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通用20篇)
雷鋒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雖然他已經逝去了,但在這過去了的歲月里,雷鋒留下來的感人事跡,已經嵌在我們的心里,那就是雷鋒精神。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1
影片講述一位雷鋒生前的戰友喬安山,在一次倒車時不小心車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了雷鋒的太陽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他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決定把雷鋒精神發揚下去。喬安山是雷鋒生前的親密戰友,他退伍后與妻子在一家公司當司機,一直受著雷鋒深遠的影響,做什么事情都用雷鋒精神要求自己。
有一次,一位老爺爺在過馬路的時候被一輛深藍色的桑塔那汽車撞倒,隨后,汽車轉身就跑。而后,又駛過來一輛與其同樣的汽車,為了不受誣陷,司機竟開車走了。喬安山在出車途中發現了這位滿臉是血的老爺爺。喬安山馬上把老爺爺送到醫院,并掏出自己錢為老爺爺治傷,又通知患者的家屬。可是,老人的兒女因為不愿負擔醫藥費,竟誣陷喬安山是肇事者,還要他賠償4萬元。難道世界上沒有雷鋒精神了嗎?正因此事,電視臺還專門采訪了喬安山。
又一次出車,喬安山的汽車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婦,他毅然停下車來,送往這位孕婦去醫院。誰知,在途中,檢查處竟說領導要他停車處置,他不顧那么多,與檢查員爭辯了起來,最后,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為而感動,下車打了自己的親生兒子,這才過去了。喬安山內心激動萬分。人們沒有忘記雷鋒!
還有一次,喬安山與兒子一起出車,他們的汽車陷進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路過的一群中學生幫他們把氣車從泥潭中推了出來。喬安山正要給大家報酬時,學生們說:“我們不要錢,我們是學雷鋒做好事的。”并且還向他介紹了他們的愛心帽子,中間是一個和平鴿,代表的是和平。在這個鴿子的外面,有一顆心圍繞,代表的是愛心。喬安山聽了后非常感動,他終于明白了,世界上還有像雷鋒這樣的人,雷鋒還活著!
是的',雷鋒并沒有死,社會上還有千千萬萬的活雷鋒。人民需要像雷鋒這樣的人,社會也需要他。在我們的生活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雷鋒事件,有熱心幫助他人的學生,有照顧孤寡老人的,還有許多不知姓名的雷鋒……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像雷鋒叔叔那樣為人民、為社會做貢獻。好人最終會有好報!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2
我們生活在充滿競爭充滿挑戰的時代,在這不斷變化,追求個性的潮流中,我們似乎忽略了人應有的自律和原則。作為一名普通的xx員工,一個平凡的人,我們如果能夠像軍人一樣用紀律與原則來要求自己,像雷鋒一樣讓愛心體現于自己的一言一行,那世間將無處不充滿愛。
雷鋒使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人了。他那堅強的毅力與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他用愛心、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雷鋒,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的導師和榜樣,是我們心中永遠不倒的豐碑。
然后有人在問:做一個好人難嗎?
我們說做一件好事是不難的。做壞事,不用喪盡天良,也難逃良心的譴責;做好事,不必驚天動地,也收獲快樂和幸福。這不關乎事情大小,只在一念之差。在我們生活中幫助與被幫助是常有的事情,正是這些溫暖的小插曲讓我們時常感到頓悟與奮然。
《離開雷鋒的日子》我們都看過,一念之差,反映了人的思想與道德,一件小事,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缺陷和遺憾。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在對與錯、好與壞的面前,你是怎樣做的?是勇敢面對,是逃避現實,還是掩蓋現實?劇中的主人翁在錯誤的面前曾極度的懊悔與消沉,但他又最終奮起振作、勇于挑戰,最終撥開烏云現明日,贏得了大家的.認可。面對丑惡、面對困難、面對需要幫助的人們,我們是否能夠總是選擇挑戰而不是逃避?
