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讀書筆記范文(精選3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讀書筆記范文(精選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讀書筆記1
前段時間在王校長的帶領下,我有幸拜讀了魏坤琳教授寫的《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一書。王校長給我們建立讀書群,讓我們快速閱讀并每天打卡。一個星期讀完一本書,對許多老師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形成都有了直接的影響。以至于第一次讀完后,我又趕緊買來新書開始了第二次的仔細研讀。讀完還把此書借給姐姐閱讀,并推薦給了兩個好朋友。
因為此書的教育會對孩子產生長遠的影響。書中魏教授把大腦發展的能力歸結為智力腦、情緒腦、運動腦、語言腦、創意腦五個方面。教我們如何根據孩子大腦發育規律,發展孩子相應的能力,這不僅僅是一本科學靠譜的育兒書,也是一本腦科學的科普書。這幾乎涵蓋了未來孩子適應社會所需要的一切能力,其中的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讓我受益匪淺。
一、正確批評和夸獎孩子
如今大家都在提倡鼓勵性教育,那么如何對孩子贊美才能起到正面的作用呢?
《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這本書建議我們做到以下三點:
1、表揚努力,而不是表揚聰明。
2、表揚過程,而不是表揚結果。
3、表揚成長,而不是表揚表現。
經過心理學家長期的研究,發現一個人秉持的觀點會對以后的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當你告訴孩子"你真棒""你真聰明"的時候,表面是在鼓勵孩子,實際是在潛移默化的幫孩子塑造成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覺得事情做得好是因為自己有天賦,做的不好則是沒有天賦,所以面對困難時就選擇知難而退。這樣表揚孩子的方法不對,不但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反而可能妨礙他將來的發展。
這在我們的教學中同樣可以采用,我們的校長就常常鼓勵我們表揚學生要具體,不能一概而論。例如:在表揚時對學生較吃力的同學經常說:"老師相信你經過努力一定能行!"對有奇特想法的學生說:"你很有創造力,但是還要繼續努力。"對說話聲音小的同學說:"你的聲音真好聽,能再大點聲嗎?"對于從不發言的同學說:"你今天的表現讓我感到驕傲。"今天成長型的表揚方法正跟我們平時學到的具體表揚方法相吻合,所以只要這樣表揚孩子才會讓孩子對自己建立起自信心,提高學習、思考、積極表達的興趣。
孩子做得好時,要用成長型的表揚方法,同樣在批評孩子的錯誤時,也要用成長型心智模式來看孩子的品質。
批評孩子的錯誤時,《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這本書建議我們做到以下三點:
1、要告訴孩子錯在哪里。
2、不要放大錯誤行為,不要給孩子貼標簽。
3、要告訴他如何改正。
批評孩子的真正目的是要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發泄你的情緒,所以當孩子做錯時,老師跟家長一樣都應該要告訴孩子錯在哪里,這樣孩子才能改進,才能成長。如果我們不告訴孩子錯在哪里,只顧自己發泄情緒,這對孩子沒有任何幫助,只會使他越來越討厭我們的批評。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只講他這件事錯在哪兒,千萬不能翻舊賬,不要把他一次的錯誤無限放大。無理由的擴大批評的范圍會造成失焦,也給不了孩子具體的指導,而且很容易激起孩子的抗拒和反感情緒。
所以,孩子犯錯不是不可以批評,而是要用正確的方法批評。用成長型的批評,孩子會成長;固定型的批評,既不告訴孩子為什么錯,也不告訴孩子該怎么辦,那不是批評,而是發泄情緒。這樣批評出來的孩子,長大后容易沒有個性,缺乏自尊和自信。我們老師和家長在這方面也應該注意批評的方式,讓孩子明確改正錯誤的方向,這樣對孩子的終身成長才會有益。
二、學外語晚一點不如早一點
記得孩子開始學習說話的時候,我經常對爸媽說:"你們要跟孩子講普通話,不要講方言,不然他學會說話后很難改變,普通話也會說得很慢很不標準。"事實上,孩子不論學習哪一種語言,都是越早接觸越有利于不同語言的掌握。
如果你想讓孩子學習外語,最好是越小越好。魏先生說:"如果小孩子從小學習雙語,兩種語言在他的大腦里的表征區是網狀交織在一起的,像馬賽克一樣。"但是,如果是成年后再學習外語,大腦的表征區是涇渭分明的。所以不要等孩子掌握了母語之后才開始學外語,而是越早讓孩子暴露在雙語環境里越好。
這也叫"浸入式學習",就是讓孩子浸泡在外語環境里,像學母語一樣自然而然地吸收外語。這比長大后用背誦單詞、記語法的方法學習外語有效得多。
其次,越早學習外語發音越標準。大腦是有神經元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構成的,它們之間會隨著環境和經驗的改變而產生變化,進而重塑大腦結構,小孩子從小就可以區分語言間的細微發音區別。一旦成年后,長期的單一語言刺激孩子的聽覺和語言功能也會變得很單一,不敏感,導致了發音也不準確。
因此,想要孩子掌握外語,能早不能晚,這點我們學校的先進理念就走在時代的潮頭,一年級學生就開始學習新概念英語。靠潛移默化的習和潤物細無聲地學,早早地發展孩子對外語的愛好和信心。
很慶幸自己在王校長的帶領下加入了共讀群,也很慶幸自己能跟團隊堅持讀書,這些收獲毫無疑問都是來自閱讀的力量。在閱讀中讓自己學到了知識,同時也學到了科學理性的育兒方法,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也能用到,真是一舉兩得。笛卡爾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確實,用心讀一本好書會使我們受益匪淺,更加明智,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讀書筆記2
關于育兒,從新手一路摸爬滾打已3年有余,但坦白講仍舊所知甚少。看似一直努力學習,可都是臨陣磨槍,有了問題才四處查漏補缺。育兒成了十萬個怎么辦,成了一堆瑣碎零散的問題集合,消磨考驗著有限的精力和耐心。
為尋找答案,常被巨大的信息流裹挾,迷失在商家炒作和冒牌專家的民科理論里。“年度八大育兒誤區”、“別再拿無知折騰你的娃”這些觸目驚心的大標題,看的人肉跳心驚。萬一不幸中招,恨的直拍大腿怎么躲著躲著還是一腳踩坑里了?身邊一位家長直接放言,誰說的我都不信了,反正我媽也把我拉扯大了,沒癡沒傻,可這一時的痛快又能豪言幾次呢?
