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感悟作文(精選6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總會收獲一些心得和感悟,這時就可以通過寫文章的方式把自己的感悟都記錄下來。你知道寫感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感悟作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節感悟作文1
詩中的桃符就是指春聯。過年時,每家都要換下舊春聯,貼上新春聯。
自從我小學一年級開始學書法起,每年春節,寫春聯、送春聯成了我的必修課。親朋好友都向我索要春聯。
牛年春節書寫春聯我覺得更牛氣。前年我是習楷書,去年我又開始練習隸書,用楷隸兩種字體各書寫了一幅唐詩作品,參加了全國書法七級的資格考試。因此今年的春聯我全部采用隸書書寫。經過幾年的書法練習,我覺得自己讀帖、臨帖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對分析、處理字體結構布局的能力也大有長進,分析和運用基本筆畫的技巧更熟練,因而今年春聯寫得較得體,隸書的特點也表現的較逼真。
在書寫春聯中,我也加深了對春聯寓意的理解。注意對不同的人送不同的春聯。例如我給快90歲高齡的太太送了這樣一幅春聯:上聯是“春風惠我財源廣”,下聯是“旭日臨門福壽康”,橫批是“吉星高照”。意思是:陽光普照全家,祝老人幸福、健康、長壽,全家快樂。太太高興極了,笑得合不攏嘴。
今年我特別注意讀春聯,在寫春聯中去解讀春聯,值得一提的是領悟欣賞了三幅獨特的趣聯。其一是“上聯二三四五,下聯六七八九,橫批為南北”。巧用數字和諧音,補缺的手法,表明了一種意思。字面看上聯缺“一”,下聯少“十”,橫批沒“東西”。我理解應為“缺衣、少食、 沒東西,這家人很窮。
通過學習春聯、書寫春聯。使我懂得了中國的漢字十分豐富。春聯是中華文化的藝術精品。傳承著中華文化的悠久的歷史,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節日里春聯襯托了節日的喜慶,溝通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作為炎黃子孫,我愛中華民族文化, 我喜歡學習、書寫春聯。
春節感悟作文2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我們的生活充滿希望。
我國從古至今一直都有慶祝春節的傳統。新年的第一天就是正月初一,前一天就是除夕。每當到了除夕,家家戶戶都在談笑風生地守歲。等待新一年的到來,到了12:00時,便開始慶祝春節--新年的到來。那個時候會聽到鞭炮聲,那就是新年的第一聲喜悅之音。歡笑過后,大家都去睡覺了。我常常感到疑惑,為什么家里的燈在晚上要點一整晚,這不就是浪費電嗎?大人們都說:“這就是傳統,習慣。”那為什么一定要點燈?真就是浪費!現在不就是講究節約嗎?
以前我非常喜歡過春節,因為那時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賺壓歲錢。但伴隨著成長,我越來越覺得春節很乏味,經常就是那樣過的,越來越沒有趣味,甚至一年一度的春晚也越辦越差。
今年過春節,似乎沒有預料中的高興,只想到一個詞——無聊!這春節生活近乎就是越變越無聊了。走親訪友雖能體現和睦,也不過就是放一下鞭炮迎接客人,然后說幾句客套話,一點顏色也沒有,那種皮笑肉不笑的面孔,那張說著重復恭維話語的嘴,甚至讓我感到反感,一點也不舒服。春節那天,你必須對任何一個人微笑,即使遇到不喜歡的人也要違背心愿的恭維,而大人們說:“這就是禮節。”什么就是禮節啊?我真想弄明白!
話說回來,唯一令人愉悅的只有那一絲絲碧綠,新的生命,新的空氣,新的開始。春,孕育著新的希望,唯一感悟春的,只有它告訴我們的希望。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
現在的春節,唯一令我高興的只有它帶來的絲絲縷縷的希望的氣息,雖然很少,但也能捕捉到。
春節,不就是應該開開心心地過嗎?為什么春節令我越來越厭惡。它那希望之息,生命之氣也越來越少,近乎就是被庸俗替代,不過還好,那些活躍的氣息尚且存在。
無聊的人,無聊地過著無聊的春節,無聊得沒有新意,無聊得只有枯燥,無味,一遍又一遍重復的話。
什么時候能取消春節拜年的習俗?
春節感悟作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盼望著,盼望著,我終于等到了可以盡情放煙花、收壓歲錢、吃美食的春節了。
爺爺告訴我,他小時候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忙著準備過年了。大人們要準備打年糕、辦年貨、做新衣、祭拜祖先……可忙著呢。今年一放假,我們也早早的開始準備了起來。我把窗戶擦得亮亮的,又和爸爸一起給家里地板打上了幾層蠟,媽媽和奶奶則為大家換上了新被套和床單,頓時家里窗明幾凈,除舊迎新的過年氣氛一下子就撲面而來。陽臺上,爺爺掛起了親手腌制好的醬鴨,臘肉,還有一條大青魚干。這些可都是杭州過年必備的年貨啊!門外,爸爸在貼春聯,我則親手貼上了一個大大的“福”字,祈盼著來年一家人的日子幸福美滿。我和妹妹還精心挑選了一對紅彤彤的大紅燈籠,高高地掛在了客廳顯眼的位置,映照著整個家更加紅火了。
春節是團圓的節日,在外的游子們都趕回家與家人團聚。車站里,所有人都行色匆匆。我們也結束了旅行,回到了杭州吃年夜飯。那紅燒肉、炸春卷、臘肉、醬鴨等讓我口水直流。這是年末最豐盛的一頓晚餐!一家人邊吃邊聊,其樂融融。聊工作、聊學習、聊來年的希望……我和妹妹還拿到了壓歲錢,除夕夜睡覺時把它放在枕頭底下,寓意可以保佑平安。吃好年夜飯,迎來了我最喜歡的活動——放煙花!一朵朵絢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美不勝收!
