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發現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發現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的發現作文1
今天,又像往日一樣,下課后,同學們一個個像箭一樣沖了出去,有的追追打打,有的蹦蹦跳跳,有的扎堆聊天。結果上課鈴響時,大家的頭發都濕透了,冒出了一滴滴的汗水,幾乎把整個教室給“淹沒”了。
這一現象周而復始,半期考成績下來時,我們班是年段倒數第一!同學們得知后,一個個慚愧地低下了頭。作為班干部的我,這次也沒考好,我托著下巴,一直思來想去,怎樣才能使我們班的成績提高呢?經過我的冥思苦想,終于得出了一個真理:讀書是最好的辦法。
下課后,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班主任,她聽后非常滿意,連連點頭。
第二天,我來到教室,發現教室后面原本空空如也,如今卻變成了我們的.圖書角。等班上同學都到齊后,大家都為后面的圖書角感到驚訝。老師非常嚴肅地對我們說:“昨天的期中考成績令我們感到丟臉,但是那是過去時了,從今天開始,我希望大家每天都在家里讀一本書,把好詞好句摘抄下來,而我們教室后面的圖書角也應當成為我們下課學習的好地方。”“下課后再也不能玩了。”同學們一個個都愁眉苦臉,可一想到半期考成績那么丟人,大家都自覺地開始努力學習。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同學們的成績都在提高。老師也為我們感到開心。我們一起在班里約定,期末考要考全校第一!
當寒冷的冬天來臨時,期末考也從遠方匆匆地來了。
考場上安靜極了,連一根針掉下去的聲音都聽得見。而我們班的同學都埋著頭,仔細審題,認真作答,做完試卷后,他們仍然不放心,又在反反復復地檢查。
終于,公布成績了,我們的臉上都綻開了花——全校第一!老師的臉上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讀書使人進步,因此,我們的圖書角和黑板報也增添了一些關于書的名言。比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從這以后,我發現,大家再也沒有貪玩了,課間時都在認認真真地讀書了。
我的發現作文2
生活中有許多新的發現,這些發現都需要我們的細心觀察。說到這兒,我便想起了近期的發現。
那天是星期六,我閑著沒事,爸爸也在那坐著,我突然想到了看電視,可爸爸也想到了,而且還比我快一步,打開了電視機,調到五頻道看了起來。我自認倒霉,坐在一旁,等待時機把電視的掌握權奪回來,老天有眼,爸爸到一旁接電話了,我乘機把電視的.掌握權搶了回來。爸爸無奈,便開始拖地。拖到客廳時,我正在看《斗龍戰士》。發現爸爸站在一旁,不停地拖一個地方,我暗想:老爸,你裝著看電視也裝得象一點兒,那兒已經拖了十來次了。不過,你怎么也喜歡看動畫片啊?奇怪。
我故意咳嗽了一聲,爸爸這才反映過來,繼續拖他的地。不過,拖一拖,也會看一看。演完了,爸爸詢問:“兒子,里面的那些人和那些龍都還挺善良的吧?他們在哪兒呢?”“他們是正面人物,當然善良,他們在……”,我也答不上來了。“他們好象在一款游戲里吧?兒子?你看了這么久也答不上來?”這幾個問題從爸爸嘴里出來,直撞到我的頭上,我暈了半天。咦?爸爸怎么看得這么細?難道……
為了讓我的猜想得到證實,我趁媽媽在客廳里看手機時,打開電視機,看起了動畫片,果然不出我所料,媽媽剛開始還專心地看著手機,可到了后來,便忍不住了,看幾眼手機,看一會兒電視,最后,直接把手機關了,和我一起看開了電視。“媽媽,你怎么也看動畫片啊?”“省省手機的電吧,看一個電視就夠了。”“哦。”我一會兒看電視,一會兒看媽媽,媽媽發現了我再看她,問:“昊昊,你怎么不看了?你不看,我就換臺了!”“啊?哦。”
看來,大人也越來越喜歡看我們看的東西————動畫片!
