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讀《銀河帝國基地》后的讀書筆記

時間:2021-08-24 13:23:43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讀《銀河帝國基地》后的讀書筆記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銀河帝國基地》后的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銀河帝國基地》后的讀書筆記

讀《銀河帝國基地》后的讀書筆記1

  我對科普書籍一直很感興趣,湊巧老師讓我們閱讀一本科普讀物,讓我興奮不已。像劉慈欣、保羅·巴奇加盧皮的作品早已熟悉不過,讀了許多科幻小說,偶然發現了一部科幻小說——阿西莫夫《銀河帝國》,立刻吊起了我的胃口,如餓虎撲食般地讀了起來。

  哈里·謝頓出生于繁華的銀河帝國。他是一名數學家,預測出銀河帝國將在三個世紀后完全滅亡且準確度為98。4%!可公共安全委員卻認為哈利·謝頓在詛咒銀河帝國,便將他流放于端點星。謝頓早已以百科全書編書招來十萬名數學家,以端點星為基礎,開始了拯救銀河帝國的實驗。在基地即將破裂時,塞佛·哈定建立了宗教,使人們相信基地,崛起基地。侯伯·馬洛幫助基地擴張并給予基地經濟資源。在他們的努力下,銀河帝國終于有所好轉。

  這三位的人物形象鮮明的樹立在我的面前,他們都有擔當,敢于嘗試,為了后人造福。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最后才能成為領頭人,一直改變銀河帝國的未來。

  想想我們,讓我們也擁有他們三人這么優秀的品質,還會做不出那些讓人頭疼的奧數題嗎?還會放棄自己唯一的一次機會嗎?

  前幾天,我做奧數題,怎么做也做不出答案,最后我一氣之下把筆扔了,不再理會那道題,現在想想,我沒有從其他角度去想想,并且不堅持著一直鉆研它,怎么可能會做出來這道題呢?于是我靜下心來又仔細想了好久,最后居然做了出來并且完全正確,我高興壞了!

  艾薩克·阿西莫夫寫出的《銀河帝國1:基地》僅僅只是講述了一件銀河帝國由富到衰的故事嗎?它不僅反映出科技與數學漸漸的發達、進步,同時還告訴我只有你敢于嘗試,堅持不懈地努力做、爭取,就會有反轉,甚至是成功!

讀《銀河帝國基地》后的讀書筆記2

  終于在奔波中看完了這一系列的7本書,回味無窮。在看書的時候就在考慮怎么樣來書寫自己的感受,卻發現猶如陷入銀河的浩瀚中,四處都在閃亮,卻難以理出頭緒。今天回看了自己在看完《銀河帝國基地》時候的讀后感,重溫了初讀書時的感受,也解答了之前自己的一些困惑,不如就著上一篇提到的問題,一并談談自己的思考。

  首先是哈里謝頓創立心理史學和建立基地的動機。這部分內容在第4、5部(即《基地前奏》《邁向基地》)中有詳細的過程,講述哈里謝頓是如何從一篇論文開始,一步步走向創立心理史學以及建立基的過程。據說這兩本書是阿西莫夫在生命中最后五年完成的,通過這兩本書為他最愛的主角哈里謝頓立傳。我在閱讀的時候,也采用了作者書寫的順序:1—2—3—6—7—4—5,最后閱讀的這兩本書,讓整個系列的情感得到了極大的升華。當你從端點星的第一次危機開始,在經歷了基地—騾—第二基地—蓋亞星系—回到地球的整個歷程之后,回看恍若神明般的哈里謝頓是如何創立出他那驚世駭俗的心理史學,頗有有一番滋味。不得不說,小說對人物的塑造太成功了,讀者不僅僅跟著人物經歷了歷險般的奇遇,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從32歲到82歲這期間人物的成長,相比之下《三體》中的人物經歷乏味的可憐。

  哈里謝頓在夫銘的期望下,在鐸絲的保護下不斷逃亡,不斷思考,終于找到了建立心理史學的可行方式,也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自稱是記者的夫銘,不僅僅是帝國的首相丹莫刺爾,而且是傳說中的機仆丹尼爾,而一直保護他的鐸絲竟然也是機器人。然而他已經深深的愛上了她,并愿意攜手相伴,即使她是個機器人,無法生育。為了保護謝頓,鐸絲遭人暗算而停擺,在臨終前,她對謝頓說:謝謝你,謝謝你對我的愛,讓我成為了真正的人類。鐸絲的離去成為了謝頓心中難以愈合的傷口,而對鐸絲的愛正是是他研究創立心理史學的動機之一。并不是為了拯救什么,得到什么,只是因為能夠和她在一起。

