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口是心非》觀后感(精選10篇)
觀看完作品之后,內心會產生很多感慨,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千萬不能認為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口是心非》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口是心非》觀后感 1
在我看來朱莉婭羅伯茨是好萊塢最有味道的女演員了,克里夫歐文也是那種雅帥。說真的,前半個小時我簡直不知道那個電影在講什么,只是在純粹的欣賞男女主角的顏值。
電影有一場戲是女主角質問男主角,衣柜的丁字褲是誰的?男主堅決否認,女主試探成功,高興的告訴男主角這是她自己的內褲,男主背對女主,嘴角微微一抹的笑讓我印象深刻。在我看來這抹微笑不是代表愛,而是狡猾的笑。
作為特工的男女主由于工作性質,性格多疑,猜忌,彼此相愛,卻又彼此互不信任,一次次的試探,一次次的爭吵,一次次的妥協。男女主最后的矛盾是女主接受不了男主和另一個女人睡了,雖然她知道男主并不愛這個女人。
愛一個人,是否精神和身體要同時保持忠誠。我愛你,但是我還是和別人睡了,這看似很荒唐,但卻是最普遍的現象。大多數人畢竟是屬欲的,在最誠實的生理反應面前,大多數人不會學會克制,這是天性。但是我們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會克制自己的欲望,不然和動物沒啥區別。出軌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但卻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一旦去討論,勢必又揭開那片看似已經愈合的傷疤,何必自找不痛快呢!
回到電影本身,男女主的職業,性格本就不適合成為伴侶,這樣的組合太累了,每次見面斗智斗勇,知道的是在談戀愛,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在演戲。相比小說的'結局,男主死去,反而為倆人的愛情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不然我很難想象兩人今后的生活。愛情是經不起試探的,一次兩次的試探可能是調情,試探多了,真的就剩下悲劇了。
我一開始以為的結局是男女主賣了配方,在迪拜逍遙的生活著,這符合歐美電影的走向,但是這電影居然反應了社會主義的主流價值觀,不在中國大陸公映簡直可惜了。
《口是心非》觀后感 2
一部間諜的電影,我承認是因為茱莉亞羅伯茨我才會點進去看的。作為編劇出身的導演Tony Gilroy,整部片子都是偏重結構性的產物。
我成為我之前迷上了《告白》的結構模式,一層一層的推進,回顧,而后再在不斷的重復輪回主題以后,最終得出了一個致命性的故事結尾。《Duplicity》很有這種韻味,但是卻沒有它的精髓。
整部片子只有一處慢鏡頭,像《告白》里面常用的慢鏡一般。它表現在電影的開頭,堆滿了沖突跟幽默性,慢鏡頭,從來都是表現矛盾發生或者過程發展演變的最好手法。故事的開頭,我們就已經知道兩個巨頭的競爭敵對關系。
其實不難看出這一部片子的愛情成分。愛情的位置點到即止,剛開始的感覺是用間諜跟反間諜的猜疑,試探跟配合,協調來作為這部電影的主線。直到后來才慢慢發現,原來原先自己猜想的主線只是大氛圍的襯托而已,電影里面深刻締造的,是一份共患難以后構建起來的感情與信任感。
其實即使到最后,我依然不會覺得他們會坦然的相信對方。也許是故事的劇情性太強,很多個本來屬于畫龍點睛的位置都描繪過了頭。其實整部電影的架構我很欣賞的,兩個大輪回,而里面小輪回使用的是一種插敘的方式。
一般懸疑劇的手法,如果可以配合插敘的方式來用,在不經意的`位置加建幾個真相大白或者致命逆轉的鏡頭,整個故事出來的效果就會意想不到很多。只是在《Duplicity》我只覺得這個手法用得太頻密了,一開始還可以為他們之間的相互測試到再次建立信任而感到略有新意,但是慢慢到后來,會覺得出現的頻率過于密集,而導致缺乏了原有故事的緊湊性。草莓蛋糕上面可以有草莓,但是一定不可以多,否則只會搶走了蛋糕原有的視覺效果。
