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作文(實用)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的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的作文 篇1
(一)
秀秀最近放?倫蹱康匠龃搴苓h的水庫邊。老黃牛和犢子自在坡上吃草,她便坐在大巖石上繡著荷包,眼睛更多時候卻是眺向河面上正在破浪的木舟。
只有一個多月就端午節了,滿正和他的龍舟隊天天抓緊時間在水庫苦練。今年,滿正瞄準了縣第一名那面紅艷艷的錦旗。因為,他答應了秀秀,要把那面錦旗掛到秀秀家堂屋,迎娶秀秀。
這幾年,農村的政策好了,滿正高中畢業后就沒出去打工,和村里的幾個后生挖個魚塘,平時除了給自家田地做陽春,就是搞水產養殖。去年,滿正在周圍幾個村邀了十幾個后生參加縣里的龍舟賽。雖然是第一次參賽,經驗不足,卻也是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要是以前,村里除了老人、小孩就是些婦女,哪能湊得這么多人參加龍舟賽?今年三月三,滿正娘給秀秀家送了一籃子雞蛋,秀秀娘問滿正娘:“大姊,你看他倆也好了快兩年了,我們合計合計,什么時候把這件事辦了,我也好安心打理老幺的事!睗M正娘說:“我也催過滿正,他說要在端午那天劃船拿個第一名來娶秀秀。滿正讀了這么多年書,自己有想法,我也逼不了他!
日頭開始西斜。秀秀轉過身看了看,牛還在坡上乖乖地吃草。水庫河面上,滿正他們仍然在奮勇苦練:滿正在船頭吹著哨子大力地擊鼓,眾人整齊地劃動木槳。夕陽的余輝照在水面上,泛起鱗鱗金光,木船像一只出水蛟龍在破浪急馳。秀秀仿佛看到了滿正哥走上主席臺接過那面紅艷艷的錦旗,仿佛又看到了滿正哥披紅掛彩去她家迎親,把那面錦旗高高地掛在她家堂屋。秀秀不禁把手中的荷包拿緊了些,這時,天邊飄來了一朵紅云映上了她的臉。
。ǘ
陳老四的真名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知道,也忘了哪個人最先這么喊他,于是全廠的人都這么喊他了。
陳老四下班后徑直回到宿舍,把行李箱從床底拖出來,打開攤著,人就坐在床上盯著箱子發呆。這是個大號的行李箱,里面已經裝滿了東西,有還沒撕去標簽的新衣,有簇新的電動玩具,漂亮的書包,有幾條平時自己都舍不得買的雙喜煙,還有幾包藕粉菱角粉。陳老四就這么盯著,嘴角似乎在動,仿佛在一一清點,又仿佛要想出少了些什么。然后他輕輕拿出一樣細細撫看,又輕輕放回,看過幾樣后,終于輕輕合上箱子,抓起飯盒奔向食堂。
自從有消息說今年端午節會放三天假,陳老四就是第一個沖進廠長辦公室并得到廠長親口證實的人。那天,陳老四顯然格外激動。倉庫卸貨裝貨的活時有時無,沒事做時,他那雙粗糙的大手一會插進褲腰袋,一會兒又伸出來干搓,好像是剛長出來的一雙新手,極不習慣。下班后,陳老四飯也不吃,跑到市場里買了個大號行李箱,這些天,一向節儉的他時常去逛市場,每次都買回些東西。工友們都知道,陳老四端午節要回家去了。
聽老工友說:陳老四在這個廠子打工有6年了。當初,他媳婦嫌他窮,跟人改了道,留下個1歲的兒子給他,陳老四也一狠心,從西北出來打工掙錢。頭兩年還回去過,現在只怕有三四年沒回過家了。
其實,心里最清楚的還是陳老四自己,兒子去年秋天上了小學,春節就想回去的,可又逢著冰凍。今年端午,是兒子7歲的生日,老爹老娘的身體又一日不如一日,還給他帶著兒子。陳老四心酸酸的——都不知兒子長啥樣了。這次,是一定要回家看看;年底,等把工錢結了,就安心回家,給爹娘養老,盼兒子上學、上大學,以后不受這份窮罪。想到這,陳老四那雙正在卸貨的大手顯得更有力了。
。ㄈ
