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生活》觀后感
《失衡生活》觀后感(一):片中吟唱的印第安預言
電影中最后部分,火箭起飛和墜落一段所配音樂標題為“prophecies”,其中的合唱是一段霍皮族預言。這段音樂在電影《守望者》當中也使用過。預言的內容如下:
1、如果我們把地里的珍寶挖掘出來,就會招致災難。
2、當凈化之日臨近時,天上會有蜘蛛網來回旋轉。
3、有一天,盛著灰的容器將會從天而降,點燃大地,煮沸海洋。
《失衡生活》觀后感(二):文明隕滅
自然在孤寂中沉睡了億萬年,直到人類工業化的魔爪攪爛了這一切。 沒有對白,只有蒙太奇的畫面切換,和動聽絕倫的配樂(菲利普?格拉斯,我主動聽出了音樂很棒,據說我的耳朵稍微練靈一點兒了)。自然→疾速奔忙的現代生活→麻木絕望的人群→文明的隕滅。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街道、電梯、微軟大廈、食品工業……亂闖的人群,迷失個人目的,只有蟑螂似的盤旋。
《失衡生活》觀后感(三):生命的意義只在于結果
房屋爆破那段 漸漸變成了一幢幢高樓融解在煙霧之中。無盡爆破 融解 墜落 太壓抑了。城市生活被抽象成一條條流水線 過程不重要 人生就像按了快進鍵 人不過是制造糞的機器 自然循環的一環。最后視覺元素又穩定下來 但是畫面上已經沒有具象的人與城市了 是抽象的電路板 衛星圖 恐怕在自然規律之中一切個體存在的意義都只在與構成某種整體 生命的意義只在于結果 不在于過程。
《失衡生活》觀后感(四):豆瓣你能不能發明一個專欄叫中評?
三星半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70億人口花5000年時間構建的精致文明和貌似安全完整的系統也不見得堅固,或許將來的某天文明將毀滅于人不經意的一個行為,須知當年恐龍也滅絕于一瞬,當年盛況如今也蕩然無存。導演野心勃勃,大概是深諳語言的局限和誤導,完全拋棄語言用圖像和音樂完成宏大敘事,說實話,像是看了一部86分鐘的mv。
以下為湊字數
看到牙齒痛....真想掙了錢出去玩啊
《失衡生活》觀后感(五):失衡
你在注視他的時候 他也在注視你 你看著他閃避的 憂慮的眼神 其實此時此刻你心中的所想 是不是更污濁
這個煩擾的 復雜的 龐大的世界 融入到這幾十分鐘 你的情緒被帶到最高處 然后平緩降落 隨著節奏的 跌入深淵
你看到無限的碰撞 碎裂 隕落的零件 在空中爆炸 你看到奄奄一息的顫抖的手 街邊祈求的眸子 一片混沌 你想起自己破爛不堪的生活 失去平衡的生活 無論怎么樣去掩蓋 去欺騙 你都知道 事情的本質 已經腐爛到什么地步
你看著那一片燃燒的金屬 慢慢降落 畫面回到最一開始 而你知道 你已經沒辦法回去最開始了 你已經無法蒙蔽自己的雙眼 當你見證了這一切
《失衡生活》觀后感(六):無法逃避
我竟然有耐心將這部80多分鐘,沒有任何對白,沒有慣常情節,只有音樂和畫面的電影看完。跟《2010環游太空》是一個類型的記得當時是快進看完的,可能Koyaanisqatsi的音樂還不錯(很佩服導演對節奏的把握),所以耐心看完了。對這類影片,真是沒太大興趣。
不過用這種方式來表示對城市化、全球化、現代化生活的反思倒是恰如其分。跳出人類,以一種上帝一樣的眼光超越時空,俯視現代城市中的人類,覺得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突然變得很可笑,活在現代城市中的人類就像螞蟻一樣,忙忙碌碌,可笑可憐而不自知。不過看臆想完自己是上帝后,還是一樣回到人類的世界,做回一只小螞蟻,為了追求所謂的高品質的生活努力往上爬著……
人想用城市來逃離自然,結果讓自己陷入機械無法自拔。
《失衡生活》觀后感(七):獻給所有孤獨的人
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 藝術是什么 是 生活是什么 也是 那么藝術是什么 藝術就是生活 因為有不同的生活 就有用了不同的藝術 獻給所有孤獨的心 無處安放的靈魂 藝術不需要解構 就像生活不需要思考 自然而然的流露 想看你就看 不看對誰也無所謂 呵呵
《失衡生活》觀后感(八):c'etait un coup de foudre!