抱有一顆愛心,并具有毫不含糊的挑戰困難的信念,讓內心的愛發光發熱,這便是一個好人了。這世界是同一個家,我們在同一片屋檐下,那就讓我們來用愛心來營造快樂、共享幸福,用感恩的態度對待所有人,讓愛無處不在。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3
影片以喬安山的回憶作為貫穿線。喬安山出場伊始,便陷入常人無法忍受的困境,給人造成了巨大的懸念。
那天他在倒車,誰也不會料到那車輪會被一個溝卡住,并且出來時一震;也不會想到會打倒一個柱子,然后撞向雷鋒的太陽穴,置他于死地。雷鋒在人們心中,扮演的是一個多么重要的角色,是一個多么偉大的英雄,而這正代表著喬安山之后背負著多么重的包袱。他被人另眼相看、被人挖苦甚至侮辱。常人也許都會無法承受、悲痛欲絕,永遠地生活在雷鋒的陰影下。但喬安山,他用自己的行動去證明,用雷鋒精神去感化一個又一個不信任他的人,最終得到了眾人的肯定。
雷鋒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離開雷鋒的日子,喬安山當了長途汽車司機。但班長在他心中卻始終活著,做事之前總是想到“在我做什么之前,先問問自己要是班長(雷鋒)會怎么做”。就這么一句話,指引著他幾十年的言行,影片講述了疾惡如仇的他和以權謀私的孫科長的面對面的斗爭。
我們不得不感嘆:“他與雷鋒一樣,是了不起的,是我們的`模范!”他生命中有著一段坎坷的經歷,喬安山受了許許多多的委屈。但是他沒有就默認了他人對他的侮辱和誣陷。他為自己的尊嚴討回了公道,為自己的人格作出了擔保。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一點!在日常的工作中,當別人對自己產生了誤解時,不應該默默地接受,這樣反而會使誤解加深;當無理由被誣陷時,要光明正大地為自己辯護,為自己的尊嚴站起身。雷鋒精神,是以雷鋒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鋒的精神為基本內涵的、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革命精神,其實質和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他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精神文明的同義語、先進文化的表征。周總理把雷鋒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為“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無產階級斗志。
《離開雷鋒的日子》讓我們更了解這一段辛酸而感人歷史,時間可以磨練一個人堅定的毅力,時間可以塑造出偉大的精神,回首喬安山的這段歷史,我們仿佛領略到的這種堅定地毅力和偉大的精神。社會一直在進步,某一個時代的精神可能會被重新詮釋。雷鋒精神,經受了幾十年的時間考驗,我們無可否認,它一直都在滋潤我們干枯的心靈!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4
《離開雷鋒的日子》講了雷鋒的戰友喬安山的故事。這部電影賺去了無數人的眼淚,太好看了。
一次出行,需要過一段窄窄的橋。于是雷鋒下了車,為大家指揮倒車,楞因為車不小心撞到了橋邊的木棍,木棍正巧倒在了雷鋒頭上,他栽在地上,因為出血過多,昏迷過度,敬愛的雷鋒叔叔還是犧牲了。在送往太平間的'路上,司機喬安山上前,抱住雷鋒大哭起來……一次,喬安山在路上看見一次事故,他助人為樂,可惜卻被誣陷為事故引發者,最后還是警察為他洗清了冤。還有他去送貨物,開著開著,車在一片田里被卡住了,喬安山請了好幾個老鄉來幫助,可都不肯。一位小伙子真心地幫助了他,可貨車實在太重了,搬不動,于是小伙子叫了許多們當地志愿都來幫忙。人多力量大,貨車總算被拉了上來,他們助人為樂!
