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七月與安生》讀書筆記(通用10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月與安生》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月與安生》讀書筆記 1
一部《七月與安生》撼動了無數(shù)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心,并不新穎的劇情卻成就了兩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當然更多人說是周冬雨、馬思純成就了《七月與安生》。從小交好的七月與安生,是彼此最親密的人,筆者只看開始的時候,還以為安生愛的是七月。很快劇情演化到兩個人喜歡同一個家明,家明也是搖擺不定,可能因為兩人顏值相當吧,如果一方特別丑,那也不會有接下來的相愛相殺。但此文并不是劇情剖析,而是筆者的觀后感,愿與更多的人分享。
從上小學開始,班上就開始分出“好學生”與“差學生”的陣營,好學生自然是聽老師話,擔任班干部,替老師傳遞消息,差學生則是整天惡作劇,不喜歡上課寫作業(yè)的孩子們。基本上“好學生”和“差學生”是相互嫌棄,相看生厭的,像七月與安生這各自陣營的代表能走到一起也是有說不清的噱頭。其實這種差別在七月與安生之間也沒有完全消除,七月去北京找家明和安生那一場香艷的撕X大戰(zhàn),七月說從小只有她愿意跟安生玩,愿意領她回家,安生的一切都是她給的,可見七月心里他倆并不是平等的,她是在可憐安生嗎?這個答案見仁見智,大家可以各抒己見。因為同一個男人,兩個人似乎走到了決裂的邊緣,但是七月未婚有孕還是找到安生托付所有,去追尋“自由”。這個時候,她們兩個的生活發(fā)生了反轉(zhuǎn),七月自由了,徹徹底底的自由了,安生就像她的名字那樣安定生活了。從小到大,她們的生活都截然不同,七月家庭溫馨、安生可憐缺愛;七月品學兼優(yōu)、安生厭倦學校;七月抱得男神歸,安生遇各路渣男。即便是這樣,她們也是彼此可以托付所有的人。電影里好在有彼此,只要編劇愿意,還可以有更多,但現(xiàn)實中,我們只有自己。
我們每一個人都過著自己或安定或漂泊的生活,但同時也都在向往著別人或漂泊或安定的生活。七月與安生是兩個人,但現(xiàn)實中我們都只是一個人,那另一個的存在就是替我們?nèi)プ穼ひ恢甭癫卦谛闹械牧硪粋世界。雖然筆者現(xiàn)在在國內(nèi)比較知名的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但不得不承認,我從小學開始就羨慕那種翻墻出去上網(wǎng)吧的同學,也羨慕初中畢業(yè)就打工掙錢的同學,也羨慕說走就走按自己意愿選擇的同學,大抵就是“安生”這樣的人,可是我并沒有一個“安生”一直在,也沒有一個“安生”去替我逃學上網(wǎng)、輟學打工。七月安定的生活也只過到了27歲,她便徹底自由了。家明逃婚之后,七月懷孕了,她所剩下的'就是那孩子,她找到了彼時已經(jīng)安定的安生替她養(yǎng)孩子,她去世界各地甚至是另一個世界看看。七月的離開給電影添了一抹悲情,那最后那幕七月在雪地上仰望天空的絕美畫面,又讓觀眾感到了無限欣慰、遐想和憧憬。
我們的生活,更多的是27歲之前的七月和27歲之后的安生的結(jié)合,小的時候我們沒能說走就走,長大之后我們也沒能拋下所有。27歲死去的七月,就是我們曾經(jīng)向往過的“詩與遠方”的永遠埋葬。年少時,安生替七月浪蕩了青春,七月替安生陪伴了家明;安生替七月承擔了所有,七月替安生徜徉了自由。當她們彼此不能完成的時候,對方在用行動說著:“沒關(guān)系,我替你”。小時候沒有逃過的學,已經(jīng)沒有人替我去逃了,當然我也奉勸現(xiàn)在的小朋友們好好學習,不然你可能連看《七月與安生》的機會都沒有。還好,27歲之后的“去看看”還來得及,七月,我的七月,我的詩與遠方,我不愿意將你埋葬。
