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作文【經典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的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的作文 篇1
戰國時期,秦國為了統一中國,向楚國發兵攻打,但是卻攻打不下來。就假裝發求和信,就打算簽下求和信。這是,愛國詩人屈原,他是大臣阻止,而受到和眾臣的指責,被降職回老家。就在五月初五的時候,被秦國殺害,楚國就滅亡了,屈原聽到消息后,百感交集、心如刀絞。最后抱著一塊石頭,跳進了楚江里,自殺了。這是,正是初五。
后來,屈原的愛國精神把老百姓感動了,在的那一天,他們都到楚江邊,為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吃了屈原,就把米飯投進江中,還在那一天坐小舟去打撈屈原的尸體,后來就出現了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的作文 篇2
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端午的作文 篇3
端午節還沒到,街邊的攤位幾乎都被賣粽子的占據了。粽子散發出陣陣的清香,沁入了人們的心脾,讓大家也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被大家所感染,我們家也為迎接節日的到來做起了準備。
媽媽起了一個大早,我也早早被喧嘩聲吵醒,爺爺去市場買包粽子所需的材料,有糯米、花生、臘肉等。爺爺一回來,大家便開始包起了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粽葉卷成筒,用各種材料填充,用多余的粽葉封口,用紅線纏上,放入鍋中煮,不到三個小時,我們便吃上粽子了。
大家開心地吃著粽子,在這樣歡樂的氣氛下,見多識廣的爺爺給我們講起了吃粽子的由來: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主張聯齊抗秦,他的想法遭到了朝廷的反對,楚王就把他貶到現在的湖南。不久,秦王便率兵滅掉了楚國。聽到這一個消息,屈原萬分悲憤,誓與祖國共存亡,他抱著大石頭,投身汨羅江自盡了。當地老百姓十分感動,紛紛劃著龍舟去救他,還向河中投食物,不讓魚蝦吃他。可幾天后,有人夢見屈原骨瘦如柴,十分疑惑,一名漁民說投入江中的食物被魚蝦所食。大家便用粽葉包起食物投入江中,讓魚蝦以為是龍角而不敢食。后來,逐漸演變成了端午吃粽子,紀念屈原。
吃著香甜的`粽子,聽著爺爺的講述,我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一個小粽子,竟讓我品味到了一個愛國詩人的偉大情懷。
端午的作文 篇4
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吃粽子、包粽子,看賽龍舟。
今年五月初五,我們一家也團聚在一起。奶奶與我在廚房里包粽子。爸爸與姨夫們在一起打麻將、斗地主。而媽媽與姨媽們則在一起聊天,而只有奶奶與我在廚房里心得不亦樂乎。
不過,我們在廚房里也心得挺開心。我與奶奶在比賽包粽子,比誰包粽子又好又快,又精致,只有做到這三好,才算是真好,才能算是真正贏者。我們先一起將粽葉清洗干凈,洗過了粽葉,然后再將糯米清洗,洗干凈了以后,再往糯米中倒入一些醬油,與少許糖與黃酒,這樣要等上二小時。
等醬油、糖與黃酒完全融入糯米里時,再拿來粽葉,先折成一個小船似樣子,一頭有邊,一頭無邊。用糯米在“小船”有邊地方鋪上一層糯米,接著就是放肉了,我將一塊五花肉放在糯米上,然后再把糯米輔在肉上,最后再把“小船”無邊地方蓋在上面,然后將多余地方彎折一下用線扎緊。我與奶奶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地包著愛心粽。
終于,我們包完了,我數了數我,又數了數奶奶,發現奶奶比我少一個,我頓時高興一蹦三尺高。這時奶奶走了過來,對我說:“孩子,比賽輸贏并不重要,重要是你參加了,如果你贏了也不能驕傲,只有沉著冷靜人,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勝利者。”
奶奶這番話語,深深地藏在了我心底里,令我受益匪淺。
端午的作文 篇5
有一種習俗,生長在靈魂深處,任歲月遷移,仍然不改當初的模樣。在初夏焦灼的等待中,一個行走了兩千多年的節日--端午,緩緩走來。
除去春節,端午是我最喜愛的節日了,不是因為放假,而是因為家人為端午忙碌時那份濃濃的情意。
我是家里的獨女,身邊也沒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因此,不管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十分疼愛我。我過端午喜歡去姥姥家,因為姥姥家后面的大山上有成片的.艾草。每年端午節,姥爺都會在清晨帶我去采艾草,雖然每次我都會弄得一身露水,不過我依然樂此不疲。
端午是一定要吃粽子的。在姥姥家,我可以吃到天下最美味的粽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姥姥就把糯米泡在一個大鋁盆里,煮好粽葉和系繩。端午節的早上,姥姥會早早起來包粽子。她坐在廚房的一個小板凳上,瞇著眼睛,將粽葉折成一個小漏斗,撈起一把糯米放進漏斗里,再放上幾粒事先泡好的花生或是一粒蜜棗,右手將粽葉疊過來,再輕輕折過去,最后系上草繩,一個有棱有角粽子就包好了。我最喜歡的就是看姥姥系草繩,那草繩系得像蝴蝶結一般,真是藝術啊!
