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奉獻的事例「名人」

時間:2021-08-08 10:42:00 奉獻 我要投稿

關于奉獻的事例「名人」

  奉獻是一種美德,堅持奉獻的人都是偉人,值得我們尊敬。

關于奉獻的事例「名人」

  叢飛: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

  叢飛,原名張崇,1969年10月生于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莊臺鎮。初二輟學,后進入某銀行擔任出納,帶薪考入沈陽音樂學院,1992年畢業后到廣州闖蕩,兩年后來到深圳。1994年8月應邀參加重慶舉行的一次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義演,開始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36歲的叢飛,唯一的職務是深圳市義工聯藝術團團長,是一份沒有薪水的社會工作。作為一名職業歌手,叢飛以唱歌為生,但他又是一名五星級義工,10年來他為社會進行公益演出300多場,義工服務時間達到3600多小時。作為一名著名歌手,叢飛的商演頻繁,本可以過上富裕生活,但他10年來傾其所有,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資助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178名貧困兒童,自己卻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

  先后被授予“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愛心市民”、“深圳市愛心大使”等稱號。2005年4月被診斷為胃癌,進入深圳市人民醫院治療。5月27日在病床上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6年4月20日晚8時40分病逝,年僅37歲。據悉,叢飛生前立下遺囑捐獻眼角膜,9時35分,深圳眼科專家取走了叢飛的眼角膜,專家說,這將使三個人受益。

  叢飛生前曾多次說:“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只要給我生命,我就要給別人帶來快樂。”

  奉獻一生的諾貝爾

  諾貝爾是安全炸藥和無煙火藥的發明人。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藥上。研制成功后,贏得了大量專利權,積累了許多財富。1896年,諾貝爾逝世前決定把3300萬克朗作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獎給世界上杰出人物,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服在遺囑中說:“這獎金不論國籍、人種和語言,只發給確實對人類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的人。”諾貝爾為科學奉獻了一生,諾貝爾獎則永遠地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勇于獻身的鮑爾·海斯德

  勇于獻身的科學家鮑爾·海斯德是美國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學家。他小時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萬人被毒蛇咬死,就決心研究出一種抗蛇毒藥。他從15歲起,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體,并逐漸加大劑量與毒性。這種試驗是極其危險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場。各種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種新的蛇毒,原來的抗毒物質不能勝任,又要經受一種新的抗毒物質折磨。他身上先后注射過28種蛇毒。經過危險與痛苦的試驗,終于有了收獲。他一共被毒蛇咬過130次,每次都安然無恙。海斯德對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質進行分析,試制了一些抗蛇毒的藥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傷的人。

【奉獻的事例「名人」】相關文章:

奉獻的名人事例11-01

奉獻的事例08-18

無私奉獻的名人事例「作文素材」03-04

關于奉獻的事例「精選」08-18

關于奉獻的事例08-17

奉獻他人的事例作文12-24

名人勤奮的事例08-08

感恩的事例「名人」08-18

名人修養的事例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