看完了它,我被深深地感動了,誣陷和幫助成了明顯對比。雷鋒同志,您的死是光榮的,您犧牲后沒有一點兒遺憾。今年是雷鋒叔叔去世50周年,在這隆重的節日中,我向您學習,以助人為樂,作為自己最大的快樂,以雷鋒叔叔作為自己的榜樣!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5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叫《離開雷鋒的日子》,我有感受很大的教育,喬安山和雷鋒是非常友好的戰友,可是有一天,雷鋒與喬安山在一起執行任務時,喬安山在開車時不小心把曬衣服柱子撞倒了,倒在雷鋒的.太陽穴,最后,年輕的雷鋒也犧牲了。喬安山心里很難受,為了彌補自己過失,決定把雷鋒精神繼續發揚下去。喬安山做了很多好事。有一次,一位老爺爺被車子撞了,喬安山把老爺爺送到醫院,等老爺爺醒后,老爺爺卻誤以為是喬安山撞了他,喬安山非常的傷心,可是后來,老爺爺知道的事因,老爺爺又和喬安山道歉了,喬安山非常高興。
我覺得喬安山是一個好學的人,他和雷鋒一樣,都值得我們學習。
雷鋒一直都在我們身邊,我一直都在向他學習。有一次,同學的紙巾不見了,我把自己的紙巾借給了同學,同學非常的高興。又有一次,同學沒有杯子喝水,我把自己的杯子給了同學喝水。我心里想,我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幫助我的。別人告訴我,幫助別人的人,也會得到別人的幫助的,我聽完之后,高興的笑了。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6
今天上午,我們全班同學去大地電影城觀看了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我看后很受感動,對雷鋒的事跡了解的更多了,對雷鋒精神理解的更深了,“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正是雷鋒精神的生動寫照。雷鋒是一名極其普通的軍人,他的事跡也是平凡小事,但他的精神卻極其偉大,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傳承者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主要講了雷鋒犧牲后,雷鋒的生前戰友喬安山以雷鋒為榜樣,發揚雷鋒精神,做好事不留名,樂于助人的故事。那天,雷鋒在指揮他的戰友喬安山倒車時,一根電線桿被撞倒了,尤其不幸的是電線桿正好砸在了雷鋒的頭上,雷鋒就這樣永遠的倒在了執行任務的崗位上。喬安山作為雷鋒的戰友,感到無比的悲痛,并決心通過自己的行動讓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以使自己得到最大的安慰。
從此以后,喬安山就像雷鋒生前一樣,在別人有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就把別人的困難當做自己的困難,從不講條件,不留名。為了幫助面臨生命危險的孕婦,他已安然改變公交路線,挽救了孕婦母子的`生命,為了是被車撞傷的股大爺得到及時的治療,他不顧栽贓誣陷,把傷者及時送到了醫院。喬安山一生都在用自己的生命實踐者雷鋒精神,傳承著雷鋒精神。
雷鋒的精神鼓舞著我,喬安山爺爺的事跡激勵著我,我要以雷鋒為榜樣,像喬安山爺爺那樣,發揚雷鋒精神,多做好事,做一個當代的活雷鋒。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7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這部電影,我覺得很有價值,感觸很深。影片自1962年雷鋒不幸因公殉職開始,運用了多種側面描寫,從雷鋒戰友——喬安山的視角,講述了他沿著雷鋒的足跡,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的故事。
