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1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意為自我反省。那么優秀的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 1
學完本課,從語文的角度,在閱讀與寫作的銜接上還是比較成功的。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一個“情”字貫穿全文。在課前本人并沒有急于流露新課學習的動機。只是和孩子們談談整整一個暑假,自己是否留念過學校,留念學校的什么,給足學生時間交流。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本人在學生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也搭上幾句,以過渡到新授課的銜接。
(九月,天高云淡;九月,彩色斑瀾;九月,新意盎然……)學生來勁兒了,有好幾個孩子接著我的話題情不自禁地朗誦起來了,“九月,秋實累累;九月,楓葉火紅;九月……我高興極了!為了牢牢抓住孩子們這來之不易的激情,本人又加上了動作。“我滿懷喜悅地來到學校,看到那一群群小天使,沉寂了兩月之久的校園又恢復了活力……”有孩子站起來了,自己說起來了,手也動起來了。“有的……有的……還有的……”我又插嘴了,“是啊!這么美麗的學校,寫滿了孩子們的快樂,載滿了孩子們的幸福,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里……”板書題。
本文是通過記敘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快樂學習的情景,重點是通過讀體會學校生活的美好與幸福,以及感受到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友愛。本課在寫作特色上,層次清楚,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與課下,最后以自豪贊美的感情點題。因此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問、讀、查、想、寫”等方法弄清課文內容。
2、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在這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對全文不同形式的朗讀去理解“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點明題目,因此,在讀時要重讀。2、3句通過古老的銅鐘,美麗的鳳尾竹,更加增添學校的鄉村氣息和民族特點,更突出這是一所令人難忘的學校。
但本課的生字掌握情況很差,主要是寫,本課的生字不但多而且難寫。“舞、戴”等字,班上三分之一的學生沒寫對,不是掉豎就丟橫的。課后本人利用編字謎加動作的形式進行了特殊字的形象區分,具體“略”。
總之,學生在40分鐘內要始終如一地興奮學習,得要我們老師也要有興奮的教態,更要有適合學生口味的方法吸引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內外結合,讓學生在平和,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因此,語文課的成功要把激發學生的“興趣”擺在教學中的重要位置,同時也要求老師靈活掌握教材及各個知識環節。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 2
開學第一天,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上了《我們的民族小學》的第一課時,真的讓我大吃一驚。沒想到的是,三年級的學生與六年級的學生在上課時的差距這么大。其實,在暑假備課時,我已經把新課標中年級的要求做了深入的研究,為的就是把握住課標要求,有針對性、目的性的在教學時訓練學生的語文基本功。加上暑假參加了省級培訓,聽了很多專家的講學,學習了很多先進的教學理念,想把它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可是,第一天上課學生就給我來了一個下馬威,弄得我有脾氣也沒處發。
首先,從自身來講,多年來我一直教高段,形成了一些習慣,不太適合中年級的學生。例如:講課的語速過快,很多的學生因為經歷不集中,根本都沒有聽到,幾句話下來成了我和幾個孩子的課堂。即使停下來,學生也不知道你已經生氣了,照常做自己的事情。
其次,學生剛經過暑假生活,從二年級上來,許多的`習慣還沒有養成,再加上新老師的要求不一樣,也是弄得手忙腳亂。一節課就這樣稀里糊涂下來了。對老師的提問根本沒有反應過來。
總之,教這班學生我做好了心理準備,要有充足的耐心,從一點一滴做起。例如:最頭疼的課堂常規,需要天天訓練,學生精力集中,能夠聽懂老師的話也要加強等等。另外,我還要爭取家長的支持,慢慢提高教學效果。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 3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寫西南邊疆一所美麗而充滿歡樂的民族小學,反映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本文的學習,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們各族兒童的團結友愛和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這樣的情感要讓學生自己去領會,自己去感受。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學習,自主討論,自己感悟,不壓制學生的思想,給學生心靈放飛的權利,培養了學生的悟性、靈性。
在學習文章的過程中,課文沒有寫孩子們是怎樣上課的,于是我讓學生自己來說說他們上課的情景。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的說:“他們聽得目不轉睛。”有的說:“他們積極舉手發言,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有的說:“他們讀得又整齊又動聽。”……另外,學生在讀“我奮力向峰頂爬去……”時我讓他們做動作并想象,學生讀得有的非常起勁,再讓他們對比想象爺爺爬時的樣子。有的學生就說,爺爺也很奮力像老猴子一樣……惹得全班學生忍不住哈哈大笑,這時提醒學生:“看來同學們都認為老爺爺也很努力,所以他們爬呀爬,終于爬上了山頂。”這樣的合理猜測,打開了學生的思維,給了學生想象的空間。