這是我第一次有意識的接觸紀錄片,之前沒頭沒腦的看過些許,時或鮮活,時或沉悶,這也一向是我對紀錄片的看法。
直到了巴黎以后,我住在爸爸一個法國朋友的loft里,他是個酷愛電影音樂文學的人。有天跟我談起Philip Glass的音樂,后來說起了這套間隔多年的系列紀錄片。他用法文讀音規則來念以hopi語言命名的電影名字的情景我至今記得,當時是個下午,陽光明媚,閑來無事的我躍躍欲試,他嚴肅的搖搖頭,堅持說晚上天黑后的效果更好,而這樣的影片值得配上一個美麗的夜晚,當然還有些許葡萄酒吧,,,
晚上,我一口氣沉入Godfrey Reggio和Philip Glass所營造出的奇異海洋世界里,連續的幾個小時我深深沉浸在震驚中,這種感覺只怕再難擁有了。現實的影像,激烈的音樂,我一下愛上了紀錄片,這種表達自我的方式無疑是最完美的。
《失衡生活》觀后感(九):城市是上帝的集中營
出賣了精神的自由的人們被“無路可走”的恐懼驅逐 穿梭于彼此看不見的背后與地下的隱形生活里 彼此忍受 彼此需要 以一種停不下來 走不出去的步伐并肩齊行 想象著比宗教 理想 自由更高尚的生活 一邊懷疑著生活 好像生活是可以從中間掰開來欣賞的外星物質 好像生活是個精神分裂者缺陷的兩半大腦
可是生活終究不是生命 生活只是片刻搭上生命的”順風車“卑微愚蠢的寄生體 生活每時每刻復制著自己 在主婦的購物袋里 地鐵站的入口處 馬路交叉的紅綠燈下 男人習慣夾煙的兩指間 而生命是在劇院歌劇落幕那一刻空間里回響 貌似突發的沉寂 唱戲的與聽戲的不謀而合的契約 戲戛然而止了 舞臺與座椅都失去了意義 人們在一個半小時期間扮演的角色全部在緘默中卸下了 些許解脫了 些許留戀不舍 可是明天戲會再次上演 但賦予它生命的人變了 戲也不再為我們而演了
一部絕對沒有任何“娛樂精神”的電影卻包含了所有可以想象的平凡者的“娛樂”與悲喜 很喪失 很唯物 說它是驚世之作 我啞口無言 好像毫無預兆地預見自己的生活在十秒內被快進了60x一樣無力 當把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生活暴力地脫節般地杵在我的眼前 只剩下某種被背叛又無從還擊的無力感
第五個Koyaanisqatsi的解釋為"the state of life that calls for another way of living"
ut how?
《失衡生活》觀后感(十):“人看了他所造的一切,感到樣樣都好”
禮儀是超越意識形態的。
天主教會的禮儀是最繁復的。雖然這些禮儀背后有這樣那樣的意涵,但是禮儀本身只是禮儀。以前中國天主教會使用拉丁文做禮儀的時候,教友們參與彌撒不稱作“聽彌撒”而是叫“望彌撒”。為什么呢?因為教友們聽不懂拉丁文,甚至很多神職也只是照著發音去念。但是這并不影響大家參與到教會生活中來。因為世俗生活的不可避免,神秘化的圣事才可以成為人們悲慘人生的'根基。圣事禮儀的神學基本上是這樣的:不管你在生活中多么不堪,不管你是兇犯還是孌童的神職,在圣事禮儀內,你的身份是受到圣化的。這種美感同純數學和純邏輯帶來的美感是相通的,是一種逃避和解脫。
但是由儀式所帶來的安慰畢竟有其限度,它需要我們的生活至少能忍受。比如別人不會粗暴地把你的圣經和十字架換成《我的奮斗》和劍;比如你不會因為參與了不聽從莫斯科命令的人主持的圣事就被趕到西伯利亞。20世紀最糟糕的人道主義災難恰恰建立在種族純粹性或階級純粹性的政治神學之上。這些新神學的糟糕之處在于,首先比起舊神學來他們更重視結果而不是方法;其次,也是更危險的一點,是他們神圣化的是世俗的民族、世俗的國家和世俗的政治權謀。有人把這遷怒于啟蒙,其實不管有沒有啟蒙,這些都遲早會到來。這是舊神學的失敗。所以當代教會開始介入世俗生活,讓信仰與生活相關,嘗試重建一個需要信仰的生活,而不是把生活本身神圣化。
那么,在這個文化昌明的后啟蒙時代,儀式本身的價值是否喪失了呢?這部影片告訴我們不是這樣的。對于紛繁復雜的現代生活,影片居然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只是以白描式的手法展現了其整個過程。這種手法的效果我們在影評中就可以看到,其結果是,每個人都在努力賦予本片一種意義:有關自然主義、有關人的異化、有關效率和效益、有關先進的技術文明……
庫布里克、黑澤明、英格瑪·伯格曼和塔爾科夫斯基也重視儀式感,但他們的形式仍然是為目的服務的,他們仍然想用詰屈聱牙的方式表達意見,他們是舊神學的代表。對于現代人來說,如果你要表明意見,要么直截了當說出來,要么以維爾霍文或艾倫摩爾的方式:你很清楚你想說的是什么,而且你裝作不那樣說,直到最后真相大白,開開心心地拿你的觀眾當笨蛋耍。至于《我們日用的食糧》和《失衡生活》這樣的紀錄片則不一樣。他們完全放棄了理論的努力,只是靜靜地展現給你,任人評說。對于第一種電影,觀眾看完后說的是“他究竟是什么意思”;對于第二種電影,觀眾的觀后感是“啊!他居然是這個意思!”‘而對于第三種電影,觀眾看過之后會說:“我認為……”。
這就是我們喜歡看《蟲師》,喜歡聽菲利普格拉斯的理由。起碼在悲哀人生的那么一個短暫時刻,你不需要去想是否應該支持LGBT、支持驅逐移民、支持持槍權和緊縮政策、支持退出歐盟;也不需要去想孩子是否應該讓老人帶、怎樣甩掉前男友、遇到老領導是否還應當打招呼……就像叔本華所建議的那樣,此時此刻我們只是在欣賞一種純粹的儀式性美感,欣賞一個猶如《索拉里斯星》里的大洋那樣的,單純而無目的的存在。存在先于本質。在這毫無意義之中,我們卻可以看到無限的可能性。
本文作者的文集給他/她留言我也要發表文章
【《失衡生活》觀后感】相關文章:
走出心理失衡的鑰匙作文06-06
以心理的失衡與平衡為話題的作文12-03
失衡的價值觀議論文03-23
讓生活充滿愛觀后感06-19
《AA制生活》的觀后感07-02
《蜜蜂的秘密生活》觀后感09-15
《沒有語言的生活》觀后感03-17
生活多美好觀后感08-23
影片《蜜蜂的秘密生活》觀后感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