華兒女的國土,在中國冀中平原上,有這樣一群英勇奮戰的男女士兵,憑著一顆愛國的心,從四面八方趕來集齊,準備戰斗。為了能順利的戰勝日本軍,冀中根據地的用智慧作戰,展開了挖地道的行動,我方士兵運用野外地道站的戰術圍困敵人,民兵湯丙會,活捉日寇山田,終于勝利的鐘聲響遍冀中平原。
在影片中,有很多人物形象都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象。有智謀的高傳寶,令我無比的;有忠誠至上的老鐘叔,有讓人臭罵的湯司令,還有那個令人、窮兇及惡的日本山田隊長,這些老演員所刻畫的深刻的人物形象仿佛如電影中那些經常響起的動聽的音樂一樣,時時縈繞在耳邊,難以揮之。
電影結束了,我卻還意猶未盡,腦海中還都是當地人們作戰的畫面。那么的鏗鏘有力,那么的富有感染力,使我看完之后內心熱血沸騰,感觸頗多。我想那是一份對高傳寶同志的敬佩之情,一份對士兵們頑強斗爭意志的,一份對司令可笑舉止的,一份對侵略者的之情。
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 篇4
他們,是冀中平原上一群普通的抗日軍民;他們,面對敵人的兇狠殘暴堅貞不屈;他們,用中國人民特有的智慧、勇敢譜寫了一曲偉大的抗日傳奇,他們,就是電影《地道戰》中英勇無畏的抗日英雄們。
影片《地道戰》講述了1942--1944年間,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進行“大掃蕩”時,冀中地區高家莊人民,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的帶領下,巧妙地利用地道英勇打擊日本侵略軍的故事。鬼子有精良的武器,燒、殺、搶、掠,喪盡天良,他們殘忍地殺害了敲鐘報信的高老忠,但是,堅強的中國人民沒有因此倒下,因為這里有他們——英勇頑強的戰斗英雄們。
他們勇敢無畏。在一次大掃蕩中,敵人派了兩百多人來到高家莊,準備將高家莊的人趕盡殺絕,游擊隊員們毫不畏懼,高傳寶利用地道的翻口擊斃了混進高家莊的特務。日軍分隊長山田糾集了幾個據點的兵力進行報復,但卻被在地道內神出鬼沒的高家莊民兵們狠狠地教訓了一頓。高家莊民兵和八路軍主力及游擊隊一道并肩作戰,一舉拔掉了黑風口據點,消滅了進犯高家莊的敵人,取得了這場戰斗的勝利。
他們充滿智慧。他們將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擊的多功能地道,并且把地道從村內沿伸到野外,成為縱橫交錯的地道網絡。而且,地道的設計很周密,易守能攻,當敵人來掃蕩的時候,冀中人民就鉆進洞里,讓日本鬼子撲個空。日本鬼子想辦法破壞那些地道,用火攻,水攻,放毒……種種惡毒的辦法想盡了,但冀中軍民巧妙地想出各種方法一一化解。他們變防御為進攻,先把敵人引進莊來,然后一聲令下,四面開火,敵人在明處,我們在暗處,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亂竄亂跳,鬼哭狼嚎。
長約百里的地道蜿蜒曲折,埋伏著的神兵們充滿智慧的計謀。是什么讓他們如此機智勇猛,最終贏得勝利的?我想是他們必勝的信心,是他們機智的頭腦,是他們團結的力量。正如片中高傳寶揪著小鬼子的衣領說:“你抬起頭來看一看,這是什么?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是的,中國人民雖然沒有先進的武器,但我們有無窮的智慧,有英勇的斗爭精神,有永遠燃燒的愛國熱情。所以,不管敵人多么強大和殘忍,勝利最終還是屬于我們中國人民。
今天,幸福的我們雖然已經遠離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但是,我們永遠敬仰用鮮血換來美麗江山的英雄們。《地道戰》給我們的精神永存我心,永不磨滅。
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 篇5
那天,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觀看了抗日戰爭影片《地道戰》。當那“地道戰,嘿!地道戰……”這首結束曲響起的時候,我不禁再一次回蕩在那戰火紛飛的時代。