  其次是關于女性角色偏少。讀到后來才發現,書中的女性角色是如此的出彩,各個都是拯救銀河系的好手。阻止了騾的貝妲、鬼靈精怪的艾嘉蒂婭、強權執政的布拉諾市長、全能少女寶綺絲、以及謝頓的愛人鐸絲等等。與《三體》中女性角色純為擺設截然不同,每一個女性角色不僅僅活靈活現,而且都在關鍵時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者對性別的差異以及各自的優劣勢都有著相當精妙的把握。在基地初期,開拓疆域是發展的首要任務,因此男性角色偏多,性格也都是英雄式的聰慧與勇敢。而隨著基地的發展,象征精神力量的第二基地的登場,女性的戲份越來越多,甚至最后的男主崔維茲的直覺式思考,都讓我覺得非常的女性化。而最終出現的雙性人,更讓我覺得作者的格局確實很大,不僅沒有歧視任何性別,甚至在思考超越性別的人類會如何發展。

  最后想說說我的收獲。又要忍不住說,讀經典的好處就是每一次閱讀都能夠有所收獲。這一遍下來,最大的啟發是心靈控制,它拓寬了我的溝通思路。

讀《銀河帝國基地》后的讀書筆記3

  仰望星空,天外那浩瀚的銀河曾引起無數人的遐想;仰望未來,人類那未知的前途喚起許多人的猜測。而艾薩克?阿西莫夫所著的“銀河帝國”系列便是其中最明亮的結晶之一。

  雖然我只讀了其中的一本——《基地》,但已經被它那宏大的世界觀和層層推進的劇情所吸引:這本書講述的是人類開啟了星際殖民運動進而統一了銀河系,建立了銀河帝國。一萬年后,哈理?謝頓開創了能夠精準推演未來的“心理史學”,從而預言出帝國即將覆滅。為了讓覆滅后的文明盡快獲得新生,他在帝國流放自己的“端點星”上建立起基地,正式啟動了一個偉大的拯救計劃。

  實際上,我一開始讀時是有點失望的,因為這本書雖美其名曰“銀河帝國”,但作者對帝國和宇宙的宏觀描寫著墨其實很少,而更多是以許多個人的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作支撐來講解帝國的政治和科技。我習慣了《三體》這種通過獵奇想象震撼心靈的硬科幻,《銀河帝國》這樣主要講述人文世故的軟科幻確實有些不合胃口,但是,當我深入閱讀進去,發現了它的超凡魅力。

  《基地》通篇是以基地的起源和經歷的三次危機為線索,串聯起許多中短篇小故事。每篇都是從一個人物的視角講述他的事跡和思想,和其他小說常用的“上帝視角”相比,這種方法表達的內容很有限,也讓我初讀時倍感困難。但每當里面的人物以個人的口吻、平淡的語氣講解那令人贊嘆的計劃,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時,這種“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蕩氣回腸,卻讓我領悟到一種與上帝視角截然不同的感受。

  這本書主要的劇情就是基地與周邊王國產生沖突,以及基地的幾位英雄力挽狂瀾。第一次危機起因是周邊四王國對基地的科技虎視眈眈,而基地軍事上的弱小而難以反抗。基地的一位英雄塞弗哈定游說各國,使得他們相互猜忌進而相互制衡,誰都不敢將基地占為己有。基地又將科技以一種宗教的形式教育王國國民,于是在第二次危機,其中一個王國的'執政者試圖發動戰爭,結果尚未開戰就被瘋狂的教徒們瓦解。第三次危機時,一個禁止傳教、售賣技術的科瑞爾星球向基地宣戰,但此前基地一直與其進行科技貿易,貿易的中斷使得科瑞爾星球民不聊生,于是只得結束戰爭。

  威懾平衡、宗教統治、經濟制約,仔細一想,這些危機的解決方案都影射著現實世界,且每一個都印證了塞弗哈定的一句話:“武力是無能者的最后手段”。確實,在聯系了現實中兩國之間的碰撞,我明白了有時動用武力的確未必是最佳的選擇,這也讓我堅信《銀河帝國》是一本披著科幻外衣的社會作品。

  雖然目前我僅僅讀了《銀河帝國:基地》,即便它的世界觀和主旨還未完全展現,但是其中幽默的語言風格和絕妙的劇情發展已經深深吸引了我,這軟中有硬的科幻小說也讓我體會到不同凡響的快感。

