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高一讀書筆記范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草船借箭》高一讀書筆記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草船借箭》高一讀書筆記范文1
《草船借箭》是我國著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讀了這篇課文,我的感想頗多。
這篇課文講了三國時期心胸狹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處處比自己強,便懷狠在心,想害死諸葛亮。于是,他以軍中缺箭為名,讓諸葛亮十天造出十萬支箭。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卻胸有成竹地答應了,還說只要用三天,他趁著漫天大霧,用草船從曹營“借”了十萬支箭,使周瑜的詭計落了空。
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體現于他知人。熟話說得好:知己彼己,方能百戰百勝。諸葛亮對這句話理解的十分到位。這一點,從文章中的許多地方都能看出。而軍中最近缺箭,定是要讓他去造箭,卻又不給他備齊材料,讓他在規定的時間里造不好箭,被孫權處死。所以,他夜觀天象,就已經想好了對策,要趁第三日大霧只是去“借”箭。
而他在為借箭做準備時也體現了他的知人。他沒有請別人去幫自己準備船、草把子、青布幔子和軍士,而是單單請了魯肅。這又是為什么呢?原來,他知道魯肅忠厚老實、言出必行,非常的可是靠,而且還不會泄露問他借船的事。所以,諸葛亮才選擇了他幫助自己準備材料。難道這還不算知人嗎?
而去借箭時,也體現了他神機妙算。他之所以敢在霧天大搖大擺的來到曹軍水寨前是因為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在大霧天不會出兵。而他又知道曹操肯定會用箭去射他們,所以才去曹營前“借”箭。果然不出他所料。霧天,曹操怕江上有伏兵,就命令一萬多名弓弩的手朝江中放箭。這樣一來,正和了諸葛亮的心意,輕輕松松地得了十萬支箭。可是以說,如果諸葛亮不了解身邊的人和敵人,拿他根本就借不到箭,只能乖乖地被周瑜殺頭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懂得了妒忌會讓人心眼變細,良心變壞,所以我們應遠離妒忌,要心胸廣闊,這樣才能做一個有用的人!
《草船借箭》高一讀書筆記范文2
《三國演義》是我國歷史上最優秀的古典名著之一,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它的故事也不斷地被拍成各種電影、電視劇。趁著暑假,我就從書架上抽出了《三國演義》,趴在床上靜靜地看著,去了解那一段刀光劍影的動蕩歲月,去體會書中所描述的愛恨情仇。
其中草船借箭的那一部分讓我覺得特別精彩。當時的吳、蜀兩家剛剛結盟,曹操卻率領大軍殺來。東吳的周瑜雖然智勇雙全,但是氣量太小,一心想借機會除了諸葛亮。他們知道曹操的隊伍都是北方人,不懂水性。就準備與曹操在水上作戰。周瑜找來諸葛亮,命他十日之內造十萬支箭備戰。但諸葛亮卻笑笑說只需三天就夠了,還立下軍令狀。魯肅等人都覺得這根本就是個不可是能完成的任務。可是諸葛亮只向魯肅借了20條船30人,然后一、二天卻一點行動也沒有。到了第三天凌晨,江上布滿大霧,諸葛亮帶著裝滿稻草的船開往曹營,船上的士兵擂鼓吶喊,但當時霧茫茫的,看不清楚,曹操怕有埋伏就不敢出兵,他命令弓箭手不停地射箭。就這樣,諸葛亮的草船上插滿了箭,趁著順風逃走了。回去一數,船上密密麻麻的有整整十萬多支箭呢!真是太精彩了。
通過這個故事,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當時又沒有天氣預報,可是諸葛亮偏偏料事如神。我想這完全依靠的是他平時積累的科學知識,還有遇事冷靜思考的好習慣。再說說周瑜,真讓人看不起,一個大將軍卻這么小氣。如果他和諸葛亮能夠團結一致的話,一定會成就一番大事業的。還有那曹操也太笨了,如果當時用上一些火箭的話,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諸葛亮恐怕是逃都來不及嘍。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
《草船借箭》高一讀書筆記范文3
讀過《草船借箭》的人都知道,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雖然最后他未能成功的興復漢業。但他,告訴了我,敢于冒險才有機會。草船借箭就說明了這個道理。當時,諸葛亮被周瑜所逼迫,讓他在不可能的情況下造出十萬枝箭來,于是諸葛亮就算出一個大霧之天,與魯肅一起完成了去曹營“草船借箭”的神奇之舉,痛痛快快地向周瑜交了差。在這里,我看到了一個敢于冒險的諸葛亮,而不是一個謹慎的諸葛亮。其實諸葛亮自保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可他卻選擇了冒險。他能夠算出哪天早晨江上有霧,他能夠判斷出曹兵不敢出來迎擊,他能夠想到曹兵一定放箭,但是他能夠肯定曹兵不會放“火箭”嗎?一切都是未知。要知道此時諸葛亮的“東風”還沒借過來,大江之上刮的還是西北風,如果曹操靈機一動:“放火箭”!后果會怎么樣?他一定想過,可他還是選擇了去冒險。因為他明白,不冒險,自己連機會都沒有了。法國一位叫居友的學者說過:“卓越的人,便是在思想上或在行為上最能追求,最能冒險的人”。有些人一生碌碌無聞,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勇氣接受人生的挑戰。他們畏懼困難和失敗。有一顆種子,它這樣想:如果我往上長,一定會碰到堅硬的石頭;如果我往下扎根,可能會傷著自己脆弱的神經;如果我長出幼芽,一定會被蝸牛吃掉;如果我開花結果,一定會被小孩連根拔起,還是躺在這里舒服、安全。終于有一天,一只覓食的公雞將它啄進了肚子里。看來,不敢冒險就不能獲得成功,種子永遠就不能開花結果。