大冰說過:“你要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他們過著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說走就走的生活”,那我為什么不努力選擇這樣的生活呢?更何況陶淵明老人家千年前就說過“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時年23歲,我對自己說:“好好學習,好好寫稿,自己賺錢去供養(yǎng)夢想,你要沒時間,沒關(guān)系,我替你”。
《七月與安生》讀書筆記 2
從整體角度來說,殘酷青春是安妮寶貝作品的標簽,但并不是一味地述說青春的黑暗部分,而是通過一些活生生的生活案例,來敘說某些人的青春的黑暗部分,但最終的主題,是對青春的思考以及對生命的敬畏。
作者利用生活的片段,以當事人的視角,來勾勒出讓人痛心的畫面,而不是一味地煽情做作。在如今商業(yè)泛濫的世界,作者仍然回歸寫作的初衷,用靈魂去寫作,用真情去打動讀者,安妮寶貝是這樣一步步地與讀者去溝通。要想去打動讀者,要做的就是讓作品與讀者在靈魂上產(chǎn)生共鳴。
七月,安生,原本一起長大的十年發(fā)小,原本以為二人的關(guān)系會一直如故的穩(wěn)固,卻在二十三歲那年,當他們逐漸地走出家庭的時候,也逐漸走出對方的內(nèi)心。就像七月說,跟在那個人后面,只要踩著他的影子,就可以跟他一輩子。也許是個謬論,七月卻單純地信以為真,直到那次三人一起去廟里,情況從此發(fā)生轉(zhuǎn)折,似乎從那時候開始,七月和安生的關(guān)系就變得惟妙惟肖,雖然七月嘴里不說,但是一直恨著安生,因為安生的一切,都是她給的,而如今,卻在毀滅著她的幸福。
二人的關(guān)系,從開始地一起洗澡,到如今的冷戰(zhàn),一步步地吧對方推到懸崖的邊緣,二人的關(guān)系,為何變得這么地復雜?難道當年的單純情誼,就不能維持下去嗎?究竟是誰對誰錯,讓這段關(guān)系變得這么地惆悵?這是安妮寶貝的反思之處,因為安妮不僅僅是寫一個故事,她所寫的,就是如今的存在。這是需要社會去反思的,同時需要去解救那些沉淪在情感的水生火熱之中的你我他。
世界之大,大到無奇不有。這個世界充滿著誘惑,年輕人當然不甘示弱,不能落后于這個時代,于是安生一個人去北京,去找那個樂手,原本他們會很幸福,卻在某個酒吧里,安生對這個樂手絕望了,她哭了。那個堪比與瘋丫頭居然哭了,或許是為樂手的背叛所絕望,或許是對自己的單純所痛恨自己。那一瞬間,她對這座城市絕望了,她要逃避,她要安慰。可是,誰來安慰她呢?
只有七月了,因為七月是她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值得相信的`朋友。
但是他們的關(guān)系,在燈紅酒綠的都市之中,逐漸地變得模糊,到底是什么,讓這些原本關(guān)系融洽的發(fā)小到如今讓痛苦的淚水只能望自己的肚子里咽?
古代哲學家說過,:“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該往哪里去?”
在他們經(jīng)歷著感情糾葛之后,似乎找到了當初的本心,于是,安生不再浪跡天涯,而是和一個男人過著安穩(wěn)的小日子,這種日子,就是當年七月向往的日子,或許,現(xiàn)在的安生過著七月的日子,而七月,由于意外,只留下了自己的孩子在人世間,而自己卻命散黃泉。
這個世界,沒有誰對誰錯,沒有任何事是絕對的,就像安生的自由、就像七月的穩(wěn)定,就像這個電影的結(jié)局一樣,沒有固定唯一的結(jié)局,事物似乎并沒有頂點或相異的兩端,如何尋求“自由”與“穩(wěn)定”的平衡,如何讓生活變得更加有藝術(shù)性,安妮寶貝的文字,把這一點寫得酣暢淋漓。
《七月與安生》讀書筆記 3
讀《七月和安生》時,我被誘入了故事深處。當我讀到:“我已經(jīng)無法再傷害你,七月。我是你這一生最應該感到后悔的決定。當我問你去不去操常你不應該跟著我走。第一次,七月看到安生明亮的眼睛開始黯淡下去。像一只鳥輕輕地收攏了它的翅膀。疲倦而陰暗的,已經(jīng)聽不到凜冽的風聲。……”
我從未見過安妮的文字里透出過這么多的憂傷,令人窒息的。或許這是唯一一作文關(guān)于友情的,而對于友情她胸懷著的巨大的柔情才充分地溢出來,貫注到字里行間。而對于.情,安妮更多地思考關(guān)于它所帶來的瘋狂與占有,.情作為背景總是灰色的,讓人看不到一點兒光亮。但也許僅僅是.,友情還是.情在她那里(在這作文文字里)并沒有清晰地分野。
