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包粽子
包粽子 篇1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雖然端午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特色。
端午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
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沖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劃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這一天村里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劃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盡管下著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內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里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端午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包粽子 篇2
小時候,一到端午節,我就會讓奶奶做十幾個小粽子。可是,去年的端午節奶奶卻對我說:“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該學會自己包小粽子了。”我高興地點了點頭,因為在我的眼里,包粽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幫我準備好了粽子餡和粽葉,她就開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奶奶說:“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卷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奶奶一邊說一邊給我做示范動作,“接著在卷好的粽葉里放上糯米,還要把糯米壓緊,這樣包出的粽子才好吃,然后在中間放上一個小棗,最后把粽葉包起來用繩子扎好。”這樣,一個可愛的小粽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粽葉,把粽葉先卷成了非常小的一個“窩”,然后就照著奶奶教我的步驟包起了粽子。可是在奶奶手里聽話的粽葉,到了我這里卻不聽使喚了,還沒等我拿繩子扎,餡就全散了,第二個,第三個......一連包了好幾個,都是如些,我有點泄氣了。原來粽子好吃,卻這么難包呀!奶奶看出了我的變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什么事都會遇到困難,可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聽了奶奶的話,我不好意思放棄,只好接著包。不知道是第幾個了,我包的第一個粽子終于“問世”了,它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還是很高興,我總算學會了包粽子。一個下午過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粽子,后來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奶奶看了,一個勁地夸我心靈手巧。奶奶還把小粽子串在一起,據說這樣象征著好運連連。
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而且還懂得了要不怕困難的道理。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
端午節傳統習俗是吃粽子。快到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包粽子活動,大人們先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然后放入糯米等各種調料,包成立體的三角形,再用細繩纏緊。
粽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餡的`,還有加蛋黃的等等
就連粽子的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如:圓形,三角形……讓我看的眼花繚亂。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拿來蒸,過上半個鐘頭,媽媽把粽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粽子像一個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撥開它的竹葉,我又看到里面的糯米從肉色變到黃色,我情不自禁的嘗了一口,啊!好吃的無法形容……
忽然,我聽到外面傳來了一陣陣“嘿喲”,“嘿喲”的吶喊聲,我連忙從窗口望出去,只見湖里的龍舟上一個人在擂鼓,還有八個人在劃漿,而且比賽隊員都整齊有規律地吶喊著,劃動著,個個都生龍活虎,并且精神抖擻。看那一艘艘龍舟就像一支支發射出去的利箭一樣向前沖去。在岸上的啦啦隊員們也都大聲的喊著;“加油”,“加油”!龍舟聽到大家為它喊“加油”似乎變得更快了。
啊!端午節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趣味無窮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那就好了!
包粽子 篇3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按照往年的端午節來看,肯定是要包粽子的。想到,這我不禁歡呼——又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了!
早上,媽媽準備好包粽子用的材料,腌好豬肉,說等到下午才可以包粽子。聽了這話我只能無聊地寫作業,時不時就去看一下時鐘,心里想:什么時候才能包(吃到)粽子啊!
時間像只蝸牛一樣慢慢爬過去,“好不容易”等到了“目的地”了!我們一起把全部材料搬上樓頂去,把糯米都倒在洗干凈的大盆里,分成兩個部分:一個加去殼的綠豆,一個加紅豆,放好竹筐,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我搓搓手掌,心想:哎,好久沒包粽子了,不知道現在技術有沒有退步。我先把四片粽葉放在我張大的手上,在上面舀上一勺加了去殼綠豆的糯米,然后糯米中間用手指輕輕挖出一個小溝,放上一條……哦,不對,是兩條,看起來就很好吃的豬肉(因為我喜歡吃),又蓋上一勺糯米,放上一片粽葉,仔細包起來,再用曬干后的水草(莞草)緊緊地綁住粽子,一個漂亮的四角粽就完成了!我沾沾自喜地望向媽媽,卻發現媽媽早已經包好了兩個粽子了。咦?媽媽什么時候包的?!好,我一定要超過媽媽!想著,我不禁加快了手中的動作,媽媽也不甘示弱,和我一樣加快了速度。于是,一場沒有提前說過的.比賽說開始就開始了。
粽葉被包完了,我偷偷地看了看我包的粽子,又望望媽媽包了的粽子來比較一下:唉!是我輸了。媽媽包的好快啊……結果出來了,我也不傷心,因為反正那些都是要吃進肚子里的嘛,我吃多一點就可以了……一想到那煮的一掰開就流油的粽子,我的口水就開始“嘩嘩”地流了。“婷婷,傻笑什么呢,口水都要出來了,快點過來幫忙,不然你就沒有粽子吃了。”一聽這話,我可急了,連忙去幫媽媽煮粽子去了。
半夜,粽子終于煮好了。一揭開鍋蓋,一股粽葉的清香撲面而來,又伴著一陣白霧隨風飄去,一個個可愛的粽子出現在我們眼前。媽媽拿了一個夾子把粽子一一甩開多余的水,把它放在竹筐里冷卻。不到6分鐘我就忍不住了,拿起一個粽子放水龍頭下一沖就開剝,完全無視那被燙的通紅的手,吹了兩口氣就大口地咬下去——嗯!豬肉的油脂滲透在了那晶瑩、軟軟的糯米之中,而又不膩,還有淡淡的粽葉香在其中。豬肉的比例配合的剛剛好。紅豆和去殼綠豆的味道也沒用被其他味道蓋過去,有一種不可忽視的味道在里面……總之好吃的好像是天上之物一樣,讓人吃了覺得還想在吃下去,直到肚子都要被撐破才依依不舍地停下動作。但是我貪吃的下場也是很慘:因為太貪吃把舌頭都燙傷了,一碰到熱的東西就會非常疼。唉,看來不能趁熱吃粽子了……
包粽子可真好玩啊!粽子也非常好吃。你們在端午節做了什么呢?總之,我想對大家說一句:“端午節快樂!”