我的發現作文3
小時候,我曾經看過蝸牛,那時,我不懂事,只想蝸牛爬過的地方為什么會留下銀線?它是害蟲還是益蟲?它的鼻子和眼睛在哪里?一連串的問號浮在我的腦海里。
現在,我長大了,便想親自解開這個迷題。于是,我捉了幾只蝸牛,準備了白菜葉、鏝頭、死蚊子等東西,分別把蝸牛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食物面前。也許它們都餓壞了,分別向自己愛吃的食物爬去。只是每只蝸牛都選擇了白菜葉,而對別的食物聞也不聞,不一會兒,就把白菜葉都吃光了,這樣,我初步得出結論,蝸牛是害蟲。
接著,我又進行了第二項實驗,找出蝸牛捉到高處,等它爬的時候,去抓它的身子,可試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我有點泄氣了,忽然想到了老師的話:失敗乃成功之母,這次失敗了,下次一定要成功。想到這句話,我來勁了,找了一塊尖石頭把蝸牛殼給敲碎,抽出身體,用手摸了摸下面,只覺得黏糊糊的,隱約還有小顆粒一樣的.東西,這是什么呢?經查閱資料,我知道了顆粒狀的東西是腳,黏糊糊的東西是排泄物,原來銀線就是這個東西。
最后,我想知道它的鼻子和眼睛在哪里?我拿了一片白菜葉放在一只蝸牛面前。觀察起來。只見它先伸出一對大觸手碰了碰,又用較小的觸手碰了碰,這才吃了起來。我想:這兩對觸手分別有鼻子和眼睛的功能吧。可哪對是鼻子,哪對是眼睛,我還不清楚。我又取來白菜葉和一片樹葉,分別放在一只蝸牛面前,這次它只用小觸手碰了碰,便開始吃白菜葉了,我這才知道了大觸手是眼睛,小觸手是鼻子。
在這次實驗中,我發現了蝸牛是害蟲,它的腳是顆粒狀的,也有眼睛和鼻子。同時,我也明白了:做事要多思考,多做一做,就會有新的發現。
我的發現作文4
生活中,人人都會有自己的發現,我也不例外。那一次,我發現了小螞蟻也有大力量。
那天,我正悠哉游哉地煲飯,剛想把今早沒吃完的飯給倒出來,一個不小心,飯粒掉到了地上。于是我便想彎腰撿起飯粒,然后清理干凈,可還沒來得及撿,我的目光頓時被一只嬌柔瘦小的螞蟻給吸引住了,它正快步向飯粒奔來。
那只玲瓏剔透的小螞蟻正想用它細小的觸角把返利搬回家時,忽然,只見一只比小螞蟻的身軀大好幾倍的黑螞蟻傲慢地向小螞蟻走來。但是顯然,小螞蟻一點兒也不懼怕黑螞蟻,反而理直氣壯的豎立在黑螞蟻面前,它們倆僵持了好一會兒,黑螞蟻向小螞蟻撲了過來,像是要“開戰”了。兩只螞蟻全力以赴的撕打著,似乎只為了同一件事----得到飯粒。經過“長期的.世界大戰”后,小螞蟻已經筋疲力盡,傷痕累累,不堪重負了。小螞蟻突然臨陣脫逃,似乎要放棄,把飯粒拱手相讓。但幾分鐘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小螞蟻身后跟著幾只幾乎一模一樣的紅色螞蟻,但是盡管如此,黑螞蟻好像穿了一身盔甲一樣,“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不一會兒,小螞蟻們的力氣已經快要消耗完畢時,一只小螞蟻突然靈機一動,它傾盡它所有爬上黑螞蟻的背上,用針狠狠地刺了下去,疼得黑螞蟻滿地打滾,痛不欲生。那只小螞蟻的那個動作,使黑螞蟻的戰斗力直線下降,最后被這幾只小螞蟻打得狼狽不堪,遍體鱗傷。幾只小螞蟻齊心協力戰勝黑螞蟻后,吃力地用觸角把飯粒搬回家中。
那一次,小螞蟻與黑螞蟻的“世界大戰”,至今難忘。那一次也使我發現了:即使再弱小的人也能蘊藏著出人意料的巨大力量。
我的發現作文5
每個人從每種事物中都會有自己的發現:牛頓從蘋果落地中發現了地球的引力;瓦特從水壺燒開產生的蒸氣中發現了水蒸氣的作用,從而發明了蒸氣機;魯班從植物的小齒中發明了鋸子……我在生活中也有些小發現,在這兒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那是我8歲的時候。一天,我注意到我家的小貓舉動異常:沒事的時候總愛用爪子抓門;從鐵門縫跳出或跳進時總把頭晃一下,晃了以后,有時不跳進來或跳出去,然后在原地“喵喵”亂叫,小貓的.行為真是太奇怪了。于是,我打算重出江湖,調查這“詭異”現象。
