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虎媽貓爸觀后感(三篇)
第一篇:看虎媽貓爸觀后感
記得前兩年的家庭倫理劇都被婆婆、媽媽、媳婦“霸占”著,為了房子、車子、票子、孩子,這些劇中的各色人等大顯身手,吵得不可開交,勾心斗角程度毫不亞于一度走紅的《甄鬟傳》,一些劇在奪人眼球的同時也因重口味、惡趣味,脫離真實而讓觀眾倒足胃口。
不過新近發覺,家庭倫理劇貌似清新不少,感人不少,即便是家庭成員間的窩里斗,如之前的《妯娌的三國時代》、《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等,也都以輕喜劇的方式呈現,令人在笑中思考。
說到這,近期由趙薇、佟大為、董潔等主演的都市家庭喜劇《虎媽貓爸》,是以一種犀利的視角聚焦社會熱點,直擊現今教育中的觀念沖突與矛盾,以此引發家長對自身教育方式的反思。“虎媽”和“貓爸”原本是一對幸福的小夫妻,但在面臨孩子擇校問題上,兩人因教育觀不同而陷入一輪又一輪的爭吵中。“虎媽”提倡“精英式教育”,“貓爸”則秉持“快樂教育”理念,兩人不斷出現的分歧亦因此成了家庭戰爭的導火索。
該劇的確也是加入了十分新穎的動畫處理手法,每個主要角色都有一個擬人化的動物形象,彰顯性格特征,從而加強了喜劇效果。這部戲其實從另一層面上反映了中國人對教育問題的困惑,是想要把孩子培養成為所謂的社會精英,還是讓孩子自由且幸福快樂地成長呢?
多年前,曾憑借一部《還珠格格》一炮而紅的趙薇,此劇是其睽違熒屏7年后的回歸之作,或者可稱之為重出江湖,由她飾演的“虎媽”在職場上是個氣場強大的企業高管,在家庭中卻是“唱黑臉”的彪悍母親。“望女成鳳”心切的母親為了能讓女兒上重點中學,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而她又像是家里的頂梁柱,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而“貓爸”則更像個孩子,熱衷于玩游戲,純屬無憂無慮的樂天派。抑或可以理解為:這兩個角色代表了當今兩種教育模式,一個是嚴厲到毫無節制,另一個卻寬容到毫無底線……
之前有看過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對該劇的一段評語,《虎媽貓爸》之所以能在全球發行,是因為國外觀眾對中國教育有興趣。“他們對中國當下真實的社會生活感興趣,中國發展太快,外國人單單來旅游幾天不會有多大了解,只能通過影視劇。考慮到國情不同,我們的影視劇要在一大堆素材中提煉,太過本土化、和體制關系緊密的,一些政策類的恐怕老外難以理解,而反映社會變化的,普通百姓生活的就比較好”……
這就如同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每個人都有希冀自己最終能實現個人價值的愿望,但在現實生活中因受制于各種客觀條件,成功之路往往非常艱難,此刻電視劇的“白日夢”功能就能給人一種“替代成功”的機會--屏前人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劇中各類角色,隨著人物的發展變化,自己也間接享受到通過艱難奮斗后獲得成功的喜悅或感受。
若是看太多的完美會讓人覺得累,覺得假,覺得離自己的生活很遠。當那種外形平凡或頗靚麗,內心又有著自我追逐的人,就容易和屏前人產生共情,更容易讓觀眾產生聯想和感情投射。
如果按照傳統都市言情劇的套路,一出來就全是俊美而高大上的男女主角,然后又有身價不菲,坐擁豪宅名車,這跟大部分人現實生活的差距又有點太大,使人很難把自我的感受投射到角色身上去。而像《虎媽貓爸》劇集的共同點,就是主角無論是相貌還是財富都與我們中的很多人類似,因此觀眾就很容易“入戲”,對于角色的喜怒哀樂感同身受,在享受角色種種情感的同時,還不用冒風險和緊張,自然就會每集都追著去看。
該劇更注重通過人物對愛情、生活的不同選擇,去體現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劇中人物情感相對比較細膩而充滿詩意,沒有太多急功近利、物欲橫流,偶有激烈沖突,但非狗血橋段。劇中呈現出的對理想主義的堅守以及對真善美的追求,值得觀眾重新審視內心、關照靈魂。
