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貼對聯作文集合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貼對聯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貼對聯作文 篇1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還在迷迷糊糊的睡夢中,就聽到老爸在叫:“起床啦!起床啦!大年三十,趕快起來幫我貼春聯啦!”“為什么過年就一定要貼春聯呢?”我問。爸爸說:“貼春聯是為了表達人們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一到春節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在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呢。”我說:“可隔壁家門上貼的春聯為什么是白色的呢?”“那是因為隔壁家剛有人去世了,所以就貼白色的春聯。”“可我還看到有人家貼的綠色的呢?”“那是有人去世了第二年就會貼綠色的,到了第三年就會貼黃色的,第四年喪期滿了就恢復用紅色的啦!”“原來是這樣呀!”我說。
于是我趕緊起床洗漱完,就拿出事先買好的對聯攤開來……啊!好多呀!可,可,這么多,可怎么貼呀?我急忙問:“爸爸,爸爸,這么多對聯,哪貼哪呀?”爸爸拿出最大最長的一幅對我說:“這最大最長的貼大門上。”我大聲讀了出來:“北海財源滾滾來,南山福氣日日新。”“錯了,錯了,應該是南山福氣日日新,北海財源滾滾來”“這有什么不一樣嗎?”我不服氣的說。“貼春聯可是有講究的呢!”于是爸爸跟我講了春聯如何區分上下聯,哪種春聯應該貼在哪里,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貼春聯還有這么多講究呀!
我換上衣服就幫爸爸拿著漿糊,扶著梯子,認真貼起了春聯,我們還貼了門神,還給家里的雞窩上也貼上了“六畜興旺”呢!
貼春聯可不是一個輕松的活,我們用了一上午才將家里的春聯都貼完,春聯貼完,我的手已經凍得紅通通了,但是看到家門口都已經煥然一新,心里還真是感受到了喜慶的節日氣氛呢!
貼對聯作文 篇2
今天是臘月二十七,距離大年三十還有三天了。早上爺爺說今天要貼對聯了,我就和爺爺一起拿上對聯出門了。剛打開大門,我就看見每戶人家的大門兩邊都有一副對聯,看來大家都起的比較早啊,我們也開始動手貼起對聯來。我看到爺爺貼的上聯是:壽比南山不老松;下聯是:福如東海長流水,寫的真好啊!看完這副對聯,我心里也有許多疑問?大家為什么都要貼對聯呢?是不是有什么故事和傳說呢?
爺爺告訴我說:“那是因為在古代,有一種叫”年“的猛獸,經常傷害人們,后來大家知道它害怕紅色的東西,就拿紅色的紙貼在大門上,用來驅趕”年“。后來,就慢慢的發展成在紅色的紙上面寫一些,祝福、吉祥的話,也就是現在的對聯了”。聽著爺爺的話,對聯我們也一起貼完了,關于過年的故事還真是多啊!太有意思了。
貼對聯作文 篇3
今天是大年三十,一早起來我就和爸爸媽媽貼對聯。
對聯的內容是:門前富路財鋪地,家內祥和福連天。橫批是:富貴平安。還有一個大大的“福”字。
我問媽媽為什么要貼對聯呢?媽媽告訴我:“過年貼對聯,與古代的‘桃符’驅鬼辟邪有關。古人科技水平有限,認為人間的疾病災害是鬼魅造成的。為了抵抗他們在過年期間的侵擾,人們便用具有避邪作用的桃木板掛在門旁,同時在桃木板上分別寫上門神神茶、郁壘的名字(也有畫上它們的圖像的)。這樣,為非作歹的`鬼魅就不敢上門了。這些桃木板就叫”桃符“,它以后被紅紙所取代,寫上字就成了春聯,貼到門上很有一番喜慶、熱鬧的過年氣氛。現在,盡管人民已經知道沒有什么鬼魅作祟了,但仍保留了過年貼春聯的習俗。”媽媽還告訴我,春聯有上聯和下聯之分,上聯貼在左面,下聯貼在右面,橫批貼中間,中間貼“福”或者門神。