為了調查,我拿出“武器”——《百科全書》、《十萬個為什么》,戴上墨鏡、口罩和手套,沖向了調查對象——小貓。小貓見我來勢洶洶,殺氣騰騰,大驚失聲,連“喵”帶跑沖向大門。我來個急剎車,從側門沖出,逮住了正要從大門“越獄”的小貓。 我不等小貓喊半聲“冤枉”,我便把它押(準確地說是抱)入客廳,拿出“捆仙索”,對準小貓來個五花大綁,開始了我的研究。我對小貓抓門的動作進行分析,決心從爪子入手,開始研究。我強制性地逼近小貓“亮出法寶”,對爪子仔細研究后,翻開《十萬個為什么》查找有關“貓”的知識。皇天不負有心人,我終于找到了。原來,貓太久沒有抓老鼠,爪子會長長,以后,抓老鼠就會變得極不方便,它們便會尋找可以磨爪子的東西磨它們的爪子,使爪子不會變得遲鈍。哼哼,果然難不倒我。下一個問題我也如法炮制,可這回卻找不到答案。也難怪,誰會研究貓怎么跳鐵門縫呢?我決心自己解決。我先推斷出胡子跟這個問題有絕對性的關系,再量出貓胡子的長度與身體最寬處的長度,一比較,完全相同,我不禁樂開了花,原來,貓身上也有小型工具呀!小貓晃腦袋,其實是在測量鐵門縫的大小,才確定是否可以跳進跳出,真有意思!
這就是我的發現,一個小小的發現,只要我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一定會有更加重大的發現的!
我的發現作文6
“發現,來源于實踐,而實踐則來自于生活。”這句名言說得一點兒也不錯,我就有過這樣的經歷。
有一次,我正在做作業,突然常見得肚子餓了,正好想起媽媽昨天買了很多香蕉,于是便去廚房里拿香蕉吃。吃著吃著,無意間看見香蕉里的許多黑點,密密麻麻的。以前吃香蕉時因為沒什么特別之處所以沒在意,這究竟是什么呢?一個疑問從我腦海里蹦跳出來。我帶著疑問去問爸爸,誰知爸爸卻對我說:“你不多動腦想想,有了疑難問題要多動腦筋。”看來,我只有靠自己了。回到自己的房間里,我冥思苦想,想了很久。突然,一個可怕的想法:會不會是蟲子呢?我興沖沖地向爸爸提出了警告。爸爸卻笑著說:“傻孩子,這怎么會是蟲子呢?”聽到這回答,我只好再去想。這次我學著動畫片中一休和尚的動作:雙腳一盤,一只手在頭上轉圈。
我從書上知道任何植物都有種子,嘿!這會不會是香蕉的種子呢?我小心地把這些小黑點從香蕉里挖了出來,小心地把她們埋在松軟的土里,澆了一點水。每天放學回來都要仔細去瞧瞧她們有沒有變化。幾天過去了還是沒發芽。我有點失望了,難道這不是香蕉的種子?可我的心在安慰著我:也許明天就發芽了!又是幾天過去了……爸爸察覺了我的行動,問我在干什么。當他聽了以后,笑著說:“怎么不去請教書本這個老師呢?”我只好在書里去找答案了,噢,原來是這樣:這些黑東西確實是香蕉的'種子!只不過已經退化,不能生長了。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她不發芽呢!這時我的心里比吃了蜜糖還甜,因為,我經過獨立思考,找到了香蕉的種子。
我從這件事懂得了一個道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或發明,都是在仔細觀察的前提下成功的。
我的發現作文7
昨天,我看了“春雨”第129期這篇報紙。其中溫明通老師的一篇文章,他的座右銘是: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這讓我想起了一件事,我也看著一只蝸牛去散步。同學欽巖恒送我一只蝸牛,我把它放在手心里小心翼翼的拿回家,并且拿紙杯給它做在了個窩,在里面放了幾片萵苣葉,就沒理它了。過了幾天我去換菜葉時,發現蝸牛不見了。我找遍所有地方也沒有發現它的蹤影,奇怪這家伙到底在那呢?我又在菜籃子邊把疏菜拿出來,才發現蝸牛趴在西紅柿里,在吃西紅柿呢!這時我才明白蝸牛是害蟲!我拿起西紅柿把蝸牛倒在地上,仔細觀察它可是它一動不動,可能是吃飽喝足了。過了一段我再次來看它時,蝸牛已不見蹤影,我趴在地上仔細看才發現有一條透明細線。順著細線找到了這個家伙,躲在一個陰暗的角落。
這是怎么回事?這讓我很疑惑,查了資料才知道, 這一條細細的線是蝸牛的分泌物,有助于蝸牛的爬行,可以幫助它找到回家的路。
我看著被它吃得傷痕累累的西紅柿,心想那么小的蝸牛竟然能啃出這么一個大洞。真是奇怪!我拿起放大鏡仔細觀察,發現洞的邊緣有一些細小的齒印。資料上說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卻有二萬五千多顆牙齒,真是不可思議!我記不起來在那里看到的一句名言:我是一只蝸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地看著我的臉,重重的殼裹著輕輕的夢想,拼吧小蝸牛!跑吧小蝸牛!
