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螞蟻觀察日記模板集錦十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螞蟻觀察日記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晚上,我打開盒子,看見里面有10只日本背弓螞蟻。我捧起盒子,把螞蟻裝進一個塑料模型的小正方形里,再把藍色的“營養土”裝進去。有的螞蟻躺在土上,睡大覺!有的螞蟻住進了新家,不熟悉這里,就四處亂爬,真像一位游走江湖的道士。
小螞蟻要做家了,一只灰色的螞蟻用自己的觸角和其他螞蟻碰在一起,好像在傳遞什么信息。它們就成群結隊地爬到土上,用自己的嘴巴小口小口地含在嘴巴里,到其他地方再吐出來。它們搬得越來越多,旁邊吐出的地方似乎已經是一座小山丘了。接著,小螞蟻個個有順序地進通道,在里面的最底部挖一個大洞,再一個個地擠在一起。我想:大概這就是它們的家吧!蟻王和蟻后在產卵,而工蟻在繼續挖洞,準備給螞蟻寶寶們做房間呢!其他的螞蟻在為自己的小房間做打理,把房子弄得漂漂亮亮的。
我喜歡螞蟻,是因為它們都有一雙勤勞的手。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9月11日 星期二 晴
人們常說螞蟻在危難的時刻總會綻放令人驚嘆的光彩。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螞蟻的力量真的那么強大嗎?我有些不相信,那么弱小的身體可以扛過一切災難嗎?
馬克思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無意中聽說螞蟻可怕樟腦球啦。心動不如行動,說干咱就干。我回家翻箱倒柜,家里成了戰場。樟腦球市我的“大敵”,我一心只想著把它抓來當我的“俘虜”。“哈哈,終于找到你了,小家伙”我大叫起來。實驗終于可以開始了。匆匆的跑下樓,帶上我的“寶貝”樟腦球。轉悠了一會,我在菜地旁發現了匆匆行進的小螞蟻。抓了一只螞蟻,他搖晃著觸角,亂蹬著六只小腳,好像在沖我說:“你要干什么啊?”輕輕地把它放在地上,代它翻過身來,用樟腦球給它劃了一道“起跑線”,誰知道,螞蟻那么不爭氣,在那遲遲未動。咋回事?我有劃了一道,可是它并沒有從“起跑線”上跑過去。“哼,我可沒有耐心和你玩,”說完,便在他的周圍畫了一個圈。心想:哈,小螞蟻你被“封殺”了,你要被關禁閉了。果然不出所料,它沿著圈一直繞,就像在跑“馬拉松”。接連畫了幾個圈,結果還是一樣。最后它體力不支,走不動了,敗下陣來,向我投降。小螞蟻為什么會怕樟腦球呢?原來樟腦球的氣味清涼、辛辣。這種氣味可是螞蟻的克星哦。
這個實驗真有趣,我認識到:凡事都有兩面性。就像螞蟻,它能把河堤毀滅,卻怕這小小的樟腦球。其實,在生活中,太多道理是等著我們去發現的。
螞蟻觀察日記——螞蟻雖小,他可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力士啊!它可以搬動一粒比它身體大幾倍的大米,它們如果團結起來能搬動一只死老鼠,甚至更大的動物。我們要學習小螞蟻堅持、頑強、團結合作的意識。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這一陣子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螞蟻隔三差五地來我家做客,一來還不是四五只,還是成群結隊著來,像是打算要長期宅在我家了。都說螞蟻搬家要下雨,我打開窗戶,外面艷陽高照,怎么會下雨呢?難道螞蟻它也怕曬,進來涼空調呀。
而且,我發現這螞蟻還有“飛天”的絕招,那天,我正在寫作業,感覺手臂上只癢癢,一看,呀!一只螞蟻正在我的手臂上扭秧歌。我真是奇了怪了,這書桌離地面也有一定的距離呀,這螞蟻怎么爬上來的呢……
我習慣性地往地面一看,哇!一大群螞蟻!一想到這群微小得看不見的生物爬滿身體,我就直起雞皮疙瘩。我憤怒地抬起腳……
