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作文題目預測:留一條縫隙給尊重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考作文題目預測:留一條縫隙給尊重,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頭禪是:“注意了,留一條縫隙。”木工講究疏密有致,粘合貼切,該疏則疏,不然易散落。時下,許多人家裝修房子,常常出現木地板開裂,或擠壓拱起的現象,這就是太“豐滿”的緣故。高明的裝修師傅則懂得恰到好處地留一條縫隙,給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間,便可避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范文】
留一條縫隙給尊重
世界上的事情,每件事大體都有一個“規則”,那便是留給彼此一點空間,留一點余地,這樣安排,才能使今后的相處柔韌有余。因此,留一條縫隙給尊重,才是創造和諧源泉。
留下一點縫隙給親人。時下,人們總是抱怨,行走的步伐太快,沒有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日常總是被工作擠得得慢慢的,無空閑之余地,有案牘之勞形。當歲月的時鐘指向暮年,常常發出悔恨的嘆息和滿腹的遺憾。假如當初留點空閑,留點時間,照看父母和家人,有事情及時溝通,就會多一些溫情,少一些冷漠;多一些關愛,少一些缺憾;多一些原諒,少一些誤解;多一些親情,少一些摩擦。就連做木匠的曾祖父,都懂得留一條縫隙的道理,學會規避問題的出現。如果“子欲養而親不待”,無法彌補遺憾或埋怨?梢,這條“縫隙”是多么重要!
留下一點縫隙給朋友。和朋友相處,如果因過密而誤解,因太近而干涉,勢必會影響兩人長期和諧的關系。古人云:“人有天下事不周,人心怎比水長流。初次相見甜如蜜,日久天長喜變憂。人前背后言長短,翻來覆去往為仇。暫且桃園三結義,那個結發到白頭?”這種由喜變憂反目成仇的結果,實際就是交往過于親密,以至于互相干涉,而造成的不必要的誤會。古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朋友交往也是一樣,一定要保持警戒級別與和諧距離,過從甚密并不是好事,誤判誤解誤會就經常發生。就像裝修一樣,在接觸中留下一條縫隙,給彼此留足吻合的空間,便可避免因過密而情感膨脹。
留下一點縫隙給他國。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也是這樣,常常因為某種需要而結盟,一方對另一方有需要了,就走得特別近乎,一旦這種需要不存在了,彼此容易翻臉。偉大的外交家周恩來,他制定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就是國與國相處最好的范例。曾經多次代表國家赴外與之他國交涉,他總是能為國家爭取到最大利益,便是因為他懂得在處理國家關系時要留一條縫隙,即不緊逼它國,也絕不會放棄本國的利益。即講原則性,又不乏靈活性,讓彼此之間,留有回旋的余地。正是因這條縫隙益于回旋,便成就了國家的利益。王外長近日成功訪美,照顧彼此關切與核心利益,把中國外交發揮到極致,展示了大手筆和大國風采。
但縫隙是有尺度的,并不是隨便留的,就像木匠似的只是在板上留一條窄縫,而不是很寬的一條口子。如果那條縫很寬非但不能成事,反而會導致壞事。讓我們學習老木匠的做法吧,留一條縫隙給他人,便可避免生活中的擠壓和拱起。尊重,便是交往中最好的“縫隙”。
【修改與點評】
“縫隙”是一種空白,一個狹窄空間,它表面上不完美,其實作用巨大:能調節因為環境冷熱干濕壓力等變化帶來的膨脹和收縮。從而不使整體結構不發生改變。這種縫隙的不完美是為了保持整體的完美,提供回旋調節的“空間”。
1.本文作者能夠抓住材料的關鍵詞擬題,在題目上就揭示了材料和文章的中心。
2.運用議論文的總分式+遞進式安排結構。開篇引述材料,提出論點;中間三段分論點統帥,運用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有親人之間的縫隙,到朋友和國家之間的交往,縱橫捭闔,張弛有度地闡述觀點,得出精要的結論,使結構謹嚴;結尾總結上文,回扣段首和論點,給人水到渠成之感。
3.語言上,運用整散句結合的寫法,參差錯落,樸實而不失文采、深刻而不高調、思辨而不做作。