觀察蝸牛的行跡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想要真正了解各種生物的奧秘并不容易。不過,大自然越是這樣,就越吸引我們朝這個神秘的領域進發。
我的發現作文8
就在那天晚上,晚飯過后,爸爸就把我揪到外邊,來了一次夜里散步,沒想到居然能夠讓我們抓到了三只會唱歌的小蛐蛐。
抓到了這三只會唱歌的小蛐蛐,我心里滿是高興。我們很快就散完了步,領略了夜色的美景后,就急匆匆地趕回了家。一回到家,我就急忙地想著與小蛐蛐們玩。爸爸的一句話提醒了我,他說:"這里邊有一雄兩雌。"聽了這句話后,我感到有點疑惑。于是就好奇的問爸爸:"爸爸,你咋知道的呢!"爸爸沒有直接把答案告訴我,而是讓我通過觀察來判雄雌。為了理清那只是雄,那只是雌,我只好認真地觀察,希望能夠從中了解它們的特點。
經過我幾天連夜的觀察。我終于得出了結論。于是我就連忙跑去告訴爸爸,爸爸聽了后也肯定了我的發現。這三只小蛐蛐的特點很特別:它們的身體是黑色與褐色的,在它們的肚皮和兩條大腿上有略白的條紋。它們的角很小,像三角形,在它們的頭上頂著兩根須發,又細又長,顯得極為調皮可愛。它們那對又黑又大的眼睛,雖然顯得不靈敏,但卻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它們不靠視覺認路,必須靠它們頭上那兩條又長又細的須發去感覺前方的道路。這三只小蛐蛐總是愛動來動去,讓我難以觀察它們的嘴,所以就了解不到它們嘴巴的結構特點。在它們的`肩膀上還長著一對紗布似的翅膀。它們唱歌時就可以張開翅膀到處亂飛,同時也發出悅耳動聽的蛐蛐鳴叫聲。
平日里的三只小蛐蛐,總是愛睡懶覺,當它們睡醒時,它們就會唱起歌來,一整天都在唱個不停,它們那悠揚的歌聲絕對不會讓你感到厭惡,反而越聽越舒暢,越聽越動聽,仿佛是帶你進睡的搖籃曲。
從蛐蛐中,我發現了它的身體結構的特點,也讓我明白了觀察的重要性,只要你用心去留意一件事物,那便能夠發現其中的奧秘,讓你領會多一番的知識。
我的發現作文9
“落紅”,一朵開過凋零的花,沒有了開得正艷時的風華,也沒了剛綻時那婀娜的身姿,它就是一朵小小的而且枯萎了的,不起眼的花。“落紅”是黃昏是夕陽,是年過花甲的老人,有人覺得這一切都不算什么,更談不上是美,可是我卻認為它們是美麗的,而且純潔、儒雅。
一朵花、一個人、一天,一天太陽的旅途,最美妙的時刻莫過類似“落紅”入土,夕陽下山的階段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句話是龔自珍的名句,我所說的“落紅”也是從這里來的,曾經讀過一篇文章,里面的一句話,這句話寫出了“落紅”入土的兩個特點:一是短暫,二是別有深意,這兩個特點完全可以概括出“落紅”。接觸土地的'一瞬間也只不過區區三、四秒,四、五秒的時間,可它卻包含了一個儀式,“落紅”離開了大樹,卻投入了大地母親的懷抱,是告別,也是迎接。“別有深意”,我想它指的是“落紅”到了大地后又所做的貢獻吧。它等待著,等待著自己在雪下腐爛成春泥,融入泥土,做下一代紅花開放的奠基,為它們做肥料做更重要的養分。
夕陽,它等待著明天清晨的再一次升起;黃昏,它度過夜晚等待著黎明的蘇醒;一個人,年過花甲的人,他培養著自己的下代,也可以說是自己的接班人或生命的延續,同時他也在等待著,等待著生命的輪回,自己又一次的降生……
它的容顏沒了,裊娜的身姿與令人撫媚的風光也早已蕩然無存。又一朵凋零的紅花悠悠落下,它調了,可它的精神與作為,又重新把它那枯萎的外貌點燃,那么誰還能說它不是美麗的呢?