作為一名歷史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記住歷史年份和歷史事件,更要讓學生了解民族的發展、興衰,培養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和榮辱觀。至少,方懷山是這樣認為的。
三年一個輪回。去年,方懷山再次拿起初一歷史教材時,已是不惑之年。也許是年歲逐增的緣故,每次講授時自己都有不同的感覺和更深的理解,特別是那節課,講授戰國七雄,重點介紹屈原的時候。
多年來,上這堂課已形成個習慣:先把屈原圖像正中掛在黑板上,再用工整的隸書寫上“深思高舉潔白清忠,汨羅江上萬古悲風”。方懷山神色凝重地介紹屈原生平,當講到屈原懷石投江,聲音竟然哽咽。情動處,仿佛不是在介紹兩千多年前的.古人,而是身邊至親至熟的好友,陷入深深哀悼之中。后來方懷山猛然回神,卻發現學生們個個端坐聆聽,表情沒有絲毫嘻笑,心中很是欣慰。那節課,方懷山不僅講了書本的知識,竟把二十多年前自己尚是學生,為了瞻仰遺跡逃學跑到屈潭的事說給了學生聽。最后,他作了個自己也感到驚訝的決定:明年端午節,我們全班去屈潭拜祭屈原大夫!
還有半個月就端午了,方懷山帶著學生包車來到了汨羅江畔。又臨屈潭,卻隔廿年,方懷山不禁感嘆自己“鬢絲日日添白頭”。走到水邊,面江而誦“浩浩沅湘,分流汨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江水滔滔,似逢故人,拍岸而和。學生們按照計劃,整齊有序地點起蠟燭放流紙船,然后集體立于江邊,看著紙船遠去、遠去。方懷山也走了過去,靜靜地看著,仿佛看見了這群湘楚少年的明天,頓時頷首而笑。
回去后,一名學生在作文中寫道:“那天,我們在汨羅江邊祭奠了屈原大夫,同時也接受了一次靈魂的洗禮。方老師對著江水背誦詩句時,我看見了淚水在他的眼里閃動。他時而慷慨、時而悲壯的聲音,讓我肅然起敬。我為我們有這樣的優秀老師而高興,更為我們民族有屈原大夫這樣的杰出人物而自豪!”
端午的作文 篇2
不知不覺中,我們迎來了一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一提起端午節,大家就會想起江南那熱熱鬧鬧的場面,賽龍舟、喝雄黃酒等一系列的習俗,但北方的端午節卻與江南的截然不同,依然是有著另一番特色,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起得很早,就連我這個“小懶貓”在這一天也不另外。剛起床,爸爸就給我系上了五彩繩,那五彩繩真好看,五種或多種顏色搭配在一起,纏繞在我的手脖上。然后拿起前一天買的各種各樣的葫蘆掛起來,滿屋子里顯得艷麗極了。
這里有一個習俗,端午節早上出去踏青,我們一家人去了穆家店,我的伯父在那里有一個房子,但是由于那里長時間沒有住人,園子里除了各種秧苗,就是一堆瘋長的草,看到這番景象,大家一起動手來鋤草,我也不另外,“來到這里不能什么收獲也沒有”我想,于是我拿起鐵鍬,也干起活來。一開始,我不會使用農具,鋤草卻挖出一個坑來。經過伯父教我一番,我漸漸學會了怎樣使用農具,草鋤干凈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收獲,讓我能實踐一下勞動的快樂。這可是一次很有意義的踏青了吧!
中午回到家里,準備了一些包粽子的材料,我就央求媽媽教我包粽子。每年我都能吃到香甜的粽子,都是直接買現成的,但今年卻不同,我要動手實踐,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我先拿出兩片包粽子的葉,弄成象勺子一樣,把糯米用勺子舀進去,但糯米不能太滿,一些肉或大棗之類的要放在糯米中,然后把糯米包好,再用繩子系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最后把粽子放在鍋里蒸或煮。一開始,我包得并不是很好,但包了幾個之后,就可以包一個漂亮的粽子。我想,這應該是熟能生巧的.緣故吧!