4.結構上還可從自身表現上論述:“滿招損,謙受益;自滿則敗,自矜則愚。”
【相關資料】
閱讀下面的圖畫及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這幅圖畫,上下倒置的圖案內容為因果,這不僅是保護環境的主題,而且由此可以聯想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此漫畫的上部分是一個人高高的舉著斧頭在用力砍樹,下部分是上部分的“倒影”,的區別的的揮舞的斧頭原本是砍樹的,砍向了人的頭頂。這幅漫畫不難看出,這是一個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人們在肆意破壞自然的同時,也會遭受自然的報應。仔細思考,漫畫是實質該是從人際交往方面去思考,在紛繁嘈雜的塵世,人們因為自己做事,自顧自己而漠視他人,最終自釀苦果,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洞察漫畫的主旨,在選擇材料上也就可以從容思考,自然環境、人際交往等事件都可以做為選擇素材的主要方面。在文體的選擇上,以夾敘夾議的文章來論說自己的觀點應該較為合適,如果選用恰當的事例寫成記事寫人的作文,當時更高一籌。
因為有了千頃碧海與萬里蒼穹在海天之際的融合,才有了碧海青天夜夜心;因為有了高聳的崇山與溫婉流動的流水在山腳水畔的融合,才有了山回路轉的秀美山河。這個世界上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形影相隨。
冰心老人曾說“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這是人們過分看重果的原因,試想,沒有奮斗的淚泉,沒有犧牲的血雨,怎能有成功之花的明艷!
成功的果是需要因作為養料的。因為堅持,土爾扈特部族克服重重困難,回歸祖國;因為堅持,布魯諾視死如歸,在科學的王國中劃出一道亮麗的彩虹;因為堅持,勾踐復興越國稱霸數十載。細看他們的成功,無不是因為堅持的原因,也正是此“因”才成就他們人生的累累碩“果”。
史鐵生下肢癱瘓,卻將輪椅上的夢演繹的多姿多彩;貝多芬雙耳失聰,命運交響曲扣人心扉;司馬遷遭受宮刑,卻憑借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信念完成了《史記》……縱觀歷史,他們的成功是因為他們飽經了風霜,體現了心的憂患。因為比常人遭受的更多,他們的人生也因此熠熠生輝。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我們收獲的每一個“果”都是源于我們播種的“因”的種子。因此不要去埋怨別人比自己收獲得多,因為他們播種的比你多。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成功失敗亦如此。當“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成為夢一般的神話時,海子無言了,在他眼里,這個世界遠看是伊甸園盛開的美麗花朵,近看才知滿是荒蕪。大海留不住他,春天的腳步也留不住他,詩歌的翅膀折斷了,只剩下山海關的鐵軌隆隆而過。因為現實讓他不滿,因為他夢中的伊甸園太過于完美,因而他無法適應這個世界。海子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是因為他對這個世界有過高的期望。
人生的生存環境亦如此,保護地球家園,地球將回報我們;破壞它,為此后果買單的將是人類自己!
一個向量,是正是負,要看你追求什么,一個砝碼是重是輕,要看你怎樣追求。這個世界,因果相隨,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高考作文題目預測:留一條縫隙給尊重】相關文章:
預測2017年高考作文題目:留一點08-20
高考作文題目預測:屋檐08-18
高考作文題目預測:“無用” 實為“大用”04-28
預測中考作文題目預測:我的夢想05-12
預測2017年高考作文題目:遙遠的絕響08-21
2017年高考作文題目預測:瑣事與苦樂04-26
2015年高考作文題目預測:與我相關10-30
2017年高考作文題目預測:民族之魂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