我的發現作文10
科學家塞繆爾·斯邁斯說:“對微小事物的仔細觀察,就是對事業、藝術、科學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訣。”
今天,媽媽要帶我去外公家,怕我無聊,邊給我買了條小金魚。到了外公家,我把金魚放在桌上,仔細觀察起來。它大大的眼睛,穿著一身金黃的`衣服,真像一個小公主!看著看著,我想:小金魚是怎樣睡覺的呢?去問問媽媽吧!“媽媽,小金魚這么可愛,哪它是怎樣睡覺的呢?”我嚷嚷著。媽媽說:“哎呀,你怎么這么傻啊!等大家都睡了,小金魚不一樣睡了嗎?你到時候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嗎?”“對呀!謝了,老媽!”說完,我就繼續觀察小金魚。終于,夜幕降臨了,大家也都睡覺了。
我從床上小心翼翼的走下來,生怕吵醒了大家,穿好了,往桌子旁走去。只見小金魚一動不動,雙眼睜著,只有鰓蓋一開一合輕輕地動著。“怎么回事,小金魚還不睡覺嗎?”我嘀咕了幾聲,便回床上了。過了大約十分鐘,我又去看小金魚,結果一樣子,我只好“無獲而歸”了。回到床上,我翻來覆去睡不著,心想:小金魚會不會死了啊?可早上還活蹦亂跳的呀!無數的疑問從我腦海里閃現。“算了,還是明天查閱書籍吧!”我自言自語起來。剛一起床,我就抱著《十萬個為什么》這本書查找答案。
其中有一頁專門講魚是怎樣睡覺的,有一段是這樣寫的:“因為魚沒有眼皮,如果你看到魚在水中一動不動,眼睛睜著,那就是魚在睡覺了。”頓時,我的臉紅彤彤的,因為沒有閱讀多的書籍,讓我連這一點都不知道。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探索科學中的奧秘,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所以,沒有觀察就沒有科學,科學是誕生于仔細觀察之中。只要在生活中處處留心,你就能揭開每一個奧秘!
我的發現作文11
就在這個周末,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效的應急自救方法,這可是個神奇的發現,大家請看我的介紹。
星期六,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自己在家里寫作業,寫了一會“課間休息”時,看到桌子上放著一個大大的紅蘋果。哇!它可是我的最愛,脆脆的、甜甜的,想想就能流口水,今天爸爸媽媽不在家,我就決定自己削蘋果吃。
想著削蘋果沒有多難,不就是用刨子轉著圈地削么,看了那么多次,早就會了。于是,我拿起了水果刨刀“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始,我還小心翼翼的,可是刨著刨著感覺自己手還挺巧的,刨刀輕輕松松地把蘋果皮削了下來,不免有些得意起來,誰知“得意就會忘形”,突然,我左手一陣鉆心地疼,“啊!”我疼得大叫一聲,低頭一看,壞了!手指頭血直流,我的手被刀刃削破了。我頓時慌了手腳,趕緊先用紙捂上,再四處尋找創可貼和消毒棉球,可是,媽媽每次都是變魔術般瞬間拿出來的,我卻一樣都找不到,血已經滲透了紙巾,順著手指流了下來。“病急亂投醫”我看見桌子上有一杯茶水,就趕快把手指插到了水里,哎呀!幸虧我機智,血沒有滴到地板上。這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杯子里的茶水被我的血染紅了,可我的.手指竟然也不流血了,更讓我驚訝的是,手不疼了。“難道是茶水的力量?”我疑惑地自言自語。