在冀中平原上活躍著一支毛主席領導的敵后游擊隊,他們在根據地領導著廣大農民群眾,在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利用地下巷道巧妙地利用有限而又低劣的戰斗武器。紅纓槍、鐵鍬、鋤頭、火銃把用大炮、機搶武裝著的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屁滾尿流。那些地下巷道真是神通廣大、神出鬼沒,你看這頭連著東家,那頭連著西家;那一個個的“煙蓋”的作用更大了,當發現敵人往地道里放毒煙時,地道蓋子一下子全都蓋上了,敵人放了煙也是白放的,絲毫傷不到里面的群眾,而且那些煙還會自動往回倒流,從而讓敵人自討苦吃。地道的作用并不只有這一些,它還具有戰斗力呢?你睢,若是哪個地道被敵人發現了,那它就變成了敵人的墳墓??敵人一進入地道,不是掉到深深的水坑被淹死,就是摔落到插滿鋒利竹簽的土坑被刺死,或是被埋伏在旁洞的游擊隊員殺死,那個場面真是讓人好開心。
如果說萬里長城是古代人民留給后人的琦麗的瑰寶,那么我們可以說冀中平原下那一條條四通八達的地下巷道就是我們抗日戰爭時期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最有力的見證。它們是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敵后根據地人民群眾的辛勞的結果。他們憑借自己的雙手,一鍬一鍬地挖,一擔擔地挑,一寸一寸地推進,硬是在地下創下了如此宏偉的抗敵工程,這不得不讓我們肅然起敬??他們明知強敵當道,明白敵人裝備精良,但他們卻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力量給敵人予以迎頭痛擊。
閉目反思,在當今各種物資充沛、設備齊全的飛速發展的經濟時代里,我們的國家面對周邊紛繁復雜的國際社會,我們的民族又該怎樣面對著世界烈強的窺覷?鉤魚島的紛爭、臺海的風云無一不在警示著我們的國人絕不能安于現狀,而要像冀中平原根據地的群眾們那樣居安思危,要不斷增強國力,加強國防力量,絕不能讓歷史重演,要讓我們的祖國矗立在世界之巔。
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少年兒童,生活在這和平的時代,沐浴著美好的時光,但我們也同樣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恥辱,我們要以光烈為榜樣,增強知識,學好本領,才能真真正正地挑起建設祖國的大梁,才能把我們的中華民族那不屈不撓的勤勞的民族精神再次發揚光大,才能讓我們的祖國更加昌盛強大。
回想起《地道戰》中的一幕幕,再聯想現在的國際風云,我覺得自己的擔子好重好重……
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 篇6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近8周的中午,學校播放了幾部十分具有教育意義的抗日電影,如:《地道戰》、《平原游擊戰》等,其中最令我感興趣的還要數《地道戰》。
《地道戰》講述的是一個這樣的故事:在敵軍炮樓的附近有一個村莊,村民們為了抵抗日軍的侵略,用他們自己的方法——挖地道,十分巧妙地逃過了日本軍的多次攻擊,并且還通過地道和人們的智慧炸毀了日軍的炮樓,最終取得了勝利。
地道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從電影中我們了解,這樣十分老土的辦法卻給人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勝利。影片中的那個地道看似普通,卻具有神力,它將周圍的各個村莊連了起來,成了一股堅固的抗日力量,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盡將地道通到了敵人的炮樓底下,為后來炸毀炮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同時這些地道都機關重重,如同迷宮一般,哪怕被敵人發現了,也能關門打狗,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而且這些地道還防水、防火,防毒,即使躲在地道中的人們也會更加安全。
