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導:沒有生命質感的滿分作文是可怕的
其實用生命寫作也并不是什么玄奧的東西,就是努力寫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靈不知從何時起,“高考作文”似乎成了一種新的獨特的“文體”,有了自己的“行規”、“招式”和“套路”,被日益模式化、公式化,甚至擁有某種可操作性,從而距離寫作的本真、心靈和生命越來越遠。
寫作的本質就是宣泄內心情感的律動,張揚自己的個性,觀照思想,用文字展現心靈的風景,是心的跳動,是靈魂的呼吸。真實是寫作的生命,真實來源于生活,所有的痛苦、歡欣、感動、幸與不幸都因是生命的原態而美好,所有的理性因之與生命有關而變得高貴。
但是,近幾年,高考滿分作文成了法典,魔棒牽引著熾烈的視線和更加熾烈的功名心。由于高考作文逐漸模式化和概念化,出現了這樣的怪現象>只要通過有意識的訓練就可以得高分。當然高考滿分作文不乏生命的產物,心靈的結晶,才子的行云流水。但幾經切割,幾經模仿,幾經肢解,幾經傳經布道,早已與心靈無緣,與生命無關,與真、善、美失之交臂,散發著濃重的“名利”味,充斥著求“回報”的猥瑣不堪。如果說若干年前的《赤兔之死》這篇高考滿分作文讓人驚艷,而接下來幾近泛濫的“故事新編”讓我們感到的是審美疲勞、是厭倦。全國各省市使用的高考語文試卷有近20套,也就是有近20個作文題目,而全國高考滿分作文卻幾乎千人一面,驚人地相似,毫無個性。生命是生長的,生命是創造的,沒有生命質感的滿分作文是可怕的。
“原生態”、“尋根”、“回歸”是潮流,更是沖出高考作文瓶頸的必由之路。讓學生的心靈貼近大地,貼近民族文化,貼近心靈,高考作文的標準一定要多元、一定要有差異和個性,讓我們再一次呼喚生命的寫作吧!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流年似水時光如電地過去,也許,只有歷史才能讓“無字碑頭鐫字滿”,也許也只有歷史,才能最高地詮釋曾國藩在天京城破共黃袍欲加身之時,寫盡生平心境的一句話:“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這是2004年福建考生的一篇滿分作文中的片斷,文章巧妙引用名句排比鋪陳,大氣磅礴,十分搶人眼球。
而隨之而來的就是鋪天蓋地地翻版,一時間無論江南,還是塞北,無論是都市還是鄉村,都用同一個腔調,開始了眾口一詞的假唱。“文化散文”一時間成為高考作文的“最高境界”。一夜間,我們的學生都變成了“才子”,旁征博引,博聞強識,才華橫溢,艷若仙人。其實他們中的許多只是背了一些精彩的段落,準備幾個典故,熟吟幾句名句便倉促上陣,慌亂中不免墜于云里霧中,不知所云。
高考作文炫示的傾向越來越明顯,考生爭相在作文中表現高境界、大抱負,以天下為己任。其實用生命寫作也并不是什么玄奧的東西,就是努力寫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靈。
高考作文離生命寫作還有很遠,要縮短這個距離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正本清源。寫作的根本:一是生活心靈,二是閱讀。新課程標準認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因此寫作的過程,其實就是體驗生命的文字呈現之過程。首先,要求語文教師建立一個大的語文觀,學生的范文不僅是高考滿分作文,更應該是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詩詞歌賦,這就要求我們真正地更新理念,做一個真正的語文教師。其次,語文教師必須適時地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要以寬容的態度對待他們的寫作,努力求新、求異,而不是用“套路”、“技巧”來扼殺靈性,努力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第二,在高考命題導向上進一步體現多元性,讓文題進一步貼近生活,凸顯主體情感,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應該敢于識假、打假,對那些矯揉造作、無病呻吟的文章敢于封殺。高考作文批閱的指揮棒作用不可低估,學生們盲目地推崇語言華美,與導向有關,“多元共生”的高考作文是我們期待的。
第三,加強對高考閱卷教師的培訓。高考閱卷時間緊、任務重,許多閱卷教師只能是一目十行,沒有時間去含英咀華。這也是高考作文強調“視覺沖擊力”、強調“語言華麗”、重修飾的原因。這諸多現象的出現和閱卷教師的素質息息相關,固然時間緊、任務重,但是六朝奢華浮靡的駢文和唐宋質樸剛健的古文畢竟不可相提并論。可惜相當一部分閱卷人“拎不清”。怕高考閱卷的教師欣賞不了,怕高考閱卷教師誤判,也是一些語文教師和一些學生不得不媚俗從眾的癥結所在。所以加強對閱卷教師的培訓也十分必要。
【高考作文指導:沒有生命質感的滿分作文是可怕的】相關文章:
高考作文指導:滿分作文技巧01-10
高考作文《為生命著色》的寫作指導及范文03-06
高考作文指導:如何寫出滿分作文02-19
高考作文指導:高考滿分作文的語言特點01-10
精選的中考滿分作文:生命中不能沒有你06-17
高考作文擬題方法技巧指導_高考作文指導12-14
高考作文指導10-01
高考作文指導11-03
高考作文指導:滿分記敘文寫作技巧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