有位好友在觀劇的過程中,曾跟我有所探討,非常激動地說出了她的觀點。她說這部電視劇告訴我們,就算再相愛的兩個人,結婚后有了愛情的結晶,有漂亮的太太和可愛的孩子,但哪天若是遇到比自己太太更漂亮更優秀更善解人意的女人,男人也許還是會動搖。就算年紀老了有孫子孫女了,老伴也會給初戀情人寄私房錢;當男人什么都沒有的時候你陪著他打拼,給他關愛,等他出國回來后或許就等來一句離婚。所以,女人一定要懂得狠狠愛自己……
聽完她的觀點,也不是說完全沒有道理,但還是太過偏激了。站在我的角度,我覺得不能這么片面地認為和理解。像老伴給初戀情人寄私房錢;“貓爸”在與前女友再度重逢時,差點激情碰撞,因此而表現出那一瞬間的心理矛盾與掙扎;“虎媽”女兒的同學爸爸,在領導和同事全都誤會,準備嚴肅處理“虎媽”的關鍵時刻,這位爸爸挺身而出,并以自己的職務及人格為她作擔保……在我看來,劇中這些細節都非常生活化,亦相對感人!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這個世界畢竟還有不少男人存在“用上半身思考同性,用下半身思考異性”的思維定勢,所謂“男才女貌”就是這種尺度的最顯著標簽;而在當今社會,外表的美貌又太容易引發人們對“下半身”的聯想。如此,以逆向型思維,通過女人實現自我價值,使其達到該有的幸福程度,無疑也是在向觀眾告白:幸福和很多東西都沒有必然的聯系,而惟有通過努力與拼搏,女人這一輩子才會更加圓滿。
也正因為在劇集中,能讓觀眾看到各種生活里面的瑣碎跟算計,而那些矛盾沖突亦來源于多個家庭的不同背景,令觀者覺得并非胡編亂造,而是在生活中真實存在的。而透過這些矛盾一一解決的過程,從中傳遞出真誠且感人的正能量!
劇中所體現的家庭溫暖、親情包容和割舍不斷的血脈情感,所體現的正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當人際間的情感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日漸淡漠,有時甚至連血脈親情都日漸疏離,那么如何去珍惜身邊平凡的幸福,應該正是該劇想要傳達的主題。
也惟有那些溫情質樸、貼近心靈的影視作品,方能凈化熒屏,返璞歸真!猶如一曲人生的華爾茲,隨著曼妙的韻律,把身體喚醒,于肢體和節奏共鳴的同時,感受一種真實的快樂,一種由內而外的韌性與美麗…… ……
第二篇:電視劇虎媽貓爸觀后感
最近很多人都在看《虎媽貓爸》有的是沖著趙薇時隔七年的電視熒屏大回歸的獻禮,有的是對佟大為熒屏形象新突破的期待,我自己來看這部劇,更多的關注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面。
為什么是"虎媽貓爸",在我理解看來,"虎媽"象征的是家長專制和高壓教育制,一種比較強勢和專權的教育方式,伴隨著打罵、責備、威脅等手段,立志把孩子培養成精英人才,成功人士;"貓爸"象征的是溫和的教育,主張的是寬容的教育方式,希望孩子健康長大,快樂長大,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很顯然,虎媽與貓爸的教育方式是背道而馳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導致后來,前任介入,一度造成兩人感情破裂的根源
在第三集的時候有個橋段,畢勝男大學同學張潮成為了第三小學的主任,畢勝男讓老公陪同自己去學校找張潮說茜茜上學的事情,張潮問了他們一個問題"你們希望孩子長大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很顯然,畢勝男的答案是一個成功的人,而佟大為飾演的貓爸的答案是一個快樂的人,兩人的教育理念在剛開始的時候就是反差的
劇中的寶貝羅茜茜是獨生女,由于父母工作忙,從小由爺爺奶奶撫養,尤其是奶奶,勵志把茜茜培養成一名"小公主"五歲的小姑娘什么都不會,只知道生活在童話世界,因此烙下一身公主病,夫妻兩人本來對這個都不在意,直到畢勝男出差回來陪同婆婆去鄉下朋友家做客(第一集可以看到)茜茜的"驚人"表現,讓畢勝男出乎意料,這個時候她才意識到對孩子的疏忽管教,婆婆對孩子的溺愛程度讓自己的女兒"成長的如此這般"
后來一連串的事情的發生(同事兒子上學帶著簡歷,小學考試題目的難度,周圍家長對孩子上學的火熱操心程度)激發了畢勝男對羅茜茜的虎式教育,一面改造起公主病,一面為了孩子上學的事情焦頭爛額,她認為這是一個拼孩子的年代