我長久地沉醉在《七月和安生》里,站在遠處看兩個十三歲的少女在操場上閑談,看她們并排躺在床上,安生因為害怕而摟著七月。安妮的文字在這作文文字里是這樣的強力,它們推著我快步地走,停不下來。七月在站臺上送安生離開故鄉(xiāng),她被一種鉆心地感覺罩住,蹲下來哭;她到上海去看安生,遠遠望見蕎麥一樣膚色的安生,她病態(tài)的瘦,只有她的笑容是她所熟悉的`,那個樹上的女孩。假如你們都看了這作文文字再來看我的訴說,也許覺得這些復述太過蹩腳了,但這些情景在我心里一再地重現(xiàn),使我忍不祝
這是一作文關(guān)于兩個女孩之間友情的故事,其中的家明只是她們產(chǎn)生挫折的道具,假如沒有他故事也可以繼續(xù),只是來得不夠強烈。安妮是偏.安生的,在這兩個角色中,應該是這個和她更為相象些(我希望這樣說不會引起一些人的反感,在我看來那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她給她安排了死亡,在她看來死是美可能達到的極致,而七月還要繼續(xù)活下去,更多的可能在后面,但很難企望其中還有多少令人心動的美。
家明沒有自己的選擇。安妮讓他喜歡安生更勝過七月是因為她覺得這是一種自然的判斷,正常的心智和對美的直覺能力。“家明說,安生是個不漂亮的女孩。但是她像一棵散發(fā)詭異濃郁芳香的植物。會開出讓人恐懼的迷離花朵。”我覺得在安妮那里,恐懼一詞的含義常常就是.的另一表達。假如我們不能對一個對象產(chǎn)生美和.的感覺,那么很難想象我們會因它而感覺到恐懼。當然這個概念并不是可以任意延伸的。
在《七月和安生》里,即使不加注意,也可以看到安妮把所有美好的聯(lián)想和描述都送給了安生,和她的其它許多作品中的女主角一樣,她在對她們的美的渲染上從不吝惜筆墨。
“很老的樟樹,樹葉會散發(fā)出刺鼻的清香。安生踢掉鞋.,用幾分鐘時間就能爬到樹杈的最高處。她像一只鳥一樣躲在樹叢里。晃動著兩條赤裸的小腿,眺望操場里空蕩蕩的草地和遠方。七月問她能看到什么。她說,有綠色的小河,有開滿金黃雛菊的田野,還有石頭橋。一條很長很長的鐵軌,不知道通向哪里。然后她伸手給她,高聲地叫著,七月,來埃七月仰著頭,絞扭著自己的手指,又興奮又恐懼。可是她始終沒有跟安生學會爬樹。”
“七月想,如果安生在這里,她還會踢掉鞋.,爬到樹上去眺望田野嗎。安生坐在大樟樹最高處的樹杈上。空曠操場上回旋的大風,把她的白裙.吹得像花瓣一樣綻開。安生伸出手,大聲地叫著,七月,來埃她清脆的聲音似乎仍然在耳邊回響。”
“那天晚上,七月看見少年的安生。她穿著白裙.在樹上晃蕩著雙腿。長發(fā)和裙裾在風中飛揚。還有她的笑臉。”
“但是安生一貫都這樣。就像13歲的安生會踢掉鞋.,飛快地爬到樹上。她把她的手伸給七月,她說,七月,來埃但七月不會爬樹。她仰著頭看著樹上鳥一樣安生。”
“安生在陽光下的笑臉。她說,我們?nèi)ゲ賵隹纯窗伞Il(fā)著刺鼻清香的樟樹。安生在風中綻開的如花的白裙。”
“我.你。七月。她們回到母校的操場去散步。有樟樹的地方已經(jīng)蓋起了一幢新的樓。安生說,這里曾經(jīng)有非常刺鼻的清香。她閉上眼睛深深呼吸了一下。似乎依然是站在濃密的樹蔭下面。可是她已不再是那個穿著白裙.的光腳的女孩。會輕靈地爬上高高的樹杈。舊日時光早已一去不復返。只有鐵軌還在。依然穿過田野通向蒼茫的遠方。安生說,小時候我非常想知道它能通向何方。現(xiàn)在我終于知道了。原來它并沒有盡頭。”
以上的五個段落(或許更多)分別散處于小說的各個階段,樹上女孩的形象懾住了她,使她不得不一再地重復,在隨風飄的白裙.和散發(fā)著刺鼻清香的樟樹上,留下了關(guān)于少年安生的一切。她在樹上望著通向遠處的鐵軌,對自由和未來充滿憧憬。
《七月與安生》讀書筆記 4
在家里呆了十幾天,閑得無聊,于是就把安妮寶貝的七月與安生這篇文章給讀完了,很喜歡這篇,于是就寫下了我的一些讀后感。
她的所有文章里,這篇文章是最樸實的了,其他的文字中多多少少的有一些很陰郁的感覺,但這篇好像多了一些溫暖的東西,沒有那么沉重了,寫得有些陽光的味道。這也是我比較喜歡它的原因之一吧。