于是,我上網查了查有關資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茶葉泡水之后,會在茶水中產生許多物質,其中有一種叫單寧酸的神奇物質,它可以止血和止疼,原來今天立下汗馬功勞的是它啊!今天的歪打正著,可讓我長了見識,原來我國的國粹——茶葉,竟然這么神奇,不但是健康飲品,還是醫用神藥。
我傷手,卻有了神奇的發現,今天的血也不算白流了,嘿嘿!我記住了你——單寧酸。
我的發現作文12
我發現了一個秘密,你想知道嗎?別急,讓我慢慢道來。
前幾天,我的嘴唇嚴重缺水,還裂了一道道口子,偶爾會出血,雖然出的血不多,但出血時,疼痛無比!后來看見哥哥的嘴唇紅潤光澤,我可羨慕了,忙纏著他,讓他說出“秘方”。哥哥告訴我,他一直用潤唇膏。我聽了趕忙翻箱倒柜,想找到自己的那個潤唇膏,可偏偏我的潤唇膏像長了翅膀,我感到十分奇怪,明明昨天還看到的,今天怎么就忽然沒有蹤影了呢?這時,我打開一個箱子,頓時,一個潤唇膏出現在我的眼前,哇!我想發現了寶藏一樣興奮。手里捧著潤唇膏,手舞足蹈。
但我覺得唇膏好像是哥哥的。唉!不想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涂吧!我拔開盒蓋,正準備涂,被哥哥看見了,他飛箭似的沖過來,一把奪過我手中的潤唇膏大嚷:“小妹,你想潤唇膏想癡了,還是想呆了?糊涂得連字都認不識了!”他顯然被我氣得怒火沖天。上面真的刻有他的名字,邊沮喪地走開了,晃晃悠悠地走進了廚房,看見有一把青菜葉,就俯身抓了幾片用水沖洗后,用力拍打,利用它來發泄心中的煩惱。后來,直到拍打出許多菜汁,才放手。我瞄了一眼菜葉,看見這是青菜葉的`綠與未拍打的那種綠截然不同,一種是深綠色的,一種是淺綠色的。我向來喜歡綠色,便把青菜葉放在嘴唇上玩,一直情不自禁地玩了幾天。我驚奇地發現自己的嘴唇不但紅潤光澤,而且還光滑,比以前好多了!
原來,菜葉也能治療嘴唇干裂。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人只要敢于探索,無論什么事情都會有新的發現。
我的發現作文13
生活處處有學問,只要我們平時多觀察,多思考,多動手,就會有所發現。
星期六午飯后,我正坐在沙發上專心致志地看小說。爸爸走過來,拍拍我的肩膀,一臉壞笑地對我說:“乖女兒,去幫爸爸把煙灰缸洗一洗。”“我正看得起勁呢,自己去!”我極不情愿地回答。“少啰嗦,快去快去,爸爸叫你做點事也不行?”爸爸不耐煩地說。我只好戀戀不舍地放下書,站起來,就看到了煙灰缸里全是水,水里浸著幾個發胖的煙蒂,發出陣陣刺鼻的煙味,真臟啊!我一手捏住鼻子,一手拿著煙灰缸,來到陽臺,不以為然地把水倒在一盆長有蚜蟲的花上,我想那盆花不久就要被蚜蟲咬死,說再見了。
過了兩天,我去澆花時,意外發現那盆花仍然開得很燦爛,就像小朋友的`笑臉。我仔細看,發現昨天還張牙虎爪的蚜蟲們都靜靜地躺在盆底,一動不動,是不是死了?我找來棍子挑了挑蚜蟲,它們還是不動,我在仔細看看,知道它們已經死亡了。我迷惑不解地想:問什么花兒那么燦爛,而蚜蟲就會死?難道是昨天我倒的那些水起的作用?
