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學生觀察日記集錦八篇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日記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觀察日記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1
今天我就自己種豆芽。我先找來一個有孔的塑料盒,再找來幾顆綠豆放在塑料盒,再蓋上一塊浸濕的紗布,我做好了準備,希望他快點長大。第二天,小豆芽長出了嫩芽,不過嫩芽很脆弱還支撐不起紗布。嫩芽的顏色是嫩黃的摸上去很光滑。
一天又過去了,早上我早早起來觀察我的小豆芽。哇!長大了許多呀!差不多可以支撐紗布了。芽又長了,顏色也變了。變成又深了一點的黃色。并且長出了兩個小“耳朵”。
真想快點天亮,好看看我的小豆芽。終于天亮了。我一骨碌爬起來看我的小豆芽,小豆芽長大了許多,奇怪,紗布怎么也長高了?原來,小豆芽把紗布頂起來了。豆芽的生長速度真快呀!
第五天,小豆芽的兩個“耳朵”有點“害羞”了合了一點,就像嘴巴一樣。可愛極了。
第六天,小豆芽終于把他的“耳朵”收起來了!小豆芽終于長完整了。我興奮地跳起來。
雖然我的小豆芽沒有菜市場的豆芽那么肥大,但也是我親手種的,所以我愛我的小豆芽!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2
9月20日星期六雨
第二天早上,我一覺醒來就去觀察黃豆,只見它好像喝飽了水的娃娃,挺著小肚子,在水里舒舒服服地躺著。它的體型增大了兩倍,顏色變得暗淡了,變透明了,更加光滑。
外婆說過,黃豆在水里泡了一夜,要把水倒掉,不然會腐爛!
于是,我倒掉水,拿出黃豆,放在濕巾紙上,突然,發現黃豆長出了小小的胚芽,透明的衣服包住了它。
9月22日星期日雨
這天的中午,我去看黃豆。發現胚芽終于破殼而出,胚芽沖出衣服,像扭扭小辮子,又像是在招著手,真可愛!
吃完晚飯后,我發現胚芽又長長了不少。
這幾天的觀察讓我發現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
9月24日星期三多云
今天早晨,我去觀察黃豆,竟發現黃豆的芽又長了許多,我用
尺子一量,有1厘米多了,我興奮地連蹦三尺高。黃豆的皮已經快全褪完,顏色變成淺黃色了,黃豆的芽是白色的,有點暗淡,芽上有細細的小毛,而且很短、很密,像爬山虎的細絲。
晚上,我一放學就去看芽,發現又長長不少了呢!
9月27日星期五晴
下午放學,我觀察黃豆。
黃豆的芽又長了少許,拿尺一量,已有2厘米5毫米長了,它那薄薄的皮已經褪得一干二凈,那莖又白了些。
大自然是多么神奇呀!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許多奧秘,做事不可以急于求成。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3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公園。當我們坐在草坪上時,我看到了一只小螞蟻在挖洞,突然我想到了老師最盡布置的觀察的作文,也許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題材。
于是,我等螞蟻爬到地上時,就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它。我發現螞蟻有三對足,一個小腦袋,一個身軀,體型較小,是黑色的。突然,我看到一個洞穴,腦袋里就起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想看螞蟻怎樣挖洞。
于是,我就捧了一把土埋住小螞蟻,不一會兒,它就鉆出來一個小洞眼兒,為了進一步觀察洞眼兒的寬窄,我就用水拌成泥再讓螞蟻鉆洞,鉆好后,我又用尺子切成兩半,看到一堆泥中有一道豎線,用放大鏡看還能夠看到螞蟻那細腳留下的印呢!