此外,我還把知識延伸到課外,在立足于課內,打好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把語文知識聯系到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學完課文以后,我讓學生來畫畫這所民族小學,同學們都興趣高漲,動起手來了,畫的是各有千秋。我挑選幾幅比較出眾的作品展示給全班的`學生,并讓作品的主人脫離課文來向大家介紹一個你所畫的民族小學,使學生真正把課本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接著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小學,來說說我們自己的學校。經過小組討論后,同學描繪了自己所在的小學,而且講的十分生動有趣。例如有的同學講到:我們的學校多美啊!紅旗高高迎風飄揚,特別引人注目。平坦的操場,是我們玩游戲的樂園。青青的草坪可以讓我們當床一樣睡覺。明亮的教室是我們學習的地方,你聽!教室里傳來了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大家學得多起勁啊!……講完后,我讓學生課外把自己的學校用自己的話寫下來。這樣主動、自主的學習,給了孩子們一片開放的園地,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講,講自己喜歡的,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也使得課堂上的知識進一不得到了升華。
在教學中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進行開發,變封閉為開放,教學活動猶如放飛快樂的翅膀,讓學生的閱讀快樂從課本飛向想象的空間,從課堂飛向課外,多形式和多渠道,高效地發展了學生的語文能力,體現了語文教學與生活的有效結合。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 4
《我們的民族小學》這篇課文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一、善于發現,激發興趣
學生在家里呆了兩個月,生活隨意,注意力不集中,為了吸引學生,上課伊始,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談發現。學生都非常感興趣,一個接著一個的談著自己的發現,尤其是對于少數民族的服飾,印象更為深刻。學習興趣有了,為隨后開展的深入理解文本鋪墊了基礎。
二、自主識字,指導寫字
識字和寫字在中年級仍然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要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本課的'生字較多,涉及的新詞語也比較多。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認記。比如,要求會寫的生字中有3個是形聲字,“蝴、蝶、銅”,就可根據形聲字的特點識記這些字的字音、字形。“傣”讀dǎi,不要讀成tǎi;“昌”是翹舌音,不要讀成cāng;有些字的筆畫較多,比如,“戴、舞”,要引導學生注意筆畫、筆順,避免寫錯。在指導書寫方面,除了指導難寫的字外,其他的都放手讓學生在課后去掌握。在生字的學習中,我只重點和大家學習兩個字“舞”和“戴”兩個難字,其余的幾乎略過不說.看到孩子們的作業交上來時,我發現大部分孩子能夠寫正確,而且書寫特別認真,只是個別孩子書寫的質量不高,寫得不漂亮。寫一手好字,是語文課應該追求的,應當是每節課都必須要的。
三、以想促悟,悟中朗讀
在教學時,讓學生充分讀書,談讀書感受,充分來喚起學生的想象,以激發興趣,從而達到保持學生注意力,以達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例如對于邊疆的民族小學學生上課的情況,課文中并沒有寫具體,只寫了他們動聽的讀書聲,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抓住這一空白點,讓學生來說說民族小學的同學們上課讀書時的情景。有的說:“他們讀得很流利。”有的說:“他們讀得津津有味。”有的說:“他們讀的繪聲繪色。”……
又如在學習窗外十分安靜一句時,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情境,“如果我們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鳥、樹枝,我們會怎樣想呢?”這個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今天學生理解到位,朗讀到位。
開學第一課,難免會有遺憾,自我感覺在課堂上的語言還是顯得不夠精煉,問題不夠明確。今后要細心斟酌、精心設計教案。這樣,才能調動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快樂地學習!今天有部分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發言不夠積極,我相信學生也會慢慢進入狀態的!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 5
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課是《我們的民族小學》。課文描寫了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剛開學,放慢速度,讓孩子們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收心工作之后,第一節課檢查預習,學生讀了課文后,思考:“課文中描寫的民族小學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希望孩子們的回答積極向上的,預設“我覺得這所學校很美麗。”“我覺得這所學校里的同學很快樂。”……但現實和愿望總是有距離的,與我的想法有些背道而馳。
