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5上海高三二模聯考作文范文:生活中,人們大多相信自己的判斷
閱讀下面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生活中,人們大多相信自己的判斷。其實每個人的認識不過是全景圖中的一塊碎片,只有承認這一局限,才可能有接近真相的判斷。
鴻鵠之見于泰山(68分)
每個生命都擁有一個相對孤立的世界。我們逐漸習慣于從自我的雙眼猜測世界,卻總會忽略,那只能算是一片碎片。
鴻鵠環泰山三日而還,仍不一定能見到泰山全貌。春之繁茂,秋之蕭瑟;晴之萬頃,雨之雷鳴,都是景色的一部分。同樣,我們的認識或許也一樣只是冰山一角。人們何嘗不感受到所知甚少,但不愿承認的理由,大多不愿示人。
不愿承認的理由,或許是因為固執。不是僅指那種性格上的固執,還包括了對于既定判斷不愿深思的介于懶惰與固執之間的那種性格。曾讀過一本書:“懶惰與無知有時并非毫無關聯。”我覺得,與其無知,倒不如說是片面化的理解所造成的局限。如果鴻鵠立于一石曰:“吾至泰山矣。”與其說是可笑,不如說是悲哀。這種片面化的固執在阻隔著許多人認清自己片面性的同時,也會造成更多的困擾:如果說一個無知的人容易被他人鼓勵,那么一個惰于思考固執己見的人,更容易被自我鼓勵,而其結果,往往不可預知又令人驚悸。
不愿承認的理由,或許是因為不相信。外在的世界紛亂嘈雜,無法辨別絕對的真與假,因此很多人選擇了逃避,超脫外物以靜心。可我們無法學莊子垂釣,學梭羅隱居于森林的盡頭,因為我們必須活著,以現代人的身份活著并奮斗著。在此背景之下,人們寧可相信自己所知的便是世界,因而免于卷入自己并不認可的各色漩渦之中。鴻鵠繞華山而曰至泰山,尤不聽鸞鳳之勸誡,不失笑?
而消除這種對局限的無法認識的本源,其根本之道在于我們的內心。每個個體都是無知的促進者,但與此同時,每個個體也都是知識的建構者。我們必須以一個不同的視角來俯視,才能看見更廣闊的天空—即使仍只是全景圖中的一塊碎片然更接近真相的碎片,也是真實的判斷的來源。
鴻鵠飛之越高,其見必越奇。而一個更高的視角,不僅需要包括我們自己,還需要考慮到別人的觀點和利益,而這一點,必須要克服心態的懶惰與對他人的不信任。雖然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我相信,一定會有曙光出現的時候。
鴻鵠游于泰山,以萬丈之姿飛三日,其見必奇。
承認自我的局限(57)
生活中,人們大多數相信自己的判斷,其實每個人的認識不過是全景圖中的一塊碎片,只有承認這一局限,才可能有接近真相的判斷。
其實大多數人都是自我的,因為人們比起不確定的事物來說更愿意相信自己的主觀認識,從而做出看似正確的判斷,熟不知,當做出這種判斷之時,就已經否定了自我的局限性,導致自己越來越遠離真相了。所以,無論做人做事都不能一味地堅持自我主觀判斷,要承認自我認識的局限性,畢竟真相也不是信手拈來的。
有那么一句話,真理往往掌握在大多數人手里。仔細推敲,不無道理,縱觀歷史,歷代滅亡的皇帝有那么多是因為固執己見,無視忠臣的治國之道,盲目地跟從自我的判斷,好比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正是因為清政府的愚昧無知導致了最終的慘淡下場,如果當時跳出固有的判斷,像歐洲各國一樣進行文化改革,后果可能會大相徑庭,又好比無知山谷中的守舊老人呢,由于自己的觀點和落后的思想,不僅禁錮了同村人也湮滅了對于自由的追求,對于好游者的探索精神,一味地根據自我判斷而扼殺的行為不免讓人感到痛心。也正是因為不敢承認這一局限性,終究不能開創未來而永遠牽絆于無知山谷中,與外界的真相脫軌。
會看現在,及時到了如此開放的時代,仍是存在對于這種局限性的不敢直視。對于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不同的人自然是各抒己見,于是就出現了網上的炮轟、對罵現象,甚至有些人分不清真相,就跟風湊熱鬧,誤以為自我的隨意判斷不會給人帶來影響,仍舊不負責任的發表所謂的意見,無視真相,導致不可收場的結果。
人生來便7有局限性,自然也有屬于自我的判斷,在這大千世界人就顯得十分渺小,只有當我們承認了自我的局限性,不只是根據自我的判斷,而是縱觀全局,接受多方面的意見,拓寬視野和心靈的承受度,對于真相的判斷自然就無隙了。
人生短短幾十年,只有當我放棄些什么,我們才能獲得寫當全世界的人將自己這一塊碎片接在一起后,這幅世界全景圖便突破了界限,走向了真相。
【上海高三二模聯考作文:生活中,人們大多相信自己的判斷】相關文章:
2015年上海松江區高三二模聯考作文范文06-05
2015上海高三二模作文范文06-03
2015年上海徐匯高三二模作文范文06-05
相信自己的判斷作文12-03
2015年上海各區高三二模優秀作文范文05-21
2015上海寶山區高三二模作文題目及范文06-03
2015上海初三二模作文審題及范文:我想為你做件事06-18
2015高三二模語文作文:夏天05-31
2015長春高三二模英語作文范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