為了證明這個想法,我今天主動去幫爸爸洗煙灰缸,把水倒進另一盆長有蚜蟲的花里。然后我目不轉睛地觀察起來。起初,蚜蟲沒什么反應,可過了一會兒,蚜蟲們開始煩躁不安地到處爬來爬去,過了幾個小時,它們就都永久性地睡著了。
通過這次觀察,我發現煙蒂泡出來的水是治蚜蟲的“良藥”,我高興地手舞足蹈,把這個新發現告訴爸爸。同時也明白,生活到處有學問,只要用心觀察,就會有所發現。
我的發現作文14
“叮咚叮咚”,上課了,老師走進教室,拿出一個雞蛋。咦!這是要搞什么名堂?我們竊竊私語。
老師微笑地說:“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單手捏雞蛋。”“哇!捏雞蛋?”“我可不想捏,一不小心會濺一身的。”“捏碎雞蛋,小菜一碟!”同學們議論紛紛。老師開始介紹規則:“第一、雞蛋要緊貼手心,而且只能用一只手,不能用兩個手指來捏;第二、不可讓雞蛋碰到桌子或其他堅硬的東西。誰想第一個來嘗試?”“我來!”我小心翼翼地把雞蛋放在手心上,然后五指握住雞蛋便開始捏。起初,我不敢用力,生怕把它捏碎。同學們看著,都鼓勵我:“大膽捏下去!”我聽了,立刻有了沖動。以為稍稍用力,雞蛋就會“啪”地一下就碎掉,可是,捏了一會兒之后,雞蛋并沒有什么動靜。即使使出吃奶的力氣來捏,也完好無損!我嘗試用兩只手來捏,還是沒有破!這個看似非常脆弱的雞蛋此刻卻像石頭一般。我都捏得手起青筋也無濟于事。大家都感覺很奇怪:“這是為什么?”
我放開雞蛋,讓其他同學試一試。小楠即刻抓起雞蛋就捏,他的手暴起青筋,臉憋得像紅蘋果,牙齒咬得吱吱響,眼睛瞪得比雞蛋還圓,可不管他使出多大的勁,雞蛋就是堅如磐石,他苦笑了一下只好放棄。第三個是小揚,他也一樣,即使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手心都捏出了汗,也于事無補。
所有同學一個個地敗下陣來。我就奇怪了,為什么平時一敲就破的雞蛋卻捏不破呢?我們抓住這個疑問進行探究。老師這時才告訴我們:雞蛋殼雖然很薄,但它的形狀是橢圓形的',這種特殊的結構,能使我們給它的壓力均勻地分布到各個部位,使作用在蛋殼上的力互相抵消,所以雞蛋就不會碎的。但如果我們用力戳雞蛋,就會砰的一聲碎了,這是薄殼原理。
通過這次試驗,我不但發現了雞蛋的秘密,還得到一個啟示:只有大膽嘗試,敢于追根求源,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我的發現作文15
聽完這個題目,你可能會想:書能煮?那不是都煮爛了嗎?你還別說,只要把你這個想法深一層去理解,就能得到“煮”書的真諦了。 五年級的時候,父親曾問我:“童兒,你知道‘煮’書是什么意思嗎?”我想了想,對父親說:“‘煮’書,乃是一門學問?” 父親笑了一笑,和顏悅色地給我講起來:“古代著名詩人杜甫,后人稱之為詩圣。每次他讀書都很講究,一定要反復誦讀,直到把書給讀得熟透了為止,‘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就是所謂的‘煮’書!” “哦!”我恍然大悟,“‘煮’書就是熟讀文章,就像煮東西,要讀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
哈!所謂咬文嚼字,不就是‘吃’書了嗎?” 父親摸摸我的頭,說:“是呀!只不過不能像蛀書蟲一樣,一定要用心去讀,不能讀得表面,要深入去體會。你還得從語文起步,每天早上起床是精力最充沛的時候。在那個時候放聲朗讀課文幾遍,不理解呢就反復讀,一定要不厭其煩,就像詩人杜甫一樣。” 在爸爸嚴格的監督下,我每天六點起床,堅持朗讀課文。
結果我發現,“煮”書使我漸漸愛上了語文。 每篇課文我都朗讀了很多遍,在朗讀的過程中,我仔細推敲著文中的'字、詞、句。書成了我形影不離的好伙伴。我在《索溪峪的“野”》,《鳥的天堂》,《第一場雪》中,領略了大自然奇幻的色彩,不僅景美,文也美;而《我的戰友邱少云》,《一夜的工作》,《長征》,又讓我激情澎湃,隨著作者涌入歷史的波濤……
“煮”書,讓我真正理解了課文,猶如與作者一起進入了課文的情境,那種感覺真是樂在其中。 “煮”書的樂趣是無以倫比的,只要你堅持“煮”書,你就能“煮”出一番味道來。當然,你可以加點味精(你自己的感想)。
【我的發現作文】相關文章:
我發現作文11-22
我的發現作文(精選)07-17
我的發現作文06-12
[精選]我的發現作文07-16
(精選)我的發現作文07-12
(精選)我的發現作文07-04
我的發現作文(精選)07-03
我的發現作文[精選]07-04
我的發現作文08-25
我的發現作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