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劇《衛子夫》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衛子夫》觀后感
洛賓王寫《代李敬業討武曌檄》的時候都還在用:“曾以更衣入侍”這種比喻來貶低武則天,說明衛子夫以草根上位的故事的確是個勵志的故事。
其實衛子夫的一生,是可以去媲美甄嬛傳的,但很不幸,毀就毀在這劇情上。
漢武帝或許喜歡過她,但絕對不會像劇里這樣的喜歡。
原諒我承認林峰的帥但我實在無法把“內多欲,而外施仁政”這種政治形象結合在林峰這種深情款款的眼神上,漢武帝的第一樁婚姻就是政治聯姻,這也導致了我無法直視劇中的陳阿嬌,出身是漢朝最尊貴的皇后還要去跟一個小小的侍女勾心斗角最終還不能在宮斗中成功的劇情。
最終打敗陳阿嬌的,不可能是衛子夫,而衛子夫的上位,也只能說明漢武帝的一種政治走向。
武帝的心,哪里會為一個女人而停駐呢,后來那個死前都不肯讓武帝看一眼病容的李夫人才明白的透徹,武帝喜歡的,只是美色。
片子對衛子夫的定位是賢后,這個我實在有太多詬病的定位。我印象中的衛皇后,早年在平陽公主府上更衣入侍,這至少說明她有美色,有希冀,也有心機,而后入宮就被武帝忘了,說明沒特色,后宮遣返宮女,她在武帝面前哭著求出宮,又引起武帝的注意,說明這個時候她至少在揣度武帝的心了,后來有子嗣,正值皇帝想擺脫竇氏的擺布,阿嬌做了政治的犧牲品,武帝扶植衛氏,打壓以王、竇為首的舊貴族…
衛皇后正位中宮還真不是單單因為武帝那深情款款的愛戀,如果是,編劇就無法解釋為嘛在衛氏做了這么多年“賢后”,最終漢武帝還是賜她在花甲之年自縊。
武帝心里關于政治這條線,誰碰誰死,連住著“堯母門”的勾弋夫人最終都逃不過,何況還只是那個本身作為好控制的政治立場的衛氏歌女呢?
衛子夫跟陳阿嬌一樣,都是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向誰訴的政治犧牲品。
只是陳阿嬌沒有嘗過年老之后喪子的劇痛,也沒有嘗過飄散在三尺白綾上的絕望。
那么編劇你是想說只要順應男人的心意就是賢明的嗎,至少應該是向長孫,獨孤這樣有作為的才擔得起這個賢字吧?那么原來到了今天,居然還是在宣揚女人應該為做好男人的附屬品所努力這種價值觀。
幸好武帝是千古一帝,不然一個金屋藏嬌的盟誓的背棄,就夠他為后來的文人墨客所詬病的,不信參見漢朝那個班婕妤。
【《衛子夫》觀后感】相關文章:
衛子夫人物簡介01-21
電視劇《衛子夫》觀后感(精選5篇)10-22
國王的演講觀后感-觀后感04-13
觀后感重返狼群觀后感08-23
畫皮2觀后感-觀后感08-10
美麗的大腳觀后感-觀后感01-23
小孩不笨觀后感-觀后感09-29
超級戰艦觀后感-觀后感09-17
經典觀后感我讀經典觀后感12-15
《鷸》觀后感 鷸觀后感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