我踩,我踩,我踩踩踩!可是,看著這些小生物一只只被我殘忍地踩死,我不禁有些于心不忍了。但看著雪白的房間那一角落不散的黑螞蟻,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這樣下去可不行,這螞蟻老是不走怎么辦呢?莫非……房間里有好吃的東西嗎?我的目光落在褐色小方桌上那一袋香噴噴的蛋糕上。媽媽平時都宅在家里,肚子餓的時候就吃個一兩塊,是不是把蛋糕屑撒在家里了,引來了螞蟻群。
媽媽平時吃蛋糕都是在門外吃的,絕不會把蛋糕屑撒在家里。我留意了一下門縫的周圍,哈!果然被我找到了,蛋糕屑!螞蟻群們正在瘋狂地搬運著,有四五只還從門縫鉆到家里來瞅瞅,看看還有沒有剩余的。
我把家里的垃圾桶放在門邊,我和媽媽吃東西時,碎屑都只會掉在垃圾桶里,不會掉在地上。果然,螞蟻少了很多,幾天過后,家里就再也沒有螞蟻的身影了。
自評:螞蟻的風波平靜了,如果你的家里有螞蟻頻繁光顧的話,你就應該注意注意你家的糧食碎屑有沒有掉落在地上了哦,這樣很有可能會吸引螞蟻的注意呢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9月23日 周日 雨到陰
下午,天下起了蒙蒙細雨,可是,勤勞的小螞蟻還在尋找食物,我去給它們帶點好吃的吧。
我把蛋糕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放在一只只小螞蟻面前。只見一只小螞蟻圍著蛋糕轉了一圈,頭也不回地走了。咦,它不愛吃嗎?
我只好又去看別的小螞蟻,這里正運得歡呢!只見它們自己能搬的用前足頂起蛋糕,匆匆往洞口走,好像生怕別人和它搶食物吃似的。正在這是,原來那只頭也不回就走的小螞蟻卻回來了,只見它后面跟著浩浩蕩蕩的一支隊伍,它們的頭互相輕輕地碰撞,告訴對方該去哪個方向,哪里有美味等著它們,看得我眼睛都花了。噢,原來它是去找援兵了!
告訴你吧,螞蟻們可不是一下子把食物全部都搬走的哦。面對那么大一塊蛋糕,我正愁著它們怎么搬回家呢!聰明的螞蟻自有辦法。瞧,老螞蟻咬下一小塊,放在邊上,再由小螞蟻搬走,搬到家后,又匆匆趕回去助同伴一臂之力,它們用“化整為零”的辦法運走了美味。咦,那塊蛋糕自己會走路嗎?原來蛋糕底下有好幾只小螞蟻正齊心協力地拉著蛋糕,一點一點向洞口移去,我真正感到小螞蟻的力氣大無比!
我把最后兩塊蛋糕放在地上,發現蛋糕的小螞蟻立刻又去報告了,呵呵,還有幾個貪吃的躺在上面偷吃呢!
離開時,我仿佛聽見螞蟻洞里傳來豐收的歡呼聲,心里別提有多快樂了!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今天,我要回家的時候,看到路上有一條黑線在地上慢慢移動,出于好奇,我急忙停下來觀察。原來是一群螞蟻剛剛出洞,難道它們是要覓食嗎?我可以仔細觀察一下了。我蹲下身子,拿出隨身攜帶的面包撕成大小不等的塊頭,打算看看小螞蟻是怎么搬事物的。
面包屑剛扔下不久,就有一只小螞蟻好像感覺出來了。只見它左右觀望了一下,就興奮地沖向食物所在地,搬起面包屑樂滋滋地像洞口爬去面對那么多的面包屑,它搬了一塊又一塊,樂此不疲。我看得有點兒煩了,這時它發現了一塊個頭比較大的,于是它狂奔過去,似乎想用盡全力把它辦起來,但幾次嘗試都失敗了。我真為它捏把汗。這可怎么辦呢?只見它圍著面包塊兒轉了幾圈,然后就進洞了。可能是難度太大,他放棄了吧?沒想到一會兒竟從洞內爬出來了一群螞蟻,原來它是去搬救兵了。于是這一群螞蟻就開始行動起來了,它們好像計劃好了似的,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既不爭,也不搶,抬起大面包塊兒就要進洞了。
我看得意猶未盡,打算給它們制造一點兒小麻煩。我在洞口灑了一些水,把面包塊兒扔到稍遠一點的地方。沒想到它們馬上又行動起來,繞開泥濘——我灑的水,像開始時一樣,慢慢地向前挪動,剛才的麻煩一點兒也沒有影響它們前行的勁頭。
哦,小螞蟻,你們可真是堅強勇敢的小生靈啊!
