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端午節作文通用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端午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端午節作文1
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我最喜歡的就是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因為在這個節日里,我可以嘗到香甜的粽子,看到精彩的龍舟競渡。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有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的,還有吳月民族圖騰祭等等,其中流傳最廣泛的是紀念屈原的說法。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強烈反對,被趕出都城。公元前278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抱石投汩羅江身死。傳說屈原投江后,楚國民眾紛紛爭先恐后劃著船去拯救,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為避免江里的魚蝦蟹咬食屈原的.身體,人們就拿出準備好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投入江里。慢慢就演變成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今年端午節的早上,外婆和媽媽在家里包粽子,我看見了跑過去說:“媽媽教我包粽子好嗎?”媽媽說:“好啊。”媽媽手把手教我,我拿來一片竹葉把它卷成牛角狀,挖一勺米放進去,再把葉子卷起來,用繩子把粽子綁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看著自己包的粽子,雖然不漂亮,但我甜甜地笑了。現在粽子的口味很多,有綠豆餡的,有肉餡的,還有板栗餡的……讓人聽了口水直流。
原來,我們的端午節有這個悠久有趣的傳說啊!我喜歡端午節。
小學端午節作文2
端午節快到了,我在家跟著奶奶學習包粽子。
我們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來,再把蘆葦葉放在鍋里煮3個小時左右拿出來,再去超市買蜜棗和花生,然后就開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蘆葦葉把它卷成一個圓錐型,不要把葉子用完,然后我們往里面放一點糯米,再把蜜棗放進去再放一點糯米,再把花生放進去,把口填滿把邊上的粽子葉扣上去,用線或葉子把粽子包上再系上。經過這番忙活后我們的粽子就成型了,像一個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系緊不能太松,太松的.話會在煮粽子的時候松開,整鍋粽子就會變成一鍋糯米湯了。千萬不要像我學,包得那么松,變成了一鍋粥。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時候了,我們包好的粽子要下鍋了。煮的'時候先開大火煮滾了以后用小火煮,煮2到3個小時就可以出鍋了。如果喜歡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樣很好吃。
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現在粽子成了我們的傳統食品,現在我仿佛又聞到了陣陣飄來的粽子的香味,聽到奶奶喊:“吃粽子了”。
小學端午節作文3
作為傳承了數千年的節日,端午節始終具有其獨特的魅力。與其他傳統節日相比,端午節有著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根植于民間,根植于古老的民族傳統,并融入了民族的血液。這便是端午的味道,一種散發著亙古的芬芳,影響了無數炎黃子孫的味道。
端午節的由來,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屈原。屈原因受小人的譏謗而不得重用,終于不堪世風渾濁,投江而死。人們以端午節紀念屈原時,就注定了這種清白、廉潔的品格將被人們銘記,也為端午注入了一種沁人心脾的味道。
沿著歷史的軌跡,追尋屈原的品格,并體味到端午真正味道的人不勝枚舉。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因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做了幾年小官便歸隱山林,整日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生活;詩人于謙也曾留下“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千古佳句;一代清官海瑞則更是兩袖清風、廉潔正直的官員的典范。
正是由于這種品格生生不息地流淌在世世代代華夏兒女的'心中,才使端午節流傳至今。
然而,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忽視了端午本來的味道,廉潔之人、清正之人越來越少,端午也已成為一種形式,這也許有違屈原的初衷吧?而這也正是國人的悲哀。
端午的味道,是中華傳統文明的味道,是清正的社會風氣的味道,是有助于一個民族發展的味道。
希望能品嘗到端午味道的不只是我們中的一部分,而是全體中國人!
小學端午節作文4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
端午節傳統習俗是吃粽子。快到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包粽子活動,大人們先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然后放入糯米等各種調料,包成立體的三角形,再用細繩纏緊。
粽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餡的,還有加蛋黃的等等,就連粽子的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如:圓形,三角形……讓我看的眼花繚亂。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拿來蒸,過上半個鐘頭,媽媽把粽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粽子好像一個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撥開它的竹葉,我又看到里面的糯米從肉色變到黃色,我情不自禁的`嘗了一口,啊!好吃的無法形容……
忽然,我聽到外面傳來了一陣陣“嘿喲”,“嘿喲”的吶喊聲,我連忙從窗口望出去,只見湖里的龍舟上一個人在擂鼓,還有八個人在劃漿,而且比賽隊員都整齊有規律地吶喊著,劃動著,個個都生龍活虎,并且精神抖擻。看那一艘艘龍舟就好像一支支發射出去的利箭一樣向前沖去。在岸上的啦啦隊員們也都大聲的喊著;“加油”,“加油”!龍舟聽到大家為它喊“加油”似乎變得更快了。
啊!端午節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趣味無窮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那就好了!
