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品讀經典征文800字
品讀經典就如飲酒、誦詩、跳舞,領略藝術的至善至美。小編收集了品讀經典征文800字,歡迎閱讀。
第一篇:品讀經典
讀了十余載的詩書,難免也學著許許文人墨客為經典下下定義。不知覺地也沾上了幾分死讀書的渾氣,別人說的經典與我無關,經典與我的相遇一定是第一次翻開一本書的第一頁,那本書帶給我的一種耐心,鼓動著我慢慢品讀它的味道。
經典容易讓人掉淚,不錯,正如巴金所說,我落了淚,但是我落淚之后卻感到一陣舒暢,同時還覺得有一種渴望,一種力量在我的身體里產生了,我想做一件事情,一件幫助別人的事情,我想找個機會不自私地獻出我的精力。這就是經典的力量,經典是對這個社會有所啟迪的。
阿Q是一個經典,我想魯迅這個“男人”,難以忘懷自己的寂寞與怒意,在自己的世界中自我拉扯,要不怎么就造就了阿Q這么經典矛盾拉扯的形象呢,阿Q質樸愚昧又圓滑無賴;率真任性又正統衛道;排斥異端又向往革命;憎惡權勢又趨炎附勢;蠻橫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是因為封建社會對人造成心理的畸形影響,充滿奴性的中國人民和冷漠、無反抗、麻木的封建思想。一個小小的阿Q,我們能感受到中國農民水生火熱的苦難。
經典是對現實有所教益的。我一直很欣賞阿Q的精神勝利法,樂觀的面對生活。我想,與其這么多大學生抱怨就業難,工作苦,不如回到書本,品品啊Q的精神勝利法,放低自己的位置,感謝每一縷陽光。但是我想,經典最后阿Q的死是最好的結局,我們哀其不幸,卻遠遠地怒其不爭,他把精神勝利法最為對生活的妥協,阿Q短暫的一生太苦,太悲,這種悲哀是全人類的悲哀,是一個可憐生物之群的縮影,這個民族也必定也是悲哀的,我想經典阿Q還是活在書里的好。
我想,沒有經典作品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民族,有了偉大的經典作品,我們卻沒有去保護,去熱愛,去閱讀的民族是最黑暗最無望的民族。
現在,我們的科技日新月異,大量的新型媒體使紙質的圖書失去了市場。人們快節奏的生活中容不下慢節奏的.閱讀,缺失了現實的動力,一些原創者靈動的源泉也逐漸枯竭了。我想,我們需要的是一個人文安靜的大環境,而我們缺少也正是我們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純樸的快樂。
微博上有一句話覺得很贊,錢可以決定你旅行的遠度,心決定你旅行的高度。我想,所謂品讀經典需要的我們心靈所達到的境界。心靜,讀書。
第二篇:品讀經典
中國傳統文化浩如煙海,而古典名著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品讀經典,是一場經典的盛宴;是一出名人大家的相約;是一段穿越時光的回想。在品讀經典中滋養著心靈,聞著書香伴我們健康地成長。
讀——經典
杜甫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經典之所以稱為經典,是有一定文學價值和影響的,它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紅樓夢》這本偉大的經典文學作品,是我們共同的記憶,它將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精神的精華都凝聚于其中,本身就具有一種無限的力量。品讀《紅樓夢》,讓我懂得了黛玉葬花的傷感和寶玉的凄美愛情。。。。在我高興時快樂時,我會翻開書,繼續吸取營養知識;當我傷心沮喪時,我也會翻開書,在書里面尋找知音,讓我知道,生命是美而圣潔的,人生是幸福與苦難相伴而隨的`。正如古人所說“腹有詩書氣自華”。
品——經典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書,像長者,諄諄教導;似導師,循循善誘;如朋友,心心相印。有這樣一則小故事,父子倆在林間散步,父親問:“除了小鳥的歌唱之外,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兒子答到:“我聽到了馬車的聲音。”父親說:“是一輛空馬車”。兒子問:“你怎么知道是一輛空馬車?”父親說:“從聲音可以分辨出來,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父親簡單的話語,告誡我們人不要高傲自大,自以為是,應腳踏實地。正如古人所云:“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悟——經典