螞蟻觀察日記 篇6
星期六的下午,我在操場上玩。忽然,我發現前面有一串黑色的小東西在蠕動,我悄悄地走過去一看,噢,原來是一群小螞蟻在搬家呢!我蹲下來仔細地觀察著。 螞蟻搬家可真有趣啊!你瞧,它們有的背著螞螞蟻卵,有的背著剛出生的小螞蟻,有的也許已經把東西運到新的住宅里去了,然后又來搬,,它們的隊伍始終都有是整整齊齊的。
螞蟻觀察日記 篇7
今天,我們又來到了充滿喜悅的草坪里。這次,我們可不是為了瘋玩瘋鬧的,而是為了觀察幼小的螞蟻的。他們有著烏黑的身體,頭上長著一對觸角,還有六只腳。我看見一只大螞蟻后面跟了一群小螞蟻,就想:說不定大螞蟻是小螞蟻的爸爸,帶領著孩子們去接受風雨的考驗;或者大螞蟻是小螞蟻的頂頭上司,領著戰士們去打仗,去保家衛國。大自然真是太偉大了,存在著如此神奇的杰作!這么幼小的動物,連一厘米都不到,居然會有這么大的力量。
我想: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就像螞蟻一樣,永遠是團結的集體,永遠共同承擔著一切。
螞蟻觀察日記 篇8
篇一:螞蟻觀察日記
10月26日星期四天氣晴
今天,我在家門口觀察了螞蟻。
吃完午飯,我來到家門口,就看見一群螞蟻正在尋找食物。我馬上回家拿了一些餅干分成小塊,放在螞蟻洞旁邊。有一只小螞蟻看見了,馬上跑過去想搬起來,但又搬不動,只好回洞找幫手。過了一會兒,就看見一大群螞蟻爬了出來,你搬我抬,齊心協力地把餅干拖回洞里。我似乎聽到它們在說:“一、二、三搬,加油、加油……”看著這群螞蟻,我不由得驚嘆道:“團結力量大,任何事情都要團結友愛才能成功的。”
我捉了一些螞蟻放在瓶子里觀察,我發現螞蟻是有六條腿,又細又小;眼睛小小的,它的頭上有一對觸角長長的。我還發現一堆螞蟻之中有黑螞蟻,有紅螞蟻。媽媽跟我說:“黑螞蟻的個頭比較大一些。”由于螞蟻不斷在動,走得特別快,看得我眼花繚亂。我聚精會神、目不轉睛地看了好一會兒,才知道媽媽說的是對的。我還從資料庫知道螞蟻并不像蜜蜂那樣,直接辨認回家的方向,而是憑著對沿途景物的記憶找到回家的路的。
我覺得觀察螞蟻是很有趣的事情:除了能讓我知道多一些知識,增長了見識;更培養了我觀察的興趣。
篇二:螞蟻觀察日記
聽說,螞蟻有齊心協力的能力,我想做個試驗,證實螞蟻齊心協力的能力。
這天,在我爺爺菜園邊的土里,發現有一些螞蟻,于是我就在它們旁邊布置了一個“迷宮”,里面擺放有許多的障礙物,有木棒做成的橋、塑料泡沫做成的樽子、還有幾個大水坑……里面還放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有糖、米飯、餅干、巧克力、蛋糕……。然后就蹲下來觀察,只見,一只螞蟻在“迷宮”里轉來轉去,大概在尋找回家的路,這時候螞蟻好像聞到了蛋糕等好吃的氣味,連忙從這邊的塑料泡沫通過木棒爬到有東西吃的另一個塑料泡沫。我趕緊用放大鏡觀察,只見螞蟻的腹部劇烈地收縮,才能把一塊小小的巧克力抱了起來,然后又急促地回到螞蟻窩。
我想,就這樣子就算了嗎?我就在螞蟻窩旁等螞蟻出來,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只見那只螞蟻帶了幾只工蟻,爬了出來,然后又急促地向“迷宮”奔去,然后不斷地有螞蟻從窩里爬也來,它們一只接著一只,組成了一個螞蟻的長隊,它們往返交替,一邊走一邊用頭上的觸須碰一下對面走過的螞蟻,不知道是交留信息還是給同伴們加油。只見螞蟻們齊心協力,把糖、米飯、餅干、巧克力、蛋糕……一樣不漏地都搬進了家,我還沒反映過來,它們就已經收工了。它們的速度非常快,只用了短短的一兩分鐘。