文章中寫的是七月和安生這兩個個性和遭遇都不同的兩個主人公。七月的一生是平坦的,沒有任何波瀾的,就像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有愛自己的父母,有遇到很多這樣那樣真心的假意的朋友,有一份正常的工作,有愛自己的或自已愛的愛人,這也大概是我們每一個平凡人的生活了,但我認為我們就和七月一樣,一輩子就只能那樣活下去了,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夢想,但我們靈魂里的那種崇尚自由的種子早就已經(jīng)被現(xiàn)實生活中的殘酷給磨平了,每個人都沒有那種勇氣能夠像安生一樣去反抗,去爭取自已應得的自由了。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啊!但能夠像安生一樣的活得瀟灑,活得自由那又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書上不是把安生為過這種獨自漂泊的日子而付出的`代價表示得淋漓盡致嗎?生活無依,愛上了自已最好朋友的愛人,最后還不得善終,生了一個孩子,卻不能親自看著他長大,多么大的代價啊,這也難怪世上那么多人都不敢去反抗這個世界,去尋找自己的靈魂之所在了,只任自己的靈魂就這樣麻木下去,放縱下去,多么無奈,多么可悲的人性,多么可悲的社會!
再來就是講到他們的愛情了,中間就要提到那兩個鐲子了。一個綠色一個白色,但在他們還沒下山的時候那個白色的就壞了,七月選的是綠色的,而安生的是白色,這個結(jié)果在潛意識里好像就注定了這樣一個結(jié)局,也許這就是宿命吧?但書上又說到其實安生想要的是那個綠色的鐲子的,只是她不愿意跟自已最要好的朋友去爭罷了,一個鐲子就能夠看出他們對愛情的看法來,七月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對待愛情也只能是個平凡人的樣子了,雖然是她先認識家明,但在我看來家明真正愛的是安生而非她了?而安生呢,生性就是一個漂泊的,不太愿計較的人,她把一切都看得很淡,但她又是把七月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一個朋友,她打心底里是不愿意去跟七月爭的,但感情的事情有時候是不自然的流露,由不得他們自己的理智來控制的,所以他們還是被七月發(fā)現(xiàn)了。在七月的受傷的眼神中他們又退回到了原地,就注定了這只是一段沒有結(jié)局的感情。因為每個人都對自己在乎的人而放棄了自己的真正的需要。說到底他們還是不能超越一個平凡的正常的人的思想道德的介限吧?但值得慶幸的是他們還是有一個愛情的結(jié)晶,生下了一個孩子。這也是作者的仁慈吧。安生在生下那個孩子后就因為難產(chǎn)而死了,而那個可憐的孩子就由七月和家明共同撫養(yǎng)長大,相信七月一定會善待這個孩子的。到底七月還是愛安生的不是嗎?
我喜歡安生這個角色,但七月又是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寫照。我們也只能按七月的生活路線而生活下去了。
《七月與安生》讀書筆記 5
看到了告別微安,其實都不記得自己是由于什么,而買了這本由筆名為“慶山”的人寫的書,真的是一點也記不起來了。
翻開前言,看到作者是18年前寫的這本書,并且一味的強調(diào),這本書中的內(nèi)容只有唯一的一個可圈可點的理由:真誠。
我反而在想,難道別的作者寫書就不會真誠了嗎?你為什么會覺得自己真誠,就是這本書的一個亮點呢?要不是我被這個略帶悲傷的名字騙來,我應該是不會要這本書的吧。
看到第一個故事,名字是:告別微安,我反而不想讀這篇了,我潛意識里,開始為這個命名,編寫新的故事,開始猜測這個微安,會發(fā)生些什么故事。
下意識的去翻到目錄,數(shù)了三次,才數(shù)清楚這書總共有多少個題目,是由多少個故事拼接而成。嗯,是的,一共有18故事。忽的,看到了一個吸引我的名字:七月與安生。
這個名字,我并不是第一次聽到,最初還是因為18年的電影,有一個和它一模一樣,馬上打開度娘,才明白,電影《七月與安生》便是由“安妮寶貝”的同名作品改編而成。此時,又一個問題,浮現(xiàn)在腦海里,安妮寶貝和慶山,又有著怎樣的關(guān)系呢?
