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養蠶的觀察日記(通用8篇)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日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養蠶的觀察日記(通用8篇),歡迎大家分享。
養蠶的觀察日記1
蠶,看似小小的,可我認為它卻是不平凡的。我喜歡養蠶。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我到同學家里玩,她家養了許多蠶。我看著這些蠶在溫暖的“小屋”里爬來爬去,十分可愛。我對這些蠶的生長充滿了好奇心。于是,我便向同學要了六身回家養。
回到家里,我先把它們放在紙上,然后再找了一個干干凈凈的盒子,把它們放了進去。這一切安頓好以后,我開始觀察這些可愛的小精靈。通過觀察,我發現它們渾身乏力,無精打采,我想它們肯定是餓了。我趕忙拿出剛從同學家拿回來的蠶葉,喂它們吃。我每天放學都要先去看看那些可愛的蠶兒,再為它們整理房間,然后再給它們喂食。它們還挺挑剔的,要吃的蠶葉我不但得洗干凈,還得擦干。雖然有點麻煩,但是我看著蠶兒們一天天地長大,白白胖胖的,非常惹人喜愛的樣子,再苦我也覺得是甜的。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到蠶兒在盒子里一動不動,我誤以為它們都死了,傷心地哭了起來。爸爸看我這么難過,就對我說:“寶貝,有什么傷心事,告訴我好嗎?”我就把蠶兒都死了的事告訴了爸爸。爸爸聽完后,讓我帶他去看看我的寶貝蠶兒,爸爸看了又看,然后告訴我說:“傻孩子,蠶兒并沒有死,它們是要脫蛹,它們要經過三次脫蛹,每次脫蛹后都會長的更大些。我破涕為笑,更加精心地呵護著這些蠶兒。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蠶兒越長越大,它們開始吐絲了。又過了一些日子,蠶用自己吐出來的絲,把自己包圍起來。后來,蠶從蠶蛹里面出來了,此時它已經變成了飛蛾。它產下許多卵以后,就死了。我在傷心之余,一股敬佩之情悠然而生,這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既需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蠶的樂趣,也是生活的滋味。
養蠶的觀察日記2
我家有生活在“水族館”里的魚兒們和大口吃桑葉的白色蠶們,它們為我家增添了生機,今天,我來介紹一下我的蠶們。
蠶喜歡吃桑葉,我把蠶下面鋪上桑葉。蠶對桑葉也十分挑剔,一不吃冷的桑葉,干的桑葉不吃,桑葉放久了就會干,桑葉就讓我傷透了腦筋,蠶吃桑葉的速度可快了,像一臺咬合機,一眨眼功夫,三四片桑葉就被蠶瓜分光了,白白的蠶行動緩慢,身體上喲奇特的黑色斑點,還有些可愛,如果不是我親眼所見,我一定不會相信,小小的蠶一天能夠吃下那么多東西。
蠶吃桑葉非常特別,先用嘴前的“大牙”,撕下一小片桑葉,再用“大牙”蔣桑葉放進嘴巴,這樣的吃法怪不得吃得那么快。過了好幾天,我竟然發現它們對桑葉不再吃了,難道它們要吐絲了?它們從嘴里吐出一條條白色的絲,將自己固定在桑葉上。“它們是要蛻皮”。媽媽不知不覺中來到了我的身邊。蠶往后移動,身上的黃皮衣被蠶慢慢退了下來,身上有一件雪白的衣裳,最后,黃皮被脫了下來,這些貪嘴的小家伙們,有開始瘋狂地吃起桑葉來,一堆桑葉吃得幾乎沒有剩下。
蠶經過了幾次蛻皮,個個都長得又肥又壯,并四處走動,他們輕松地走上紙盒子的四壁,這是為什么呢?我捉住一條蠶,觀察它的腳部,原來它們每個腳上都有一個小‘鉤子’,怪不得能夠那么輕松地“飛檐走壁”。他們隨意地挑了一個紙盒的角落開始結繭。首先把白色的吐絲在兩旁固定,確定平穩后再進行做繭,一開始還能夠看見它們再里面結繭,一開始還能夠看見它們再里面吐絲,到了后來還能隱約看見它們再里面吐絲的情景,最后徹底完成了,已經看不見它們了,只剩下9個白色的繭。“它們會在里面干什么呢?”我想。
鉆出繭的蠶蛾回事怎么樣的呢?我現在不知道,但有一天,我一定會知道的。
養蠶的觀察日記3
春天來了,萬物蘇醒,蠶寶寶也不例外。
我家就養了一盒子的蠶寶寶,幾個星期前,它們剛從比米粒大不了多少的小黑窩里蠕動著出來,可愛極了!
它們穿著一身黑色的衣服,有三四毫米長,頭圓圓的,走起路來像小烏龜一樣慢,當你捏它時,你會覺得它簡直太小了,太可憐了,根本不敢使勁地捏!