除了地道之外,還有一樣令我驚嘆的東西是“傳聲器”,這是一種十分簡單的器械,就是依靠了聲音延物體粒子傳播這一簡單的科學原理卻解決了地道內的通訊問題,如同打電話一般,實為一驚人的運用。
本片最令我感動并震撼的是那位老村長。在一個靜悄悄的夜晚,鬼子悄悄地進村子正準備給我們來個措手不及,卻被老村長發現了。于是老村長冒著生命危險,在敵人的追捕下,搖響了意味著鬼子進村的鈴,因此有無數村民保全了性命,可是老村長卻倒在了槍林彈雨中。在死的時候,老村長的手里緊緊拉著那根搖鈴的繩子。或許,他并沒有想邱少云、董存瑞那樣,名揚整個神州大地,但在場的沒一個同學都為之一震,我們感嘆人性的偉大,我們感嘆生命的脆弱,我們更對這位老村長肅然起敬。此刻這位老村長所代表的是在8年抗戰中所犧牲的無數名無名戰士,他們平凡,同時也偉大。平凡的是身份,偉大的卻是精神,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紅色,紅領巾的顏色,同時也是鮮血的顏色,無論我們將來身在何處,始終不會忘卻如今幸福背后的故事,始終不會忘卻那些無名英雄,更始終不會忘卻我們生是中國人,死是中國魂。
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 篇7
寒假到了,為了讓我了解過去、了解歷史,爸爸帶我一起觀看了《地道戰》這部電影。
電影故事發生在1942年,當時日本侵略中國華北,展開了大掃蕩,我國八路軍領導人民群眾,利用地道戰聯合抗日,取得了很大的勝利。
當日軍來掃蕩,八路軍提前探知了消息,積極組織大家準備作戰。八路軍看見日本的武器先進,而且人很多,再加上偽軍,幾乎沒什么勝算,但是撤退也來不及,只能硬拼。敵人有七八門大炮,一門大炮的威力很大,甚至可以轟掉一座房子,而八路軍只能用槍和手榴反擊,最終寡不敵眾只能后撤。
八路軍撤退以后,隊長和大家先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提議說:“我們可以挖地道,把每個村子的地道都連起來,這樣日本鬼子無論搜多少次,人們只要一鉆進地道,就可以躲過日本人的搜捕。”說干就干,大家立刻開始行動。
地道挖好后,沒過多久日本人又來掃蕩,人們全都躲進了地道里,日本人沒有任何收獲,只能氣急敗壞地把村里的房子都燒光了。后來有一次,日本人發現了地道,就往地道里放毒氣;幸好人們早有防備,用被子堵住了入口,把毒氣引到了水溝,人們都活了下來。
可是這樣被動也不是辦法,隊長想出了一個計策:“我們可以把村里的每個房子都挖一個地道,再在房子的方磚上打幾個小洞,當作射口和瞭望口,要把地道隱藏好。”布置完一切,大家決定把鬼子引進村,殲滅他們。八路軍和當地百姓一起團結一致,最后消滅了掃蕩的日本鬼子。
地道戰是我國抗擊日軍侵略的一個戰術,還有許多許多的戰術應用在抗日前線,如地雷戰、麻雀戰等等,最終使我們中國人民在沒有先進武器的情況下打敗了強大的日本侵略者。這是中國人民的無窮智慧,更是他們堅韌不拔的抗戰精神才換來今天的和平與幸福。
這部電影深深地讓我震撼,我看到了我們中國人的智慧,他們團結一致,想出了許多辦法把侵略者殺個片甲不留。再加上人民的勤勞和頑強,保衛了家鄉,也保衛了祖國,我想說:“這些戰爭中的人們都是英雄,中國是永遠不會被打倒的!”生活在和平的今天,我覺得自己要更加珍惜來之不易幸福生活,同時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沒有強大的國家,就要挨打;我更加崇敬那些為我們付出生命和熱血的烈士,我想對他們說,我一定會認真學習報效祖國,讓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 篇8
“地道戰嘿,地道戰嘿,……”哪兒傳來聲音?哦,原來是海陵小學的學生們在看地道 戰呢!
