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書籍讀書筆記范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那要怎么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建筑書籍讀書筆記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書中分析了西方建筑史上各種風格建筑類型的空間特點和發展過程,一再強調空間是建筑的主體和靈魂。并且對建筑做了各方面的解釋,包括政治、哲學和宗教、科學、社會和經濟等方面的解釋,以此來探討建筑做空間方面的解釋與其他解釋的關系,并得出建筑空間的解釋才是建筑藝術的一種根本解釋的終極結論。
這本書主要論述了什么是建筑藝術,并運用建筑藝術獨特的語言,對建筑藝術所獨有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給予了自己的界定,充分表達出了建筑藝術中能夠的民族性和時代感。書中通過建筑的功能性特點的角度把建筑藝術詳細的劃分為紀念性建筑、宮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園林建筑、生產建筑等類型。大體上,建筑藝術和工藝藝術都具有實用性的特點,同時在審美性上,兩者都有著充分的共同點。應該看到,建筑藝術的本質就是提供居住和活動的一種生活場所,因此,實用性作為建筑藝術必要的特點之一。同時,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整個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建筑藝術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實用性上來,而是隨著整個人類族群的發展和進步,逐步把建筑藝術的評價標注提高到審美的層面,出現了對審美性的要求。
書中給出的建筑的定義是:建筑物和構筑物的統稱,是工程技術和建筑藝術的綜合創做的各種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動。從中我深刻的認識到了,建筑就是人類族群為了保證自身生產生活活動能夠更好的進行下去的、為了獲取更好的物質生活環境的空間環境。建筑藝術,作為一種常見的立體藝術形式,主要是通過建筑整體組織和建筑形體、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內外空間組織、結構造型,亦即建筑的構圖、比例、尺度、色彩、質感和空間感,以及建筑的裝飾、繪畫、雕刻、花紋、庭園、家具陳設等多方面的考慮和處理所形成的一種綜合性藝術。這種藝術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是應該注意的是,我們在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作者認為,建筑的起源于人類勞動實踐和日常生活遮風雨、避群害的實用目的,是人類抵抗自然力的第一道屏障。作為人類重要的物質文化形式之一,車爾尼雪夫斯一針見血地指出,"建筑作為一種藝術,比其他各種實際活動更專一無二地服務從美感要求。"而建筑藝術的審美特征,主要是技術與藝術相結合、實用與審美相統一,建筑空間與實體的對立統一,靜態的、固定的、表現性的、綜合性的實用造型藝術,內容表現上的正面性、抽象性和象征性,建筑與環境的協調等。從而可知,建筑藝術與其他造型藝術一樣,它主要通過視覺給人以美的感受。同時,建筑藝術是一種立體藝術形式,故建筑藝術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會生活、精神面貌和經濟基礎的功能。歷代建筑藝術與它所處的歷史時代、地理氣候、民族文化和生活習俗密切相關,同時受到材料、結構、施工技術的制約。
參照書中所述,我對我國的建筑以及建筑藝術進行了參考,我發現我國的建筑體系主要是以木質結構為主的傳統形式,這種以木質結構為特色的結構建筑具有其獨特的藝術特點。首先,這種建筑藝術表現能力強,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體現這個城市的內涵和特色,其次,這種建筑形式,以木質為主要材料,不追求過高過大,這樣就對減震防震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我國的獨特的建筑藝術形式已經在城市規劃、建筑組群、單體建筑以及材料、結構等方面的'藝術處理均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通觀我國建筑,尤其是現代建筑,不僅僅充分對傳統的建筑形式加以繼承,同時在吸收外國先進經驗的同時,對我國的傳統建筑藝術形式加以發展,在繼承和吸收中不斷發展,有所創新。我國的現代建筑藝術形式在實踐中不斷發展,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國的建筑藝術形式必將在世界建筑藝術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將我國的建筑藝術在世界范圍內發揚光大。
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是大一的新生,偶爾在圖書館里發現這本略顯破舊的書,處于對建筑藝術的熱愛,我在角落翻看著,但是完全不懂說的是什么。現在我已經是大三的一名學生了,重讀經典,收益良多。從最初學習建筑的迷茫中走過,細致的看完這本書,我對建筑藝術的了解進入一個新的層次,對我國的傳統和現代藝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本書講述的建筑藝術深入淺出,但是的確是我們專業所必須接觸的讀物。作為一個學建筑的學生,這本書是帶我們走進建筑藝術的先導。曾經難以理解的解構:表皮主義,還有什么尖銳的大三角都是從這里演化過來的,曾經的難點和重點,都如同換形游戲,改變的只是其表現形式,而不是其內涵。通讀這本書,我們可以學習到,建筑藝術的來源和發展,我們可以對建筑的社會內容、心理作用、形式效果等空間形式的表現加以理解,可以對囊括建筑物的方方面面學習到空間藝術的更深層級知識。
【建筑書籍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建筑書籍讀書筆記(精選5篇)11-13
體育書籍讀書筆記07-13
科學書籍讀書筆記01-01
書籍《匆匆》的讀書筆記01-10
書籍《目送》的讀書筆記02-21
摘抄不同書籍的讀書筆記02-03
紅色書籍《紅巖》的讀書筆記02-20
經典書籍《悟空傳》讀書筆記06-30
書籍《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