包粽子 篇4
春天,踏著她那輕盈的慢慢的離去,轉眼間,世界被一股股的棕香所籠罩。看著一只只碧綠的小粽子,我不禁贊道:“真是,端午粽香飄萬里!”
說起端午節,大家都會想到屈原吧!而粽子就是人們對屈原的緬懷。
這里有一段懷念的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蛟龍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而蛟龍呢,卻最害怕艾葉與五彩繩,所以人們就用這兩件寶物做成了它的外衣。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看來,這粽子雖小但意卻不小。這端午記憶將永遠銘記人心。粽子記憶 說完了端午的粽子,再說說我心目中的粽子吧!
其實,粽子這個名字我并不陌生。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時節,我耳中或多或少都會有粽子這個詞。拉著哈哈哈手,漫步于大街。端午節的氣息中,無處都充滿著誘人的粽子香。看著超市里碧綠的粽子皮和花花綠綠的粽子的商標,無意間瞥見市場口賣粽子的老奶奶鍋中熱乎乎的香棕,觀察著家里姥姥慢悠悠地將米放入葉中,在將粽子葉卷起……可以說,我的童年記憶無不存在著“粽子”。而我每每望見那香噴噴的.粽子,就會我的粽子我做主,
端午終于來了。現在輪到我大展身手了!嘻嘻,我的粽子我做主。看著家里的一鍋江米,我心里可真開心,要知道,我終于可以自己包粽子了。緊接著,我的工作滿條有序的開始了。拿著那長長地箬葉,將它折起來。這時,我覺得自己就像個神奇的魔法師,像變魔術似的將葉子攏來攏去,做成了個窩。“人們真是手巧,竟然能讓僅僅一張葉子圍攏成一個窩!”我不禁嘆道。呵呵,我對包粽子仿佛更加有興趣了。“要想讓粽子好吃,就一定要把它的肚皮填飽。”回味著很久以前姥姥對我說的話,我的手放到了裝滿糯米的鍋里。看來,這個鍋的的確確是個聚寶盆,里面什么都有。糯米、大棗、花生、豇豆,我毫不猶豫的將手伸進了“聚寶盆”,捏出了兩顆最紅最大的大棗。“今天,我自己包粽子,想吃什么都行。”我自豪的撇了撇嘴,心中是那樣的開心。這時,姥姥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包粽子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最后一步,看你怎么能包好。”或許,姥姥看見了我的滿臉愁云,悉心教起了我。我認真的聽著,不由發自內心的嘆道:“唉,原來粽子也有這么大的奧秘!”拿著葉子,我扭來扭去,可這粽子卻怎樣都不聽我的話。“唉!”我輕輕地嘆。眼前,本該是完美的四角粽子,我被整的歪三扭四。望著我皺皺巴巴,歪歪扭扭的粽子,我無奈地搖搖頭:“我的粽子我做主!”終于,我的“杰作”出爐了,清清的棕香不禁令我留下口水。
包粽子 篇5
最近幾天的的街上,似乎有些與往日不同:紅紅綠綠的香包掛在商家門口,綠綠的粽子葉也擺上了小販攤頭,哦,原來明天就是端午節了,又能吃到我喜歡的粽子了,想到這,放學走在路上我都忍不住哼起歌來。
我大步流星,三步并作兩步趕回家,果然看見媽媽正在把白白的糯米淘干凈,用水泡著,還準備了花生、紅棗、豆沙、臘肉,為包粽子做準備呢!光看到這些,我就想流口水。想起那白白的、黏黏的、甜甜的、噴香的粽子,咬一口,啊,那滋味真是難忘啊!