再次去度娘那里尋求答案,果然不負我望,是一個人,是在2014年的時候,筆名安妮寶貝,更名為慶山。然而本書是在2016年出版的,書上寫的作者是慶山,也就順理成章了。
記得當時看電影的時候,只是隱隱約約記得,這個片子,是個文藝片吧,講兩個女孩的,情節(jié)什么的,也沒那么清晰的印象了。
當我?guī)е貞洠_始了這個短片小說的閱讀時,這個七月,安生,還有唯一的'男主,蘇家明。一個在少女時代,都會迷戀上的男生,俊俏的臉龐,高高的,瘦瘦的,成績還很優(yōu)異,無疑是個眾星捧月的結(jié)局。
其實,故事情節(jié),沒什么特別的意外之處,甚至,我都能想象的到,這三個人的結(jié)局。七月,一個喜歡安穩(wěn)生活,平靜且美麗的女人,注定幸福。安生,一個受原生家庭影響至靈魂的人,各種放蕩不羈,各種漂泊,流浪,雖然能得到很多人青睞,但是難以有最終完美的結(jié)局,有了個自己真心愛的人的孩子,但是還因此喪命,是該慶幸呢,還是應該感到悲哀?家明,被兩個截然不同的女人愛著,其實他是最幸福的,他也是最沒用的,沒有什么骨氣,也沒有什么果敢。還不是讓身邊的女人,替他選擇了人生。
最看不上的,是這個男主,最心疼的,是那個不應該來的孩子。
男生,你沒有擔當,你就不應該去招惹,你被卷到這場愛情故事中,你不應該被牽著鼻子走。
安生,同情你,你沒有遇到好的老師,沒有人真正走到你的心里,你給自己筑的心墻太堅固,太高深,讓人無法靠近,然而你,并沒有把自己的價值體現(xiàn),沒有讓自己活的更加灑脫。
七月,也許是最羨慕你的了。好的外貌,好的家庭,表面風光的男票,安穩(wěn)的工作,按照普通勞苦大眾的人生路,你走的不偏不倚。恭喜你,你是最大的贏家。
讓我們都積極的生活吧,人生,真的,并不長。
《七月與安生》讀書筆記 6
故事的情節(jié)其實真的很簡單:影片主要圍繞著兩個閨蜜七月與安生展開的,七月是典型的乖乖女好孩子,成績好,性格溫和乖巧,一直過著父母期望她過的穩(wěn)定生活,而安生就是那種會搗亂,不愿學習,到處去飛的女生,居無定所,漂泊流浪。兩個看似不一樣性格的人卻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然后喜歡上了同一個男孩家明,男孩兩個都愛,無法割舍任何一個。男孩最終和七月結(jié)婚了,但是當七月發(fā)現(xiàn)男孩和安生有染后,最終選擇讓男孩走,故事最后,七月懷了男孩的孩子,跑去找安生,生下孩子就死了,安生獨自撫養(yǎng)著孩子長大~
剛開始看影片前半部分的時候,真心覺得很狗血,這個劇情不就是兩個閨蜜為了男人反目的情節(jié)嗎,很無聊,很幼稚,自己暗暗心想,好后悔過來看,中途甚至還有了離開的想法,好在朋友很堅決,一直拉著我,說看完吧,來都來了,因此定下心來,繼續(xù)后半部分,但是,也就是這后半部分,深深地感染了我,改變了我對于影片的`感受!
這部電影,我覺得最妙的精華就在于這后半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是敘述兩個風格迥異的姑娘從十三歲到二十六歲的生活,圍繞著七月寫的小說,開頭敘述七月寫了一本關(guān)于她們兩個人的生活的小說,涉及彼此從相遇、相識以及反目、未來等一系列事情,通過小說的故事展開她們的人生,影片中的人一直以為小說就是七月寫的,開端從小說情節(jié)引入現(xiàn)實生活,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生,一個希望穩(wěn)定,一個想要飛翔,但是后來,正如影片里面說的那樣:“太過穩(wěn)定也想過流浪,而流浪的人也有想穩(wěn)定下來的一天”,七月和安生后來互換了彼此的人生經(jīng)歷,好似交換了人生~
影片后半部分,七月知道了家明和安生有染后,和安生鬧翻了,卻仍然希望家明能回到自己身邊,然后結(jié)婚安定的過下去,所幸,家明回來了,決定和七月結(jié)婚,父母見面、拍婚紗照、舉辦婚禮……看似很正常,一切好似即將歸于平靜,然而,婚禮當天,家明卻逃走了,留下七月一人,后來才知道,原來是七月讓家明跑的,只為逃離她成長的牢房,想去過自己沒有經(jīng)歷的人生,她不好意思主動離開,唯有家明離開,她才能有一個恰當?shù)睦碛桑x開她生活的一切~
雖然七月在大家眼中一直是一個好孩子,按部就班的開展父母期望她過的生活,不離開家門半步,不愿意前往她不熟悉的地方,但是其實她渴望流浪,想過自己的生活,只是她懂得偽裝成乖孩子的樣子,取悅身邊人,看似笨拙,實則機智,而安生,雖然看似很“壞”,但是其實很單純,不知道隱藏,很自然的像身邊人表達自己的一言一行。
離開穩(wěn)定生活的七月好像開始了安生的生活,開始了流浪,開始了不穩(wěn)定,開始了自己的興趣,開始放飛自己,這是一個與之前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她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接觸到了更多的人~
而此時的安生,或許是漂泊了太久,她渴望穩(wěn)定,渴望有一個安定的生活,家明沒有來找她,她有了新的伴侶,工作、家庭、學習,按部就班的開始了七月曾經(jīng)的生活,七月與安生,交換了彼此的人生~
但是,七月懷孕了,影片不同之處在于,七月并沒有因為家明的事情從此不再搭理安生,相反,她真心愛安生,珍惜與安生的友誼,她找到了安生,將懷孕的事情告知安生,兩個女孩好似又回到了曾經(jīng),那美好的時光,七月陪著安生,安生陪著七月~不久,七月生了,手術(shù)很成功,母女平安,可是誰曾想,七月后來大出血,不幸死亡!