這部影片自然、平實、感人,又牽動著我的心。學雷鋒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而喬安山則是把“學雷鋒”發揮到了近乎極致。電影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喬安山好心救人卻被訛詐的場景,面對被撞老人一家的不斷威脅,老喬始終初心不改,這是令人為之動容的。改革開放后,經濟增長了,部分中國人的心好像變了——人們開始拜金了。“現在人人都想著掙錢,出門少做好事”,聽到這句話我特別憤怒,難道雷鋒精神就會這樣被泯滅嗎?難道那些人用丑惡手段得來的錢花的能安心嗎?現在訛詐的事還時有發生,我只想問一下那些訛詐的人,你們的良心呢?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從小聽著“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聲長大,是否把雷鋒精神踐行到了每一天的生活中?我覺得,這部影片令人深思的原因就是:它不僅提醒我們不要忘記過去的.雷鋒故事,更重要的是體現了雷鋒精神的延續和發展,它充滿了向上精神,鼓舞著我們奮進。
影片的最后說,好人還是很多。同學們,我們要保持一顆赤子般的心,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做一個純正、正直的人。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8
星期五上午,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同學一起觀看了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回來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雷鋒的故事,從小到大耳熟能詳我已知道了許多,但是對喬安山卻了解的少之又少。
作為雷鋒的戰友,喬安山曾多次受雷鋒的幫助,喬安山對他感激不盡。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好戰友,最后卻由于自己的失誤而意外死去,這令喬安山倍受煎熬。
雷鋒的離去,帶給人們無盡的悲傷和惋惜,也給喬安山心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雷鋒用22年短暫的.生命給人們樹起一座道德豐碑,而喬安山決定:他要用自己余生的所有時光默默無聞地延續雷鋒精神,這樣才能無愧于班長雷鋒,更無愧于自己的內心。
作為一名公交司機,喬安山為難產的婦女改變行駛路線,面對眾人的贊揚,他只是哽咽地說了一句:“如果班長在,他會比我做的更好!”多么淳樸的人啊!那一刻,我的眼睛濕潤了。
冬夜,喬安山的車子在野外陷入泥潭后,面對路過人的一次又一次無情拒絕,喬安山又想起了雷鋒在的日子。他堅信雷鋒的精神會一直流傳下去的,即使他已經離開了我們。清晨,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在陽光中出現,志愿者們來幫助他們了,喬安山感動地流下了眼淚。
雷鋒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千千萬萬個像喬安山一樣的活雷鋒還在。樂于助人、舍己為人,讓我們堅信雷鋒精神永垂不朽。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9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人人都知道雷鋒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象征,而今天我也感受到了雷鋒精神的可貴。
3月5日是雷鋒日,在這天老師給我們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這部電影,電影講了雷鋒同志殉職后,他的戰友也為人民、為國家做好事。雖然在這過程中,他收到了種種挫折,家人甚至也反對他做好事了。可是當家人也需要幫忙時,一群陌生的孩子卻救了他們,這讓他們更加堅定了雷鋒精神。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熱心腸的好人,可是我覺得僅僅只有這么點人是不夠的,我們應該熱心去幫助有困難的人。
前幾個月前,網絡上也在爭論遇到摔倒的老人該不該救,救了又怕被冤枉成肇事者,不救吧,又感覺是見死不救。這個話題是雷鋒精神受到了一點小小的挫折,可是我覺得應該以救人為先,只要你是清白的總會解釋清楚的。
上周5,我看見一個老奶奶正躺在候潮路那邊,應為已經是很晚了,四周根本沒有人,我很想上前幫她,可卻又躊躇不前。正當我猶豫時,老奶奶的的陣陣叫聲“刺破”了我的`耳際。原來是來奶奶的腳扭了,我連忙上前扶起老奶奶,并把她拉到了傳達室前。奶奶在保安叔叔的幫助下回到了家,第二天一早他的家人也來感謝我了。我很開心,決心繼續盡自己的一份力來幫助別人!