我家鄉的端午節是不是也很有趣,有意義呢?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因為今年的端午節,我學會了很多。因為過家鄉的端午節,我很快樂!
端午的作文 篇3
嘴里咀嚼著香甜的粽子,鼻內散發著艾草的清香,心中回想著五班的雙優,手上則寫著三周的種種,心里有說不出的高。
憶出真假班會優。這三周,班內發生的事情中最重大、最有意義、最引人深思的便是開展真假主題班會。開展真假主題班會之前,班上有不少假學現象,如:上課眼望課本,心想電腦、游戲。因此,萬老師讓每個小組推選出一名假學者,發表感想。周末,再讓每位學生寫篇《假學.真學》的議論文,讓大家回想,回想自己究竟是哪類人,讓大家反思,反思自己究竟有沒有做錯;讓大家發誓,發誓自己以后定要棄假求真。在看班會時,萬老師用學生作文里的語句作為觀點來提醒我們,告誡我們,啟迪我們。班會召開后,還要由各個小組上臺做出今后的誓言,“簽”下保證書。真心希望通過這個班會,五班的同學都能棄假求真!
憶出英語默寫優。在以前,英語默寫部分人質量不高,甚至還在默寫時作弊。萬老師了解了情況后,開始優化本班默寫。首先,萬老師選出了七八個英語默寫不認真的`人,讓他們每天默寫時要么在大報告廳,要么在操場,按照質量,獎罰分明。這樣一來,讓班上原本不認真的同學態度轉變,讓原本認真的同學更加細心。默寫質量也是蹭蹭蹭的往上升。后來,萬老師又讓全班的同學都到報告廳默寫,默寫完畢后再以小組為單位收起來,各個小組互相批改,批改完畢后,再逐一公布默寫得分,讓大家能夠自動定位,合理安排,制定計劃,爭奪獎勵?磥砣f老師的招數還真管用呢!
憶出量化計分優!傲炕嫹謹担\信定座位”是五班的一大特色?捎袝r有些小組因不知哪些分數該加哪些分數不該加而導致被他人誤解。因此,值周班長陳安琪便想出了一個計策,在每日夕會時,陳安琪會將前一天量化分數最高的兩個小組的計分紙展示出來,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一是看別個小組是怎樣計分的,好吸取經驗;再一個便是看看這些分數哪些是不能加的,有哪些分是可以加的,好規范量化分數。經過陳安琪的調整、規范,在這個周內,量化分規范了許多,某些落后的小組也吸收了經驗,量化分也在上升呢!看來,量化分在大家的心中還是非常重要的。規范、優化量化分是不容有誤的。
在喜慶的端午節里,在熱情的盛夏中,我回憶著五班的雙優。憶出了大家的承諾,憶出了大家的態度,憶出了大家的聰明,更憶出了大家內心的雙優。
端午的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如期而至,今年的端午節多了幾絲別致的涼爽。
早晨醒來,不聞粽子飄香,只聽到雨水拍打著窗戶,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使人不禁多了懶意。起床了,便看到奶奶忙碌的身影,奶奶正張羅著“拜老爺”的事情呢。她進進出出,匆忙中透露出一種歷經世事的從容不迫……
到了中午,終于可以好好吃上一頓了,雖說對于端午節,早已沒有兒時那種迫不及待的感覺,但難得能吃上粽子,也是美事一樁呢!