故事里面的高潮還是有的,就在臨近結尾女主角盜取重要文件的那一部分。那是整部電影里面可以讓我心跳加速的一幕。而到后來的的假裝拆穿,離開,等待,文件轉讓。好像,也只是回到第一幕插敘片段的感覺。固有的手法,只是施展的場地不一樣了而已。
其實他們相遇時候的臺詞,是不斷重復的,從一開始,到中間,到結尾,但是他們對話時候的語氣,表情神態跟最終跟隨的結局,已經大不相同。我不知道是不是故事的穿插過于頻繁而導致自己思想的凌亂。到了最后發現大循環里面那個局外有局的結果時,我不覺得意外。
如果最后要說明他們兩個只是被蒙在鼓里的商業棋子,而最有腦的一方其實是處于被動的那一方,因為他一直在暗中操控全局。那么,矛盾性的爆發效果還是不夠激烈。因為之前的鋪墊還不夠力度,到后來的著重點好像都偏重了在他們兩個的互訴鐘情上。局中有局的設置確實是一個亮點,但是讓人驚訝的感覺還是不夠。也許是這個結局所帶來的破壞性或者影響性不夠強烈,才會讓我覺得它不夠深刻。
不過整體而言,我很喜歡里面的兩位主角,所以,我也很欣賞他們的演技,任何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可以恰好到位。如果想訓練一下自己的故事拼湊或者連貫思維的,這部電影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口是心非》觀后感 3
又玩這種把戲,一來是不好意思當面說人家壞話,二來,這部電影與《親密敵人》之間的關系確實千絲萬縷。
這部電影看的很早了,大概2009或者10年,都有可能吧,但是并不覺得多好,只是設計比較精巧而已,隱喻關系也設定得恰到好處,男與女之間你進我退的關系,通過一出計中計,表現得也非常成功。但是確實不覺得,男人和女人之間非要如此算計,所以并不喜歡這樣一部電影。但是看過《親密敵人》之后,就覺得,至少,別人是真正有話想說,而且言之成理,別出心裁的,而老徐,顯然就是邯鄲學步,無病呻吟了。
其實《親密敵人》的開局還算不錯,因為親密,因為敵人的含義,很容易可以想象到故事之后的走向,無所謂,只要設計得好看,而且投行的陰謀等等,堆疊起來,于男于女的關聯,也應該好看好玩,中間一度,老徐顯然有想要表現出那種掙扎,那種競爭的敵對關系。
但是可惜啊,老徐還是老徐,華語電影的女導演,除了許鞍華,除了王小棣,好像真沒有人能跳脫出自身的小情小調,自怨自艾。最可怕的是,老徐這個故事明明可以更深刻,但是她最終還是落入了自以為女權,實際上,還是中國小女人耍點小性子的把戲上。于是,整個故事就成了個笑話。最后的反轉,也只能通過趙寶剛這樣一個打醬油的人物,完成。投行不夠投行,愛情也膚淺,軟弱。
因為這樣的`關系,整部電影的節奏感非常割裂,在投行陰謀設定和行進過程中,老徐的商業電影功底還是多少發揮了些作用,下了一定本錢去砸得外景地,配合上比較花哨又凌厲的剪輯,還是出了些彩。但是只要進入小情調,小回憶,頓時就變得溫吞,小憂傷起來,其實這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真的沒必要那么冗長,大段大段的慢節奏感情戲,把整部電影的節奏感都給拖累了。最令人膩味的就是在成都的那段假模假式,純粹給贊助商面子的家庭戲,索然無味,表現浮夸。
但是?成都?……這個先不提了吧!
因為愛情的關系,所以整個陰謀的一波三折,顯得大而無當了,尤其是最后的翻盤,很奇怪,其實克雷的加入,原本應該好看,但是戲份太少,而且不夠精彩。李治廷演的那個財經狗仔應起的作用也完全不夠,一個個小BUG,串連起來,頓時就顯得《親密敵人》只是為了成全黃立行和老徐再次纏綿的一場兒戲了。
相較之下,《口是心非》盡管同樣有問題,但是至少過癮,而且點綴其間的男女博弈愛情,更真實,也更女權。哎……
最后,還是,成都……老徐在片中飾演的,是天蝎座么?可能我不懂吧?
《口是心非》觀后感 4
不論把此片歸為愛情片還是諜戰片,我覺得這電影都很不錯。不懂有些人為什么會說爛。如果不是因為沒靜心看,大概就是因為思維太局限,看不懂。
(嚴重劇透開始了,各位看官不妨先去看電影,不好看回來罵我也成!)