通過和爸爸媽媽一起貼春聯,我學到了很多關于春聯的知識,非常開心。
貼對聯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國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有掃塵、貼倒福字、貼對聯等習俗。我們家也不例外,每年除夕那天我家都要貼對聯。
今年除夕的早上,我和爸爸、姐姐都一大早就按時起床,吃了早飯后,按照慣例要貼對聯。爸爸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對聯,我和姐姐見爸爸拿了對聯,我們倆分頭去找工具,我拿的是剪刀、姐姐你拿的是膠帶,我和姐姐來到了大門口,一切都準備好了。
于是我們就開始貼對聯了,我們拿出對聯,姐姐拿一聯,我拿一聯,并且左、右站著,不斷交換位置,這樣很快就確定好上、下聯,這樣就按照上聯貼右邊,下聯貼左邊的順序來貼。
現在我們開始分配工作,我來剪膠帶、姐姐來黏膠,在爸爸將對聯摁在墻上時,首先讓我們觀察對聯有沒有放正,這個我可沒有經驗,幸好姐姐教我用一種方法來確定,就是看對聯的上下兩端到門縫的長度是否一樣的方法。確定好高度和位置后,姐姐把膠帶打開,然后我用剪刀把它剪斷,姐姐負責貼到對聯的上端和中間去,最底下的就交給我這個身高最矮的來粘貼,這樣上聯就貼好了。我們用同樣的方法把下聯也迅速的貼上了。現在留下的就是橫幅了,貼的位置這么高,肯定是交給我的高個子老爸了,這回是他比劃著位置,我們來判斷位置是否合適,確定好以后,就讓了老爸粘貼上我們準備好的膠帶。這樣我們就把整幅對聯貼好了。
在我們為貼好對聯而暗暗得意時,我又發現還有一個“福”字。我們就把這個“福”字帖在門的中間。然后我發現這個“福”是倒著貼的,問了姐姐才知道,這是預示著福要到我們家來的愿望。
經過這樣一張貼,我們家就更有過節的氣氛了。
貼對聯作文 篇5
**年春節即將來臨,我們要回老家過年,寒假里在爺爺、爸爸的幫助下我寫了好多對聯,臘月二十九我等待已久的貼對聯時刻終于快到了,我的心情格外激動,因為馬上要貼我親自寫的對聯了。
中午飯后,我迫不及待的拿著對聯和爸爸先去老爺爺家貼,天氣雖然寒冷,我們依然干得熱火朝天的,我和爸爸分好工,我清理門上的舊對聯,爸爸打漿糊,八十對歲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坐在旁邊眉開眼笑說我今年長大了,能貼對聯了,我和爸爸一切準備就緒后開始一門門的貼,想到去年我只能給爸爸打下手,今年我成主力軍了,心里挺高興,我和爸爸密切配合由內屋到大門口井然有序,每個門口都有正聯、橫匾、大福字,大門口的正聯是“平安二字值千金,和順一門有百福”橫匾是“福壽雙全”,床前貼上“身體健康”出去大門口正對的地方貼“出門見喜”養家禽的地方貼上“六畜興旺”,我就這樣別貼別念給老爺爺、老奶奶聽,他們高興地合不攏嘴,一直不停的夸獎我呢,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不知不覺中我們都貼完了,看著貼好的對聯我的心情十分高興,心想明年我一定要認真地好好寫。
貼對聯作文 篇6
大年三十,我和哥哥一大清早就去貼春聯。
哥哥搬來梯子,將梯子靠在大門的旁邊。他爬上去清理高處的舊對聯,我在下面清理。我們清理得可仔細了。
清理完舊對聯,哥哥先在墻上打上糨糊,然后,叫我遞春聯。我問哥哥先貼哪一聯。這還不簡單嗎?哥哥爬下梯子,一會兒,拿起一聯看看,一會兒,又拿起另一聯讀讀,一會兒,又抓抓后腦勺。一看這情形,八成哥哥也不知道怎么貼。正在這時,劉老師剛好從門前走過。我急忙上前問:“劉老師,這春聯怎么貼呀?”劉老師笑著說:“大門的右邊貼上聯,右邊貼下聯。”“那上聯和下聯怎么分呢?”哥哥迫不及待地問。劉老師接著說:“那得看對聯的最后一個字,最后一個字是第三聲或第四聲的是上聯;最后一個字是第一聲或第二聲的是下聯。”“哦!原來是這樣。謝謝老師!”
