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幻夜讀書筆記

時間:2021-09-16 09:41:33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幻夜讀書筆記

幻夜讀書筆記1

  就像《惡意》一樣,這本書給我的最大體會就是:假如我可以早點讀完,或許我的人生會發生一些小小的,但是意義深遠的改變的吧……

幻夜讀書筆記

  到目前為止讀了東野的《容疑者X的獻身》、《惡意》和《幻夜》三本長篇小說,另外一部短篇小說集《偵探俱樂部》還沒有完成。總的感覺,最不精彩的當然是短篇小說集,然后另外三篇簡直難分伯仲。只能segment一下視角才能判定:從主題上來看,覺得《惡意》最為深刻;從寫作技巧上來看,可能《幻夜》最為復雜和細致;而從單純的犯罪技巧上而言,可能《容疑者X的獻身》則更加巧妙且出人意料了。

  《幻夜》說的是一個欲望和背叛的故事。背景設置在阪神淡路大地震時的大阪和東京兩地。或許在作者眼里,這次大地震的影響力簡直可以與圣經里的末日洪水相比。只是,圣經里的洪水逝去后留下的依然是希望和寬恕,而阪神地震結束后的卻是人間的修羅場和在這個修羅場上上演的一幕令人不知該嘆息還是該流淚的悲劇。一個淳樸但手藝非凡的技工水原雅也為了獲得父親死后的生命保險賠償,也為了結束叔父俊也的糾纏,在大地震那天將困在沙礫中的叔父殺死。可這一幕被一個后來自稱為“新海美冬”的女子目擊,并從此成為女子利用他的工具。或許是由于本性的善良和愿望的良好,雅也自始至終都深深地眷戀著美冬,哪怕到發現對方根本就是在欺騙自己,利用自己的時候還是不肯放手,直至最后自殺,并一同殺掉了那個就快抓住美冬狐貍尾巴的警探加藤。

  顯然,和其他兩部作品相比,創作這部作品的東野更為殘忍。這不僅體現在最后那個讓人扼腕的結局,更體現在描述幾個主人公時那種入木三分的準確。美冬那可以魅惑所有男人的外表,那堅強的意志力和臨危不亂的心理素質;雅也那淳樸耿直的天性和令人擔憂的忠誠;加藤的盡忠職守和挑戰極限的勇氣;甚至包括幾個配角:人到中年又長期與丈夫分隔兩地的主婦倉田賴江對性,對情的渴望;小店女孩有子對雅也的那份純潔但又脆弱的愛意;渴望出人頭地但又還道行不足的發型師青山——總之所有的這些角色,他們抑或不愿妥協于命運于是不惜犯罪,抑或妥協于命運于是只好放棄,說到底,都是在極力地滿足著自己的欲望,但又總發覺還不夠的人,正如現實中的你我一樣。追求欲望的滿足說到底就是一種對“自由”的終極詮釋。美冬不允許任何人背叛他,因為他人對她的背叛就是讓她不復自由。而她防止別人背叛自己的手法,也無非就是滅其自由而已。說到這里,只能承認,有些人還算“有所為有所不為”,而真正的狠角色連這套約束都不加,若“為”便“為”到不得不止處方止。

  也許,這世界上大部分狠角色,都具備這樣的思維方式和氣質的吧……

  有幾個小小的細節不妨可以拿出來回味。比如善良的曾我孝道被雅也殺害(美冬策劃)且分尸后他妻子恭子的反應吧。剛開始還很擔憂,一心打聽丈夫的去向,不肯放棄。可過了一年,在絕望和生活的艱難中開始希望看到丈夫的尸體,從而獲得保險賠償;再過了一年,已經找到了新的所謂生活依靠的她不再愿意提起過去……直接quote東野借加藤嘴巴說的話:時間徹底地流逝,人心就是要變的。類似于這樣的安排還有很多,比如最開頭俊也勒索雅也的事,就算親兄弟也絲毫不手軟,而俊也的女兒回大阪來調查父親的死因也完全不是為了找出殺人兇手,而是單純地想要獲得那筆俊也提到過的匯款,從而讓捉襟見肘的生活能稍稍容易一些。所有這些細小的,比起美冬的行徑來小巫見大巫的“背叛”,充斥著整本小說,越讀越覺得人心叵測,背脊發涼。如果說在《惡意》中還有作者對善良忍讓的贊美,在《容疑者X的獻身》中還讀得出作者對真正愛情的贊美的話,在《幻夜》這本書里,什么都被打碎,什么都被解剖,什么都顯得血淋淋冷冰冰,好像人性從來沒有善過,一切從作惡的欲念開始,至作惡的欲念結束。那些稍作反抗的,全部都被消滅,而要怪的話,就怪這本書的名字《幻夜》好了——一切都是在一個令人心智迷幻的夜晚發生的。