最先吸引我的是開頭的30秒慢鏡頭兩位boss的大打出手,尤其對于開打之前這段互相辱罵,但此時導演只給我們看到他們的口型卻沒有聲音,僅僅這個細節就讓我覺得此片值得一看。
接著兩位主人公的愛情部分。貫穿整個電影的那個重逢的搭訕橋段,起初我以為是對暗號,后來我才知道其實應該理解為兩位“演戲“的臺詞,但是我更想把它理解為兩個人在回溯他們的愛情,在互道ILoveYou。此片中有數也數不清讓人感到小鹿亂撞的愛情對白,也講出了很多戀人之間最大的信任問題。身為間諜的他們疑心更重,導演用了幾個穿插的小故事告訴我們,在愛面前,沒有信任不信任;”數到三,我們把各自所有的全都攤在桌上“,下一秒男主就拿出了所有;我愛你,你就是我。
講講諜戰部分,因為是資深諜戰迷(自認為),這兩位主人公只能算是中等級別的間諜,有著不錯的.演技,有著不錯的偽裝技術,有著不錯的智商,只是欠缺高級間諜該有的敏感和好習慣(自己被反間諜了還要”敵人“來通知)。整個商業諜戰故事也非常跌宕起伏,確實很有意思,對于一般觀眾而言也算是big surprise,對于常看諜戰的童鞋,只能算是情理之中。(鹵煮腦子缺根弦,對于名字記憶非常有困難)暫且稱作禿頭boss為A,胖子boss為B。A和B均為大公司的CEO,也是雇傭間諜的主人。整個片中A的形象就是一個急功近利,張揚而且不夠成穩的人,從一開始我就懷疑他最后能不能成功。B則截然不同,B是個很注重細節的人,是個真正成功商人的樣子,從他修剪一顆松樹的樣子,從他對于員工的面談,最后給出他帶領團隊策劃了整場諜戰,一點也不奇怪。
第一次寫影評....也許是以為早上看了一爛片,接著看了一個稍微不錯的電影,就讓我激動的非要贊揚一番。更多可能是希望能接觸更多愛好諜戰片的豆友們。歡迎大家給我點評以及推薦好看的諜戰片……
Thanks for reading!
《口是心非》觀后感 5
故事講的是A公司借用兩個內鬼之手將假配方送到競爭對手B公司處。說白了就一好萊塢版《群英會蔣干中計》。
所以為了鼓勵老外多讀讀我們中國的名著,我給了2顆星。
之所以沒有給更高的星是因為這個群英會拍得非常之差,首先就是我最為反感的時空錯亂的敘事手法又在此片中出現,是不是要拍的一部分觀眾看不懂就算你編劇智商高了?
其次就是一些細節問題
問題1. 男主角的配方被搜出來了,后來怎么又拿出一份?
問題2. 假設男主角有足夠的`時間再復印一份然后藏起來,老朱為什么要把男主角咬出來?他們不是一伙的嗎?有必要弄得這么復雜嗎?直接閃人不就完了嗎?編劇在這個時候還要掩飾他倆是一伙的嗎?
問題3. 將一張紙傳出來,有必要動用復印機嗎?手機拍張照片不就完了嗎?事實上老朱是拍了,當我看到老朱把手機放在桌子上的時候,我想這是編劇的諷刺嗎?
當大家想到的時候,編劇說我沒想到,當大家以為編劇沒想到的時候,編劇說其實我早就想到了。
很難想象這樣的情節會出自于《諜影重重》,《世界末日》的編劇之手,看來是黔驢技窮,江郎才盡了。
《口是心非》觀后感 6
Duplicity,看起來最呆的老頭實際上才是最后的boss。他是整場口是心非的表演里最大的贏家。
男女主角機關算盡卻還是丟了金子,不過好在確認了愛情。不討厭這個結局。
就個人而言,我比較喜歡有側重的故事,抗拒面面俱到。就這部而言,事件是商業諜戰,串聯的線是二人感情。線的作用是貫穿事件、敘述事件、豐富事件。整部重心放在duplicity的緊張感上,就不能在結尾搞一個兩人卷款私奔終成正果來宣揚愛情的`偉大感人,不然畫蛇添足。導演還算聰明。
一些題外話:
喜歡片尾曲。
Roberts老了但是魅力依舊,Owen一向性感。(Roberts用內褲考驗Owen那一段讓我對這個角色的好感消逝了幾分。狡猾的女人和受騙的男人)
還有一個疑問——這片子真的那么難懂么?比巴別塔,穆赫蘭道難懂么?我不覺得導演在故弄玄虛,這種entertaining piece不在敘事結構上來點乾坤大挪移,在細節上耍花招的話,出來的效果會極其無聊。至少我本人就是在無意中先看了在羅馬的相遇,然后倒回開頭發現有段相同的對話,才提起興趣的。
《口是心非》觀后感 7