都說端午,端午,無非就是吃粽子,賽龍舟,賽龍舟在電視上看過n次呢,只可惜從未親眼見過。據奶奶回憶,那時候,她們每到端午,都會步行到湘子橋那邊看賽龍舟,那時的湘子橋尚未建成。我在想,那場面該是多么壯觀。只可惜那兒不會再有賽龍舟,即使有,也似乎少了點什么,或許是少了他們那個年代的.質樸與樂趣吧,我心想。
雨一直下到下午3點才稍作歇息,這場雨似乎帶走了端午節應有的氣氛,留下的是滿街的冷清。直到傍晚,雨又開始工作了,等我吃完飯,走到門口時,天邊泛起了淡淡的紅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蛟S只是絲絲光芒,便是端午節最好的落幕吧。
端午的作文 篇5
端午已近,艾草的幽香在遠山上繚繞著,然后不停地跟著風兒飄啊飄,飄綠了家家戶戶,在六月的史冊中悠悠著一首端陽的詩篇。
印象中的端午節,在流蘇般的綠絲中穿梭。
那些從峭壁上垂下來的綠色絲線是奶奶裹粽子用的“寶貝”,通常是前一天去擷來的,只需放入清水里洗一洗即可,到煮粽子的時候,那細細的綠絲所蘊含的清香便透著那層層的筍葉,滲進去、滲進去。
是的,奶奶裹粽子用的粽葉是那種帶著點毛的棕黑色花紋的筍葉,那是不知什么時候拾來存著的,雖已經卷成了一幅幅畫卷般,卻仍透著勞動藝術的芬芳。洗筍葉用的是老屋掘了好幾十年的井水,井邊放著一個因滲進太多水而變得十分沉重的.木桶
可以清楚地看到把手已有些泛黃,而桶壁卻是早已生了點點青苔的。有陽光的時候,井壁上便有了些許大小不一的白色光斑
它們是太陽的縮影,更像是挖井人眼中那充滿希冀的神色。
記憶中的端午節,在沾滿了糯米粒的嘴角邊流淌。
我喜歡左手拿著一個破了頭的咸鴨蛋,右手拿著一個剛拆了紅線的豆粽;更愛把一支筷子戳進一個稻香四溢的米粽4角中的一個,然后將其余3個角輕輕咬去。
剛煮熟的粽子是要一串串掛在竹竿上晾涼的。于是乎,才不一會兒,那些冒著熱氣的粽子就將它的清香繚繞了整個堂前。
待晾涼后,取下幾串來,配上幾個圓溜溜的咸鴨蛋放進竹籃子里便挨個送粽子去了。這時候,也同樣會有人將香噴噴的粽子送到我們家門口的。而奶奶卻是很少收下的,兩大鍋的粽子剩得只夠家人吃一兩個便足矣。
本以為是奶奶深知鄰里嗜愛粽子,故多多的送,而今才明了,奶奶送出去的不僅僅是粽子,更是粽子里那些看不見的卻散發著濃郁香味的東西。那些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都在那個端午,化作一朵朵花兒般美麗的笑靨,卻只嘆那人兒喲,滄桑已然嵌滿了面頰。
多想再吃一次那裹滿香甜的粽子喲。我聳聳鼻尖,深深地嗅,確乎又嗅到了空氣中艾草的幽香,那香味飄啊飄,飄進了我心中那座小屋,在六月的史冊中悠悠著一首端午的詩篇。
端午的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湖南長沙,每到端午節,那里熱鬧非凡。
端午節的頭等大事自然是包粽子,湖南的粽子不是方形,也不是圓形,而是三角形的。包粽子首先將泡好的粽子葉卷成三角形,然后放入糯米、紅豆、花生等餡料,有蛋黃餡的,有香腸餡和叉燒餡的,放完后再用筷子往里捅一下,使它變得更加結實,最后封口用繩子扎緊,就大功告成了。蒸熟后的粽子香味撲鼻,剝開后咬一口更是松軟清香,不僅味美,還極富營養。
每一年端午節,長沙的湘江上都會舉辦龍舟比賽。龍舟一個個各色各樣,美不勝收,有的像一條火龍,有的像一只鳳凰,有的青面獠牙,有的溫柔似水。比賽開始時,每只龍舟都想箭一樣飛出去,劃龍舟的選手一個個整整齊齊,發出排山倒海的聲音,擊鼓手則更是用出吃奶的力氣,敲出震耳欲聾的鼓聲,近看龍舟賽仿佛真是一只只兇猛的野獸在江面上賽跑,遠看則像一條條蜈蚣在水上嬉戲,其龍舟賽的這般洶涌的`氣勢及熱鬧的場面,令人非常的興奮。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楚國人,本在楚國當官,卻被小人誣陷,被貶為庶民,后來屈原因憂國憂民寫出許多流傳千古的詩句,楚國遭敵人攻打時,屈原不愿看到楚國滅亡的慘象,便抱著石頭投江自盡,老百姓感其大義,便用粽葉包著糯米等谷物,投入江中喂魚,讓魚不吃屈原的尸體。時間長了,粽子就成為端午節必備的美食。