多年之后,家明見到了安生,問安生有沒有看過七月寫的那本小說,問了安生好多事情,大多都是圍繞著小說的故事,肯定小說的世界就是安生與七月生活的寫照~
但是,誰也不知道,小說其實是安生寫的,但是筆名是七月,也是劇情過半,才驟然發(fā)現(xiàn),原來小說的作者一直是叛逆女孩安生,安生在小說里面為七月編造了一個美好的生活!
《七月與安生》讀書筆記 7
還是在21天財女里看到《七月與安生》這本書,聽TS說要上映電視了,所以我也抽空看了這本書。上周看完了,一直不知道怎么寫讀后感,我感覺我對于感情是個失敗者,所以以下都是我本人的看法,希望姐妹們多抒發(fā)自己的看法。
《七月與安生》這又是一個關(guān)于兩女一男的“三角戀”的愛情故事,這個讓人感懷青春、感懷友情、感懷愛情的凄美故事,讓人從內(nèi)心動容,應該說,它對于每個人來說,也許是一次生命的審視,一次靈魂的叩問。
但是我不喜歡,也不認同這種愛情。從第一次我看到三毛的作品,到席慕蓉的愛情詩集,一直到張愛玲的作品及自傳。或許是到了一定的年齡,對愛情的理解和看法不一樣了,總結(jié)所有這些愛情故事也好,還是自傳也罷,好像美好的愛情總是以悲情收場,難道我們值得宣揚的美好愛情,就是要大家繼續(xù)著悲情嗎?為什么不給自己一個陽光的愛情呢!
女人,走錯了路,要記得回頭;愛錯了人,要懂得放手!在遇到感情挫折時,不要急于把自己的目光投放到旁人的身上,盡可能的讓自己的眼睛能在自己的身上多停留一會,畢竟反省自己比解剖別人更容易一些。反思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等你真正讓自己靜下來,想清楚自己心里所要的,你就會懂得取舍,也不會在感情挫折里繼續(xù)著悲情故事了。幸福的`女人不是一輩子不失戀的女人,而是失戀之后照樣活得精彩并且下一次愛情照樣甜蜜的那種。女人只有離得開對自己不好的男人,才能從容優(yōu)雅自信,女人的幸福是要從離得開男人開始。若把擁有某個男人作為自己唯一的事業(yè),那是一場豪賭,輸贏難料,只有擁有離得開男人的資本,才能永遠不會絕望。
清雨也不是圣人,在感情漩渦里也經(jīng)受過挫折,但是經(jīng)歷過后,一個人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之后,會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也可以這么優(yōu)秀的,周圍還有這么多愛慕著、喜歡我的人。所以女人在適當?shù)臅r候,要學會轉(zhuǎn)身,給自己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前面是片藍天或者是片火海,就看你自己的選擇!
給自己一個陽光的愛情吧,錯過了要學會放下,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給你關(guān)上一扇窗,也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愛情路上也是,相信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美麗情節(jié)的!