晚飯后,糯米也泡好了,媽媽拿來幾把葦葉,將準備好的材料也都拿出來,又拿了一些棉線,擺好凳子、盆子,扎開架式,開始包粽子啦。我還像往年一樣,寫完作業就趴在旁邊看媽媽包粽子。只見媽媽把兩張葦葉疊在一起,挽成下尖上圓的圓錐形狀,然后飯店花生或者紅棗、豆沙等餡料,在放進主角----糯米,使勁壓實,然后很靈巧的繞幾下,一個有棱有角的立體的粽子就出現在媽媽手里了。媽媽緊緊捏著葦葉的邊,不讓它散開,快速的用棉線在成型的'粽子上繞了幾下,打個結,一個漂亮的粽子就成功了。看媽媽好好像很輕松的樣子,我就自告奮勇的說:“媽媽,我也來試試包粽子!”媽媽欣然應允。
媽媽手把手的教我,先把葦葉疊在一起,因為一張太小了,我費了半天勁,才把葦葉弄整齊,然后,我學著媽媽 的樣子,把葦葉卷成圓錐狀,可是,不知道怎么了,那么聽媽媽話的葦葉,到來我手里,就一點也不聽使喚了:不是卷的太細了,就是卷的太淺了,根本裝不進去多少餡料,要不干脆就散開了,我恨不能手腳并用,急得滿頭大汗,好像有勁都使不上去。好不容易卷出一個有點像那么回事的“圓錐形”,我趕緊塞了點糯米進去,手忙腳亂的把葦葉裹了起來,然后拿棉線綁緊,哇!
我的處女粽子包好啦!可我咋看咋不像粽子的形狀,沒什么棱角不說,還有一處糯米都露在外面呢!媽媽表揚了我,說第一個能把粽子包起來就不錯了,熟能生巧嘛,多包幾個肯定會比這個有進步。聽了媽媽的鼓勵,我又拿出粽葉,細心地包了起來,雖然還是不熟練,但我的心里沒那么慌亂了,下一個粽子形狀雖然還是不好看,但我的速度卻快了不少,這也是進步哦。我和媽媽埋頭苦干 ,認認真真的包粽子,我把我包的粽子單獨放在一邊,好不容易我們把粽子全包完了,我驕傲的打量我的勞動成果,哈哈,有的是扁扁的三角形狀,有的接近細長的圓錐形狀,有的看不出是什么形狀......但我最后包的那些粽子,基本有了粽子的模樣了,媽媽:“如果你明年再包粽子的話,一定會更熟煉,一定比今年有進步!”
媽媽準備煮粽子了,我告訴媽媽:“把我包的粽子放在一起煮,我要吃我自己包的粽子哦!”媽媽樂呵呵的答應了我。我相信,只要我愿意動手去做,認真去學,像包粽子這樣的小事一定難不倒我的。明年端午節,我還要幫媽媽包粽子,也要像媽媽一樣成為心靈手巧的人!
包粽子 篇6
端午節快到了,在一個陽光明媚,萬里無云的日子里,我們家的院子里打響了“包粽子大作戰”。
這一天,我起得很早,生怕起晚了就會錯過,一出房門,便聽見院子里奶奶,嬸嬸和叔叔們的歡聲笑語,原來他們已經在準備材料了。他們有的在切豬肉,有的在拌糯米,有的在打咸鴨蛋,等一切工作都準備就緒了,就要開始包粽子啦!