荀子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2012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有史以來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莫言的獲獎其中固然有其自身的刻苦努力、筆耕不輟,但卻也與那些博大精深、滋養心靈的經典作品不無關系。他出身貧寒,但也從為放棄過讀書,在部隊擔任圖書管理員期間,將圖書館里1000多冊文學書籍幾乎全部看過,才最終登上世界文學之巔。莫言的成功驗證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的古訓。
經典如一壇老酒,醇香濃烈,馥香逼人;經典如一首古詩,絕唱歷史,彌久珍藏;經典如一支舞曲,圓潤華麗,不失內涵。品讀經典就如飲酒、誦詩、跳舞,領略藝術的至善至美。品讀經典,猶藥也,力行,可以清新明志、潔身正性。
第三篇:品讀經典
莫言摘得諾貝爾文學獎,登上了世界文學之巔,其中固然有其自身的刻苦努力、筆耕不輟,但卻也與那些博大精深、滋養心靈的經典作品不無關系。
品讀經典,不僅關乎個人的發展,更關乎一個民族的興衰。
在人類歷史的浩浩長河中,時光之水沖刷去了一切榮耀與權勢、罪惡與紛爭,只有那些歷經時間淘洗的經典作品流傳百世。它們有的是浩浩長言,洋洋灑灑幾百萬字;有的是精悍之作,言有盡而意無窮。但它們都反映出了最真實的那個時代,都凝聚著一代又一代大師們的心血,是人類智慧的精華,是人類歷史真實的記錄者。人類的歷史,若少了那璀璨繁星般的經典作品,該是多么黯淡無光?
古人云: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矣。是的,摒棄喧囂而浮華的塵世,凈手端坐,捧一本經典,燃一瓣心香,平淡無味的生活竟也變得搖曳多姿。在《蒹葭》中,感受愛情的朦朧與盎然的古意;在《老子》中體味道法自然的奧妙與清靜無為的哲理;在《活著》中感受生活的苦難與心靈的迷惘……品讀經典,為我們平凡人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為我們打開了通向種種奇幻人生的大門。
高爾基有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原始人到現代人并非是一蹴而就,經典作品就像一個個精心打磨的鉤子,將人類的智慧環環相扣。我們看到,四書五經高度濃縮了儒家文化的精華,奠定了一代代中國人的`價值觀與文化血脈;我們看到,煌煌《史記》究天人之際,窮古今之變,讓后人能夠觸摸歷史最真實的脈絡;我們也可以看到《寂靜的春天》是如何發人深省,如何喚起了人類對自然的重視……人類文明火炬一代一代得以傳遞,經典的力量實在居功至偉。
狄更斯在其經典作品《雙城記》中批判:“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現代發達的出版業與科技水平為閱讀經典提供了絕佳的途徑,但終日忙碌、追名逐利的人們卻正在喪失閱讀經典的耐心與能力。鴉片戰爭的炮聲早已遠去,我們正在沾沾自喜,猛然回首,卻發現在大洋彼岸,經典作品從未遠離人們手中。民族當自省,品讀經典,民族方能自強。品讀經典,你會發現,經典的力量,從未遠去。
【品讀經典征文】相關文章:
品讀經典主題征文04-12
品讀經典潤澤生命征文09-05
征文:品讀經典,潤澤生命09-06
品讀經典潤澤生命征文范文09-05
品讀經典潤澤生命主題征文精選09-05
2017年品讀經典優秀征文04-12
品讀經典潤澤生命征文800字09-05
品讀經典,潤澤生命征文500字09-11
初中生品讀經典潤澤生命征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