郭翰聰站起來說:“我感覺那所學校有點古老。”他說得雖然有點偏。接下來,朱銘熙站起來回答:“我覺得那個學校很差的。”我一愣,再請一個學生,他說的話讓我一驚:“老師,那個學校很窮。”……不行,這樣任由他們說下去,我會被他們牽著鼻子轉,越轉越遠,還能回到課文的意境中去嗎?我略一思索,換了一種問法:“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你們一定能發現這所民族小學是很吸引人的,看看這所民族小學好在哪兒呢?”──這下,學生們的思路沒有像脫韁的野馬了,他們說出了這樣的感受:“民族小學的學生的服裝很鮮艷。”“那里有很多美麗的植物,有絨球花和太陽花,還有鳳尾竹。”“那么多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在一起學習,他們上課很專心。”
不同的問法,不同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不能跟著教案,適時調整教學設計。這關系到教學目標能否達成,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是否有效。課堂是可以預設的,同時,課堂也是生成的靈動的多變的。許多時候,老師做不到先知先覺,學生也不可能亦步亦趨,時時處于被掌控中。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要精心設計問題,問得精問得巧,即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廣度,又有“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效度。教師得隨機應變,靈活變通,不妨換一種問法,想辦法引導學生進入有效學習狀態,去感受去體驗課堂學習的充實與快樂。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 6
看著三年級小孩子充滿稚氣的笑臉,聽著他們可愛的嫩嫩的聲音,尤其是感受著他們在課堂上的點滴成長,滿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本節課,我設計了3處想象。第一處同學們來上學時的情景,我先范讀,要求同學們邊聽邊想象:“在你的小腦瓜中,看到了什么?”開始,孩子們想象很局限,只有一個孩子舉手,說:有很多民族的'小學生都來上學。我意識到孩子們對這種教法不習慣,于是示范引路:在劉老師的頭腦中,仿佛看見了……然后再讓學生邊想像,邊朗讀,達到了較理想的效果。
有了如上的示范引路,緊接著又設計了一處想像環節: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會怎樣打?孩子們開始雀躍起來:小鳥,你好!小鳥,早上好!我趕緊表揚:多有禮貌的孩子!多可愛的小女孩子!孩子們的高興之情溢于言表。
在教學第三段時,引導學生想象:如是你是一棵小樹、一只小鳥、蝴蝶或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朗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么做?李依陽小朋友的回答真讓人叫絕:“如果我是一只站在枝頭的小鳥,我一定不敢再叫了,因為我怕打擾了小朋友們讀課文。我會靜靜地欣賞。”有了這樣的感悟,再感情朗讀已是水到渠成。
孩子們的成長,讓我仿佛看到了:孩子們想象的翅膀在長大!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 7
課文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美得很有特點,各民族的小學生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裝點得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還有鳳尾竹,更增添了學校的鄉村氣息和民族特色。這是一所團結的學校:同學們來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國的大家庭里,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這是一座充滿了歡樂、祥和氣氛的學校:孩子們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讀書和來看熱鬧,可見對孩子們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羨慕。
在課堂上,學生對于民族小學的特殊之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對小動物們的到來感到很新奇,在課堂上大家都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認為這樣一所民族小學是十分令人懷念的,在那里讀書也是十分幸福的。
在讀書中學生可以很好地把握情感基調,課文讀得有感情,學生好像身臨其境一樣。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這更是一所團結的學校;大家雖然來自不同的家庭,來自不同的民族,但都是好朋友,共同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緊密地團結在五星紅旗下。學校的美麗和團結既是作者所要贊美的內容,也是引起自豪的原因之一。
教學課文最后一段中“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我們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這句話中,
孩子都知道該怎么讀。馬曉燕很會說,立即說這是因為我們很自豪,應該很自豪的讀。我把這個詞寫在黑板上了,表揚了馬曉燕的感悟很準確,便問孩子什么是自豪呢?有同學立即喊出來是驕傲的意思。可是立即有反對的聲音,很堅決的'聲音“不是,不是驕傲的意思!”我沒有正面回答,只是進一步反問孩子是嗎?我看到馬兵正在玩著什么,故意以他為例子,說了“馬兵最近的字寫得很有進步,老師表揚了他,他立即得意洋洋,驕傲極了!這是個驕傲。”接著又舉例說當我看到中國健兒站在領獎臺上看著中國的國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我的心里真是無比驕傲!請同學們說說這兩個驕傲意思一樣嗎?在這么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孩子立即分辨出不一樣,立即說第二個驕傲就可以用自豪了。那么我們課文里的自豪是為什么自豪?“為這所學校的美麗自豪!”“為小朋友在這里快樂的生活自豪!”嗯,已經點到了,我就此止步。還是用讀的方法,讀了孩子喜歡的句子,有一些學校環境美的句子,一些窗外安靜的句子,請孩子們多讀讀這些句子,讀好這些句子。在生字的學習中,我只重點和大家學習兩個字“舞”和“戴”兩個難字,其余的幾乎略過不說。看到孩子們的作業交上來時,我發現大部分孩子能夠寫正確,個別孩子不對。不過書寫的質量不高,寫得不漂亮,我又花了半節課時間練書寫。寫一手好字,是語文課應該追求的,應當是每節課都必須要的。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 8
