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5關于老縣長高德榮觀后感
“多一段路、多一座橋,就能盡快連通山外發展的‘大動脈’,徹底改善交通條件,這是我和所有獨龍族群眾最大的心愿!”
——老縣長高德榮
篇一:老縣長高德榮觀后感
高德榮曾任云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縣長,長期堅守在條件艱苦的獨龍江畔,全身心致力于家鄉建設發展,被當地群眾譽為“一心為民的好縣長”。從怒江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崗位轉任后,他主動返鄉扎根獨龍江,一心撲在群眾脫貧致富上。他的先進事跡生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
千道理,萬道理,發展才是硬道理。推動區域發展、引領百姓致富,是一名黨員干部最大的職責。高德榮有一句樸實的話語,那就是總是吃低保是不行的、獨龍族要靠自己的雙手發展自己的致富產業,建設自己的“綠色銀行”。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就是要像高德榮那樣,把造福人民作為天職的思想境界,敢負責,能擔當,有造福人民的情懷,有發展經濟的本領,有過得硬的作風,切實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和經營致富本領,讓集體經濟強起來、群眾的腰包鼓起來、百姓的生活好起來。事實上,一個地區的工作究竟做得怎么樣,一個干部的政績到底拿什么來衡量,主要看這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快不快,廣大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是否得到改善,最大多數群眾利益要求是否得到滿足。
高德榮樹立了一個“新時期黨員干部”的標桿形象: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牢記宗旨、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敬業奉獻、鞠躬盡瘁的高尚情操,勇于擔當、敢于擔當的過硬作風。筆者認為黨員干部都應當以高德榮為榜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像他那樣忠心耿耿為大家服務,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從人民利益出發,真心實意地做人民的貼心人。
篇二:看老縣長高德榮觀后感
高德榮是伴隨新中國成長起來的少數民族黨員干部,親身經歷并見證了獨龍族和獨龍江地區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從“直過區”一路走來所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高黎貢山高,沒有黨的恩情高;獨龍江水深,沒有黨的恩情深。”對黨的深厚感情,讓我們找到了高德榮帶領獨龍族同胞一心一意跟黨走、矢志不渝投身獨龍江地區發展進步的思想源泉。
高德榮幼年家庭貧困,是黨和政府、獨龍江的鄉親們養育了他。對家鄉和獨龍族鄉親那種與生俱來的血肉親情,使他不管走到哪里,在什么崗位,都放不下對獨龍江的牽掛。常懷感恩、滿腔熾熱,愛黨、愛國、愛鄉、愛民的赤子之心在他身上熔鑄合一,鍛造了一名黨員干部的思想覺悟,升華為一種堅定的信念追求、無私的大愛情懷。
正是這種大愛情懷,讓高德榮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始終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帶頭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少數民族政策,以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共同繁榮進步為己任,38年情牽獨龍江,多年如一日駐守在工作條件極其艱苦的獨龍江鄉苦干實干。正是這種大愛情懷,讓他堅守對民族群眾的深情厚誼和一同奔小康的奮斗目標,把獨龍江鄉親的脫貧致富作為念念不忘的頭等大事,盡心竭力投入獨龍江的幫扶建設,為教育奔波、為環保呼吁、為民生解難,辦成了一件又一件實事、好事和大事。
“我只想為獨龍族群眾發展進步多找點路子、多想點辦法,讓獨龍族在小康路上不掉隊。” 質樸的心聲,讓人敬佩感動。而高德榮更用一輩子不改本色的行動,體現了一名少數民族黨員干部的忠誠信念、公仆情懷、務實作風,詮釋了“高原情懷、大山品質”云南精神的深刻內涵,彰顯了值得發揚光大的時代價值。
學習高德榮,就要體悟他的大愛情懷,像他一樣,把人生追求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融入邊疆各族人民構筑中國夢的生動實踐,永葆本色、艱苦奮斗、身體力行,爭當群眾路線的模范實踐者,為維護邊疆繁榮穩定、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推動云南跨越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老縣長高德榮觀后感】相關文章:
老縣長高德榮精彩語錄匯總05-15
老縣長高德榮觀后感匯總05-17
學習老縣長高德榮觀后感11-30
看老縣長高德榮觀后感05-14
收看老縣長高德榮觀后感05-14
醫院學習老縣長高德榮觀后感11-30
觀老縣長高德榮觀后感匯集05-14
老縣長高德榮紀錄片觀后感05-09
醫務工作老縣長高德榮觀后感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