端午節是中國千年來文化歷史的結晶,也是中國人民對偉大詩人屈原的美好祝愿,讓我們繼續把這份美好傳統傳承下去,留于后人。
端午的作文 篇7
前幾天,迎來了普天同慶的端午節,放了三天的小長假
吃的粽子,和親人在一起聊聊家常的感覺真的是很美好。
星期二到了正式上班的時間啦
這天的課沒有十二班,在放學后十二班的小朋友見到了我,激動地跑過來抱著我說:魏老師,好久不見啦!我說怎么才放三天就好久不見啦?他們嘟著小嘴說:不止三天啦,今天都沒有你的課呢,等于四天沒有見到你啦!明天終于可以見面啦哈哈哈哈……
小手緊緊地抱著我,嘴里說著這些真誠的.話語,那一刻感覺到暖暖的幸福……
今年已工作兩年了,這種幸福是這個工作的魅力……
等他們小學畢業的時候,我就想把這些小事與他們分享,這是他們童年的趣事,開心又溫馨的小事。
端午的作文 篇8
有一種習俗,生長在靈魂深處,任歲月遷移,仍然不改當初的模樣。在初夏焦灼的等待中,一個行走了兩千多年的節日--端午,緩緩走來。
除去春節,端午是我最喜愛的節日了,不是因為放假,而是因為家人為端午忙碌時那份濃濃的情意。
我是家里的獨女,身邊也沒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因此,不管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十分疼愛我。我過端午喜歡去姥姥家,因為姥姥家后面的大山上有成片的艾草。每年端午節,姥爺都會在清晨帶我去采艾草,雖然每次我都會弄得一身露水,不過我依然樂此不疲。
端午是一定要吃粽子的。在姥姥家,我可以吃到天下最美味的粽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姥姥就把糯米泡在一個大鋁盆里,煮好粽葉和系繩。端午節的早上,姥姥會早早起來包粽子。她坐在廚房的一個小板凳上,瞇著眼睛,將粽葉折成一個小漏斗,撈起一把糯米放進漏斗里,再放上幾粒事先泡好的花生或是一粒蜜棗,右手將粽葉疊過來,再輕輕折過去,最后系上草繩,一個有棱有角粽子就包好了。我最喜歡的'就是看姥姥系草繩,那草繩系得像蝴蝶結一般,真是藝術!
粽子包好下鍋后,我就拿過小板凳坐在鍋灶前,當粽香調皮地挑逗著我的鼻子時,我就會滿院子去找姥姥,要吃粽子。姥姥說粽子要焐到時候才好吃,而我卻在姥姥身邊不肯走,沒辦法,姥姥只好讓我嘗嘗鮮。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粽子,燙得又吐了來,姥姥愛憐地說:燙吧,饞丫頭!
端午節,除了粽子,纏繞在心底的還有那五彩繩。記憶里總記得早上醒來,發現手腕上、腳腕上都系上了五彩繩,我便驚喜地問姥姥是誰給系的。姥姥笑著說"是半夜里仙女給你系上的"。"為什么要系它?"姥姥又笑著說:"這是用來保佑你平安的。帶上它,你一年就沒病沒災了!
在端午的綿綿情意中,我漸漸長大了,早已不會纏著姥姥要吃第一口粽子,也不再相信五彩繩里仙女的故事了。但粽葉的香氣,五彩繩里系著的祝福,依然印在我的記憶里,流在我的血液里。
【端午的作文】相關文章:
[經典]端午的作文02-29
(精選)端午作文03-04
端午的作文【經典】03-12
端午作文[經典]03-10
[精選]端午的作文03-15
(精選)端午的作文12-16
端午作文【經典】02-24
端午作文【精選】01-13
端午的作文12-04
(經典)端午的作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