雷鋒雖然已經去世50年了,可是他的助人精神是永不磨滅的!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10
看完《離開雷鋒的日子》后,我的心里有很多感觸。這部電影是以雷鋒的戰友喬安山在雷鋒犧牲之后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和所經歷的事情來體現雷鋒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
令我感觸最深的是喬安山救了一個被車撞倒在地的老爺爺。并拿出自己的錢給老爺爺墊上手術費。等老爺爺的家人來了以后,非但不去找肇事者,而且把事情賴到喬安山身上,誣陷他是肇事者,還讓他出全部的醫療費。為了澄清實事,只好讓老爺爺作證,沒想到老爺爺竟點了點頭。他無言了,只是感嘆世間的`丑惡人們都向錢看,世上已經沒有多少人做好人了,連他的兒子也勸他不要學雷鋒了。最后,老爺爺實在經受不住良心的譴責,把實事說了出來,還了喬安山一個清白。
在現在的21世紀中,這樣的人就更多了,甚至到了看到地上躺著一個受了傷的人都不敢去救,怕人家賴上你,如果實在看不下去的話,也得讓旁人幫你證實一下,才敢救。
雖然喬安山經歷了這件事,受到人們的誤解、陷害,但他仍然相信世界上還是好人多,在影片的結尾處就證明了這一點。喬安山和他兒子的車陷在了泥里,他們向路過的車求救,卻一次次地遭到了拒絕。正當他們絕望的時候,忽見草坪那邊有一群戴著小紅帽的青年志愿者,騎著車子往這邊趕來,齊心協力幫他們把車推了出來。
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雷鋒雖然已經離開我們了,但他助人為樂的精神永遠駐在我們心中。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11
有句歇后語是這么說的“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3月5日,是雷鋒節,是毛澤東同志“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的紀念日。今天,我們觀看了一部關于雷鋒的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這部電影講述了1962年,雷鋒的戰友喬安山在倒車時撞到電線桿子,導致電線桿子撞到雷鋒同志的頭部,之后因搶救不及時,最后犧牲了。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他曾想過自殺。后來,他只要遇到事兒,就會去雷鋒的墓碑。三十幾年,他處處發揚雷鋒精神。
看完電影,我覺得喬安山是一個十分勇敢的人,有一次,他在長途汽車站上,上來了好幾個站長的親戚,他們不買票就上了車,他依然將那幾個人,轟下了車。在途中,一個啞巴的妻子難產,他沒按規定路線開車,及時將產婦送進。但令人氣憤的一件事就是他救了一個被人撞到的老人,老人卻說是喬安山撞的他,只不過后來,老人突然醒悟,承認喬安山不是撞他的人,并且也找到了撞了老人卻溜了的兩個人。喬安山也感動得哭了起來。里面講述了一個故事,讓我們懂得了做人要樂于助人:喬安山的貨車卡在了坎里,遇到兩輛車,都不肯幫助他們。之后,一個婦女要幫助他們,但要他們把貨物卸下來,他不肯,婦女也沒辦法,只好走了。喬安山的希望再一次破滅了。但到了早上,婦女帶了好多人來幫助他們。她說她曾被雷鋒輔導過,她認識喬安山。雷鋒,年僅22歲,他雖然死了,但他助人為樂的精神和事跡會被世人永記。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12
近日,通過教室內的“班班通”,我們觀看了影片《離開雷鋒的日子》。主人公喬安山的感人事跡令我熱淚盈眶、思潮翻滾……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雷鋒的戰友喬安山在雷鋒犧牲后繼續把雷鋒精神發揚下去的故事。在發揚雷鋒精神的過程中,喬安山受到了種種挫折,比如他自己的親生兒子就一直反對他在外面“學雷鋒做好事”,還有當他把一位被車撞倒的老大爺送到醫院時,卻被老大爺的子女誣陷為肇事司機……但所有這些都沒有撲滅他心中的希望!
沒錯,影片中所講述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時有發生,現在的社會,“樂于助人”的人越來越少,“袖手旁觀”的人越來越多。“不是不想幫,而是不敢幫”。每個人都在為自身的利益而奔波,處處以“防人之心不可無”來提醒自己。
在這里我想問所有人一些問題:幫助別人有那么難嗎?難道你不想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有人過來幫你一把嗎?
不要怕幫助別人會給自己惹上麻煩,因為烏云遮不住太陽,真理定會戰勝邪惡,風雨之后的彩虹會顯得格外地美麗和絢爛!人都是以心換心的,希望別人幫助自己首先要學會幫助別人,幫助別人就等于在幫助自己!