小學端午節作文5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家鄉的端午節有許多習俗,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祭神,我們在大人的陪伴下到溪岸上看賽龍舟。而在我的心中,端午節最讓我難忘的就是吃粽子了。
小時候,我住在鄉下的奶奶家,在我的記憶里,奶奶包粽子是最拿手的,左鄰右舍都比不上她的手藝。每逢端午節前夕,奶奶總要帶著我到離家不遠的竹林里去摘竹葉,一到竹林,看著青翠欲滴的竹葉,我特別興奮,忙前忙后地摘竹葉。
摘好竹葉回到家里,奶奶要把竹葉洗滌干凈、晾干;接著準備糯米、花生等包粽子的原料;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好戲,三下五除二,一個錐形的粽子就出爐了,里面的餡更是花樣百出,最吸引人的就是蒸粽子了,那番香味飄出來,把我們這些“小饞貓”饞得直流口水,使勁的用鼻子聞著那股粽香味。
端午節這天,我一邊吃粽子,一邊聽奶奶講一些關于端午節的`故事。現在,我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重大傳統節日。
如今,我回到了城里,每當端午節,我都會想起家鄉的粽子,想起了還住在鄉下的奶奶和那些小朋友,真希望今年的端午節爸爸媽媽帶我回鄉下與奶奶一起過端午節。
小學端午節作文6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淚流江邊仰天喊叫一聲后,便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于端午節的兒歌每當小朋友唱起這兒歌時,人們就知道端午節要來臨了,
一轉眼,端午節來臨了,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后,就匆匆忙忙地出門去看賽龍舟了。剛來賽龍舟的'現場,就看到了“人海”。原來是就要開始賽龍舟了,“好險來得及時”我想著。突然,觀眾沸騰起來,只見從遠處劃來了十幾條龍船。龍船偏長細窄。龍頭有黑。灰。紅等顏色。很快,比賽開始了。選手們爭先恐后,不甘落后。觀眾們也在一旁加油鼓頸。
就要接近終點了,選手們敲鑼打鼓,唱著打油詩。到終點了,來自荔灣區的選手獲勝了。接著就是最有趣的“搶鴨子”游戲了。資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將許多鴨子扔進水中。選手們從船上跳進水里抓鴨子,抓到的歸自己。圍觀的觀眾也不甘落后,紛紛跳進水中。場面一片混亂。
比賽結束了,我回到家中,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家人說說笑笑,開心極了!端午節也將隨著笑聲一直留傳下去。
小學端午節作文7
端午節到了,我們家里非常熱鬧。原來奶奶和媽媽正在包粽子呢。
我湊上前去一看,包粽子的材料可真多呀!有翠綠翠綠的竹葉,有細長細長的草繩子,還有雪白雪白的'糯米,香噴噴的鳥蛋和香菇,有熱氣騰騰的臘腸,還有令人口水直流的豬肉……
再來看看奶奶和媽媽的包粽子PK賽吧。只見奶奶那靈巧的雙手左捏捏,右按按,再把竹葉包緊,繩子一扎,一個粽子就誕生了。不一會兒,一大串粽子就包好了。媽媽也不敢怠慢,只見她加快速度,一串粽子也快要包好了。眼看媽媽就快趕上奶奶了,情急之下,奶奶也加快了速度,把媽媽甩在了后面。結果您不用猜,就知道誰贏了?