所幸遇到這本育兒秘笈,“智力、情緒、運動、語言、創意”,五腦全面助攻。從表面現象問題入手,揭示本質,讓讀者更接近更真實的世界,了解更底層的思維。
書中以科學實驗依據的各種反常識,教你辨別靠譜科學,練就火眼金金,厘清育兒路上的迷障。原來論文怎么看還有大學問;都是實驗研究,結論可靠性卻有講究。還有經典的棉花糖實驗,原來真正應該吸取的經驗是這些!
當別人蜂擁追逐右腦開發,當家長群大談特談一萬小時理論,當小區媽媽們紛紛探討著該上什么補習班,看完本書可以氣定神閑,有的放矢,將有限的精力和時間放在最值得付出和投資的方向。
比如,目前孩子班上同學還沒有開始識字,因為老師家長擔心過早識字,破壞孩子想象力。由于知道早識字會啟動閱讀的馬太效應這個反常識,給孩子的'3歲禮物就是愛貝睿出品的小刺猬識字游戲盒子。有時候幾天沒玩兒,孩子還惦記沒給小刺猬喂漢字會餓著。小家伙目前已經學會一些漢字,走在路上偶爾看到自己認識的字,會大聲念出來,還忙不迭的說,媽媽我會認字啦!那自豪的小神情,令你欣慰自己的孩子獲得了一項先發優勢。
又如學鋼琴這事兒,身邊父母要么因為經濟條件有限自責會不會讓孩子錯過發育,要么孩子不喜歡鋼琴你一句為他好就趕鴨子上架硬逼。可彈鋼琴到底為啥對孩子好?當在書中知道學鋼琴主要是能促進大腦胼胝體發育,這時可以松口氣了,因為除了鋼琴,學習其他樂器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讀書筆記3
腦科學很神秘?蝙蝠俠效應、心理理論、軀體標記假說、神經可塑性,書中干貨密集、術語一堆一堆,不過別擔心,理論高大上但內容通俗接地氣。雖說這是一本育兒書,可最大的特色是從腦科學的角度來闡述育兒知識。作為一名腦科學的小白讀者,這也是一本不錯的入門科普書。通俗易懂超有趣,讀的停不下來,一不小心愛上腦科學。
比如為啥自己數學差?原來空間認知不夠,出門經常分不清楚東南西北。空間認知能力是數理能力的重要基礎,怪不得最強大腦里有些選手那么全能,數理項目那么厲害,空間推理能力也杠杠的。那怎么get到這項神奇的技能?難到要拜訪名師,送精英學校?其實一個妙招——多用空間方位詞匯就能四兩撥千斤。自己成長路上的攔路虎,終于有信心帶著孩子拿下!
又如固定的日常生活規律,看似不起眼,原來這么重要!身邊有位媽媽曾毫不在意的說,我們玩到幾點孩子就幾點睡,和朋友K歌到凌晨,孩子就隨著興奮到凌晨。當時覺得這樣不太好吧,可是除了對身體發育不好之外,其它方面后果還真說不出個123。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固定的生活規律,對于提升孩子自控力很重要!
另外,本書最出彩的是卸掉各種光環的叨叨魏,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呈現如何科學養育孩子。可算的上是二維版本的爸爸去哪兒真人秀。各種生動案例,可以直接復制到日常場景運用。
比如表揚別說你真棒,這些道理懂了但是怎么做?知道正確表揚方法了,可是家人、親戚、鄰居你總不能挨個普及吧,當他們用錯誤的方法表揚孩子,你又該怎么引導?
孩子發脾氣,理論上你知道應該123步走,可是真實場景下還是很難理性面對,同樣情景叨叨魏會怎么做?面對發脾氣的孩子,作為一名普通的家長,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孩子又發脾氣了!各種負面情緒一擁而上,想心平氣和都難!而叨叨魏的默認思維是——孩子學習的機會到了!多么迥然的差異,書中這些鮮活的案例,呈現了單憑理論無法展示的內隱知識。
還想知道更多妙招?叨叨魏在書里還準備了不少,大家自己去尋寶吧!
【《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的讀書筆記04-18
《父親的腦》讀書筆記09-29
給未來的孩子的作文10-29
給我未來孩子的信10-29
寫給未來的孩子的作文03-28
寫給未來的孩子作文07-02
雪孩子讀書筆記500字_雪孩子讀書筆記01-14
菊花腦作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