1942年,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日本鬼子從炮樓出來不斷襲擊鄰村老百姓,進村后,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老百姓對他們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一天晚上,小鬼子山田隊長率日軍在天黑之際偷襲高老莊,這事被老鐘叔發現了,高老鐘意識到鬼子進村將是老百姓的一場災難,面對兇惡殘忍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義不容辭地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鐘,就在鐘聲回蕩在高老莊上空時,山田的槍聲也響了,忠誠的老鐘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這是什么精神?是舍己為人的精神!我們在現代學習生活中也要發揮這種精神,在學習上幫助別人,在生活中幫助別人。看到這里,我真想坐時空穿梭機,到那個時候,拿起現在先進的武器向日本軍扔去,高老莊人民和我一樣,被激怒了,他們望著老鐘叔的遺體,立下了錚錚誓言,他們要為老鐘叔報仇!
“怎么辦呢?如果要真打起來,高老莊人民不是日本鬼子的對手啊!那老鐘叔不是白死了嗎?”我真替高老莊人民擔心。
高老莊群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敵人的炮樓底下。
創建地道戰以后,敵人就往里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想到了很多妙法不防備。山田隊長想撲滅這股抗日的火焰,在找到地道戰之后,山田窮兇極惡地對地道大吼:“看一看高家莊的地道能盛多少水!”幾臺抽水機輪番地往里邊灌,毒氣在鼓風機的煸動下進入地道,讓日軍意想不到的結果產生了,你有你的打法,我有我的招數,幾經改造的地道既防水又防毒。房上房下,火坑上、灶臺上到處都是復仇的槍口和子彈,抗日人民把日本軍打得屁滾尿流,人仰馬翻,慘敗而歸。就在這時,我們全班同學都鼓掌叫好,我在心里想:“團結就是力量,全體人的智慧就是結晶!”
影片中智勇雙全的高全寶、一片忠誠的老鐘叔,還有那個民兵敗類、湯司令以及那個窮兇極惡的山田隊長,都在我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片中那些音樂也如天簌,緊緊縈繞耳際,揮之不去。
六十幾年后的今天,回望六十幾年前的崢嶸歲月里,高老莊的地道戰中地道是奇跡!冀中平原的人民是奇跡!讓我們去學習老鐘叔吧!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只有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請為社會的和諧盡一份力吧!
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 篇9
最近,我迷上了戰爭題材的影片,《平原槍聲》《閃閃的紅星》《上甘嶺》《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一部部激動人心的影片把我帶回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當年的金戈鐵馬依稀回蕩在耳邊。中華兒女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斗爭詩篇都深深的刻在我的記憶深處,無數戰士把自己留在一個個戰場,無數英魂守衛著祖國的土地。看著看著,我覺得熱血沸騰!特別是《地道戰》,讓我百看不厭。看著影片,我時而揪心緊張,時而開懷大笑,時而義憤填膺,時而歡呼雀躍。冀中人民的勇敢智慧令人振奮,他們譜寫了動人的愛國篇章!