粽子包好了,奶奶拿去蒸。三十分鐘后,香噴噴的粽子就新鮮出爐了。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地吃起粽子,就連黑騎士也興奮地躥來躥去。
爸爸邊吃粽子還邊給我們講起了端午節的傳說:春秋時期,有一個叫屈原的人,由于自己的國家受到侵略,非常傷心,便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自盡。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去吃屈原的尸體,便駕著龍舟,往河里扔粽子。魚蝦吃飽后就不會去咬屈原了。所以,端午節就成了人們紀念屈原的節日。
小學端午節作文8
端午節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五”通“午”,端午節又名“端五”,另外又稱“端節”,“午日”、重五。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相傳在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盡,人們怕屈原的尸體被咬龍水獸吃了,因而紛紛劃船下江撈救。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見屈原的身影了,于是人們往江中投飯團,外系五彩繩,雞蛋等食物,讓蛟龍水獸有東西吃,就不會傷害屈原了。漸漸地就流傳著在端午節這天要劃龍舟、包粽子的'習俗了。
以前的端午節我沒什么印象,可是今年的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端來一盆香噴噴的粽子,一個個清翠清翠的。粽子的形狀有棱形的、四角形的、有肉粽子、也有八寶粽、還有堿粽等各式各樣的。看上去真不錯。
聞著粽子的香味,我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拿了一個粽子,剝開粽葉,哇!里面包了肉,香菇、小蝦米等佐料,味道一定好極了,我三五口就吃完了一個粽子,接著又拿來一個,媽媽告訴我說,粽子雖然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消化不好,叫我吃二三個就可以了,可是味道太好,我覺得吃不夠。
我們一家人圍著吃粽子,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感覺好溫馨!
小學端午節作文9
又到了飄滿粽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著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十分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著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此時五條龍舟在江里一字排開,劃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著。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后。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就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里。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雞蛋,我十分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么,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進水里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紀念他。此時借劃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粽子等食物喂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小學端午節作文10
端午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也是一個熱鬧的節日。我家鄉的端午節也一樣。
關于端午節,有一個古老的故事。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偉大的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后,人們非常傷心,為了不讓河里的魚蝦去吃屈原的尸體,于是就用蕉葉包住飯團丟進河里喂魚。從此,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就要吃粽子,看賽龍舟比賽。
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要吃粽子。粽子的類別有很多,而且每種都很好吃。包粽子也很講究。首先,把粽子葉卷成漏斗形然后把糯米和配料放進去,裹成一個圓錐形,用繩子扎起來,蒸熟之后就可以吃了。端午節那天,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粽子,可熱鬧了。端午節時人們還會賽龍舟。隨著鞭炮聲的`響起,龍舟手們劃著船槳,龍舟越來越快,龍頭不停地晃動,飛快地向前行駛。仔細看看,龍舟上畫著美麗的花紋,非常精致。龍頭上頂著兩只大龍角,下面是兩只醒目的眼睛,嘴巴叼著一只小花籃。眼看一只龍舟就要超過前面那一只了,離終點已經很近了。前面一方也不服輸,一口氣沖過了終點。全場一片歡呼聲,最緊張的就是我們這些觀眾了,龍舟賽真精彩啊。
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如果有機會,你也來和我們一起度過快樂的端午節!
小學端午節作文11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當我讀到這首古詩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農歷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極其隆重而又傳統節日,最主要紀念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懷著對偉大詩人屈原的崇高敬意,端午節包粽子,劃龍舟,以成了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節日項目。關于端午節,據說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面對國家危難的時候,多次獻計楚王,由于小人當道而得不到重用,屈原悲憤之下在汨羅江抱石投江而死,當地民眾得到消息,生怕水里的魚會吃屈原的尸體,于是挨家挨戶的包粽子投到江里喂魚,還自發的劃船在江中擂鼓吶喊,以此嚇跑那些想吃屈原遺體的魚,這就是端午節包粽子劃龍舟的由來。
在我們老家攸縣,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都會舉行隆重的龍舟比賽,今年也不例外,我和媽媽還有弟弟來到攸縣洣水大橋,端午節這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整個攸縣的人似乎都聚集在這里,現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大家伙都在為喜歡的船隊加油吶喊,這個端午節,熱鬧的`洣水大橋令我流連忘返。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端午節成了我們傳統的節日,在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緬懷古人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每個人有憂國憂民的思想觀念,更主要是要有屈原那樣愛國情懷,做一個像屈原那樣的愛國之人。
小學端午節作文12
今天是端午節,爸爸帶我去玩。
早上爸爸騎摩托車帶我去姥姥家,車很熱情的開到姥姥家。過了一會兒,到了外婆家,下了車,說冷。我善良的祖母給我帶了一件外套,并把它穿上。戴上之后真的暖和了。我問奶奶:“姐姐呢?”奶奶說:“別理她!”我又問:“我和誰玩?”奶奶回答說:“這不是現成的寶寶陪你玩!”我不得不勉強和賈偉(兩歲的妹妹)一起玩,但我仍然玩得很開心!