過了兩天,當我喂它們新鮮的桑葉時,它們的腳步比平時快了一點點,漸漸地爬到一片片嶄新的桑葉上,然后大嚼起來,等它們吃飽時,會拍拍肚子,慢慢地爬到別的桑葉上去休息、玩耍,一天下來,一片嫩綠的`桑葉千瘡萬孔,就像蠶寶寶精心雕刻的綠色的鏤空衣服一樣,漂亮極了!
過一個星期之后,它們的頭發白了,身體也漸漸的白了起來,比原來長多了、大多了。奶奶說過,蠶寶寶在生出來時,桑葉應該剪成小塊,要不然會把蠶寶寶壓死,大一點時,就不用了,可是我還是把桑葉剪成一小半一小半的了,以防萬一。
過兩個星期以后,蠶寶寶變成了“白雪公主”,全身雪白雪白的,身子胖嘟嘟的,吃桑葉時,你會聽到沙、沙、沙的聲音,那是一種多么悅耳,多么好聽的音樂。一天,我再也忍不住了,就斂氣屏息、小心翼翼地捏起一只,摸了摸它柔軟光滑的身體,又忍不住放到唇邊,親了它一口,哇!涼涼的,舒服極了!
又一星期后,蠶寶寶身上透明了,微微有些發黃,奶奶說,它們該結繭了。真的,它們不再吃桑葉了,慢慢地爬到盒子的一個角落里,開始吐絲了,只見一只蠶寶寶把頭高高地抬起,把它嘴里細細的、光滑的絲線左纏右繞,最后越纏越密,竟然形成了一個橢圓形的、透明的小球球,從外邊依稀看到它繁忙的身影,三天后,一個淡黃色的蠶繭就織成了!這時若打開盒子,你就會看到每一個角落里都有它們忙碌的身影,緊接著,一個個乳白色、淡綠色、橘黃色、深黃色的蠶繭誕生了,據說以后繭里邊的蠶寶寶還會變成美麗的飛蛾。
春蠶你“吃的是桑葉,吐出來的卻是絲”,我贊美你!
養蠶的觀察日記4
蠶寶寶的“出生”
四月初,我科學學具袋里的蠶卵孵出來了。蠶寶寶長得非常奇怪,本來我以為蠶寶寶剛孵出來就應該是白色的,但是我看到的卻是黑色的,只有芝麻大小。我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發現蠶寶寶的身上長滿了絨毛,而且疙疙瘩瘩的,顏色也不均勻,黑一塊白一塊的。
剛開始養的時候,我怎么也找不到桑葉,后來科學老師告訴我們蠶寶寶也要吃萵苣葉。于是我讓媽媽到菜場里買了萵苣,我馬上摘下萵苣葉給小蠶吃,但是,它們好像不怎么喜歡吃,于是我決定一定要找到桑樹。我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在附近的小區里找到了桑樹。現在我的蠶寶寶每天吃著我采的桑葉,正在茁壯成長,它們現在已經“出生”了將近一個月,最大的蠶寶寶已經有2.3厘米長了。
我希望它們快快長大,變成蠶蛾,產出很多的卵。
蠶蛾出繭
這個周六的早晨,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蠶蛾有沒有出繭。
我像往常一樣打開紙盒,發現已經有兩只蠶蛾出繭了!我高興極了,但仔細一看,原來兩只都是雄蛾,不能交合產卵。同時我還發現旁邊有一個繭在不停地滾來滾去,我懷著好奇心把繭拿起來看了看,有一個部位有些透明并濕漉漉地,我估計這只蠶蛾快出來了。
過了一會兒,我透過這個部位能偶爾看到它的一對眼睛和觸角,若隱若現地。后來那個部位越來越突出來了,還聽到聲音,可能是它在用牙齒咬繭的聲音吧。終于,這個繭破了,蠶蛾的頭先露了出來,但是它出繭的時候是仰面朝天的,我看了趕緊給它翻了一個身。緊接著,第一、二、三對足也出來了。但是還有半個身子沒有出來,我用手把繭固定住,它的后半個身子也順利出繭了。
我發現它是個雌蛾,另外兩個“新郎”(雄蛾)馬上撲扇著翅膀“搶新娘”。其中有一只雄蛾動作快,先搶到了。
這是我第一次看蠶蛾出繭。
養蠶的觀察日記5
早晨,太陽把一束束金黃的光線照射在我家的窗戶上。我模模糊糊地清醒過來,一來到餐桌上,發現盒子里有好像螞蟻一樣的東西,我仔細一瞧,“呀,原來是蟻蠶!”聽媽媽說:“說起蠶寶寶,它長大后還可以吐絲,用絲來織衣服。”我決心來養護它們,連忙拿來一些桑葉,切成一條條的,然后放在盒子里,只見蟻蠶津津有味地吃著,好像是餓壞了一樣,我仔仔細細地觀察著,蟻蠶渾身黑不溜秋的,摸起來軟軟的,它小口小口地咬著嫩綠地桑葉,像在說:“這片桑葉可真美味!”