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動物世界大百科》給我看,一回家我二話不說先坐在課桌前仔細閱讀著這本書。終于我在第九十八頁找到了關于螞蟻挖洞這一篇,書上說螞蟻是靠那三對細小的足,一點一點的挖的,我想:螞蟻可真勤勞啊!挖洞要一點一點挖。
螞蟻就是擁有耐心和毅力的動物。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4
9月18日星期三晴今天我把黃豆裝在透明的瓶子里,往瓶子里倒少許的水。黃豆是橢圓形的,穿著一件黃色的外衣。黃豆剛進入水中還在水面拼命掙扎,不一會兒便把自己的外衣弄皺了。9月19日星期四晴早上。我剛睜開雙眼,便急忙去看黃豆,發現黃豆都變大了,大概是昨天喝水喝撐了,把肚子喝的胖胖的了。一天過去了,我又去看黃豆了,它與早上沒什么變化,大小沒有變,顏色也沒變,只是把肚子里的水消化了,現在渴了。我心里在想:什么時候黃豆才能發芽呀!9月20日星期五晴今天我依舊去看黃豆,它終于有所變化了。黃豆的肚子露出了一條白色的縫,它們好像一個個美麗的少女,在一起跳肚皮舞。可是仔細一看黃豆的頭上長出了一點兒白色的小嫩芽兒,看到黃豆一夜之間竟有這么大的變化,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9月21日星期六晴今天我迫不急待的去看黃豆,我一看它的變化很大,豆芽全長出來了,它們大約在兩厘米長。真是讓我欣喜若狂。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5
11月26日星期五晴
今天,秋高氣爽、天高云淡。早晨我很早就來到學校看看水仙有什么變化。來到教室,發現水仙像換了個人似的,昂首挺胸地朝南立著。我趕快量一量,哇,今天的.小芽平均比昨天長了5毫米,我喜出望外,連午飯也比原來多吃一倍呢!
11月27日星期六晴
今天是雙休日,早晨我起來完了點,但卻看見水仙早就醒了,正在曬太陽。我懶洋洋地走到陽臺,翻了翻水仙的嫩芽,也沒什么變化,突然,我發現最大的那棵水仙的靠近根的枝上又長出了一個大約半厘米的小芽,由于太高興了吧1只聽吱得一聲,我一看,輕輕拍拍胸脯說:“還好沒折斷”。
11月28日星期日晴
今天早上我6點就起床了,因為要跟老爸去爬山。當然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忘不了,一起床就拿起尺子跑向水仙。真不幸,今天怎么換水仙懶洋洋的?一點精神都沒有。我一看壇底,哦,原來這幾天,太陽公公出來閑逛,將水仙的養料都偷去了,怪不得無精打采的,我無奈地將壇子裝滿水看了看他,心想:但愿,他能再次挺起胸膛!
11月30日星期二晴
今天的音樂課真高興,我哼著小曲回家看水仙。天哪!他怎么四腳朝天掉到地上了,原來,媽媽曬衣服的時候將他弄掉了,我一邊拾起來一邊埋怨媽媽。我將水仙的根調理好后,又放到小壇子里了。我看了他一眼心想:還是老師說的對,養花比養動物好多了。
12月1日星期三晴
明天,又要上綜合實踐課了,我將水仙調理了一番,再調整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芽里還包著小芽。我將水仙上的將薄灰擦了擦,看上去非常精神,很干凈,很有吸引力。我想,明天我的水仙在班上一定是最棒的。可能不會在有同學叫他是蔥頭了。
12月2日星期四晴
今天是綜合實踐日,早晨我拿著我的水仙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一進教室我發現同學們將自己的植物都擺在南窗臺上,有許多品種呢:大蒜、芹菜、蘿卜、土豆,還有許多我叫不上名來的花,看來同學們的收獲也不小,我端著我的昂首挺胸的水仙,大步邁向我的位置,前后同學都圍上來,七嘴八舌地議論:“一星期的變化真大呀!”“哎呀!長這么高哪!”看我表面滿不在乎,在心里還在沾沾自喜呢!我拿出尺子翻了翻水仙看,哎呀!新芽又長了半厘米呢!真是讓人高興呀!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6
觀察動物日記:蝸牛
星期六早上,我寫完毛筆字去廚房洗手。
咦,水池上面的墻壁上有一只可愛的小蝸牛。小蝸牛長得太怪了,它好像沒有骨頭,全身都是肌肉,身上背著一座淡黃色的、螺旋形的小房子,頭上還長著兩對像天線一樣的觸角,只見它用扁平的像吸盤一樣的足,緩緩地向上蠕動,真是太奇妙了!