《地道戰》這部影片講述了1942—1944年間,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進行“大掃蕩”,施行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以搞垮中國人民的抗日武裝。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高家莊的鄉親們在黨的領導下,團結一心,同心協力,創造了新的戰斗方式——挖地道。他們在平原的地下開鑿地道,家家相連,戶戶相通,地上地下連為一體,為鬼子布下天羅地網。地道可神奇了,可以防水淹,防毒氣熏,要是哪個地道被敵人發現了,那它就變成了敵人的墳墓——敵人一進入地道,不是掉到深深的水坑被淹死,就是摔落到插滿鋒利竹簽的土坑被刺死,或是被埋伏在旁洞的游擊隊員殺死,那個場面真是讓人好開心。
看了影片,我想說,冀中平原下那一條條四通八達的地下巷道是我們抗日戰爭時期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最有力的見證。它們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敵后根據地人民群眾的辛勞的結果。他們憑借自己的雙手,一鍬一鍬地挖,一擔一擔地挑,一寸一寸地推進,硬是在地下創下了如此宏偉的抗敵工程,這讓我們肅然起敬――他們明知強敵當前,明白敵人裝備精良,但他們卻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力量給敵人予以迎頭痛擊。
影片中智勇雙全的高全寶,一片忠誠的老鐘叔,還有那個民族敗類湯司令以及那個窮兇極惡的日本山田隊長,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電視中的情節牽動著我的心,有時激動緊張,有時放松開懷。印象最深刻的是冀中人民用墻上的小洞眼左打一槍,右放一炮,鬼子們在十字路口竄來去竄,我和家人捧腹大笑。此刻,我恨不得鉆進屏幕,親手扛起槍,把鬼子打個稀巴爛,好好過把“打仗癮”。
一個個勤勞淳樸,手無寸鐵的莊稼漢,在戰火的洗禮下,憑著滿腔的愛國情,把自己塑造成一位位堅強勇敢的鋼鐵戰士。在影片中,我看到了敵人的殘忍,看到了團結的力量,知道了正義必定戰勝邪惡!更感受到了可貴的民族魂愛國情!
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 篇10
記憶中,很久沒看黑白電影了,似乎已經淡忘了,但在我們這些90后大學生的心中并不代表消失了,因為當那熟悉的革命奮斗旋律響起時,我們便找回了那些年學校里組織在國旗廣場前看電影的那段歡樂的、難以忘懷的時光。黑白電影,它充滿了濃郁年代感,不僅這樣,其骨子里還流淌著革命的本質,傳達出一種當時的人們樸實自然的品質卻又隱藏著一種強大的張力給予你無限的力量。我想抗日戰爭片《地道戰》就是這樣一部好的黑白電影。
雖然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和諧的社會之中,但這樣一部好的電影依然是我熱血沸騰,仿佛回到了那個用鮮血染紅紅領巾的時代。我想之所以有如此的感觸,是因為“地道戰”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片中人們對革命的無私奉獻,更多的是對生命的可敬,對高尚情節的追求,對那些勤勞而充滿智慧的中華兒女的崇敬愛戴之情。
1942年,霸道的日本軍侵入中華兒女的國土,在中國冀中平原上,有這樣一群英勇奮戰的男女士兵,憑著一顆愛國的心,從四面八方趕來集齊,準備戰斗。為了能順利的戰勝日本軍,冀中根據地的人民用智慧作戰,展開了挖地道的行動,我方士兵運用野外地道站的戰術圍困敵人,打死民兵敗類湯丙會,活捉日寇山田,終于勝利的鐘聲響遍冀中平原。
在影片中,有很多人物形象都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象。有智謀的高傳寶,令我無比的佩服;有忠誠至上的老鐘叔,有讓人臭罵的漢奸湯司令,還有那個令人恨之入骨、窮兇及惡的日本山田隊長,這些老演員所刻畫的深刻的人物形象仿佛如電影中那些經常響起的動聽的音樂一樣,時時縈繞在耳邊,難以揮之。