看著那一個個咸鴨蛋的笑臉,滿臉皺紋的紅棗爺爺,挨挨擠擠的糯米以及那一籮筐青澀的“小姑娘”,昨天和奶奶去砍粽子葉的情景便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那時我和奶奶一手拎著鋤頭,一手挎著籃子,說說笑笑地來到小樹林邊,只見奶奶拿著鋤頭往上面一砍,“野菠蘿”的葉子就一點一點的往下掉,等數量差不多的時候,那些“小刺猬”跑到陰涼處,接下來要給小刺猬刮刮刺了,對了,為什么叫它們小刺猬呢?因為它們被砍下來的時候,全身都長滿了小刺,看起來就像刺猬一樣。刮完后,沒了刺的小刺猬自己跳進了熱鍋里暖了暖身子,變得柔柔的,當他們跳出水面時,粽子的香味就撲鼻而來,要知道,這可是海南粽子最特別的地方了,因為這種粽葉獨一無二,香氣自溢。
開始包了,看見他們包得那么熟練,粽子葉在他們的手里巧妙地做出一個開口封底的不規則容器,他們一手拿粽子葉,一手往容器里放各種各樣的食材,那么完美,我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大顯身手。看他們包的時候,我覺得很輕松,很簡單,到我包的'時候,我才發現這活真不容易!明明包的好好的,可是包著包著粽子的肚皮飽脹的就撐破了,里面那些調皮的小家伙一點一點的擠了出去。看著失敗了的粽子,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雜瓶,不是滋味。我正想是否放棄時,爸爸看見了,走過來教我說,“不能半途而廢,像這樣,右手拿住粽子葉,左手往里折,沿著最底層的邊緣開始卷,卷到手指一半高度的時候,放糯米,雞蛋和肉,右手繼續往上卷,再次放入糯米,雞蛋和肉,餡要壓緊一點,留下手掌那么長的時候,就開始封口,左手壓住底部,右手一定要封緊口部,不然會露餡的,最后用麻繩綁好四個角......”我學著爸爸的動作,一邊念著:“右手拿粽子葉,左手往里折......”,一邊跟著一步一步的做,可是,包了好半天,還是亂七八糟,“哈哈,你這個笨蛋,看看你,我猜你猴年馬月也包不好我!”粽子好像咧著嘴在嘲笑我。綁麻繩的時候,麻繩橫七豎八的,像頑皮的小孩,怎么也不聽我的命令。“哼,等著瞧吧!”我心里暗暗鼓勁。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吸取之前失敗的經驗,終于,兩個漂亮的小粽子閃亮登場了。
開始煮粽子啦,自來水大哥在鍋里翻騰著,粽子小弟們你追我敢的跑了進去,幾小時后,粽子的清香就傳到了家里的每個角落,新鮮美味的粽子出爐啦!哇!真香真好吃呀!
“包粽子大作戰”到這里雖然結束了,但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上,我也要像今天包粽子一樣,不怕失敗,勇于嘗試,一定會取得很大的進步!
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端午節包粽子!
包粽子 篇7
暑假到了,這段時間除了寫作業沒有其他的課要上,所以媽媽決定利用空余時間教我包粽子。
一聽媽媽要包粽子,我立刻信心滿滿的答應了,記得小時候在培訓班端午節的活動時我也包過,再加上我上次包餃子的經驗,肯定是十拿九穩,手到擒來,我還夸下海口:“媽媽,今天我看一遍就能包出漂亮的粽子來!”媽媽聽了沒說話,只是捂著嘴一直笑,這讓我很不服氣,心想,一會兒我就讓你笑不出來。
本以為包粽子和包餃子差不多,可實際上要復雜的多。首先是處理粽葉,要先用水煮,再清洗干凈,最后還要剪去兩頭,光這些步驟就花了兩個小時,好不容易處理好了粽葉,我急忙問媽媽:“現在可以包粽子了嗎?”媽媽點點頭,她拿出前一天就泡好的糥米和腌制好的肉,今天我們要包的是鮮肉粽,一切準備就緒,只差開始包了。媽媽先包一個給我做示范,只見她拿出兩片粽葉堆在一起,卷成一個圓錐形,在底部先放一些米壓緊,再放一塊肉,最后用米把圓錐形填滿,用粽葉裹住再用繩子綁上,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驚訝的睜大了眼睛,因為我還什么都沒看清楚呢!只好讓媽媽再我一個,并且放慢10倍速度,媽媽笑了起來,可還是滿足了我的要求,就這樣一遍又一遍的,不一會兒媽媽已經包了好幾個粽子了,可我還是沒學會……我顧不了那么多了,實踐就是最好的學習,于是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卷起粽葉,放入米和肉包起來,結果不是粽葉破了,就是到處漏米,這樣反復了好多次就是不成功,這會兒我早沒了當時那自信的模樣,像一只斗敗了的公雞,完全沒了斗志。這時媽媽又笑了:“看人挑擔不吃力吧,以為自己學會了包餃子就沾沾自喜,這包粽子可比餃子難多了,要多實踐別怕失敗,這樣才會成功。”說著媽媽又拿起粽葉一邊包一邊講,如何卷粽葉不容易破,如何放米和肉,如何用粽葉包住和綁繩子……在媽媽的`耐心講解和一次又一次的示范下,我又打起精神重新學習了起來。
在媽媽的幫助下,我認真地學習包粽子的方法和步驟,卷粽葉時要拿穩,放入米后要壓實,裹粽葉時要捏緊不能散開或松掉,綁繩子時用牙咬著一邊拽緊一邊打結……就這樣我好似經歷了千辛萬苦,笨手笨腳地包出了我人生第一只特別難看的粽子,雖然不好看,但是我卻很開心,因為那是我認真學習的成果。
當煮好的粽子端上餐桌時,那只“丑八怪”粽子立刻印入我的眼簾。盡管這只粽子的味道沒什么特別,我卻覺得它是最美味的,長輩們看到我吃的如此狼吞虎咽,都笑了,直夸我長大了,能做事了,我也特別驕傲,在自己的努力下,我終于學會了包粽子。
包粽子 篇8
每年的端午佳節來臨之際,粽子就在市場上暢銷起來了。