看來,螞蟻真的有齊心協力的能力。
篇三:螞蟻觀察日記
今天我發現了一個螞蟻洞,它就在爺爺奶奶家旁邊的墻角下。
我抓住了一只螞蟻,它是由三個小“芝麻”組成的。頭和肚子是黑色的,像兩粒圓鼓鼓的芝麻,中間是黃褐色的,像是一粒癟了的芝麻。螞蟻的身體大約有0、5厘米長,它的身體像上了一層漆一樣亮亮的。螞蟻腦袋上有兩根觸角,經常輕輕地搖動。螞蟻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鉗子,一張一合地。螞蟻的腿細細長長的,一共有六條,它的腿和身子一樣也是褐色的,因為很長,所以跑起來十分快。
我把一小塊肉放在螞蟻洞旁,一只螞蟻發現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過來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這樣反復了好幾次。這時又來了三只螞蟻,它們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只螞蟻回洞里去了,不大會兒,又有幾只螞蟻排著隊從洞里直接來到肉旁,接著螞蟻越來越多了。
我一個小時后再來觀察時發現:那些螞蟻把肉運到了洞門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滿了螞蟻。我把水灑在螞蟻洞口,洞口本來是有一堆細土的,現在被弄濕、沖散了。然后我看見出來了許多螞蟻,它們不斷地從洞里推出泥巴來,不久洞就通了,螞蟻又可以隨便從洞口進進出出了。
通過這次觀察,我覺得螞蟻是團結、勤勞、不怕困難的動物。
篇四:螞蟻觀察日記
傍晚,放學的時候,我來到小區里,在小區的角落里,有一片干枯的草地。草地里居住著許多昆蟲,我來到草地旁邊,翻開土地,大吃一驚,這里居住著數萬只螞蟻,它們合起來,足足有一頭小牛那么多只。我拿著放大鏡,仔細地觀察,原來螞蟻的身體部位是這樣的,螞蟻的頭很大,腳有的六只,有的八只。螞蟻的屁股很小,像一粒圓飯粒。它的身子上有很多毛,身上的顏色非常多,品種又非常多。
我把有些螞蟻塑料袋,想看看它們是怎么團結合作爬出來的。螞蟻們一個接著一個用兩支又尖又大的牙齒把塑料袋鉆成一個接著一個的小洞,洞越來越大,直到成了一個窟窿。螞蟻們出來并團結合作,互相幫助,把塑料袋拉進土里,做成它們的家。這一幕讓我不得不佩服啊!螞蟻們讓最肥最大的螞蟻王住進了塑料袋里,對螞蟻們說,這是一個溫暖而舒適的新家。我又看見螞蟻們向毛毛蟲宣戰,我想:那么小的螞蟻能打得過那么巨大的毛毛蟲,真讓人難以置信。螞蟻們團結起來,攻擊性非常強,沒過一會兒,那只又肥又大的毛毛蟲就被螞蟻們打敗了,螞蟻們把毛毛蟲抬進洞里,給大伙分享著吃,一只毛毛蟲,可以夠螞蟻們吃好一陣子了。
時間不早了,我背著書包回到了家。通過觀察螞蟻的行為,讓我學會了團結,團結可以戰勝一切的困難。
篇五:螞蟻觀察日記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喜歡關注這個群體——螞蟻。如果你要問我:為什么這么喜歡螞蟻?一開始,我也不知道。