這時,我滿懷好奇地問媽媽:“媽媽,墻壁上怎么會有一只小蝸牛?”“可能是你奶奶送來的青菜上面的。””哦,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小蝸牛是從樓下爬上來的了。”說完,我就興致勃勃地拿來一個小盒子,輕輕地把小蝸牛捉下來放進盒子里,小蝸牛頓時被嚇得縮進了小房子里,一動不動。
于是,我就拿水來給它喝,又拿青菜葉給它吃……嘿,這個小東西卻不領情,任我用盡各種方法“誘導”,它還是不肯把頭伸出來,不吃不喝的,急死我了!一直到下午,小蝸牛還是緊縮著,哎,像這樣下去,它一定會沒命的。看著可憐的小蝸牛,我難過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想還是把小蝸牛放了吧。它可能是想媽媽了。“”好孩子,這就對了,小蝸牛本來就屬于大自然的。“媽媽撫摸著我的頭微笑著說。
后來,我把小蝸牛送回了廣場的草地上,奇妙的小蝸牛好像一下子精神了許多,仿佛在對我揮手道別:”謝謝你,小主人!“不一會兒,小蝸牛便消失在草叢中。
觀察動物日記:小鵝
5月14日 星期日 天氣:晴
“哦哦,小鵝兒出殼了!小鵝兒出殼了!”我拍手高興地喊,我最愛小鵝了。
這些剛出殼的小鵝兒一身水淋淋的,毛色不算好看,但是紅紅的小腳激起了我的興趣。
第二天,我把這些小家伙放出來喂食。它們的毛已經干了,金黃柔美,盡管它們腳還軟,站不起來,但是一個個都很活潑,放下地就一撲一撲地,像在摔跤,真逗!
小鵝兒睡覺的時候,小頸縮短了,那腦袋就像用絨沾在上面的。它們很容易醒,輕輕地腳步聲,它們都會睜開眼睛看看,沒有聲響了,再睡。
十多天以后,我剛揭開遮鵝籠的罩子,它們就要爭先恐后的出來,一個小鵝站在另一個小鵝身上一跳,居然跳出來了!它們的毛開始變白了,腳也不軟了。一下子就跑到我腳前要吃的,我先放些飯在碟子里,手里拿著兩大片菜葉,它們嘴在呷飯,眼睛卻盯著我的菜葉。菜葉似乎比飯更好吃,一只小鵝索性蹦起來呷著,摔了一跤!引得我大笑起來。
這些小家伙很通人性,我一到家它們就跑到我的腳下轉悠,親熱的很吶。我常常跟它們說話,有時它們還回答呢!所以,我把小鵝看成我的朋友。
觀察動物日記:大熊貓
6月19日 星期五 天氣:晴
大熊貓的樣子很可愛。它身上毛茸茸的,黑白相間的毛皮特別顯眼,圓溜溜的腦袋上,長著一雙黑黑的耳朵,一直是豎著的,好像在認真聽什么似的,它還有一雙烏黑的眼睛,眼珠子總是咕嚕轉個不停,而眼睛外的一層毛,好像是故意染成深黑色,如果你不仔細去看,還以為是它戴了一副墨鏡呢!
大熊貓可愛之處還有幾分調皮。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動物園看熊貓,當我匆匆忙忙地跑到熊貓籠子前,正好看見兩只熊貓在搶食物呢!稍微大一點的熊貓仗著自己個子與力氣大,把飼養員放進去的食物一搶而光,而那只小熊貓在一旁很可憐的樣子,好像在向游人訴苦,我很“同情”它,就向飼養員要了幾片竹葉,把小熊貓引了過來給了它,小熊貓它左一口,右一口,津津有味地在一旁有條不紊的吃著竹葉,不一會兒工夫,竹葉就被它肯得精光了。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7
我家門前中有月季花、杜鵑花、還有一排銀杏樹。
銀杏樹剛種上時,只有稀稀疏疏的幾根枝杈,沒有一片葉子。樹干和枝杈的顏色一樣,都是像土豆皮似的淺棕色,上面還長有小刺。第一次看見這些樹時,我覺得它們難看極了。
春天,我看見銀杏樹發芽了。芽特別小,小得像一粒蘋果核,翠綠翠綠的,嫩極了。
夏天,嫩芽變成了葉子,葉子有瓶蓋大小,顏色比以前更綠了。一片片嫩綠的銀杏葉像一只只蝴蝶,點綴在樹枝上翩翩欲飛。