不論是超市中,還是里,都隨處可見粽子的身影。過端午節,必定會吃粽子。據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時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種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已從古流傳至今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粽子的品種也越來越繁多。市場上,賣粽子的不停地吆喝著,來來往往的人精挑細選著自己中意的粽子。紅豆餡兒的粽子,綠豆沙的粽子,豬肉餡的粽子,臘肉餡兒的粽子應有盡有。一個個粽子被綠油油的粽葉包裹得嚴嚴實實,靠近粽葉便可以聞到一陣淡淡的清香,給人一種沁人心脾的感覺。
外婆是一個比較講究的人。每每到了端午時節,她就會起一個大早,其實是為了去集市挑選新鮮的粽葉。她會提早幾天把從市場上買來的糯米用水泡好,將包粽子用得上的食材準備好。外婆會打電話叫上我和,一起包粽子。外婆做起這些事情來總是很細心,該有的東西一律不差。我們一家人老老少少圍在前包粽子,在外婆看來,粽子還是自己親手包的才最清香可口。
外婆包粽子的手法十分嫻熟。她先將幾張洗凈的粽葉合在一起,攤在手心里,再將小心翼翼地卷起,讓手里的粽葉呈一個圓錐形,用左手大拇指粽葉的外皮,使勁兒把幾張粽葉的重合處壓實,接下來,就可以往粽葉里放糯米了,其中,可以添上紅豆,綠豆,豬肉等餡料,這時,外婆會笑瞇瞇地說到:“到了這一步,一定要記得把糯米壓平,壓實,好上鍋煮。”接下來,外婆順手從身旁抽出一根細繩子,將整個粽子來了一個五花大綁,,捆好后,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我學著大人們的'手法,包著粽子,也不甘示弱。
接下來,是一個,兩個,三個……重復著上面的步驟,粽子很快就堆滿了一張桌子。雖說包粽子看上去并不難,但是要親手包好一個粽子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粽子的大小不一,有的挺著一個大肚子,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秀氣,不過論味道,也還算得上是絕對的正宗貨。
一鍋粽子大約要在沸水里煮上幾十分鐘,待到一陣清香撲鼻而來,熱氣騰騰的粽子就可以出鍋了。輕輕地剝開那一層粽葉,糯米的香氣中夾雜著粽葉的香味,那才叫一個美啊!蘸上那香甜可口的糖水,一口咬下去,心里不禁感嘆到:“此乃人間之一大美味啊!”蜂蜜一般的汁水從食道慢慢滑向胃,口腔里留下的是糖水的甜,糯米的鮮,粽葉的香……我學著古人的樣子,一邊回味著粽香,一邊說到:“真可謂美哉,美哉!”
外婆站在一旁說到:“這粽子確實香甜可口。”
端午節的粽子,唯獨鐘愛外婆包的粽子。
包粽子 篇9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
端午節又要到了,我看見奶奶在廚房里包粽子,趕緊跑過去讓她教我。我乖乖地呆在奶奶身旁,奶奶邊示范邊講解,我聽了一會兒就不耐煩了,覺得包粽子不過是小事一樁,便摩拳擦掌,準備大顯身手。但我我真正實踐(jiàn)起來時,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要包得漂亮、結實還真不容易。
開始包了,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葦(wěi)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個角,在角筒里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nuò)米,再塞進一大塊肉餡,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極了,難度系數不高,比想象中的還要順利。可是,當我在上面蓋葦葉時,糯米就像淘氣的孩子,不聽我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duò)腳,奶奶替我“解了圍”——用手抹掉一些糯米,才蓋上葦葉,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過這個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一道程序:扎粽繩。包過粽子的人都知道,粽子要包得扎實才好吃。我接過繩子,看奶奶包扎,覺得非常老土,就自作主張換了一種綁(bǎn)法,把繩子扎成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大功告成,我把千辛萬苦包好的粽子放入盆中,剛一松手就聽見“嘩啦”一聲,繩子松了,葦葉散開,糯米全灑到盆里了。
看著各種各樣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變魔術似的誕生,我卻連一個都沒包好,我很不甘心。接下來我不敢那么隨隨便便包粽子了,我一步一步重新開始,也加倍地小心起來。上天不負有心人,一個像模像樣的粽子終于躺在了我的手心。
晚上,我吃著和奶奶一起包的粽子,覺得特別香甜。
包粽子 篇10
大年將至,處處一派喜氣洋洋,個個紅光滿面。最有趣的莫過于包粽子了。
清晨,大家一起在我家的后門擺好桌子,放了一盆特制的黑糯米,一盆脫皮綠豆,一盆切好的豬肉。大家都圍著一個桌子做,左鄰右舍都一起來了,大家一邊聊天,一邊包粽子。我也湊熱鬧了。
“早上好!”