電影結束了,我卻還意猶未盡,腦海中還都是當地人們作戰的畫面。那么的鏗鏘有力,那么的富有感染力,使我看完之后內心熱血沸騰,感觸頗多。我想那是一份對高傳寶同志的敬佩之情,一份對士兵們頑強斗爭意志的佩服,一份對司令可笑舉止的憤恨,一份對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與其說地道戰中的地道是奇跡,還不如說冀中平原上的那些辛勤勞動、無私奉獻的偉大人們才是奇跡,是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自己的家園,捍衛了中國的領土,是他們在名族抗日戰爭史冊上留下了光輝的印記。而正是這一點,才會讓我們每次在看這種紅色電影時,內心會產生了一絲感動,一種莫名的沖動,一份對人性、對自由、對和平的強烈渴望,一份久違了的愛國情結。
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 篇11
可以說,從兒時開始到現在,《地道戰》這部關于抗日戰爭題材的黑白電影本人看了已經不下十遍,每一次觀看都不會因為之前看過而感到厭倦,反而每一次觀看都充滿了新鮮感和趣味,都會為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展現出來的勇敢精神和智慧感到無比自豪。
地道戰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作戰方式。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單一的躲藏成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漸形成了房連房、街連街、村連村的地道網,形成了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攻防戰網。
在影片中,最讓我看得津津樂道、不亦樂乎的當然是冀中平原人民巧用地道,智慧抗敵的情節。地道戰開始后,敵人可謂費盡心機,采用尋找洞口和放火、放水、放毒等辦法進行破壞。但是,充滿智慧的冀中人民不斷改進地道,使其更加完善。為使敵人不易發現洞口,除對群眾進行必要的保密教育外,還把洞口巧妙地隱蔽起來,用墻壁、鍋臺、水井、土炕做掩護;為使敵人不敢進入洞內,在洞口修筑陷阱、埋設地雷、插上尖刀,或者在洞內挖掘縱橫交錯的“棋盤路”;為了防止敵人用水、火、毒破壞地道,還在洞內設有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門,或者將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細、并且設有直通村外的突圍口。這樣,地道便成了進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壘。
每次看了《地道戰》,我的內心都充滿各種感情。對高家莊民兵創造性的斗爭手段的佩服;對漢奸和侵略者下場的鄙視:更有對當年電影工作者們創作的無比敬仰,敬佩他們在當年簡陋的環境下,以及只能利用有限的拍攝手段和資金締造出令世人百看不厭的經典熒幕作品。
影片以冀中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的地道戰,顯示人民戰爭的無窮威力。它將豐富多彩的戰爭史實、形象鮮明的英雄人物和軍事教育的內容巧妙地融合為一體,生動地描述了由隱蔽地遭到戰斗地道再到聯防地道這一特殊戰場中的發展過程,展現了抗日軍民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人民游擊戰爭恢宏瑰麗的場景。充滿機趣的細節構思和昂揚。樂觀的音樂基調,為影片增添了藝術感染力。
地道戰是冀中平原人民對敵斗爭的偉大創舉,在抗日斗爭史上閃爍著燦爛的光輝!
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 篇12
上周星期五,老師組織我們看了電影《地道戰》,使我熱血沸騰,在我腦海里縈繞不散,我不由地產生了一種沖動,一份渴望,一絲感動 ,愛國情結在心中涌起。
這部電影講述了1942年,日本侵略者企圖在集中進行“大掃蕩、實施策略、殺光、搶光、燒光”。聰明的中國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神奇的地道,通過地道戰把敵人的“掃蕩”粉碎了,冀中人民最終取得了勝利。
當我們看到村里的老鐘叔發現鬼子山田隊長偷襲高家莊時,他不懼生命危險,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報警的大鐘,就在鐘聲回蕩在高家莊上空時,日本鬼子總司令的槍聲也響了,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這位忠誠的老鐘叔倒在了地上。這位老黨員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村民們的平安。高家莊人民被激怒了,他們望著老鐘叔的遺體,立下了錚錚誓言,他們要為老鐘叔報仇!其實,抗擊日本侵略者,不僅需要頑強的意志,而且更需要謹慎和智慧。如八路軍武工隊發現村中有一個漢奸,并沒有立即抓他,而是用手勢提醒村民小心。在如村民們想到敵人會在地道里灌水和放毒氣,便將地道挖成兩層,下面一層排放毒氣,上面一層供人們避難。
