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3年高考漫畫作文審題立意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漫畫作文審題立意,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漫畫作文審題立意
審題:
這是一道漫畫作文題。漫畫標題為《孤島》,畫面上是一座座建立在智能手機之上的孤島,而每個人都只在自己的孤島上生活,與他人、外界的聯系僅僅是網絡。漫畫表面上揭露了手機對現代生活的影響:手機的初衷是為便利溝通與交流,現在卻成了斷絕聯系、隔絕人心的孤島,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實際反映的是人類在現代科技文明下的物化現象,人類本該利用科技改善生活,卻反被科技產品控制,失去了生活的平衡。考生應聯系自身經驗和社會現實行文,可以辯證分析手機等現代電子科技產品對生活的影響,既要看到科技方便生活的一面,又要警惕電子產品對人的負面影響;可以談辨清虛擬與真實,走出手機的桎梏,感受真實的社交;也可談要理性面對現代科技的發展,避免人的物化。具體構思:可以引用名言亮出觀點,然后辯證分析,手機是一個無比豐富的世界,讓人流連忘返;手機也可能是一個孤獨的島嶼,讓人心被幽禁。接著從為什么的角度寫我們不該成為“孤島”,我們終究要擁抱生活,回歸現實。然后從怎么辦的角度給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搭設三座梁橋,幫助人們走出手機“孤島”,如:多讀厚重的文學名著;和身邊的親友們交流;到大自然中放飛自我。最后總結全文:走出孤島,讓心靈重獲自由;融入現實,體驗那美好的人間煙火,山河遠闊。
立意:
1、走出孤島,擁抱現實。
2、搭設橋梁,走出孤島。
3、穿過屏幕擁抱你。
4、孤島囚禁人心,現實溫暖可親。
高考作文題目遇到漫畫,分清類型是關鍵,學習審題立意三步法
這種類型的作文審題立意, 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步驟進行:
1、觀畫面
以漫畫為材料的作文, 分析畫面是解題的重要環節。畫面上的每一個細節都對表達漫畫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們在審讀漫畫題時,只有仔細、全面、認真地觀察畫面中的人物、事物、時間、地點、背景、文字以及彼此間的關系, 才能把握漫畫的主題,確定文章的立意。
以人物為主體的漫畫,要看清楚畫的是什么(身份、職業、性別、年齡),做什么事,表情、動作和神態怎么樣,說了什么話,并且要弄清楚他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情、動作、神情,為什么說這樣的話,含義是什么等。
2016 年全國Ⅰ卷作文這幅漫畫由兩部分組成:圖片上方畫的兩個孩子,一個孩子考了100 分,臉上有一個親吻印;另一個孩子55 分,臉上有一個巴掌印。圖片左下方這個孩子考了98 分有一個巴掌印,右邊61 分卻有一個親吻印。這反映的是家長對孩子成績的獎懲。我們除了橫向比較外,還可以縱向比較。第一個孩子是100 分降到了98 分,所以由獎勵變成了懲罰;第二個孩子從55 分升到61 分,及格了得到獎勵。
通過現象分析背后的問題, 為什么要做這樣的漫畫? 現在的教育就是一個追求成績、追求升學的教育, 這種教育到底是不是當今社會應該倡導的? 形成這種教育的原因有來自家庭方面的、社會方面的、學校方面的,但從這張圖親吻的口紅印看來,這是來自家庭的,所以這幅漫畫其實是想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再深入一點, 我們是不是可以探討一下這種單一化的獎懲方式到底是否利于孩子的成長。
2、析手法
很多漫畫常常對人物行為或場景描繪給以變形、夸張、隱喻、象征、比擬、對比等藝術手法,以達到諷刺或警世的目的, 引起觀者共鳴。使用這些手法之處往往就是漫畫的弦外之音, 是漫畫所要表達的寓意所在。所以, 審題時必須注意漫畫使用藝術手法之處。
2016 年全國Ⅰ卷漫畫材料運用了對比手法,整個漫畫形成了橫向和縱向兩個角度的對比, 對比的結果是:一個孩子得到“吻”或是取得滿分,或是比上次進步;一個孩子得到“巴掌”,或是成績不及格,或是成績比上次退步。總之一句話,只許進步,不準退步! “吻”和“巴掌”分別代表鼓勵和懲罰的方法,仔細品味,還有暗藏在“巴掌”與“吻”中的家長、學校、社會態度的對比。兩位孩子的教育者(家長和學校),表面看有所不同,一個是苛責,一個是鼓勵,但在本質上都是“唯分數論”,都是錯誤的。
3、聯現實
漫畫大多具有針砭時弊, 抨擊社會不良現象的功能,解讀時必須展開類似聯想想象,跳出畫面,聯系現實,由此及彼,由“實”及“虛”,由表及里,揣摩畫外之音。考生要多角度思考,切忌就畫論畫。