“小雨啊,來,一起包粽子吧。”媽媽笑著說。
“啊?我不會包啊,我沒有包過。”我回答。
“那就一定要學哦,不然以后還要爺爺奶奶包啊?”媽媽嚴肅地說。
“那……好吧……”我猶豫地答應了。
就這樣,我也和她們一起坐了下來。
我像個好奇寶寶一樣,興奮地看看這,看看那,就是不動手,媽媽就生氣了:“小雨,不幫忙就走開。”這語氣沒有一點好氣。心想:我又不會,你也不教教我,我就只好在這東看西看了。鄰居阿姨好像會讀心術一樣,一眼就猜透的我的小心思,說:“你都不教她,她怎么懂做什么?難不成她無師自通?”她的語氣很和藹,聲音仿佛都是蜜,使人一聽就感到心里甜滋滋的。我趕緊附和:“對對,你都不教我怎么包粽子,我哪懂啊?”媽媽說不過我們,只好把教我包粽子這個光榮的任務分配給鄰居阿姨。
鄰居阿姨拿出了兩片較小的`葉子,遞給我。我接過,看了又看,無奈的問:“怎么做?”“先放一些黑糯米,”鄰居阿姨耐心地說“不要超過這么多……”她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我把手伸向黑糯米,放了一大勺在葉子上。“然后呢?”我興奮地問道。“然后放一層綠豆。”鄰居阿姨和藹極了。我又把手伸向綠豆,可是,黑糯米好像不歡迎綠豆似的,直往下掉。我只好停止了伸向綠豆的手,“安撫”這“小氣”的黑糯米。鄰居阿姨說:“你剛剛把手往下斜了,糯米怎么可能不往下掉?”哦,原來是這樣。“黑糯米,我“錯怪”你了。”我自言自語。我把裝有黑糯米的葉子往桌子一放,就把手伸向綠豆。
“好嘞,接下來呢?”
“把葉子的一端相疊紙飛機一樣疊起來,另一端也是。疊好一端就把它往后一折,就可以了。”
我照著鄰居阿姨說的去做,小心翼翼地吧一端的葉子折,又把另一端的也折了,就變成了一個剛剛成型的粽子。接下來就是幫它“系鞋帶”了。我學著他們的樣子,用牙齒咬著繩子,用力地繞著兩個圈兒,每一圈都使出吃奶的勁兒,繞完后,就把繩子的兩頭給“轉圈圈”,讓它們和在一起,我一直照這樣做,直到已經沒法子在繞了。鄰居阿姨看著我新做成了粽子,笑道:“喲,不錯嘛,你對這方面很有天賦,以后可以當大廚了!”我聽了這句話,感到臉頰火辣辣的,臉紅的像一團火。媽媽也看看我的粽子,臉上的笑意濃濃的。我也被夸得飄飄然了。
哈哈,真快樂,新年,我又有了新的收獲。
包粽子 篇11
今天是端午節,我特別高興。因為媽媽說今天會有許多好吃的。
中午,我興沖沖地跑進屋里,一股香氣撲鼻而來。我還來不及洗手,就直往廚房里跑,哇!桌子上果然擺了一桌的菜,有又嫩又香的紅燒肉,有金黃金黃的炒雞蛋,有大大的螃蟹,還有我最喜歡的土豆絲、炒洋蔥.......看得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我拿起筷子夾起來,吃得津津有味。媽媽見了,笑著說:“孩子,慢點慢點。”
5月28日是傳統的端午節。聽爸爸說東錢湖有劃龍舟的比賽,于是我就讓爸爸媽媽帶我去看賽龍舟。我們來到了湖邊,只見一艘艘龍舟像箭一樣在湖面上飛快地向前沖著,耳邊不斷地傳來加油聲和打鼓聲。下午,我們又坐了大白鵝的腳踏船,船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悠閑的飄著,天空中一群白鷺在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
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傳說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形成的,離現在已經有七八千年的歷史了。
我們寧波人過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喝黃酒、掛香袋、插艾草的習俗。每年一到端午節,家家戶戶的飯桌上都擺上了花色多樣的粽子,有肉粽、蛋黃粽、豆沙粽……東錢湖也會舉行熱鬧非凡的“賽龍舟”比賽。昨天放學回家,我發現左鄰右舍的門上都插上了艾草。一到家,媽媽就送給我一個香噴噴的小香袋,我非常喜歡,就趕緊把它掛在了書包上。