我要努力,努力地向諸葛亮學習。敢于冒險,擁抱成功。
《草船借箭》高一讀書筆記范文4
《草船借箭》寫了諸葛亮知天時懂地識人心,順利的向曹操借到了十萬支箭。
諸葛亮先看天象,知道三天后有大霧,察看水流知道船回來是順風順水,還了解魯肅是個老實人,曹操生性又多疑,不會出兵追趕,所以能借箭成功,因為他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從中可是以看出,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提前做好準備。就拿隊伍來說吧,為了打勝仗,隊伍進行了艱苦訓練,他們每天5:00起來跑步,隊列訓練……7:00才吃早飯。他們吃早飯時也是非常嚴格的,不準有一個人說話,只要有一個人說話就讓所有的人站起來全部不準吃飯。由于這樣的長期訓練,他們有了良好的習慣,一旦打仗或完成其它的任務時才有過硬的體魄和嚴格遵守紀律的精神。
大到隊伍的嚴格訓練,小到一個學生的學習準備工作,都是為了打有把握之仗。
每節課前我們都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把書都放在桌上。例如上美術課要把水彩筆,油畫棒等美術工具準備好;體育課時,我們要穿運動鞋,要做熱身運動……這些準備工作是為了上好課,學好本領。
《草船借箭》告訴我們,要打有把握的仗,必然要事前做好準備工作,如隊伍平時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學生課前要認真預習,考試前要全面復習。
我們要像諸葛亮那樣專心鉆研,仔細思考,刻苦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像他那樣虛心,寬宏大量,心胸寬闊,用自己的智慧證實自己的成績,而不要像周瑜那樣心胸狹窄,高傲自大,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早日成材,將來為祖國作出貢獻。
《草船借箭》高一讀書筆記范文5
新學期開始了,我學到第十九課時,發現這是根據我國著名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這個故事寫的是:周瑜由于嫉妒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但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結果是箭按時交給了周瑜,讓周瑜輸得心服口服。
學完課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諸葛亮的有膽有識、才智過人。還感受到了周瑜的心胸狹窄、面善心毒、笑里藏刀。周瑜看見別人的才干比自己強,不是奮力追趕別人,而是不擇手段地陷害別人。周瑜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十萬支箭,諸葛亮卻說只要三天,周瑜趕緊讓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在周瑜看來,諸葛亮肯定完不成這個任務,到時候就可以用軍法來處置他,諸葛亮也無話可說,自己還可以除掉一個心頭大患。
但是周瑜太小看諸葛亮了。諸葛亮其實對周瑜的險惡用心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他不過是將計就計。諸葛亮對怎么借箭其實心里早已經有了計劃。諸葛亮算好了天氣,知道第三天四更時分一定有大霧。又算準了那天有大風,借助風勢順水推舟可以很快將他們送回去;諸葛亮也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擺開,兩面受箭;他也算好了人,知道魯肅忠厚守信,特向魯肅借船,諸葛亮還知道周瑜聰明過人,所以不讓魯肅在周瑜面前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生性多疑,所以假裝攻打曹營。幾方面的綜合因素讓諸葛亮的借箭計劃得以成功。
其實,諸葛亮的聰明不是一時的,是平時日積月累的結果。他懂天文,才能算出天氣;他懂心理,打心理仗,摸清每個人的想法“對癥下藥”。諸葛亮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經過長期苦讀潛心研究才得到的。這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知識是靠自己去努力與奮斗才能擁有的。我們要像諸葛亮那樣專心鉆研,仔細思考,刻苦學習。
從《草船借箭》中我還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像諸葛亮那樣虛心,寬宏大量,心胸寬闊,用自己的智慧證實自己的成績。而不是像周瑜那樣小心眼。在我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同學比我成績好,這時我做的并不是嫉妒他,而是虛心地學習同學的長處,改掉自己的短處。
一篇課文讓我明白:只要虛心、勤于學習,擁有了豐富的知識,不管多困難的任務,都有可能完成!
【《草船借箭》高一讀書筆記范文】相關文章:
2.簡愛讀書筆記高一
8.草船借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