2016 年全國Ⅰ卷漫畫作文內容緊貼學生生活,讓學生能有感而發, 有話可說。命題的意圖非常明確,讓學生能關注現實,學會思考。考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加以批評,指出“唯分數論”這一教育方式的錯誤,并提出合理的建議。例如,“粗暴教育要不得”“教育不應功利化”“正確地教育孩子” 等。“吻”和“巴掌”也可以代表欣賞和厭惡的情感態度,畫外人的情感態度隨著成績的變化而變化, 可以說成績綁架了情感,扭曲了心態。從這個角度立意,考生可以提出“教育要有一顆平常心”,“要允許孩子的退步”,“恨鐵不成鋼不是愛”等觀點。
進一步思考,畫外人的喜怒變化反映出一種焦慮, 就是我們非常在意孩子的成績,這種焦慮的背后既有歷史文化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因素。我們自古就有“學而優則仕”的思想,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將讀書作為人生的唯一出路。
現實生活中,社會階層固化,社會就業困難,成才多元化得不到社會的認可等諸多因素, 加劇了人們對未來的恐慌, 從而將考一個好大學視作改變未來人生的唯一出路。這才是畫外人為成績焦慮的根本原因,因此從這個角度立意,考生可以提出“消除分數焦慮刻不容緩”,“天生我材必有用”,“讓成才多元化變為現實”等觀點。“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篇作文的立意角度還有很多,只要考生能緊扣材料, 聯系現實生活, 有理有據地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就可以寫出優秀作文。
具有標題、主體、畫注三部分漫畫的審題立意方法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下面我們僅就看標題、讀注釋這兩個方法步驟補充說明:
一是看標題
標題往往告知人們漫畫的主題思想, 是漫畫的“眼腈”。透過這“眼睛”,我們可洞察漫畫的主題。所以,如果一幅漫畫有標題,審題時首先要看標題是什么,然后再把標題同畫面內容結合起來進行分析,這樣就容易弄清漫畫的寓意所在。
審讀2007 年全國卷這幅漫畫,注意標題《摔了一跤》交代了主要事件是一個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很顯然,這個“摔跤”是有象征意義的,它可引申為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失敗等。
二是讀注釋
漫畫是一門藝術,為了表達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簡意賅、畫龍點睛的注釋文字。注釋是弄清漫畫寓意的一把金鑰匙,考生必須仔細品味,思考其所隱含的信息和觀點。
2007年全國卷這幅漫面上有注釋文字,標明三方身份的“家庭”“學校”“社會”六個字不是重點研讀的內容,而三方所說的話“出事了吧”代表了三方的態度, 才是需要重點推敲的注釋文字。
首先,他們關注的是結果即“出事了”;其次他們的口氣顯然是訓斥和埋怨,而不是鼓勵、陪伴和引導。如果按照以上五個方法步驟審題, 考生就可以讀出《摔了一跤》這幅漫畫反映的核心問題:孩子怎樣才能長大,以及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究竟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等問題。
考生可以結合時事與現實生活引申思考這個問題。比如,當今的少年兒童由于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甚至多方的庇護, 在面臨壓力和挫折時表現出逃避和脆弱的心理特征。倡導三方都要放手,讓孩子直面風雨,不做溫室里的花朵。轉變教育方式,變訓斥、責備為鼓勵、引導。這就是《摔了一跤》這幅漫畫的寓意所在。
【高考漫畫作文審題立意】相關文章:
高考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方法04-24
2016高考敘事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技巧04-24
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03-15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的4種方法09-28
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07-26
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03-17
2017年高考作文指導:審題立意的技巧02-09
高三材料作文審題立意08-25
小學語文作文審題立意方法11-18
《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教學設計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