《我們的民族小學》這篇課文學完了,這是一篇抒情散文,課文描寫了我國西南邊疆一所美麗而充滿歡樂的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同時,也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課文學完后,反思自己的教學,我感覺自己在引領學生讀懂課文的重點語句和指導學生第一次寫好鋼筆字方面做得較好,而對學生關于民族知識的拓展方面還不夠。
首先,在引領學生讀懂課文方面,我花的心思比較多,由于學生剛剛結束漫長的暑假,對以前的朗讀指導有所遺忘,學生在假期里都進行了充分的預習,有的同學甚至能熟練地把課文背誦下來,但是卻只求熟練,沒有深入課文內容,沒有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只是就讀而讀。比如,你從哪些語句中能看出窗外十分安靜,學生接著就能找到文中的語句并熟練地讀出來,我進一步引導學生,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學生能抓住“不搖、不叫、停”等詞語來體會,那你能通過讀把這種靜表現出來嗎?學生雖然讀了,但仍然不到位,這時候,他們只是簡單地壓低了自己的聲音,沒有讀出其中的韻味,這時,我適時進行范讀,然后讓學生試著讀,再指名讀,學生基本能領悟其中的韻味,讀出了意境。通過指導,學生再聯系上下文來讀,同學們便能體會到這里的學生上課時的認真和讀課文的好聽,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一下子高漲起來,為突破對學校的熱愛這個難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本課的生字書寫的指導中,我頗費了一番思考,學生雖然對寫字并不陌生,但是,這一課的寫字卻擔任著學生寫好鋼筆的重任,也就是說,學生今后能不能寫好鋼筆字,西部細化寫鋼筆字,關鍵要看今天我對于鋼筆字的教學效果。首先,我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減小學生對于寫鋼筆字的懼怕心理。“同學們,老師很高興,你們又開始掌握一項新本領,在一年級老師教會了你們寫鉛筆字,今天老師非常高興再教你們用鋼筆來寫字,想不想把鋼筆字寫得漂亮?”學生熱情高漲,齊聲說:“愿意!”為了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我鼓勵學生說:“同學們,看你們的認真勁兒,看你們的聰明勁兒,我一看就知道你一定能把鋼筆字寫得漂漂亮亮,老師還期待著欣賞呢,想不想寫給老師看?”“想!”同學們大聲地說。在接下來的指導中,我面面面俱到,從同學們的坐姿,腳放的位置,筆尖的朝向,筆桿的位置,一一指導,一一鼓勵,學生寫得非常認真。就連原來寫字在那里總愛愣神的同學,也興致勃勃地認真書寫,看到所有的同學的認真勁兒,我真高興。我相信,他們一定會練一手漂亮的鋼筆字的。
對于本課的教學,我認為在指導學生收集相關知識方面做得還不夠,下一步還要充分調動同學們學習的自主性,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 9
這篇課文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間的友愛和團結。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以下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一、拓展資源,引發興趣
我設計了“民族風情展示會” 這一綜合性學習活動環節。我制作了課件讓同學們觀察:少數民族風情,學生們興趣很高,知道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許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和睦相處,共同生活,了解了不同民族的風俗人情。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美麗的學校共同學習。
二、以想促悟,激發興趣
學生在閱讀中轉換、補充、生成。在教學時,充分來喚起學生的想象以激發興趣從而達到保持學生注意力以理解文本的目的。
例如對于邊疆的民族小學學生上課的情況,課文中并沒有寫具體,只寫了他們動聽的讀書聲,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抓住這一空白點,讓學生來說說民族小學的同學們上課時的情景。孩子們有的'說:“他們聽得目不轉睛。”有的說:“他們聽得津津有味。”有的說:“他們讀的書聲朗朗。“有的說:“他們積極舉手發言,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整堂課總體感覺教學環節環環相扣,重點也很突出。但自我感覺自己在課堂上的語言還是顯得有些羅嗦。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過渡語言、激勵語言、提問語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師細心斟酌、精心設計。這樣,才能調動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快樂地學有所得!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 10
在教學課文最終一段中“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我們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這句話中,孩子都明白該怎樣讀。宋天琪很會說,立即說這是因為我們很自豪,應當很自豪的讀。我把這個詞寫在黑板上了,表揚了宋天琪的感悟很準確,便問孩子什么是自豪呢?有同學立即喊出來是驕傲的意思。可是立即有反對的聲音,很堅決的聲音“不是,不是驕傲的'意思!”我沒有正面回答,只是進一步反問孩子是嗎?我看到張俊康正在玩著什么,故意以他為例子,說了“張俊康最近的字寫得很有提高,教師表揚了他,他立即得意洋洋,驕傲極了!這是個驕傲。”之后又舉例說當我看到中國健兒站在領獎臺上看著中國的國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我的心里真是無比驕傲!請同學們說說這兩個驕傲意思一樣嗎?