午飯后,我和爸爸在奶奶家門口打羽毛球。首先我發球,把球打到線的另一邊。父親第一次打球,忙得球都快掉地上了,趕緊跑過去接住。不幸的是,球已經掉到地上了。爸爸丟了一分!我鼓勵他說:“爸爸,你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爸爸受到鼓勵,拿到了第二個球。
羽毛球比賽讓我們大汗淋漓。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運動后吃冰棒退燒真的很爽。我們又去了體育場。過了一會兒,我弄了一只猴子去爬樹,我弟弟弄了一個倒掛的金鉤,我爸在打籃球。原來我們擅長運動。
啊!多么快樂的.一天!能在奶奶家打羽毛球吃好吃的冰棍,能在球場表演最好的運動,真的很爽。
小學端午節作文13
“端午節”,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據說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我國古代愛國大詩人屈原在一年農歷的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了,所以人們在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都要做一些粽子,然后劃著龍舟把粽子投到江里,讓魚蛟蝦蟹們吃這些粽子,別吃屈原的.尸體。每到端午節,人們有的活動也與“五”有關。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和要吃“五黃”。“五端”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五黃”是:黃魚、黃瓜、鮮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端午節還要賽龍舟,龍舟頭前坐著鼓手,是為了給船員加油鼓勁的。舟后面站著的是舵手,是控制龍舟方向的。
聽說龍舟不能給女的上,女的是上鳳舟。有的地方過端午節不是吃粽子,而是吃黃豆芽包的包子,比如云南的瀘西。我聽說現在有些端午節的傳統已經沒有在做了。我覺得我們應該將端午節的這些傳統繼續的發揚光大。
小學端午節作文14
晚上,我請爺爺講端午節的來歷。
飽學的爺爺用蒼老的聲音,穿越了遙遠的時空,將我帶到楚國。 獻祝福,祝福網
楚國時,朝廷腐敗無能,官員們魚肉百姓,人民怨聲四起。楚國走向衰落。
當時,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他連續幾次寫出改革朝綱的奏折呈給皇帝。但是皇帝不但沒有采納屈原的正確主張,還把他拘禁起來……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屈原以死抗爭,毅然跳下滾滾汩羅河。
屈原的愛國精神感動了人民。人們紛紛趕來,劃著竹排小舟沿江找尋屈原,但尋找多日未果,就無奈地往河里撒一些白米,希望魚兒們不吃屈原的`尸體。可是米粒太小也容易分散,魚吃不到怎么辦?于是有人就想到包粽子的方法。用葦子葉卷成一個尖尖的小筒,往里面塞上糯米,再用細細的馬蓮草纏好包成一個個粽子,丟進河里,魚兒就可以吃飽,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
為了世世代代紀念屈原,人們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河的日子作為端午節。
后來,人們就以吃粽子,賽龍舟的方式,永遠紀念屈原。聽到這里,我不禁流下了晶瑩的淚水……
小學端午節作文15
今天是端午節,我吃過早飯就要出去玩。我拿出羽毛球和球拍,準備和爸爸去打一場羽毛球。我們來到了大院的健身場上,爸爸站在左邊,我站在右邊,一場羽毛球賽就開始了。
先是由爸爸發球,爸爸發的球特別高,這不是有意的在刁難我嗎?我一蹦便把球回了過去,而爸爸出乎意料,所以他沒能把球接著。本想打我弱點的爸爸反讓我領先了一分,接著我發球,我就發到爸爸的`反手位,結果爸爸又輸給了我。這樣你來我往的,比分緊緊咬著,我和爸爸不分勝負。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中午的時間,我們只好鳴鑼收兵。
我們剛一到家,飯桌上已經擺上了一盤粽子。我剝開竹葉,輕輕的咬了一口,“哇!好好吃呀!”我贊嘆道。里面白色的糯米特別誘人,再加上里面的豆沙真是好吃極了!我聽爸爸說,端午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媽媽對我說:“屈原真是太偉大了!他的愛國精神鼓舞著世世代代的人們,吃粽子、劃龍舟的習俗也延續到了今天。”我點了點頭。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趣啊!
【小學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端午節作文03-16
端午節的小學作文11-27
端午節小學作文09-20
端午節的小學作文優秀02-07
關于端午節小學作文10-11
關于端午節的小學作文05-03
有趣的端午節小學作文01-15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作文08-21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作文05-23
端午節習俗小學作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