雷鋒不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力量。因為雷鋒,世界變得更加溫暖和美麗。讓我們接過傳遞英雄精神的火炬,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投入到“學習雷鋒同志、弘揚時代精神”的滾滾洪流中去!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點燃全人類學習雷鋒、奉獻社會的熊熊烈焰!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13
雷鋒是一個孤兒,出生于1940年,他在1959年參軍,在1960年,他因公殉職。當時才22歲。
3月5日是“學雷鋒日”,我看了這部電影,而它是通過雷鋒的戰友喬安山來寫的。電影先是講了喬安山嚴詞拒絕了站長要他先送自己親戚的無理要求,而他卻在路上幫助了一些真要幫助的人。后來,又講了喬安山熱心幫助別人卻又被冤枉的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當喬安山送貨時,發現一位老人被車撞傷后沒辦法自己去醫院。喬安山看到了老人痛苦的表情,和那多次掙扎卻怎么也起不來的身體,也不顧自己急著送貨,馬上把老人抬上車并帶他去醫院。到了醫院,喬安山先幫老人付了醫療費用,可老人的家人卻不想付醫療費,說是喬安山撞傷了老人。雖然喬安山被冤枉了,但他不覺得自己不該幫助那位老人。他認為如果雷鋒發現了,肯定也會這樣做,會義無反顧地幫助哪個著急的老人,做了好事,也不求別人的回報。
后來,老人的家人才承認不是喬安山撞傷了老人。喬安山說:“我的班長雷鋒感染了我,讓我知道要助人為樂,急別人所急,也不求回報。他時時刻刻在為他人著想,最后犧牲在自己的勞動崗位上,我要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讓大家去學習、模仿。”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的腦海里還是不是浮現出喬安山助人為樂的身影。我想:現在,也有很多人在幫助我們,就像電影中的雷鋒和喬安山一樣。我們也可以和他們一樣,助人為樂,急別人所急,但不求回報。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14
電影中的喬安山救下老大爺的這段情節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近幾年媒體上所報道的眾多類似事件,如:彭宇事件,小悅悅事件。可能我們會說救人于危難之中本來就是人之常情,但是發展到了現在,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不是伸出援救之手,而是考慮是否會被訛詐?代替他們的不再是助人的熱忱之心,而是是否會惹上麻煩的擔憂之心。試想,是什么使這一切發生了這么大的轉變……病人家屬的這種行為,不僅僅是對自己良心的背叛,不僅僅給好心人以巨大的傷害,更為嚴重的是它會妨礙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會導致社會道德的缺失。從而"小悅悅"就成了這一病態社會的犧牲品。
這樣的事件可能令我們唏噓不已,但有也讓我們感到欣慰的。在我們的'社會上也有很多令人感動的好人好事:如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中的那些志愿者們,還有我們身邊的小志愿者們,雖然我們做不了多大的事情,但同樣可以幫助別人脫離困境。但丁說過: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道德力量來引領我們的時代精神,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容忍傳統美德與民眾漸行漸遠。
做善事并不是一件多困難的事情,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舉手之勞就可以解決別人的一些困難,朋友們,不要害怕做好事,對于這個社會我們還是應該保持一顆健康的心態。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15
我看了影片《離開雷鋒的日子》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影片主人公喬安山同志曾和雷鋒同志同在一個汽車連當兵。
在1961年冬天,雷鋒同志站在電線桿下,指揮喬安山開車,喬安山順著班長的手勢開車,但由于技術不夠熟練,無意中將一根電線桿撞倒,導致班長雷鋒同志光榮犧牲,為此,他深感內疚,十年來一直是他的一塊心病,也因此他堅持以班長為榜樣,繼承他的遺志,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在復員退伍后的幾十年汪長歲月中,他也總是默默無聞地忠于職守雇乎凡的崗位上,實踐著為人民服務的諾言。
有一次,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3位年過七旬的老人背著木柴,走在回家的歸途。突然,有酣輛紅車飛馳而來,把老人嬗倒。但司機下車看了都掃長而去。喬安山見此情景,亳不猶豫地把老人送進醫院。但是他的'好心不僅沒有得到老人兒女的感謝,反而要他付全部的醫藥費,這使他有口難辯。這件事情雖小,但他的精神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呼喚和提倡的,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的今夭,很多人的良知泯滅了,為了金錢河以顛倒黑白。就以老人的不孝兒女來說吧;竟恩將仇報,讓喬安山承擔醫藥費,比起他們來,喬安山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幾十年如一日的精神顯得多么高貴啊,這種精神,也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的,學習的。
現在,我們是學生,不但要把各門功課學好,更重要的是學好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共同來學習雷鋒叔叔和喬安山叔叔為人民服務的高貴精神,做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16
喬安山作為雷鋒的戰友,曾多次受雷鋒的幫助,喬安山對他感激不盡。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好戰友,最后卻由于自己的失誤而意外死去,這令喬安山倍受煎熬,在老年時還常常坐在他的墓前哭泣。雷鋒的離去,帶給了人們悲傷,也給喬安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雷鋒用22年短暫的生命給人們樹起一座道德豐碑,而喬安山決定:他要延續雷鋒精神,這樣才能無愧于雷鋒,更無愧于自己的內心。
作為一名公交司機,喬安山為難產的婦女改變行駛路線。面對眾人的贊揚,他只是哽咽地說了一句:“如果班長在,他會比我做的更好!”多么憨厚淳樸的人啊!那一刻,我的眼睛濕潤了。
還記得有這樣一個場景。在冰天雪地里,一位老人倒在了雪和血混成的雪地上。他出于好心前去把這位老人送去醫院,可這位老人的家人卻訛上了他。我的心里無比的震撼,世界上還能有這么這樣的人嗎?