我和哥哥按照老師的指點,認認真真地貼好了春聯。這次貼春聯又讓我學到了新知識,我真高興!
貼對聯作文 篇7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對聯、福字。
今天是大年三十,早晨媽媽和爸爸把對聯和福字都買回來了,媽媽叫我和妹妹一起去貼對聯,我很爽快就答應了:“好。”貼對聯這件事對我來說就是小事一樁,太容易了。說干就干,我和妹妹拿著膠帶和對聯就開始貼,可是誰想到看似簡單的事做起來這樣復雜,首先要看好哪一張是上聯哪一張是下聯,上聯貼門的左邊,下聯貼在門的右邊,橫批要貼在門的上邊。妹妹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一張就往門上貼,一邊貼一邊叫“姐姐快拿膠帶來,我扶著你來粘”,我一看笑得我眼淚差一點沒掉下來,我說:“妹妹那張是橫批,應該貼在門的上邊。”妹妹說:“我還在想這字為什么倒著貼呢?原來我貼錯了。”我說:“我來貼吧。你在一邊看著,位置準不準。”我拿起上聯往門上貼,我的個頭不夠高,于是,我拿了個板凳踩著貼。在妹妹的幫助下終于把上聯貼好了。我又拿起下聯,也是這么貼的,還有橫批。不一會兒,就把對聯貼好了。
通過貼對聯和福字我不僅掌握了貼的方法,還了解了關于對聯的知識。
貼對聯作文 篇8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洋溢著歡樂的笑聲,今天是除夕,吃完中飯,我和爸爸就開始貼對聯了。
首先我們把舊對聯拿下來,表示去舊迎新,我和爸爸抓住對聯用力地往下一撕“嘩啦啦”舊對聯就掉了下來,接著,又把門框上的小紙片一點一點地撕下來,再用濕抹布將門框擦干凈。
接著就是貼對聯了。先分開橫幅和左右聯。爸爸拿出左聯,在桌上攤平,在對聯的四周均勻地涂上漿糊。然后,他小心翼翼地輕輕地在門框上按平壓緊。過了一會兒,煥然一新地對聯掛在了門框的兩旁,我搖頭晃腦地念起來,平安如意步步高,人和家順年年好,橫幅是一帆風順。
當然,還少不了貼“幅”字。我正想把“福”字端端正正地貼在門中央,爸爸卻搖了搖頭說:“不行這樣不行,中國人喜歡把“福”倒著貼。”“什么”我文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爸爸輕輕地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說:“不懂了吧,把“福”倒著貼諧音著福氣到了。”我哈哈大笑,原來古代人也這么有趣啊!和我一樣是個別字大王。
貼春聯是我國傳統習俗,代表在新的一年里辭舊迎新,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我看著對聯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給大家增加了一份喜悅,明年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精選貼對聯作文集合8篇】相關文章:
精選貼對聯作文集合八篇01-10
除夕貼對聯作文12-23
貼對聯的作文(精選29篇)02-15
春節貼對聯小學作文01-22
【精選】貼對聯作文匯總6篇01-22
精選春節貼對聯作文(通用28篇)01-11
【精選】貼對聯作文錦集九篇01-05
精選貼對聯作文錦集9篇01-03
【推薦】春節貼對聯作文(精選18篇)01-08
精選春節貼對聯作文合集六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