昨天我們一家和昕仔一家去珠海旅行,我好興奮!但是,一坐車我就暈得不得了。終于到了,但是那個酒店又住滿了,我不得不坐車換一個酒店。我們在海邊,但是有欄桿不能下海,下面全是長滿青苔的礁石,我看到了很多跳跳魚和螃蟹,螃蟹還不小。跳跳魚也叫彈涂魚。但是除了我和媽媽,其他人覺得這一點也不好玩。然后我們去騎車,一開始我比他快,但后來他又比我快,我真搞不清誰快誰慢。晚上爸爸媽媽們在打牌,我和昕仔玩得歡。今天天氣很好,我們去了海邊沙灘。
今天是端午節,我可開心啦!想知道我是怎么過端午節的嗎?想知道就跟我來。
早上,我們早早地起了床。我一從房間里出來就聞到一股很香的味道!我來到廚房一看,明白了,原來是外婆在煮我最喜歡吃的.肉粽子。外婆煮好了粽子,我一口氣吃了兩個肉粽子。
吃好了肉粽子,媽媽又帶我去逛街,我買到了兩個很漂亮的銀手鐲和一個漂亮的項鏈和一個好看的小小的香囊。
買好了東西,我們又來到奶奶家吃食餅筒。我教你們做食餅筒吧!先拿出食餅筒的皮,再把主原料米面放在上面,然后把一些菜再放上去,就可以卷起來了。最后一步,把肉湯澆到食餅筒的口部進去。
端午節可真有意思!
包粽子 篇12
陰歷的五月五日是端午節,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還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是這樣的:有一個叫屈原的楚國人,因為愛國的理想不可以實現,便投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他投江日——五月初五設為端午節。賽龍舟、包粽子、掛艾草等是人們在端午節的主要活動。
記得去年的端午節,媽媽親切地問我:“寶貝,要不今年我們親自動手包粽子吧!”“好呀,好呀!”媽媽的話音剛落,我眼睛一亮,便爽快地答應了。
于是,媽媽帶我到超市買了一些粽葉、糯米、紅棗和紅豆等材料,準備回家包粽子。
我和媽媽在網上查了半天的包粽子資料,終于知道了該怎么包粽子才好吃。于是,我們開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
我們先將紅豆煮熟,搗成碎泥,將紅豆變成了紅豆沙。然后將糯米泡在水里備用。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首先拿出兩片粽葉,接著將粽葉重疊在一起,卷成一個小三角形。再將糯米和搗碎的紅豆沙舀入這個小三角形里面,然后再拿出一片粽葉,將沒有封口的.那一面個封住,最后再找一根細細的繩子,將剛剛包的粽子給綁起來,再系上一個疙瘩,一個可愛的、三角形的粽子寶寶就做好啦!看著很簡單呀。
突然,我想到了一個方法,對媽媽說:“媽媽,要不我們比賽包粽子吧!”“好呀,正好,讓你練練包粽子。”“1個小時,看誰包得快。”“好!”
比賽開始了,媽媽按下計時器,我和媽媽快速地抱起粽子來。
過了30分鐘,媽媽已經報了4個粽子了,再看看我這邊,連一個粽子也沒有包好。我失望極了。我想:這粽葉怎么這么的不聽我的話呀,包粽子看著簡單,包起來太難了。我要是能像孫悟空一樣有“七十二變”,我變出10個粽子,這樣我就會贏過媽媽了
我默默地看著身旁的媽媽,只見媽媽不慌不忙,專心致志地包著粽子。我心想:為什么粽葉在媽媽的手里就像乖巧的小女孩。可是,在我這邊卻像一個淘氣的小男孩呢?
但是,我并不灰心,我手忙腳亂,用上全身力氣,汗水都流到地上了。終于,我包出來了一個奇形怪狀的粽子。說它是粽子,又不像粽子的樣子。說它不是粽子,可是他就是一個粽子。
時間過得真快,1個小時過去了,我和媽媽開始數自己包了多少個粽子。“1,2,3……9,10,10個粽子!”媽媽大聲喊道。
我呢,在旁邊小聲地數著。其實,我根本就不用數,就知道自己包了幾個粽子。因為,我只包了1小粽子。
當媽媽看著我的粽子,“噗”的一聲笑了。我才不管媽媽呢!我雙手托起我包的粽子,驕傲地對媽媽說:“媽媽,你看,這是我的粽子!漂亮吧!”媽媽看到我一臉傲嬌的表情,忍不住哈哈大笑。
不用說了,媽媽贏了,只見她嘴角微微往上揚,眼睛都快迷成一條縫了。我呢,興奮地抱著自己包的粽子,站在旁邊,心想:不知道我的粽子熟了后是什么樣子呢?