當我們看到,電影中的人們那么英勇的對抗鬼子,人們面對生死還有國家民族的利益抉擇時對國家的無條件奉獻,我便深深地觸動了!仔細看一看,在地道戰的抗爭中,中華兒女表現出了英勇無畏、頑強拼搏、機智勇敢的愛國精神。看著老百姓們從容的面對毒氣與水淹,百姓們大膽的、機智的面對鬼子的花招,我的內心又再一次充滿了保衛國家的信心。他們憑借自己的雙手,一鍬一鍬的挖,一擔一擔的挑水,一寸一寸的推進,硬是在地下創下了如此宏偉的抗敵工程,他們利用村子巧妙地地勢,挖出了許多地道,其出口更是隱蔽,有的在床下面,有的在井底下,更有的在灶口里。除此之外,他們還設置了不少陷阱,讓敵人紛紛落網。有的還趁敵人尋找地道入口時,鉆出地道打他個出其不意。這不得不讓我們肅然起敬,他們明知道強敵當道,明白敵人裝備精良,但他們卻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力量給敵人給予以迎夾痛擊。說地道戰是奇跡,我覺得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更是奇跡,因為他們創造了地道戰神出鬼沒的打擊了敵人。地洞內什么氣孔啊、岔道啊,無論敵人怎么使出殘酷的法子,他們總是想辦法克服!那獨特的聯絡方式也叫人驚嘆不已!
看了這部電影,我深有感觸。冀中的勞動人民用智慧建造了地道,也用生命保護了冀中,他們為建設新中國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充分地反映了抗日人民的機智與勇敢,所以我們作為祖國的接班人,要記住這段難忘的歷史,我們要更好的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
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 篇13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已經許久未看過黑白電影,近日我又重溫了這部1965年的老電影《地道戰》。電影結束后,這熟悉的歌曲還在耳畔回響,畫面仍在腦海跳躍。
顧名思義,電影《地道戰》講述的正是抗日時期一次具有代表性的戰爭,從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蕩”,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利用新創造的斗爭方式——地道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的故事。
戰爭原本就是殘酷的,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人民被迫接戰,即使處于劣勢之下,中國人民仍不向惡勢力投降。地道戰是成功的,可在成功之前,村民們也經歷過失敗,然而他們沒有放棄,而是堅持信念,在每一次失敗之后尋找原因,總結經驗。有人說,地道戰可謂是一個奇跡,而我認為,創造出地道戰的艱苦奮戰的村民們才是書寫奇跡的主人。他們是平凡的,卻憑著一顆熱愛國家的心,秉持著“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信念,使地道戰在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而這部電影令我感受頗深的,是村民們面對困難與失敗時依舊堅持不懈。這不正是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所缺少的嗎?宋代張孝祥說過:“立志在堅不在銳,成功在久不在速。”當你認定要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不能堅持,再遠大的理想,也只是一句空話。不管是誰,做什么事都是如此,在逆境之中,唯有堅持,才能勝利。正是因為老鐘叔堅持用生命為村民敲響警鐘,村民們才得以躲避日軍攻擊;正是村民們堅持跟隨黨的領導,堅持抗戰,才有了地道戰的勝利。而今天的我們,無論是在學習上、工作上,甚至是一件日常小事上,是否做到了堅持呢?當遇到困難時,又是否做到了堅持?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的困難阻礙有很多,但如果我們擁有堅強的意志,不放棄不退縮,這些艱難險阻也就無法阻擋我們成功的道路了。