《七月與安生》讀書筆記 8
剛看完的時候,心里第一個想法,就是羨慕。因為,好像自小以來,作為家里的老大,除了每天完成功課以外,就是燒水做飯,看著弟弟妹妹洗完澡,吃完飯,把碗洗完,就完成一天的任務了,然后明天繼續(xù)。
所以,我羨慕七月,也羨慕安生。因為在那個不涉及情愛的年紀里,可以有一個閨蜜。而我至今,都沒有可以說心里話的閨蜜。好像幸好,我也沒有什么心里話,哈哈,沒心沒肺,活了二十多年。也許,這是從12歲開始,就離開家門的后遺癥吧!
感性完畢,理性又開始跳出來,瘋狂思考。七月和安生,到底誰更幸福?剛開始,覺得安生很可憐,為了成全,選擇離開,去接受那樣一個,混亂、骯臟的社會。最后,居然又開始有點羨慕她的經(jīng)歷,走過天南海北,看過那么多不一樣的風景……慢慢地,相比之下,按部就班的七月,似乎就開始顯得可憐了——日復一日,心里只有一個家明。
然后就開始思考,我自己應該過什么樣的生活和人生?安生的第一個男朋友,打算在27歲死。因為他的偶像只活到27歲。而在一開頭,安生也說只想貨到27。最后,歌手27沒有死,還和別的女人瞎搞了。安生27歲也沒有死,過上了“正常”的日子。但是,七月死了,因為產(chǎn)后大出血。
我剛過完我人生的27歲,如果27歲算一個節(jié)點的話,那我是七月,還是安生?
看完小說,暮色早已降臨。吃了簡單的晚餐,開車去運作中心。一邊開,一邊哭。忽然好羨慕安生。因為,在什么都不用承擔的年齡,她走了出去;又在該承擔的年齡,“滿載”經(jīng)驗而歸,安生贏了。因為她曾經(jīng)精彩;七月也沒有輸,因為她留下了生命的延續(xù)。
夜色早已籠罩整個城市,看著閃爍的霓虹燈,更加淚如雨下。因為猛然回頭發(fā)現(xiàn),其實七月和安生,都是我自己人性的兩個部分。為什么選擇12歲趕緊離開?因為12年重復的日子,早已讓我厭倦。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每天都重復著同樣的嘮叨。也許他們也意識到了生活的單調(diào),所以,大人們自己把自己當成了瓊瑤奶奶小說里的'主人翁,弄出點婚外戀;來上幾次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欺騙當時我們這些小孩的真情眼淚。十歲之后,這樣的戲碼再次上映的時候,十歲的我都已經(jīng)開始冷眼旁觀,開始厭惡這樣的日子。12歲,終于可以跑出家門,周末能不回都不想回;好不容易,18歲,我選擇去了更遠的地方,美其名曰——為了看雪。實則不想再回到那個地方。在外婆去世之后更不想回到那個地方。
當家明離開去北京的時候,安生累了想回家。家,是個模糊的概念,不見得是個固定的地方。也許,是某個人。可能我早就明白,總有一天,浪夠了的自己,也會想回家。所以,我找了個人,找了一個,一直以來,陪伴著我的人。他追了我4個月,我卻陪伴了他將近6年。而挨餓,貌似我們兩都沒有要分開的意思,哈哈哈。在我來到天津茫然不知所措的那段時間里,骨子里的七月,開始占主導地位,我開始忙乎吃各種讓我很暈的東西,增加雌激素,好要孩子。過上,也正是他父母想要看到的,“正常”的日子。但是,安生也許還是占了我的大部分的性格的,在一邊要孩子的同時,還在一邊的搞升職,加薪,升職,加薪。最后演變成了自主創(chuàng)業(yè)。為了配合我的創(chuàng)業(yè),他也不再追究我曾經(jīng)要生孩子的打算,反而還積極配合我的創(chuàng)業(yè),工作一換再換,就是為了我們兩能在一起。
也許接下來,我還會繼續(xù)折騰,實現(xiàn)18個月,月收入過20萬的目標。但是不管我如何“安生”下去,最終,我都回歸“七月”的模式。因為,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你把一輩子都押在了我的身上,那么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給了我,我怎么忍心讓你輸?!