  最后要quote原文中的一小段,作為這篇寫得我很郁悶的書評的結尾:「夕焼けが西の空に広がっていた。その下には巨大なビルが立ち並び、さらにそれぞれの周辺を大小様々な建物が埋めている。野心や希望を持った人間たちが作り上げた街だ。しかし、現実には、疲れ果てた人々が、そんな建物の隙間を這い回るようにして生きている。 自分もその一人だ、と雅也は思った。」

  (“夕陽在西邊的天空漸漸散開。那下面巨大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不僅如此,它們周邊還佇立著大大小小的建筑物。這就是懷有過野心和希望的人建造的街道。但是,現實當中,累得精疲力盡的人們只是在這些建筑物的縫隙之間匍匐打轉地茍且偷生而已。而我,也只是其中的一個。”雅也想到。)

幻夜讀書筆記2

  東野圭吾的推理能力很強,讀完總覺得和《白夜行》似曾相識,文中的雪惠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心狠手辣,對她不利的人都得死,亮司,一直在暗處幫助她,他們互相喜歡,彼此信任;《幻夜》中的新海美冬也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阻礙她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唯一不同的是,她不愛雅也,把他當作最大的棋子,玩弄于股掌之中。

  在地震中她看到了雅也殺害舅舅的那一幕,一直希望做別人的她覺得機會來了,找到了永遠不會背叛她的人,她替代真正的新海美冬,拿走了大筆保險金,她佯裝記者,替雅也拿回了錄影帶,讓雅也感動不已,這只是她計劃的第一步。

  之后兩人來到東京,為了上位,她誣陷上司濱中是偷窺狂,并剽竊了他的設計圖當自己珠寶店的原創;為了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她拆散了青工和她女朋友,還讓青工誤以為她喜歡他,當青工決定離開獨自創業時,她設了一個局,把他從強x案事件中解救出來,讓青工對她感激涕零;曾我孝道一直感謝上司的幫助,要把保存好的美冬一家的照片給她,為此他四處打聽美冬的下落,當美冬意識到曾我之前就認識她并知道真正的美冬長相時,她給雅也發恐嚇信,讓雅也誤以為發恐嚇信的是曾我,用雅也的手殺害了曾我,并讓雅也對他更加言聽計從;為了爬的更高,她嫁給了有錢的秋村,當知道老公的姐姐懷疑自己時,她讓雅也出面和姐姐保持x情,就是為了抓住姐姐的把柄。

  當雅也理清思路,知道真相時,他憤怒不已,美冬經常告訴她“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在黑夜中的道路前行,即便四周如白晝一樣明亮,也只是不真實的白晝。對此,我們早已認命”。他一直為了她所說的“兩個人的幸福”而為她掃清障礙,卻不知道她的幸福里根本就不包括他。

  “我們只能走在幻夜的路上,即使四周明亮如白晝,那也僅是假象。就算與你共度的那個夜晚都是幻夜,我也愿為你化身為影,至死不渝”。他做到了如他承諾的那樣,當知道警察要去抓美冬時,愛她大于憤怒,雅也選擇了和警察同歸于盡,他最后說“沒人能進入我和她的世界”。

  警察加藤是一個推理很強的人,她從一開始就懷疑美冬,在警局都不管的情況下,他一個人獨自調查,找到了真相,當他去阻止雅也殺害美冬時,被雅也知道了他要去抓美冬,雅也選擇了同歸于盡,讓真相永埋。

  “這么美好的夜晚還是第一次看到,簡直就像幻夜一般”,美冬露出嬌媚的笑容,知道真相的人都不在了,再也沒有誰可以威脅到她,她是該高興。她把自己當作救世主,把別人陷入困境中再去救人,這是她一貫的作風,她愛的人只有自己。

  我覺得美冬其實也很可憐,沒有愛的人,沒有真正的快樂,就像她說的“所謂的自卑,除了自己之外,誰也無法理解”。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自己為中心,自卑而又驕傲的看著這個世界。

幻夜讀書筆記3

  看完這本小說有一段時間了。很致郁。

  總是覺得水原雅也如果先遇到有子就好了,平淡的安穩的度過幸福的一生。大概遇到人的先后順序在命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吧。或者一開始在地震中就沒有殺死舅舅,把錢還給他,這樣也就不會與假美冬結識,當個技藝精湛的手藝人踏踏實實地活下去。

  不過也總是瞬間的念頭與各種偶然的交織形成了某種必然的結果,如果能在走向崩潰的中途及時停止,可惜沒有如果。雅也最后說假美冬殺了他的靈魂,即便最后自己意識到,也沒有擺脫。

  最后正義也沒能戰勝邪惡,所謂靈魂操縱感覺還是挺可怕的,美冬這個形象讓我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讀完一直在想什么造成了雅也的悲劇?大概就是從殺死舅舅那一刻開始吧,證據被新海美冬緊握著。因此也被美冬不斷利用甚至又殺了人,直到最后生命結束。

  美冬以后會以怎樣的心情活著呢?