過了二天,太陽火辣辣地照射在大地上。我一見到蠶寶寶,大驚失色,大前天明明是灰姑娘蟻蠶,今天卻是白雪公主蠶寶寶了。我往盒子里瞧,原來蠶寶寶在脫皮。
過了四天,我想:不知道蠶寶寶怎么樣了?迅速把頭伸進去,聞了聞,“呀,好臭呀!這是什么味道呢?”我看了看,原來是大便的,黑黑的,凹凹凸凸的,我想:原來蠶寶寶還會揀大便呀!
過了二十天左右,當我要去學習時,順便去看了一下蠶寶寶,蠶寶寶已經吐絲,它一動不動,好像是在想往哪兒吐絲比較舒服。
過了三天,早上起來,我迫不急待地去看我的蠶寶寶,讓我吃驚的是蠶寶寶變成了蠶繭,雪白的,橢圓的,看起來好像個小雞蛋。我想:蠶寶寶怎么吃進的是桑葉,吐出來卻是絲呢?
又過了十多天,晚上,繭里的蛾終于飛出來了。這時,我看見一個蠶蛾的肚子挺得直直的,非常容易看見它的卵。
又過了五天,我發現盒子時全都是蟻蠶,連忙叫來媽媽,把蠶寶寶處理掉,媽媽二話不說,隨手扔進了垃圾桶。因為我們沒有這么多的桑葉來供養那么多的蠶寶寶。我想:可憐的蠶寶寶,老天會保護你的。
我養蠶的歷史近兩個月,在這兩個月中,我體會到養蠶非常辛苦,每天喂蠶寶寶、清理房間。我還知道它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有了蠶,我們穿的衣服是成千上萬只蠶吐出來的絲織成的,而工人們要養蠶是不計其數,可真辛苦啊!
這次養蠶收獲可真大呀!
養蠶的觀察日記6
暑假開始時,爸爸給我買了一些蠶卵,讓我好好照料它們,并觀察它們的成長。
蠶卵小小的,只有針尖大小。它們靜靜地躺在盒子里,不聲不響,沒有一絲動靜。過了幾天,有幾顆卵變成了細小的“線”,其實那是蠶的幼蟲,它們小得難以用肉眼看清。我趕忙上網查找它們的喂養方法,結果是:幼蟲需要將桑葉裁剪成小塊喂養,不可飲水,桑葉必須新鮮,以免出現拉肚子等情況。因為如果喂養不得當,很可能導致嬌小的蠶寶寶死亡。我按著網上的方法照做了,可真是既細致又麻煩的工作啊。過了沒多久,所有的蠶寶寶都變成“細線”了。我每天照料著、盼望著、等待著它們長大。
幾天之后,它們變白、變粗、變壯了,顯得特別可愛。我再在網上查找喂養方法:此時的蠶可喂整片新鮮桑葉,依然不可飲水,食量會越來越大,直到結繭變為成蟲之后就不再飲食。我遵照指示,給它們換上整片桑葉。蠶寶寶們吃得更歡了,有一些蠶寶寶吃得飛快,長得白白胖胖的;有一些則瘦瘦小小,皮膚偏黃。它們的尿液是紅色的。一段時間后,它們會脫皮,脫皮后顯得更加雪白了。
它們偶爾也會吐絲,將自己的同伴與自己牽連在一起,但是輕輕一拉就分開了。有一些膽子大,總愛爬到盒子上面去,老是要人把它抓回去。而一些膽子小的,卻愛往葉底下鉆,要人把葉子輕輕一掀才能發現它們。若是把它們抓起來放在手心里,它們會輕輕地蠕動,感覺手心有一點兒癢。
漸漸地,它們都長到了手指那般粗,食量也越來越驚人,采摘的桑葉都快不夠它們吃了。忽然有一天,蠶寶寶們開始不吃不喝了,我猜它們大概快要結繭了。果然,沒多久,蠶寶寶們就開始吐出白白的絲包住自己,變成了一個個橢圓形的蠶繭,密密麻麻的布滿整個蠶盒,有一兩只蠶寶寶被擠得沒了位置,結不了繭,直接變成了棕色的蛹。
過了一兩周,蠶寶寶們變成了蛾,破繭而出,有活潑好動的雄蛾,也有胖胖懶散的雌蛾
養蠶的觀察日記7
5月14日星期六天氣晴