到了秋天,銀杏葉長得更大了。可是,大概因為天氣冷了,它們的葉子顏色逐漸從淡黃變成焦黃。這是我想起了老師說過的話:“銀杏樹的葉子像一把把展開的小扇子。”
現在那排銀杏樹依然挺立在我家門前,想站崗的士兵一樣守護著路人。我希望銀杏樹快快長大,葉子長的特別大,大得像一本書,像一把芭蕉扇——如果它的葉子真能個長那么大,整個小區該多么美麗埃
俗話說“一葉知秋”,成都的秋天就是從銀杏樹葉變黃開始的。
在這個氣候較為溫和的城市,當人們還沒有感受到秋天的涼意時,當其他植物還在郁郁蔥蔥、不知憂愁的繼續生長時,銀杏樹已經敏感的捕捉到了秋的信息,開始了它生命中的又一次精美絕倫的換裝。
你看那濃綠色的扇形葉面鑲上了金黃色牙邊,在秋季低角度陽光的照射下,讓人感到的不是衰敗,而是一種極為美觀的視覺效應,一種盛夏與金秋融合的美。
銀杏樹的葉子很特別,呈扇形,葉緣是波伏線,一般長5、5一7、0厘米,最長達12厘米,最短僅2厘米。葉子一般在中部有一條較深的裂紋,使葉片分成大致相等的兩半,每一半,一般還有2—4次淺裂;葉柄,是由許多葉脈集合而成的纖維管束群。美國美學家威廉·荷加斯分析說(《美的分析》威兼。荷加斯),銀杏葉緣流暢的波伏線和葉脈的輻狀放射線,都是美學上的優美線條。波伏線具有輕快流暢的特征,是富有吸引力的線條;從葉柄頂端輻射出去的葉脈是一種輻狀放射線,如同折扇的骨架,具奔放特征;銀杏葉有機地將兩種優美線條最優美的自然組合,融合在葉片上。這兩種線條,不僅使想像得以自由,使眼睛看著舒服,而且說明其中所包函的空間的容量和多樣,“銀杏葉由此給人帶來空間容量感”,品味無窮,遐想連翩。
隨著秋風漸涼,鑲了金黃色牙邊的綠葉完全變成了金黃色,這時又是另一種眩目的美,抬頭望去滿樹的金黃。一陣微風吹過,扇形葉子便飄灑而下,如漫天飛舞的金色蝴蝶,飄落于樹下,又成了一地的金黃。對于這個時節的銀杏樹葉,郭沫若的描寫最為傳神:“秋天到來/蝴蝶已經死了的時候/你的碧葉要翻成金黃/而且又會飛出滿園蝴蝶”,在大文豪的筆下,秋天的銀杏樹葉是活的。
畫家達·芬奇認為:黃和紅在亮光中最美,金黃色在反射光中最美。“銀杏的秋葉,是最美的”。
的確,在秋天的陽光下,銀杏樹的葉子也許是最美的了。
秋天的銀杏葉是銀杏樹奉獻給人們的一美侖美奐的道視覺大餐。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8
我和拿著千日紅的花種來到院子里,在挖了小坑,把種子埋進土里,培上土壓實,再澆點水。我就等著觀察它的生長過程了。
千日紅是一年生莧科草本植物,原產于熱帶地區。栽培中苞片常有變種,粉紅的花叫千日粉,白色的叫千日白......不同顏色的花叫不同的名字。
星期,我驚喜地光禿禿的泥土里竟然冒出了嫩綠的芽,小嫩芽們正歪著頭羞羞答答的從泥土里鉆,好奇地打量著的世界。我仔細觀察,每顆種子的嫩芽各有兩瓣,天長大,逐漸伸直了腰桿。
第十,千日紅長出了對橢圓形的小葉子。了二十天,千日紅長出七片葉子,有十厘米高了,全身披著密密的細毛,摸上去毛絨絨的。我的生長驚人,會開花呢?疑問我查看了資料,千日紅大約要過80至116天開花。還要等上月美麗的千日紅呀!
【小學生觀察日記】相關文章:
觀察黃豆日記 小學生觀察日記05-05
小學生觀察金魚的觀察日記10-25
精選小學生觀察日記07-30
小學生觀察日記04-11
觀察日記小學生11-30
小學生觀察日記精選05-14
小學生的觀察日記05-07
小學生觀察日記06-20
小學生觀察日記:觀察日記植物100字01-25
觀察大眼金魚小學生觀察日記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