冬夜,喬安山的車子在野外陷入泥潭后,面對路過人的一次又一次無情拒絕,喬安山又想起了雷鋒在的日子。他堅信雷鋒的精神會一直流傳下去的',即使他已經離開人世了。清晨,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在校長的帶領下,從陽光中出現,志愿者們來幫助他們了!喬安山感動地流下了眼淚。
雷鋒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千千萬萬個像喬安山一樣的活雷鋒還在。樂于助人、舍己為人,讓我們堅信雷鋒精神永放光芒!看完這部電影,更好的理解了雷鋒精神。如果人人都會幫助他人,世界就會一片光明!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17
今天三月五日是學習雷鋒日下午老師給我們看《離開雷鋒的日子》這部電影,看了這部電影后,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影片講述了一位雷鋒生前的戰友喬安山,在一次倒車時不小心車尾撞在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雷鋒的太陽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雷鋒犧牲了,年齡只有22歲。喬安山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決定把雷鋒精神發揚下去,做什么事都用雷鋒精神要求自己。
影片中讓我最覺得感動的事是:那天大雪紛飛,一輛車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奔而來把一位老人給撞倒了,司機卻怕老人找他要醫療費,就逃跑了。喬安山開著貨車路過看見了倒在地上的老人連忙停下來,走過去毫不猶豫地把老人扶了起來,并把老人送去了醫院,但是老人醒后卻違心指認是喬安山撞了他,就是因為老人的兒女不想付醫藥費,而誣賴喬安山。喬安山有口難辯。連兒子埋怨他,但他并不后悔救人,因為他心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雷鋒精神”。最后,警察還是把司機找到了,還了喬安山一個清白,老人雙腿跪在地上道歉。看到這里,我和同學們都很同情喬安山,也很敬佩他,在如此棘手的逆境中,依然能堅持“雷鋒精神”,他的行動使所有人心中洋溢著溫暖。
在生活中,我也要像雷鋒叔叔一樣主動幫助別人,像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坐,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看見有人跌倒也要把別人扶起來……
雷鋒叔叔是我的榜樣,學習雷鋒精神是我的榮幸,雷鋒的一小步是我們的一大步。我一定會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的!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18
這次,大家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看了此次電影本人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影片講述雷鋒叔叔生前最親密的戰友喬安山,在一次過橋時,車右上角碰到木柱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雷鋒的太陽穴上,悲慘的事情意外發生了……
有一次,一位流浪老人因為被車撞了滿頭是血,車里的人一看,隨后說了個謊,逃走了,喬安山看到老人,連忙扶起老人送進醫院。用自己的錢幫助老爺爺,可是,老爺爺的兒女不愿負擔醫藥費,就叫喬安山付錢……
又有一次,喬安山遇到一個難產的婦女,他停下來護送這位婦女去醫院,在這緊急的時候,難處出現了,領導叫檢查人叫他的車停下。他顧不了這么多,想辦法把婦女送到醫院……
雖然雷鋒離我們而去了,但雷鋒精神還活著,社會上有千千萬萬的雷鋒,社會需要這些雷鋒,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雷鋒,有熱心助人的人,有關心集體的人,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也要像雷鋒叔叔那樣去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做公交主動讓座給老人,撿到東西要交公,在公共場合撿起別人亂扔的'果皮紙屑,在學校里積極主動打掃教室的衛生,上課認真聽講,開水龍頭并關水龍頭,關心同學、老師,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就像雷鋒叔叔說的那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為人民服務時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只要我們人人都是小雷鋒,我們的社會就會更美好。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新時代的小雷鋒吧!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19