從小就害怕螞蟻的我,如今還是一如既往地害怕它,可是,我卻喜歡看螞蟻并與它嬉戲。
有時,我會坐在某個角落里,隨手拿起一根小木棒,想方設法地阻攔它們的去路,可是,它們卻會繞道而行,另外找一條路線。它們或往上爬,或往地下鉆,或繞行,直到它們找到一條新的路線。他們從不放棄,一直都向著自己的目的地前進。我生氣了,怎么這樣都制服不了它們,便拿起一塊小石頭向它們砸去,本以為它們已經一命嗚呼了,可是事實卻出乎我的意料——它們又奇跡般地從石頭下掙脫了。這時的我便不再忍心傷害它們了,并且會為它們找來實物,但終因害怕它們,便把食物放得遠遠的。可是,它們卻不會輕易接受,而是三番五次地檢查食物,直到發現沒有“異常”后,才三五成群地出來,把食物搬進它們“家”,如果是在過冬的前些日子里,他們便會全力以赴地準備著過冬的食物。
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觀察,對他們這個群體的了解越來越多,并對它們充滿深深的敬意。我想,我為什么這么喜歡螞蟻,這下應該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復了。
篇六:螞蟻觀察日記
今天我又去觀察螞蟻了,在草坪上,我很容易就找到了一個螞蟻窩,窩旁邊有一些小螞蟻在來回穿梭,像在逛大街,我決定給它們送一頓免費的晚餐。
我把面包屑灑在地上,不一會兒,一只米粒大小的螞蟻爬過來,用尖利的嘴巴叼起面包屑搖搖晃晃地往窩里爬,它的速度慢下來,不像剛才那么輕盈,過了一會兒,他又爬出來,繼續尋找食物。我準備搞一個惡作劇,把水倒在螞蟻窩里,很快,螞蟻窩就被沖塌了,螞蟻們驚慌失措地跑出來,一個個神情慌張,那些命大的螞蟻在水邊爬來爬去,希望救出自己的同伴,有的螞蟻在水中掙扎著,奄奄一息的樣子,有的似乎又有了生命力,在水中踉踉蹌蹌,終于又逃到了安全的地方,還有的已經沒有生還的希望,就順著強大的水流漂走了。
過了一會兒,水干了,螞蟻們默默無聞地收拾著同伴的尸體,我有些后悔,把剩下的面包都給了它們。
螞蟻們忙完以后,又像剛才那樣有條不紊地繼續尋找食物,我不由地贊嘆:每個螞蟻都能按照規則生活,真是了不起!
篇七:螞蟻觀察日記
今天陽光燦爛,我來到樓下觀察螞蟻。
我發現螞蟻們在搬一粒粒的小糖塊。我饒有興致地看著。這時,突然從洞里向洞外跑出來一大隊螞蟻,像一輛小火車。
我被好奇心驅使著,決心要看個明白。
原來,它們發現了一大塊糖,想把糖搬回去。只見一個像指揮官的大頭螞蟻指揮著它們,不一會兒就把糖抬到了一個上坡下面。它們搬了又搬、抬了又抬,可就是抬不上去。螞蟻們并不退縮,一次不行就第二次,二次不行就第三次,看的我都不耐煩了。我想:它們一定抬不上去了,我來幫它們把糖塊拿上去算了。
可就在這時,螞蟻們改變了戰術,每一只螞蟻都咬一點糖下來搬走,用化整為零的方法硬是把糖塊搬到洞口,它們成功了!我驚訝極了!螞蟻們真有毅力啊!它們齊心協力攻克了對它們來說這么大的困難,而且它們有一種永不放棄的精神。
想起老師介紹過的'張海迪就是這種有毅力的人,她5歲時高位截癱,做過幾次大的手術,幾次差點就離開人世,可是她不放過一絲生的希望。只要好一點,張海迪就堅持學習,她學會了日語、德語、世界語、英語。她學英語時,把胳膊上寫滿了單詞,一遍又一遍地讀、背。而且,她還自學了《人體解剖學》、《針灸學》、《內科學》等醫學書。