  大概很開心吧永遠活在亮如白晝的夜晚中。

幻夜讀書筆記4

  豆瓣書評里許多人都將《幻夜》看作是《白夜行》的續集。的確,兩個故事中有許多巧合:都涉及命案;都有一個戴著美麗面具的女人,面具背后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美麗女人的身邊都有一個癡情的男子默默地守護著,心甘情愿地為她做一切,但終究也只是她全盤計劃中的一粒棋子;故事的結局都有點出人意料,戛然而止卻有一大片留白,仿佛不久仍然會有故事上演。《白夜行》里,亮死了,但雪穗的人生還在繼續,她需要有新的庇護者。而在《幻夜》里,保護美冬的是雅也。美冬的過去是一個迷,任何觸到她過去的人都會遭厄運。因此,美冬要掩飾的不正是雪穗的過去嗎?

  但我個人始終覺得這是兩個不同的故事,這是兩個不一樣的女子,雖然她們有著相似的面具。雪穗的美,至少還有些許的優雅、矜持;美冬的美,則是一股咄咄逼人的氣勢,讓人不寒而栗。雪穗雖冷酷,但終因亮司的默默付出偶爾也流露出一絲溫情;而在美冬的身上,只有赤裸裸的,極度膨脹的欲望,雅也為她做了許多事情,包括殺人分尸,但她對雅也不過是控制、利用、算計、最后拋棄。

  其實,倘若真的拿《白夜行》的標準來衡量,作為續集,《幻夜》顯然遜色不少。故事沒什么懸念、推理的邏輯不夠縝密,人物的刻畫也欠豐滿。可以說,較之《白夜行》的豐腴,《幻夜》有些弱不禁風。

  還好,東野圭吾的小說最大特點,不在故事推理而在于對人性的探究。所以,他才說不想讓《幻夜》成為續集,而是要給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撇開那些瑕疵,《幻夜》仍不失為一部值得推薦的好書,因為在這本書里惡意和罪行更甚于《白夜行》,東野圭吾的文字直接刺向人性最深處的無邊之惡:為了生存不擇手段。《白夜行》雖然讓人絕望,但更多的是一種悲涼,畢竟童年的陰影扭曲了雪穗和亮司的`心靈,在復仇念頭的支配下,他們才一步一步滑向罪惡的邊緣。這樣的經歷讓讀者感慨唏噓,對他們多少都還抱有幾分同情。

  但《幻夜》的主調卻是更深的絕望。《幻夜》里,東野圭吾自始自終都沒有清楚交代美冬何以要假冒他人的身份。從零星的文字中唯一可以猜測的是,似乎她的生活還過得去,充其量有些平淡無奇,但美冬并不滿足,她希望體驗一種和以前完全不同的人生,一種完全可以由她掌控、完全由她說了算的生活。她不滿意自己的容貌,她可以一次又一次去整容;她希望涉足什么行業就一定要成功;她認為可以利用的人她會想盡辦法牢牢抓住并且絕不允許他人對她的背叛。為了她所謂的成功、幸福,她精心算計,不擇手段,異常殘忍地清除了一個又一個可能會妨礙她的“絆腳石”。

  在這本“絕望之書”中,雅也才是美冬全部計劃中最大的悲劇。這個年輕人在地震中因一念之差殺了舅舅,沒想到被美冬目睹了殺人過程,驚恐的他從內心對美冬替他保守秘密而感激,卻沒想到自此就踏上一條不歸路,成為被美冬操控的布偶,替她作惡,甚至殺人分尸。等他發現美冬真正意圖時,一個沒有了靈魂的人早已經墜入了萬丈深淵,根本無力自我贖救了,就像吸毒成癮之人,明知那是一個有著魔性的面具,仍然不由自主地要觸碰,終究帶著同歸于盡的心情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只是,那張美麗的臉依然若無其事地展露她嬌美的笑容。死去的那個生命對她來說算什么呢?