前幾天,媽媽給我買了金絲蠶的蠶卵。蠶卵黑乎乎的,比芝麻粒兒還小。今天清晨起床,我發現有兩粒蠶卵變得有點兒透明起來,可能快有蠶寶寶要孵出來了吧。果然,到了中午,兩條蠶寶寶鉆出來了,剩下白色的空殼。蠶寶寶很細很黑,大約只有兩毫米長。看上去很嬌嫩,身子在微微地蠕動,小腦袋左探右探的。我趕緊到附近的桑園采來最鮮嫩的桑葉給它們吃。它們吃了很長時間,才吃出一個1平方毫米的小洞。
5月15日星期天天氣晴
小蠶寶寶的生長速度真是太驚人了!出生第二天的蠶寶寶,居然比昨天長了一倍,有四毫米長了。它們的身子仍然黑黑的,比昨天會動了很多。聽說金絲蠶長大后吐出來的絲是金色的,我等著它們長大。我每天傍晚都要到桑園去采最新鮮的嫩桑葉給它們吃。
5月20日星期五天氣雨
學校里也發了蠶寶寶給我們,每人五條。今天,我的蠶長有3厘米啦!可它們不吃也不動,仰著脖子,把身子一個勁兒向前伸。約三、四個小時后,其中一條蠶的第一個胸節上出現了灰白色的小三角形斑點。今天很晚了,我得睡覺了,不能繼續觀察了。不然我可以觀察到它們蛻皮的步驟。
5月21日星期六天氣多云
早晨起來,我的蠶寶寶們果然已經蛻皮了。它們身旁有一團淡黃色的、皺皺的皮。我給它們換了新鮮桑葉,蛻了皮的蠶食量大增,它們頭一點一點地從上往下啃桑葉,不一會兒就啃出了一個大洞。
5月29日星期天天氣雨
我的六條大蠶都長到六七厘米了,寬是十多天前的兩三倍。昨天,它們都爬到支架上了,開始吐絲。到晚上我睡覺前,它們都已經薄薄地結了一些網。今天大清早,我迫不及待地去觀察。它們已經結了五個薄薄的、透明的繭,其中四條蠶結了四個繭,兩條蠶一起織了一個繭。每個繭下面都有一灘棕紅色的液體,可能是它們爬進繭之前拉的尿吧。透過薄薄的繭,我看到蠶寶寶還在里面縱橫交錯地織著。晚上,我回到家,發現所有的繭都呈白色,已經看不見里面的蠶了。
養蠶的觀察日記8
9月4日星期日晴
媽媽到外面旅游時,買回了16條蠶寶寶。蠶寶寶白白的身體,背上嵌著一條條黑色的花紋,每條大約有5厘米長,腹部長著六對腳。我們把它們養在盒子里,它們快樂地吃著桑葉,發出“沙沙”的聲音。
9月7日星期三晴
蠶寶寶比以前胖了許多。但到晚上我們回家時突然發現早上喂的桑葉一點也沒有吃,蠶寶寶躺在桑葉上一動也不動,大家都很著急。到了半夜,它們脫了一層皮,露出淡黃色的皮膚。
9月9日星期五晴
蠶寶寶食欲大增,皮膚一天比一天白,身體一天比一天胖,可它們的口糧越來越少。媽媽托同事從鄉下摘來了一大包桑葉,足夠它們吃上好幾天。
9月15日星期四晴
今天開始蠶寶寶不吃飯了,在盒子里到處亂爬,并把身體內的糞便不斷地排出來,這時蠶寶寶的身體變得亮晶晶的,在光線下細細看好像是透明的,可愛極了。爸爸告訴我蠶寶寶快要吐絲了,于是他用稻草做好了幾個蠶寶寶吐絲用的巢。
9月16日星期五晴
早上起來,我看見蠶寶寶的頭正在左右擺動著,吐出了無數條細細的銀白色的絲,它們不間斷地忙碌著吐絲做繭。我晚上回家看見在巢上結了幾個雪白雪白的橢圓形的繭,對著燈光照著看,隱隱看見蠶寶寶還在里面不停的吐絲做繭。
9月17日星期六晴
最后一個蠶寶寶做好繭子了。我們給蠶準備了大盒子并墊上草紙,用來讓蠶蛾產卵。
9月26日星期一晴
早上,我還在睡夢中,媽媽驚喜地告訴我,已經有三只蠶蛾破繭而出,淡黃色的身體,黑黑的小眼睛,頭上長著一根觸角,一對翅膀是網紋狀的。有兩只躲在繭子里,還舍不得離開自己的家呢。
10月1日星期三晴
幾天來,所有雌蛾陸續產完了卵,他們和雄蠶寶寶都相繼死去。蠶寶寶的卵慢慢變成褐色。我們把這些卵珍藏在小盒子里,等待明年孵出可愛的小蠶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