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選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漢、魏、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并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下面是關于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選的內容,歡迎閱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篇一】
書是有價的,但又是無價的。書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了。
我讀過一本書:《三國演義》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文學名著。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是趙云。趙云,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人稱“常山趙子龍”,對蜀國劉備忠心耿耿。趙云從 20 歲起,就隨劉備南征北戰,奮勇殺敵,他身經百戰,所向披靡。他為蜀國的江山社稷耗盡了心血,直到白發蒼蒼仍為蜀國四處征戰,趙云為蜀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長板坡大戰中,阿斗和糜夫人與趙云走散,趙云急忙前去找,終于在一堵矮墻邊找到,但是糜夫人已受重傷,無法行走,她把阿斗交給趙云后,投枯井而死。趙云把阿斗背于身上,曹兵來追殺,趙云連殺 65 名大將。幸得曹操愛才心切,命部下不得放箭,趙云才得以在十萬大軍中背負阿斗,殺出重圍。
三國時期戰火紛紛,品味古中國文化,了解我國歷史,這是作為一個現代中國人應該做到的!
我想如果可以做成一個像趙云這樣有勇有謀的人,那真的是太好了。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篇二】
有幸經過認真學習新聞學知識后再次拜讀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一部介紹從漢末黃巾起義群雄割據直至西晉初年三國歸晉近105年的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而其中使我尤為驚訝的既不是狀諸葛多智而近妖,亦非仁德至極的劉皇叔,也不是忠勇至圣的漢壽亭侯,而是戰爭中對于新聞信息的把握程度,這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戰爭的勝利與否,甚至可能成為一場戰爭的轉折點所在。
最出名的赤壁之戰,之前曹操派蔣干入吳勸降周瑜反遭偽造書信迷惑自損重將,而后又中黃蓋苦肉之計盲目接受黃蓋投降,以及錯誤的接受了龐統鐵索連環之計,一步一步走向失敗的深淵。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曹操對于新聞信息的錯誤甚至盲目把握,分不清楚正確信息和錯誤信息,把一些別有用心的“謠言”盲目利用導致失敗。而另一方面諸葛亮通過對天象的準確把握,掌握新聞的時效性,及時借取東風成功取得勝利。這充分體現了對于新聞信息的把握對戰爭起到的巨大影響。
另一方面,對于新聞信息的'把握如果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往往也只能功敗垂成。最明顯的例子是諸葛亮錯用馬謖導致街亭失守,先帝曾言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然而諸葛亮只看到馬謖為舊將,文韜武略卻不能透過現象觀察到其本質。這也直接導致了后來的用空城計巧退司馬,這也是一個例子,司馬懿對于孔明城中一片安寧景象以及旌旗飄動的假象,不能透過現象觀本質從而匆匆撤兵錯失良機。
同時我也聯想到了關于新聞信息的把握需要一定的隱秘性,如果不知道把收集到的信息加以保密,很容易泄露從而釀成大禍。這一點在漢室宗親以及漢室舊將多次計劃謀殺曹操中很容易看出來,馬騰與朝內大臣密謀舉事因為小妾泄露機密,董承吉平眾人謀曹操因仆人泄密,伏氏皇戚謀曹操因頭巾泄密充分體現出他們沒有能夠做到對重要信息的保密,這也導致了失敗。
通過認真拜讀《三國演義》這使得我對新聞學有了更好的認識,相信日后我一定會在新聞學學習方面有所提高。
附:圖書簡介:《三國演義》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所著,為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一部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偉大作品。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吳。蜀。魏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大概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近兩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等等人物形象膾炙人口,不以敵我敘述方式對待各方的歷史描述,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編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匯融于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篇三】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里面清楚地記載了從東漢末年開始,到黃巾起義、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關云長千里走單騎,借東風火燒赤壁等,直至西晉統一全國。東漢末年,政治黑暗,各路軍隊紛紛起義,當時的年代兵荒馬亂,民不聊生,漢靈帝劉宏昏庸無比,加上奸臣貪贓枉法,國家時刻面臨著崩潰的危機。不久,黃巾起義爆發,劉關張投軍,九個月后,黃巾起義被消滅,董卓進京,朝廷起內亂,不少官員被殺。曹操逃出洛陽,招兵買馬,不久董卓被殺,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但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那,便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最后在古城會面等,一直到西晉統一三國。《三國演義》是由羅貫中寫的,打這以后,有很多人仿照他的寫法,如,《封神演義》,《楊家將演義》等。但是,《三國演義》更能透露我國古代的種種歷史與文化。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人物是諸葛亮,他是一個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三國演義》這本書不僅讓我了解了古代文化,而且讓我知道三國中每個人的獨特之處,我喜歡看《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50字01-26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 關于三國演義的讀書筆記350字01-26
三國演義的讀書筆記06-01
三國演義的讀書筆記精選10-07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06-01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06-01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06-01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07-20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