看到大部分都是給三星的評價。
我很喜歡這對男女組合,所以覺得三星偏低。
整個故事寫得還不錯,時間交錯的敘述的手法也讓故事增強了趣味性。
我覺得最好看的在男女關系。
從頭到尾我都覺得是女方在耍男方。
每次他們互不信任發生爭吵時,都是男方讓步,雖然他一直都懷疑女方對自己的愛是有目的的。
男方做了N次保護措施,好讓自己不至于被耍到一無所有,但是每次同女方一交鋒,他就繳槍投降了。
我覺得這樣一個結果,對于這段感情很好,盡管竹籃打水,但是好歹兩人還在一起,經歷了這樣的挫敗,女方應該會改改那么自以為是和強勢的'性格。我看到一半的時候設想的結果,是女方拿到配方后逃之夭夭了。
還好,這個結果算不錯。
《口是心非》觀后感 8
前兩天剛看了Clive的《The International》,壓抑得要命。同樣是有Neomi,同樣有黑幫,有黑幕,可是比《東方的承諾》,還是不夠出彩。Clive 的演技離國王還是差了點兒。
這次看《Duplicity》是出人意料的輕松。 大家都先想到《偷心》, 其實,這兩個故事根本不搭界。《Duplicity》是一個商業的無間道,人物關系非到最后不能揭幕。導演選擇了輕松路線,除了杜拜,羅馬,紐約等等風光,兩位俊男靚女也是養眼非凡。加之兩個人的唇槍舌戰,和跳脫的剪輯,演員和觀眾都很放松。特別適合減壓。
最經典的:朱莉亞審問克利夫衣櫥里的女內褲那一段, 以及兩次重逢時重復臺詞的使用。但是最搞笑的`還是兩個大牌特工放下中東問題,嚴肅討論靠夏威夷比薩餅商業諜戰謀生的那節。原來,特工們也是需要柴米油鹽的!
意料之外的是,CIA和 de的間諜比起商場老手還是略輸一籌,可見商場如戰場。再牛的特工,最后還是老板的工具。
《口是心非》觀后感 9
《口是心非》這部影片,以獨特視角展現了人性在情感與現實間的復雜糾葛。
影片中,男女主角表面上的言語與內心真實想法大相徑庭。他們在愛情里,因各種顧慮與隱藏的秘密,常說出與心意相悖的話。這種口是心非,起初讓彼此誤解不斷,矛盾叢生。隨著劇情推進,觀眾能深切感受到他們內心的.掙扎與無奈。
這讓我聯想到生活中,我們有時也會像主角一樣,因羞澀、害怕或其他原因,無法坦誠表達。比如,對父母的關心,可能因不好意思說出口,而用冷漠偽裝;對朋友的歉意,也會因拉不下臉,錯過和解時機。影片提醒我們,真誠溝通在人際交往中至關重要。只有敞開心扉,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偽裝,才能讓對方真正了解自己,避免因口是心非造成遺憾,讓情感在真實中得以升華。
《口是心非》觀后感 10
觀看《口是心非》,猶如經歷一場情感的迷宮之旅,其中人物的口是心非,令人深思。
影片情節圍繞著主角們復雜的情感脈絡展開。他們在工作與愛情的雙重壓力下,習慣用口是心非來保護自己,卻不知此舉反而在彼此間筑起高墻。每一次言不由衷的對話,都像是一把雙刃劍,既傷害對方,也刺痛自己。
在現實生活里,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口是心非的`時刻。可能是為了維護所謂的面子,或是不想讓他人看到脆弱一面。但這種行為往往會阻礙我們建立真摯的關系。從這部電影中,我明白,真誠是打開心門的鑰匙。若想收獲純粹的感情,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要鼓起勇氣,坦誠表達內心想法。只有打破口是心非的枷鎖,才能讓情感如陽光般溫暖彼此,讓關系更加穩固長久。
【《口是心非》觀后感】相關文章:
《奪冠》觀后感-觀后感07-06
《鷸》觀后感 鷸觀后感02-28
[觀后感]紅高粱觀后感10-03
女排感動中國觀后感-觀后感07-19
《后天》觀后感關于后天的觀后感03-14
大學觀后感 大學觀后感范文03-16
電影觀后感多篇觀后感,電影10-15
哈利波特的觀后感《哈利波特》觀后感09-13
重返狼群的觀后感 《重返狼群》觀后感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