她靠的是什么?是永不放棄的精神!是堅強的毅力!就像米歇潘說的一樣:“生命是一條峽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過去。”
所以,我們要像小螞蟻一樣,遇到困難不退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從現在起,我每天早早起床,鍛煉身體后去上學,再不像以前那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跑步;放了學我就趕緊做作業,遇到困難時,我再也不會放棄,直到做出來為止;晚上我會擠出時間看書,每天看幾頁書,一年下來就是幾本書,這樣使自己的知識更豐富。
篇八:螞蟻觀察日記
我打算觀察螞蟻,就拿了半塊餅干,走到我們小區的草地上。我把餅干分成兩小份,但至少還相當于大約三十只螞蟻那樣大。
過了一會兒,機會終于來了,我悄然無聲地把餅干放到一只獨自覓食的螞蟻面前,一開始,那只螞蟻看到餅干,像對我的餅干走火入魔般飛也似地沖了上去,左嗅嗅、右聞聞,左扛扛、右推推。可過了一會兒,它卻很快地爬回洞口。
我以為那只螞蟻不喜歡餅干,正要用手去拿時,螞蟻洞前突然爬出大約十只螞蟻——原來是剛才的偵察兵去向螞蟻總部報告了。
螞蟻小分隊爬到了先前的餅干旁,立刻蜂擁而上,它們爬到餅干的邊緣,一起抬起餅干。可惜啊,可惜!它們人手不夠,力量不夠,餅干紋絲不動。
只見三兩只螞蟻急忙爬回洞口,不久,洞中又出來了大約三十只螞蟻,急急忙忙爬向陣地,領頭的螞蟻觸角動得厲害,好像在說:“兄弟們,趕快增援,不然糧食要被其它動物搶光了!”。
洞里的螞蟻不斷涌出,只見越來越多的螞蟻一起搬餅干,餅干終于開始移動了。螞蟻越聚越多,餅干越移越快,浩浩蕩蕩地向大本營方向凱旋而歸。
螞蟻是渺小的,但它具有很好的團隊精神,螞蟻的力量就變得強大了。
“人心齊、泰山移。”正式具有無數優秀的科技人員的精誠合作,團結努力,“神七”號太空飛船出艙才能順利完成,從而贏得全世界注目。我們要學會合作、學會團結。
篇九:螞蟻觀察日記
放學了,我一回到家,媽媽就讓我買鹽。媽媽給我十塊錢,我興沖沖地跑去小店,我買完鹽,又順便買了個面包。
回到家,我把鹽給媽媽,我就出去吃面包。吃著吃著,不小心掉了塊面包。突然,一只螞蟻看見了我掉的面包,就回了螞蟻洞,它們在干什么呢?過了一會兒,一隊的螞蟻結隊而出,一起搬那塊沉重的面包。原來,一只螞蟻找到了食物,就會返回螞蟻洞通知其他的螞蟻,然后,團結一致的把食物搬到螞蟻洞。過了一會兒,又有一隊螞蟻從巢穴出來,難道又有一只螞蟻找到食物了?我很好奇,就拿了一根木棍在領頭的螞蟻前輕輕的劃了一橫。整隊的螞蟻就東走走,西走走,好像迷失了方向。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每只螞蟻找到食物,都會留下信息素,然后,再通知其他的螞蟻。我在領頭的螞蟻前劃了一橫,把它的信息素搞亂了,它就不知道該向哪里走了。這時,我看見兩只螞蟻在觸角對著觸角。它們在干什么呢?原來,它們在用信息素來交流信息。過幾十分鐘,成群的螞蟻爭先恐后地結隊而出,而且每只螞蟻身上都搬著一個食物。它們在干什么呢?我上百度搜索才明白:螞蟻在搬家呢,而且到了明天,一定會下起雨來。正所謂: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啊,這么小的螞蟻都有無窮多的奧秘,大自然可真神奇啊!