《離開雷鋒的那些日子》是一部很讓人受啟發、感動的電影,我們要像喬安山同志一樣學習、傳承、履行雷鋒精神,這樣雷鋒精神才不會褪色、泯滅,才能永放光芒。
影中的.一段情節是講了喬安山救被撞老人卻被訛的事,這也反映了我們現時生活的情況,人人感嘆“做好人不容易啊!”好心人救起了一條生命,雖然不圖回報,卻也不能恩將仇報哇!有些人為了金錢,竟把人與人溝通的橋梁——誠信給毀滅了,暴露了人的本性,何談良心?而且好幾起案子都是老人所為,“不是老人變壞了,是壞人變老了”,這還叫年輕人們怎樣尊老、敬老、愛老、盡孝呢?
該扶不該扶,不該是個問題。這個問題讓大多數人很糾結,左右為難。這讓中國的傳統美德陷入了尷尬的境地。遇到這種事情怎么做?是好心扶起,弘揚愛心?還是事不關己,默默不問?雷鋒精神當然是值得發揚的,可是那么多案件讓人們寒心,改何去何從?我覺得,這不該是個問題。要先分清楚情況,再撥打110,嚴重者撥打120,不要伸手去扶,有時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說骨折了,一扶就更為嚴重,我們也扛不起這個責任。
不要讓美德與誠信在金錢的誘惑面前乖乖低頭,顯得無力;不要讓信任危機蔓延、伸長;不要讓中華民族的素質土壤越來越薄,富含雜質。我們要一同弘揚雷鋒精神,扶起“摔倒”的美德!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20
3月是學雷鋒月,今天下午綜合實踐課上陳老師讓我們看了一部很感人的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
這部電影主要描述了雷鋒的戰友喬安山的故事:喬安山因意外開車撞傷了雷鋒,后來年僅22歲的雷鋒因搶救無效死亡,喬安山在悲傷與自責中繼承了雷鋒的精神。一次一輛轎車撞傷了一位老爺爺,可肇事者卻逃走了;另一輛車經過,可車主見死不救也開走了;湊巧喬安山路過這里,他扶起老人開車直奔醫院,事后他卻被老人的親人認為是肇事者;但好人是不會受到委屈的,真正的肇事者受到了懲罰,喬安山也獲得了人們的`稱贊,這樣的好事他做了很多很多。好人有好報,一次喬安山的車出故障了,有許許多多的青年志愿者來幫他的車脫險,他們讓喬安山感到很欣慰,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雷鋒做好事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感觸很深,特別是喬安山被人誤解的那一段,真得很替他著急,很難過,要落淚了。但喬安山卻不拒絕任何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即使被人誤解,他也將好事做到底。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人,不怕背黑鍋,依然順著自己的良心做好事。他們堅信:人要有愛心,社會需要愛。他們是真正的“活雷鋒”!是雷鋒精神的繼承人!
雖然雷鋒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離開了人世,但他的精神將永遠留在人間!讓我們行動起來,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學習雷鋒,做一個助人為樂的人吧!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相關文章:
《離開雷鋒的日子》作文03-03
觀看《雷鋒離開的日子》有感04-26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精選(精選15篇)03-06
媽媽離開的日子作文03-28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小學(精選17篇)03-18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通用13篇)03-03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范文集錦09-24
離開雷鋒的日子優秀的觀后感(精選11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