《七月與安生》讀書筆記 9
學生時代曾經(jīng)喜歡過作家安妮寶貝,她的代表作之一——《七月與安生》一直讓我印象深刻。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如今的安妮寶貝已更名叫慶山,而我亦不再是當年的我。再讀《七月與安生》,體會亦與當年不同。
七月和安生是十三歲認識的,學生時代的友情純粹而簡單,她們性格迥異,卻又無話不談形影不離。七月家庭幸福,性格溫順;而安生沒有體會過家庭的溫暖,性格桀驁不馴、自由奔放。這兩種不同的性格,導致兩個人未來的路完全不同。七月從初中、高中、大學到工作,一路順風順水,她沒有選擇,因為她不想選擇,在既定的生活軌跡中過著隨遇而安的生活;而安生則早早退學,一生都在逃脫宿命的束縛,極力擺脫母親為她安排的一切。
然而,真正影響兩人命運的,是七月的大學同學家明。七月和安生同時愛上了家明,但是七月近水樓臺先得月,成為了家明的女友,而安生在一次告白家明后選擇了離開。其實,家明是喜歡安生的。家明對七月說過,安生是個不漂亮的女孩,但是她像一棵散發(fā)著詭異芳香的植物,會開出讓人恐懼的'迷離花朵。
對于七月來說,擁有太多,就無法舍棄,而安生剛好相反,一無所有,就能放棄一切。安生不愿意傷害七月,所以一次次選擇逃離。可是,真正的遺忘都是無聲的,一向習慣放手的安生,其實無法忘記。在生活中,我們免不了要選擇堅持或放手,但是對于很多人來說,堅持不簡單,但放手更難。
大學畢業(yè)以后,家明想外出闖蕩,而七月只想留在家鄉(xiāng),于是兩人開始了異地戀的生活。家明以各種借口推遲著兩人的結(jié)婚計劃……而安生再次出現(xiàn)在了家明的生活中……所以,不要把異地戀當作分手的借口,分手是雙方戀愛本身出了問題。
后來,七月和家明放下了所有芥蒂,重歸于好,并且如約結(jié)婚。七月以為這樣的生活平靜而滿足。然而,安生發(fā)現(xiàn)自己懷了家明的孩子,這一次她無法逃離,只好投靠了七月。最后安生因為難產(chǎn)而死,只留下一個小女孩。七月把小孩看作是重生的安生,收養(yǎng)了這個孩子……
也許每個人都是這樣:年輕時,我們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安生,看不慣這個世界,總是在反抗;長大后,我們發(fā)現(xiàn),糊涂并不是愚蠢,妥協(xié)并不是懦弱,細水長流,恰恰才是我們的向往。經(jīng)過一系列對抗,我們終將學會和解,與生活握手言和,于是我們都變成了七月。
《七月與安生》讀書筆記 10
讀《七月和安生》時,我被誘入了故事深處。當我讀到:“我已經(jīng)無法再傷害你,七月。我是你這一生最應該感到后悔的決定。當我問你去不去操場,你不應該跟著我走。
第一次,七月看到安生明亮的眼睛開始黯淡下去。像一只鳥輕輕地收攏了它的翅膀。疲倦而陰暗的,已經(jīng)聽不到凜冽的風聲。”我從未見過安妮的`文字里透出過這么多的憂傷,令人窒息的。或許這是唯一一篇關(guān)于友情的,而對于友情她胸懷著的巨大的柔情才充分地溢出來,貫注到字里行間。而對于安妮更多地思考關(guān)于它所帶來的瘋狂與占有,作為背景總是灰色的,讓人看不到一點兒光亮。但也許僅僅是,友情還是在她那里(在這篇文字里)并沒有清晰地分野。
我長久地沉醉在《七月和安生》里,站在遠處看兩個十三歲的少女在操場上閑談,看她們并排躺在床上,安生因為害怕而摟著七月。安妮的文字在這篇文字里是這樣的強力,它們推著我快步地走,停不下來。七月在站臺上送安生離開故鄉(xiāng),她被一種鉆心地感覺罩住,蹲下來哭;她到上海去看安生,遠遠望見蕎麥一樣膚色的安生,她病態(tài)的瘦,只有她的笑容是她所熟悉的,那個樹上的女孩。假如你們都看了這篇文字再來看我的訴說,也許覺得這些復述太過蹩腳了,但這些情景在我心里一再地重現(xiàn),使我忍不住。
這是一篇關(guān)于兩個女孩之間友情的故事,其中的家明只是她們產(chǎn)生挫折的道具,假如沒有他故事也可以繼續(xù),只是來得不夠強烈。安妮是偏安生的,在這兩個角色中,應該是這個和她更為相象些(我希望這樣說不會引起一些人的反感,在我看來那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她給她安排了死亡,在她看來死是美可能達到的極致,而七月還要繼續(xù)活下去,更多的可能。
【《七月與安生》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精)《七月與安生》觀后感4篇01-23
七月與安生觀后感(通用14篇)07-01
七月十五鬼節(jié)08-07
七月的風作文優(yōu)秀12-10
七月的記憶作文(精選17篇)08-15
曬出我的七月陽光02-25
七月里的堅強作文04-16
贊美七月的佳句210句07-10
離別七月精選作文20篇06-28
讀書筆記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