粽子包好下鍋后,我就拿過小板凳坐在鍋灶前,當粽香調皮地挑逗著我的鼻子時,我就會滿院子去找姥姥,要吃粽子。姥姥說粽子要焐到時候才好吃,而我卻在姥姥身邊不肯走,沒辦法,姥姥只好讓我嘗嘗鮮。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粽子,燙得又吐了來,姥姥愛憐地說:燙吧,饞丫頭!
端午節,除了粽子,纏繞在心底的還有那五彩繩。記憶里總記得早上醒來,發現手腕上、腳腕上都系上了五彩繩,我便驚喜地問姥姥是誰給系的。姥姥笑著說"是半夜里仙女給你系上的"。"為什么要系它?"姥姥又笑著說:"這是用來保佑你平安的。帶上它,你一年就沒病沒災了!
在端午的綿綿情意中,我漸漸長大了,早已不會纏著姥姥要吃第一口粽子,也不再相信五彩繩里仙女的故事了。但粽葉的香氣,五彩繩里系著的祝福,依然印在我的記憶里,流在我的血液里。
端午的作文 篇6
傳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遭壞人陷害,他抱石自投汨羅江。當地人民十分傷心,所以駕著龍舟去救他,人們又怕屈原的身體被江里的魚吃掉,所以做了粽子投入江中。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屈原。
按家鄉的習俗,五月初一要戴“花花繩”。爸爸和我找來家里不同顏色的線,把它們放在一塊,然后兩頭捻在一起,同時向相反的方向搓,一條五彩斑斕的`“花花繩”就完工了。爸爸給我戴在手指上、手腕上、腳腕上。看著漂亮的“戒指”、“手鏈”和“腳鏈”,我真自豪!
我興高采烈的和爸爸去超市買粽子。一個個粽子被凍在冰柜里,它們個個宛如胖娃娃、金元寶。用青色的粽葉包裹著,白色線繩將粽葉一圈一圈的纏得牢牢的。我拿起粽子,又硬又涼,上面還有一層薄薄的冰沙。我們買了豆沙餡的、菠蘿餡的、八寶餡的……
回到家,我把粽子放在盤子里,大約過了兩小時,粽子已經軟軟的了,我迫不及待地拆開線繩兒,小心翼翼地剝開粽葉。哇!還在拉絲呢,米粒都粘到粽葉上啦!我的手也是粘乎乎的,白白胖胖的粽子映入我的眼簾,饞得我口水欲滴。我立馬蘸上蜂蜜,咬了一大口,嘴里粘粘的、甜甜的、嚼嚼,一股清涼、香甜的的滋味很快從舌尖直沁肺腑。
啊!端午節五顏六色的“花花繩”、甜美的粽子,讓我難以忘懷。
端午的作文 篇7
學校放假了,回到家中,媽媽問我:“明天是什么節?”我冥思苦想了許久回答道:“明天是端午節!”媽媽又問:“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我又回答說:“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名偉大的愛國詩人叫屈原。有一次,楚國和其他的國家打仗了,屈原見自己的祖國即將要被毀滅而自己又只能干瞪眼,于是就抱著一顆大石頭跳河了,楚人為了不讓屈原的尸體被魚吃掉,就用糯米做了許多粽子,扔到河里讓魚吃。后來人們還做了許多木船,去尋找屈原的尸體,沒找到。為了紀念屈原,后人把屈原跳河這天叫做端午,又正巧是五月五日;每逢五月五日人民大都會做許多粽子扔到河里,時間長了,變成今天的端午節了”。
媽媽聽了,滿意的點了點頭,說;“明天帶你去外婆家玩。”我聽了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又可以去外婆家玩了,真好!第二天,爸爸開車帶我們來到外婆家,外婆見了高興地叫:“快進來,快進來!”媽媽提著幾個串粽子給了外婆,并說:“祝您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外婆笑得合不攏嘴。外公一如既往,一團和氣地笑,
中午到了,外婆撇了好幾個粽子,我和弟弟見了饞得快不行了,忽然姐姐拿著一瓶可樂進來了,我見了再也忍不住了,口水直唾流三千尺,一把奪過粽子和可樂,弟弟見沒吃的'了,就使出獅子吼功出來,“哇哇大哭”眼淚直流三百丈,我的耳朵都快聾了,我佩服的說:“哇!不愧是獅子吼功。”弟弟說:“算你識貨”便一把奪過粽子。
忽然,外婆說:開飯了!其實我的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計”了,一聽吃飯了,箭一般沖了過去,棹子上擺滿了好我最喜歡吃的菜,由其是肯德雞肉,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弟弟見了也過來了,大人們都也吃飯了。說是過 端午節。
端午節是傳統節日,全國不論是大人、小孩都喜歡,我也愛端午節!。
【端午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的作文(精選)12-19
(精選)端午作文12-12
端午作文(經典)12-10
(精選)端午的作文12-16
(經典)端午作文12-13
[經典]端午作文12-14
端午作文【精選】01-13
【經典】端午作文01-08
端午的作文(經典)01-01
端午的作文(經典)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