在這么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孩子立即分辨出不一樣,立即說第二個驕傲就能夠用自豪了。那么我們課文里的自豪是為什么自豪?“為這所學校的美麗自豪!”“為小朋友在那里歡樂的生活自豪!”嗯,已經點到了,我就此止步。還是用讀的方法,讀了孩子喜歡的句子,有一些學校環境美的句子,一些窗外安靜的句子,請孩子們多讀讀這些句子,讀好這些句子。在生字的學習中,我只重點和大家學習兩個字“舞”和“戴”兩個難字,其余的幾乎略過不說。看到孩子們的作業交上來時,我發現大部分孩子能夠寫正確,個別孩子不對。可是書寫的質量不高,寫得不漂亮,我又花了半節課時間練書寫。寫一手好字,是語文課應當追求的,應當是每節課都必須要的。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 11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一篇抒情散文。課文描述了我國西南邊疆一所美麗而充滿歡樂的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同時,也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上學的路上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各民族的小學生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干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墻上搖晃。這是一所團結的學校:同學們來自不一樣的民族,穿戴不一樣,語言不一樣,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國的大家庭里,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這也是一座充滿了歡樂,祥和氣氛的學校:孩子們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讀書聲和看熱鬧,對孩子們的幸福生活多么羨慕!
教學本課,我用一個問題貫穿全文的教學——民族小學和我們的學校有哪些不一樣學生找出了許許多多的不一樣,例如:民族小學的學生是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來到學校的,而我們是從開闊的馬路上來到學校的。同學們眼前仿佛出現這樣的景象:早晨,民族小學的`同學們歡快地走在上學的路上,空氣多么清新,景色多么美麗。之后又有學生找到了:民族小學有古老的銅鐘掛在打青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墻上搖曳,而我們的學校沒有這些景物。我抓住時機,引導學生想象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上發出的聲音是多么悠長,清脆,想象鳳尾竹的樣貌在潔白的粉墻上搖晃又是怎樣的美麗的畫面,這樣,同學們體會到了這所學校是多么美麗,讀起來也就美美的。同學們也找到了"大家穿戴不一樣,語言不一樣,都成了好朋友",我們的學校有少數民族,但不能稱為民族小學,因為學校大多數同學都是漢族的,我們穿同樣的衣服,說的都是普通話,這和民族小學是不一樣的。他們也找到了"上課了,不一樣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我們是在不一樣的教室學習,他們卻在同一間教室學習,可見他們人數很少,這也是一個不一樣之處。從這些語句中,我們體會到他們很團結,他們雖然穿戴不一樣,語言不一樣,他們卻成了好朋友,他們還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這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他們的團結。同學們還找到了其他不一樣之處:我們在教室里讀書,外面僅有轟鳴的汽車馬達聲,他們讀書時卻有小鳥,蝴蝶和猴子在旁邊好奇地聽著;下課了,他們跳孔雀舞,做游戲,能夠把小鳥,松鼠和山貍都吸引過來,我們不跳孔雀舞,也沒有小動物能被吸引過來,經過比較不一樣,我們羨慕他們的無憂無慮,感受到他們的歡樂。
在尋找民族小學和我們學校的不一樣的過程中,我們深刻地了解到民族小學的特點:美麗,團結和歡樂,充滿對這所學校的向往之情。因為感受深刻,朗讀時,也就自然做到了感情豐沛。這樣,抓一個問題,將課文學透,學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我們憑民族自信08-29
小學作文:民族風俗08-20
小學作文教學反思09-25
民族的明天05-04
我們小學作文11-16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優秀范文04-25
游民族村小學作文(通用28篇)11-02
我們的學校小學作文02-05
實用的我們小學作文02-15
我們的小區小學作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