篇十:螞蟻觀察日記
我想觀察螞蟻吃食物。
于是,我為它們準備了很多食物,有白糖、鹽、餅干、雞肉、芹菜葉等等,我想看看它們喜歡吃什么?今天,我帶了點白糖下去,放到了螞蟻經常出沒的地方。過了一會兒,一只螞蟻過來了,叼起一粒糖就走。我本以為它會帶一大群螞蟻來,誰知只帶了四五只,一粒一粒地叼回了。這下我明白了,小的東西,螞蟻不會帶太多同伴來。
但是大的東西,螞蟻就會叫很多同伴來。有一次,我拿的餅干太大,結果一只螞蟻找了一大群同伴來(我敢打賭至少一百只),螞蟻全部撲到餅干上,使原來的餅干看上去像“巧克力餅干”。
我發現螞蟻找到食物都先不吃,搬回家后才吃。我在《昆蟲記》里看到說,螞蟻的大顎就是嘴巴,象一把剪刀,比人的牙齒還要鋒利。
我發現螞蟻喜歡吃的食物,都是甜食。
比如,我給它們鹽,它們都走上前去嗅了嗅,就走開了,只有一只螞蟻叼回去了,也沒有召集同伴來。我還發現螞蟻不喜歡吃芹菜葉,但它們會把芹菜葉當“保護傘”,下雨的時候就躲在下面。
我馬上又發現,螞蟻更喜歡吃死昆蟲,誰讓死昆蟲是天然的呢!有一次,我看到它們在搬毛毛蟲,便加了點糖,這對它們來說,是一頓更好吃的美餐了。毛毛蟲太大了,一只螞蟻搬不動,兩只螞蟻搬不動,十只螞蟻搬不動,上百只螞蟻才搬得動,但我看它們也只能以平均每分鐘一毫米的速度前進。還有一次,我帶了只電暈的蒼蠅下去,螞蟻們對著蒼蠅又抓又咬,沒過多久,這只還沒被電死的蒼蠅就被咬死了,然后螞蟻們全部到死蒼蠅下面去,想把死蒼蠅搬回家,這時候,一只較大的螞蟻過來了,好象是“蟻王”,我想幫它們搬,誰知“蟻王”一下子爬到我手上,“啊嗚”咬了一口我的手指頭,我“啊”地叫了一聲,急忙逃回家去,我想它們肯定把我當作“掠食者”了。
螞蟻觀察日記 篇9
今天我發現了一個螞蟻洞,它就在爺爺奶奶家旁邊的墻角下。我抓住了一只螞蟻,它是由三個小“芝麻”組成的。頭和肚子是黑色的,像兩粒圓鼓鼓的芝麻,中間是黃褐色的,像是一粒癟了的芝麻。螞蟻的身體大約有0。5厘米長,它的身體像上了一層漆一樣亮亮的。螞蟻腦袋上有兩根觸角,經常輕輕地搖動。螞蟻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鉗子,一張一合地。螞蟻的腿細細長長的,一共有六條,它的腿和身子一樣也是經褐色的,因為很長,所以跑起來十分快。我把一小塊肉放在螞蟻洞旁,一只螞蟻發現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過來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這樣反復了好幾次。這時又來了三只螞蟻,它們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只螞蟻回洞里去了,不大會兒,又有幾只螞蟻排著隊從洞里直接來到肉旁,接著螞蟻越來越多了。我一個小時后再來觀察時發現:那些螞蟻把肉運到了洞門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滿了螞蟻。我把水灑在螞蟻洞口,洞口本來是有一堆細土的,現在被弄濕、沖散了。然后我看見出來了許多螞蟻,它們不斷地從洞里推出泥巴來,不久洞就通了,螞蟻又可以隨便從洞口進進出出了。通過這次觀察,我覺得螞蟻是團結、勤勞、不怕困難的動物。
這篇文章作者向讀者講述了他觀察螞蟻搬肉的事情,作者通過觀察從螞蟻身上學到了團結、勤勞、不怕困難的品質。文中對螞蟻的外貌描寫十分到位,把螞蟻描寫的活靈活現,說明作者觀察的非常細致。
螞蟻觀察日記 篇10
7月11日睛
螞蟻的力量
七月的天氣真熱。我到外面去玩,坐在樹陰下,正準備歇一下,忽然看見樹陰旁停著一只漂亮的大蜻蜓,還在微微地顫動。我還以為是停落在地I幾的一只蜻蜓呢。于是,我滿懷希望,著準了,雙手并攏,準備猛地一下捂下去。仔細一看,卻愣住了:原來是幾十只小螞蟻在抬一只死蜻蜓,仿佛還在“吭喃,吭哨”地喊著一號子呢!由于剛才一嚇,全亂了套,但不一會兒又聚集在死蜻蜓旁邊,一步步地抬著走了。
“咦!”我征征地站在那里,心里想:“這可奇怪了,這只大蜻蜓起碼有螞蟻的好幾十倍,為什么螞蟻能輕而易舉地把它抬起來呢?”