  我期待著去看這一系列的其他十四本書。

讀《銀河帝國基地》后的讀書筆記4

  阿西莫夫一生著作等身,但每本書質量也都頗高,寫那么多書,還保持想當高的質量,實在不是易事。

  這套《銀河帝國:基地三部曲》,就揭示了阿西莫夫的高產高質的秘訣:寫好提綱,重視設定,至于其中穿針引線的情節和文學描寫,就盡量寫的直白和樸實無華。這樣寫,當然是犧牲了一些文學性。但科幻小說最重要的是設定。所以有些讀者對科幻小說嗤之以鼻,認為科幻不是正統的文學著作。但對于阿西莫夫來說,這樣寫的確是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了寫作速度。

  單看這三部書,第一部基地提出了很多新鮮有趣的設定:心理史學,基地,百科全書派等等,可謂誠意滿滿。因此我給了五星。

  第二部基地與帝國就有點驚喜不足,可以說全是套路,基本上就是說謝頓的心理史學的套路,一切都是謝頓的設計。到最后出現了螺,其實也還是說的是反心理史學的設定,并沒有提出新的設定。而且這部的文學性簡直是跌落谷底,到了讓人不能忍受的地步。所以我給了三分。

  第三部第二基地則是這三部當中最精彩的一部。除了增加了一些新的設定,如第二基地的意念交流和意念控制,以及第一基地為了對付第二基地發明的意念干擾,可謂驚喜多多。而且第三部情節上也有想當多的亮點。第一個亮點情節是第二基地位置之謎,可謂懸念叢生,各種反轉。第二個亮點是騾和第一發言人的對決,有種決戰紫禁之巔的感覺,是個情節的高潮。第三個亮點是五人屋中對話,可謂是反轉反轉再反轉!高潮迭起!有種十二怒漢的感覺!

讀《銀河帝國基地》后的讀書筆記5

  《銀河帝國:基地》講了一個敲冰求火的問題:如何通過銀河系百千億顆星球中的一顆位于銀河邊緣荒涼地帶的微不足道的小星球,來改變整個銀河未來的走勢?

  人類在小小行星上(他們稱"地球")生活了十多萬年久,建立兩百多個行政區域(他們稱"國家")。在地球上第一個會思考的機器人的幫助下,掌握改造外星球的技術,開啟星際殖民運動。人類在銀河系如蝗蟲般繁衍,帶著愚昧與智慧、貪婪與良知,將銀河系卷入星際戰國時代。直至銀河統一為統治超過2500萬個住人行星、疆域橫跨十萬光年、總計數兆億人口的帝國——銀河帝國。在銀河帝國建國后12020年,哈里·謝頓32歲的數學家,開創了"心理史學"。這門學科用數學公式推演人類的未來。在帝國走向衰亡期間,謝頓預見銀河將經歷三萬年黑暗。他集合最優秀的科學家建立"基地",期望它成為人類的希望。然而帝國衰微,基地被強鄰包圍。人類面臨抉擇:受控制?還是奮戰?

  前三次謝頓危機都是由某位領導而解決。我不禁產生疑問,如果當時獲得端點星控制權的不是哈定,而是百科全書委員會。如果馬洛的行商沒有出現,而是繼續哈定政策的接班人上位。那歷史是否改變?歷史到底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歷史上那些充滿偶然性的小事件,如果偏差,是否會將歷史導向截然不同的結果?

  當然,阿西莫夫的"心理史學"對此是有解釋的。心理史學預測的是宏觀歷史的發展,而不是微觀個體的動作。因此,阿西莫夫的假設是,即使哈定、馬洛由于種種不確定的原因而沒有掌握端點星的權力,也會有其他"英雄"出現,讓基地度過危機。用書中的話來說:"我們盲目信仰謝頓的心理史學——它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個人行為絕對不算數,絕不足以創造歷史。因為復雜的社會和經濟巨流會將他淹沒,使他成為歷史的傀儡。""這些嘗試,就像是你在水面上拍擊出的漣漪,而謝頓的巨浪則繼續向前推進,雖悄無聲息,卻勢不可擋。"

  人類的'自由意志,在歷史中竟如此一文不值?千萬人的努力奮斗,只是一場被歷史操控的戲劇?那我們人類的個體,還有什么存在的意義?

【讀《銀河帝國基地》后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讀簡愛的讀書筆記01-10

讀文化苦旅后隨感優秀作文范文11-16

竊讀記散文讀書筆記02-10

讀李銀河文章讀書筆記01-21

讀“蘇東坡改對聯”后感_650字01-24

竊讀記讀書筆記400字02-10

讀簡愛讀書筆記700字大全01-05

讀《寂寞的小石灣》-初一讀書筆記12-28

實踐基地的生活_550字02-22

學習基地_1000字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