鞭炮聲中,舊的一年漸漸遠去,新的一年正向我們走來,變化的是我又長大了一歲,意味著多了一份責任與擔當,不變的是家人之間的相互關愛與鼓勵。我相信,只有努力進取了,來年才能更美好!
春節感悟作文4
春節就是中國人最傳統、最隆重、最盛大、最熱鬧的節日,自西漢到這天,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雖然所有的中國人都過春節,但不一樣的地方,春節的習俗卻千差萬別。
我從小到大一向在南京過的春節,今年春節爸爸說要帶我和媽媽回老家過年,當聽到老爸這樣說,我高興得一晚沒睡著,因為我經常聽爸爸說他小時候過年的事,感覺十分好玩。爺爺聽說他的孫子要回去過年,也高興得天天打電話問我什么時候回去,并早早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按家鄉的習俗,臘月二十二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撣塵。一大早,爺爺就起床了,他在一根竹竿上綁上一把掃帚,我很好奇,不明白爺爺要做什么,爺爺告訴我說要撣塵,要把房間頂上、高處角落里的灰塵、蜘蛛網全都清掃干凈。一個多小時過后,哇,我感覺房間真的干凈了很多,明亮得像孩子的臉。爺爺說因為第二天也就就是臘月二十三這天就是送灶節,要送辛苦了一年的灶神回天宮過年,所以要把房子打掃干凈。原先就是這樣啊,原先我們的幸福生活就是灶神一向在默默工作著啊。年三十這天,一大早,爺爺奶奶就忙著做這個做那個,大姑媽二姑媽三姑媽一家也都來了,大人們忙著準備年飯,廚房里熱氣騰騰,不時飄出陣陣香氣。我們小孩早等不及了,一會放個鞭炮,一會吃點好吃的,一個個開心得臉都笑成了花。好不容易到了下午四點多鐘,爸爸和大姑父帶著我和哥哥一齊貼好了門對,放了一大堆鞭炮,“爆竹聲聲辭舊歲,春風陣陣迎新春”,鮮紅的門對,送走了忙碌、充實的
一年,響亮的爆竹,即將迎來期望、嶄新的一年。也差不多同一時光,整個小城都響起了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云霄,家家戶戶都沉浸在辭舊迎新的歡樂的海洋之中…… 我喜愛過春節,更愛家鄉的春節!
春節感悟作文5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春節又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在這個喜慶的日子里,人們貼對聯、走親訪友、家家戶戶把房屋打掃的`干干凈凈,每個人都穿新衣服,一家人過節的時候團聚在一起,還要做許多好吃的。
春節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節日,意味著嚴冬即將過去,意味著充滿生機的春天即將即將到來。春節還是一個團圓的節日,每到過年我和爸爸媽媽都要和爺爺奶奶一起過,在除夕的那一天,爺爺總是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譜掛在墻上,擺上供桌,供桌上有兩個很大的蠟燭,蠟燭中間供著許多食物。我在旁邊看,想不出爺爺為什么把這么多的好吃的放在這里。除夕的早上,天還沒亮,我們就起來吃飯,我以前都是困得顧不上吃飯就匆忙下桌的,可是今年我卻等到別人吃完我才下桌,爺爺還給了我和小妹壓歲錢,吃完飯,大人們都收拾碗筷,我實在困,只好又去睡覺了。
到了晚上,大家都聚在一起,看春節晚會,我努力堅持到深夜,吃完餃子才去睡覺。轉眼春節很快就過去了,代表著我又長大了一歲,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要比去年更聽話,不讓媽媽操心,多幫媽媽做事情。
春節感悟作文6
今年春節沒回老家,一家三口留在上海過的。年前女兒總是問我:“媽媽,我們不回家過年會不會很無聊呀?”說實話我心里也是忐忑的。因為往年都是在爸媽家過的,還有弟弟們,侄兒侄女們,大家聚在一起,大人們忙碌著,孩子們戲鬧著,特別是除夕夜,看著孩子們排著隊去跟長輩們磕頭,說著吉祥話,然后高興的接過紅包,真是心里樂開了花!
那今年的春節怎么過呢?這是我們一家三口第一次獨自過年,不能給女兒留下冷清的印象。家長給了我們那么多甜蜜的記憶,我們要把這種甜蜜傳遞下去,給女兒一個開心的節日。于是,我和老公按照老家的習俗:辦年貨,支油鍋,炸油條,做各種家鄉的食物,在餃子里包果仁,包巧克力,包硬幣...雖然在異鄉,不用祭拜祖先,但是在吃之前,還是讓老公祭拜一下天和地,不是迷信,是為了讓孩子心里有一份敬畏,上敬天下敬地,只有心存敬畏,做人才有分寸。女兒看著我和她爸爸忙碌著,也開心的像只猴子,竄來蹦去,一雙小手不時的從廚房門縫里伸進來,拿這吃拿那吃,身后跟著貪吃的狗狗,小尾巴也搖來搖去,看著她們那幸福的小模樣,像當初的家長一樣,我心里樂開了花。
今年雖然沒有和家人在一起過年,我們過的還是挺開心的,歡聲笑語不斷。也許這就是傳承,我們把家長給予的幸福傳遞給自己的孩子,也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一代又一代!
【春節感悟作文(精選6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