面對殘風暴雨,冰冷大雪,臘梅選擇堅持,終傲雪怒放;面對蒼茫天穹,無垠大海,海鷗選擇堅持,終成海上靚麗的風景;面對逆流沖擊,漫漫長路,魚群選擇堅持,終抵前方赤紅珊瑚。而抗日人民也如同這些堅強的生命,面對敵人逼迫,軍事武器落后的種種不利因素,他們選擇堅持,最終取得地道戰的勝利,成為中國人民的驕傲。而我們,即使是生活在幸福的時代里,也不能放棄周恩來那種“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在逆境之中,我們唯有迎難而上,堅持不懈,才能創造出自己的歷史。
歷史長河延綿不息,堅持有如戰場上最后一面捷旗,鮮得血紅,飄得逸然,在人們的心顛扎下深根。
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 篇14
今天,我看了一部影片,片名是《地道戰》,這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電影講述了在1942——1944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進行“大掃蕩”時,高家莊的村民毫不畏懼,團結一心,在地下開鑿地道,利用自己的智慧,消滅了狡猾的日本鬼子,把侵略者趕出了高家莊。在這部電影中我認識了智勇雙全的高傳寶,一片忠心的老鐘叔,可惡的漢奸湯司令以及窮兇極惡的日本山田隊長。
地道戰,顧名思義,是在地道里進行的戰爭。地道戰開始前,高家莊的村民用一些土辦法來對付日本鬼子,土辦法就是拿鞭炮放來放去,鬼子很怕死,把鞭炮聲當作槍聲,瘋狂的逃跑。當鬼子被趕走后,村民們意識到再用土辦法是不行了。到底該用什么辦法呢?最后,大家想出了個絕妙的辦法,就是挖地道,經過了幾番更改,地道變成了能防水、防火、防敵、防毒、防堵的地道,并且家家相連,戶戶相通,地上地下連為一體,地道里的機關、陷阱環環相扣,能攻能防,令鬼子有來無回。最后村民們把地道通到鬼子的作戰基地里,一舉把鬼子的窩掀翻了。這部影片告訴我們:群眾的力量是巨大的,他們甘于奉獻,敢于用自己的生命去和敵人作斗爭,只要把群眾動員起來,就會取得勝利。
這部影片中,有一幕令我終身難忘。鬼子趁村民們不備,準備偷襲高家莊。正在巡邏的老鐘叔看到鬼子進村,便不顧生命危險,直奔大樹,解開繩子,用力地敲響了警鐘。突然,一顆罪惡的子彈,穿透了老鐘叔的胸膛,噴涌而出的鮮血染紅了他的衣襟。可是,老鐘叔并沒有倒下,他奮力站了起來,在生命的最后瞬間,拉響了手榴彈,朝敵人扔去,最后光榮犧牲……看到這里,我不禁掉下了眼淚,恨不得鉆進屏幕,親手扛起槍,把鬼子打個稀巴爛!
老鐘叔是這部影片中最令我感動也最令我敬佩的人。在我們周圍,還有很多像老鐘叔這樣舍己為人的平民英雄。當危險降臨的時候,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我們現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都是許許多多的英雄用智慧與鮮血創造出來的。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努力學習各種本領,為祖國出一份力量。我在學習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困難,我要從克服小困難開始,使自己慢慢成為一個勇敢堅強的人。
這部電影既驚險又有趣。比如:村民們為了不讓敵人發現地道的入口,便把入口改到鍋子的下面。敵人看見整個村莊空無一人,便先在一戶人家的鍋子上燒菜做飯吃,正好這時,洞里的村民想出去看一下情況,便把鍋往上用力一頂,跳了出來,那只鍋正好砸在一個日本鬼子頭上,這個雖然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但令人忍俊不禁。看到村民用墻上的小眼兒左打一槍,右放一炮,鬼子們在十字路口竄來跑去,我捧腹大笑。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當電影里再次傳來堅定、雄壯的旋律,我不禁跟著哼了起來。
【地道戰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地道戰觀后感10-26
地道戰的觀后感01-22
地道戰觀后感03-04
《地道戰》觀后感03-04
《地道戰》觀后感03-04
《地道戰》觀后感05-30
地道戰觀后感08-23
激烈地道戰的觀后感06-05
地道戰的觀后感范文07-31
電影地道戰的觀后感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