我帶著這個疑問同到家里,問爸爸:“為什么螞蟻能舉起比自己重幾十倍的大蜻蜓呢?”
“這并不奇怪,媽蟻還能舉起比自己重100倍的東西呢!”爸爸說,“螞蟻的這種本領,引起了科學界的垂視。經過科學家們的反復研究,原來螞蟻的力量是從腳上的肌肉產生的。螞蟻的肌肉雖然微乎其微,但是,在肌肉里卻有許許多多的微型‘電動機’……”
真想不到,一只小小的螞蟻竟有這么大的力量,真不愧是動物界的大力士。
7月12日晴
尋找螞蟻的家
螞蟻的力量引起了我的興趣。
今天下午,我帶上瓶子,去尋找螞蟻的“家”。這里螞蟻洞較多,我掘開一個蟻洞,頓時炸了鍋,成百上千只螞蟻從洞里爬出來,亂嚷嚷地擠成一團。但仔細一看,這些螞蟻總是護著“蟻王”和一些像“米”一樣的東西。不大一會兒,它們在蟻王的帶領下。有紀律、有秩序地把“米”抬進了另一個洞里。它們不用手,也不用腳搬養“米”走,而是用嘴把它叼著就走。過了一會兒,一些螞蟻和“米”已安全地轉移到另一個洞穴里。
我又犯了疑:咦!這“米”是什么呢?我拿了一粒“米”,仔細一看:它全身是白的,像米一樣大小。為了弄個明自,我輕輕地將“米”弄破,發現“米”里噴出一小點乳白漿。我又劃破了幾個,有的還帶有黑點,但里面都像一只幼螞蟻。“哦!”我想:可能螞蟻也是卵生動物吧,這大概就是蟻卵吧。=
我把一群螞蟻和蟻卵放進瓶子里,拿回家放在花盆里,準備再仔細觀察蟻卵是在怎樣的溫度下變成螞蟻的。
媽蟻先在花盆里吵鬧一番,便相繼鉆進洞去了,蟻卵被帶了下去,頓時銷聲匿跡了。
7月13日晴
蟻卵的秘密被揭開了
今天上午天氣很熱,溫度較高,我一直在花盆邊注意觀察。我滿以為幼蟻要由成年螞蟻含著到洞外出殼。可總不見螞蟻出來,我耐不住了,就掘開泥土,尋找出幾粒蟻卵。9點多鐘,一粒蟻卵微微地動了一下。接著,蟻殼里露出一個白白的東西,這可能就是幼蟻!因為蜷縮成一團,肴不清,我正想湊前一點,它卻又不動了。
我做了一會兒作業。約摸過了個把小時,它又動了一下,并且伸展了一下四肢,好像剛剛睡了一覺似的。可惜,這時候幼蟻被一只螞蟻發現了,并被它叼走了。
蟻卵的秘密揭開了——螞蟻也屬卵生動物!
經過三天的連續觀察,我解開了螞蟻屬卵生動物之謎。但仍有一些問題不明白。例如:怎樣認識雄卵和雌卵?螞蟻的毒腺和臭味在哪里?螞蟻有聲音嗎?聲音就是螞蟻的“語言”嗎?大自然的奧妙是無窮的!
【【熱門】螞蟻觀察日記模板集錦十篇】相關文章:
【熱門】觀察螞蟻作文八篇01-31
【熱門】觀察螞蟻作文8篇01-28
【熱門】觀察螞蟻作文六篇01-03
【熱門】觀察小螞蟻作文三篇03-01
觀察螞蟻搬家作文(集錦15篇)01-21
【熱門】螞蟻作文十篇12-28
童年_觀察螞蟻作文03-04
螞蟻觀察的作文02-21
觀察螞蟻_550字02-14
【精】觀察螞蟻小學作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