她是一個工作狂,以前從來沒有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引起過重視,環境逼人,周圍億萬家長的影響,讓畢勝男不得不辭掉工作,做起了全職媽媽,一心一意的把精力放在了教育孩子身上,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成功的人而"貓爸"給我的感覺又是一個大小孩,自己都沒有長大,何況孩子的教育問題,于是兩個人在教育的路上跌跌撞撞,爭吵不斷,第三者插足,等等的事情,
其實教育孩子,我們重在的是教育,而不是像老師手里的教鞭,不是照本宣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其實是家長在跟著孩子一起成長,我們做孩子心靈的導師,而不是一味的"嚴加看管"教育是一個過程,一個共同進步的過程,溺愛過度和嚴厲過度,個人觀點覺得都不如溫和民主來的有效果,孩子的未來自己掌控,我們只是起到一個協助的作用,太過猛烈的教育方式,反而會造成反效果,電視的最后還是以"貓爸"的教育落幕。
第三篇:虎媽貓爸觀后感
看《虎媽貓爸》第一反映:現在的孩子真是拼爹媽的時代,如果你自己不好,你指望孩子好,爭氣感恩的孩子會更努力,但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資質,指望后代還是指望不了的。想給子女一個好的成長環境,首先做父母的就的打拼!好學校意味好人脈、好教養、好關系、好同學,都是稀缺資源,不努力從哪里來?
那些指望孩子成棟梁之才的,還是先看看你自己是否優秀!養個孩子真心不容易,一旦女人有了子女工作各種重心都轉移子女身上,這也是很可怕的,但是沒法啊你是她媽啊,你不管誰管!所謂快樂童年,沒做家長的想想,做了家長的都在補習班。好學校是有限的,國際學校需要外籍戶口的,培養一個孩子不易
感悟:光做個好男人好女人是不夠的,還要做個好爸爸好媽媽,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穩定的家庭環境,讓自己的孩子快樂長大,讓自己的孩子生活的更加充實,讓你自己的孩子更有選擇人生的機會!我們努力奮斗的目的不僅僅是為自己,更是為了子女有個更好的明天!
孩子不能亂生,婚不能亂結,理智的男女都懂得責任和擔當!生孩子真的是一件大事,真的不是維系婚姻的籌碼,更多的是在跟國家社會培養一個合格的公民,真的是提升整個民族素質的大事。父母素質差,子女肯定也會差,父母危害社會,子女也會跟著學。哪有那么容易做的父母,想讓自己后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夫妻互相包容尊重共同進步高情商是基本的!高素質的父母都知道培養一個知書達禮、懂得尊重照顧他人情緒,獨立自主、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真誠感恩善良的孩子,都是言傳身教,以及周邊人素質的互相監督影響!孩子真心不是說生就生,自己混不好素質差,孩子就是你的翻版!大人都混的差,你咋指望娃混的好贍養你,以人頭占領世界,犧牲自己。
現在的孩子真是拼爹媽的時代,如果你自己不好,你指望孩子好,爭氣感恩的孩子會更努力,但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資質,指望后代還是指望不了的。想給子女一個好的成長環境,首先做父母的就的打拼!好學校意味好人脈、好教養、好關系、好同學,都是稀缺資源,不努力從哪里來?
未來就是拼爹媽的時代,80年年代的人靠自己努把力還有機會,90后一半得靠60-70父母支撐,00以后真是拼爹媽時代,比拼學校還夸張!有錢爹媽早就占盡社會最好資源,人家孩子一出生就在贏家的路上!而你的孩子拼盡全力也不一定跑贏,這社會很現實!自己混的差,真沒資格要后代,因為自己low孩子也low!
【看虎媽貓爸觀后感】相關文章:
《虎爸貓媽》歌詞05-15
《虎媽貓爸》觀后感06-21
虎媽貓爸觀后感10-17
我的虎爸500字作文05-14
瘋媽傻爸破落家觀后感08-21
家有虎媽作文(精選67篇)05-12
虎兄虎弟觀后感 《虎兄虎弟》觀后感04-10
家有虎媽的敘事作文(精選49篇)02-19
虎媽的啟示與思考作文(精選40篇)09-30
家有虎媽作文600字(精選34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