  你敢不敢想象,生活中真有這樣的人,無緣無故地,僅僅為了過自己想要的人生,為了更好的生存方式,就可以精心算計,不擇手段地排除異己呢?他人的生命在她眼里不過是塵埃吧。人性深處的邪惡,到底可以惡到怎樣的程度?有底線嗎?我想這才是東野圭吾在《幻夜》里想要借助文字來探討的主題。但愿這樣的人性之邪惡僅僅是存在文學作品之中,倘若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是這樣,那么這個世界就真的只剩下絕望了。

幻夜讀書筆記5

  看完了《幻夜》,有點空虛,有點糾結。我猜測了結局,也希望我猜錯了,只是出乎我意料了的是這書幾乎算沒有結局,只有悲傷與絕望將這個注定只有失望的故事畫上了句號。

  起初看著書評上說建議先看完《白夜行》再看《幻夜》,我并不在意,直到文中的字句喚起我對《白夜行》的記憶,幾乎叫人癲狂。我懷疑兩本書的女主角是同一個人,我問別人,可別人說討論這個沒有意義。我并不太理解,再想想或許有時我們不該太過于拘泥于結果,即使這是本懸疑推理小說亦是如此,可能東野更想讀者好好看看過程,看看這悲傷與愛糾結的陰謀。

  看《白夜行》我時同情唐澤雪穗,看《幻夜》起初我唾棄新海美冬,可當我漸漸了解新海美冬是被人假冒的,而這個人或許就是唐澤的時候,我不曉得我該采取什么樣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女人。忽然想到不知在哪兒看到的文章,里面說把evil(邪惡)反過來就是live(活,生存),用在這兒恰好不過,《白》中的唐澤因為活著而邪惡,《幻》中的她為了活著而邪惡。從一開始她注定了無法回頭,只是把罪惡的雪球越滾越大,把這世界帶給她的傷害加倍的奉還,她不故一切地去爭取,金錢、地位和關于美的最終夢想,因為她想要證明,證明她的這樣的一個存在。而真正造就一切罪惡的不是唐澤,而是是這世上無盡的不公平與人們無盡的欲望,而小說的情節不過是將這罪惡的源頭的殺傷力夸張地呈現出來。這世上可以存在真正的平均么?不論從社會的階級之分還是人們的世俗觀念來看,我都不相信這世上有全面的平均,至少目前我不信。正因為不平等,所以人人都想處于高位于是乎有了欲望。欲望的恐怖在于它沒有頂點,并貪婪地索取經過的每一處,人們可以擁有無盡,于是欲望也就無盡。當你從社會底層爬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時候你便像做那唯一的“一人”,而當你成為“一人”的時候你又想把別人踩得更低,每一次攀登每一次踩踏,又讓被踩踏的人深切體味到什么叫不公平。欲望與不公仿佛兩個糾結在一起的生命,而他們的共存之火摩擦出罪惡的火花,卻無法點燃內心的黑暗,只是造就了如同書名一般的白夜,即使陽光普照,內心依舊是化不開的堅冰。

  而當人們走近幻夜,也就意味著對愛的癡迷,即使明白幸福的最終追求不該只有金錢與力量,卻依舊愿意為了愛而縱深躍入無底的罪惡深淵。夜的浮華與迷醉是女人的最終夢想么?因為自認無法接近白晝,而利用別人對自己的愛來裝點她的夜么?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什么一個女人可以操縱這么多個男人,不能理解《白》中的亮,他因為愛而用一切罪惡去滿足唐澤,更讓我無法理解的是《幻》中的雅也,即使知道自己被利用了卻依舊用死來維護兩人共有的罪惡,就如同谷崎潤一郎的《癡人之愛》里的男主人公即使知道女主人公的胡作非為卻一次又一次的原諒甚至縱容。這是怎樣的一種愛,只為了維系彼此間的牽連而不顧一切,我無法相信這世上有這么多為愛癡狂的男人,無私地愛著并為了這愛付出代價。可能會產生這樣的感覺的原因是作者東野圭吾是位男性,就像谷崎潤一郎也同樣是一位男性,而世上又有多上人在猜疑與卑微中愛著呢。張愛玲曾說“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為什么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這就足以解釋一切的沖動吧,單純地去付出,不論別人看來是否值得,判斷的標準不再是利益而是愛著的那個人是否快樂。因為這樣,一切的代價都值得付出。

  出版商把《白夜行》和《幻夜》成為“絕望之書”,我倒不敢茍同,因為絕望了會反抗,就像兵法中說“圍師必缺”當人堵住了所有的出路,就會拼死反抗,如《白夜行》中的唐澤雪穗。而東野所說的讓兩部作品都讀完的讀者開心地徜徉于各種各樣的想象中,我也著實做不到。感覺一切蕭索,而我又必須感覺它動人,這或許又是另一種的樂觀。大多數時候的我們更像一個旁觀者,像《幻夜》里說看地震播報的人們的那樣:“觀眾們看后會驚訝、擔心、同情,最后會為這種事沒發生在自己身上而感到慶幸。”或許是自私,又或許這因為存在亦是一種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