轉眼間,端午節這一天過去了。但是,我永遠也忘不了我第一次包粽子的情形。
包粽子 篇13
“包粽子了!包粽子了!”隨著媽媽的叫喊聲,我和妹妹連忙放下手中的平板電腦,急匆匆地跑到廚房去——包粽子,我們連忙忙了起來,時間倒流2個小時。
可媽媽準備工作還沒做完呢,他們只好把準備工作交給了我們,這個準備工作呀,就是剝蛋,說說簡單,做起來可難了我可沒跟你開玩笑呢。媽媽微笑教我們:“你們要把蛋黃弄到這個碗里,蛋清弄得那個碗里。”我聽后,連忙做了起來,我先拿起一個咸鴨蛋,在碗的旁邊敲了幾下,鴨蛋頓時裂開了一個橫,剛挖開,鼻涕似地蛋清膨了我一聲1,我把蛋倒到碗里,然后把蛋黃撈到另一個碗里,看我的辦法不錯吧,不過是妹妹給我的啟發哦!可不聽話的蛋弄得我手都粘粘的,好像抓了鼻涕似地,別提有多惡心了。哈哈,一個蛋黃剝好了,萬事開頭難,不過我還是剝的挺好的,一旁觀看的妹妹也投入了,也剝了起來。起先,妹妹連蛋都挖不開,只好求助我,我給他掩飾了一遍,妹妹就會了,我和她越剝越起勁,不一會兒,就剝好了,媽媽和阿姨不得不豎起大拇指夸獎我們呢,我看看你,你看看我,我們不得不笑了起來。
接著是正式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把堿水放倒米里,讓米變得黃一些,媽媽示范了一遍,我就把堿水搶了過來,也親自示范了一遍,妹妹看著那么有趣,也搶過來試了試,真的好好玩呀。媽媽先拿了一張竹子皮,卷成漏斗形,然后再里面裝入一點點的米,放入一顆蜜棗,再裝入米,咳,師傅沒有,我們這些初學者也只能自學成才了,不過媽媽跟著別人包過幾次,還會包一點,接著媽媽把竹葉折來折去的,然后綁好線,看著媽媽的'演示,我也包了起來,可包著包著就散架了,唉!出師不利呀,只見妹妹也糊里糊涂地包起來,媽媽和阿姨包的粽子形狀別提有多少了,有的像槍,有的有4個棱角,有的有3個棱角。我只能做前勤者,把米裝入粽子里,折就交給媽媽了。我又包了起來,剛開始,我們大家包的都不好看,慢慢地,媽媽來了靈感,越包越像,可我根本學不會,幫幫大人干干活,不過,我剛綁了一個粽子,就不干了,咳,連綁線都這么難呀!因為繞來繞去,都快煩死人了。沒過一會,我們大家包了好多,媽媽把一些粽子放的高壓鍋里蒸了又蒸,我和妹妹一個勁地催著粽子,可粽子跟我們作對似地,總是不能出爐
等到3點左右的時候,粽子的味道彌漫在整個廚房間里,香香的,“哦!可以吃粽子了。”我和妹妹歡呼起來,媽媽把燒好的粽子拿了出來,黃黃的肉肉立刻站住了盤子,“哇!我們包的粽子真漂亮!”我們四個人一嘗,味道好極了。我和妹妹掙著搶著吃肉粽,我們發自內心地笑了起來。
這次包粽子,讓我嘗到了“第一次”,也讓我體會到了包粽子的累,干什么都沒有那么簡單呀!
包粽子 篇14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說在這一天愛國詩人屈原投入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為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吞噬屈原,就紛紛包粽子投入汨羅江喂魚蝦。從此,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包粽子來紀念屈原。今天就是端午節,我也來跟姥姥學包粽子。
一進姥姥家的大門,粽子的清香撲鼻而來,姥姥正在門口包粽子。我用手捧起一把糯米,啊,糯米的米香是多么沁人心脾;我撿起一片粽葉,呀,粽葉的粽香令人神清氣爽!我迫不及待地請求姥姥:“姥姥,快教我包粽子吧!”姥姥笑呵呵地說:“好,不過包粽子很難,你能學會嗎?”“沒問題,我一定能學好的!”我信心十足地說。
姥姥順手拿了四片粽葉,對我說:“看好啦!”只見姥姥先將四片粽葉依次排列又稍有重疊地平鋪在一起,雙手放在粽葉下面,卷成一個漏斗狀,讓粽葉的“尾巴”在后,“頭”在前,再用手撩起一小把糯米,裝到“漏斗”里去,拿一個蜜棗放在中間,然后撩起一把米蓋住棗,最后將粽葉的“尾”從上面封住粽子的餡,并把剩下的粽葉繞著粽子纏完。姥姥嫻熟地用線包扎好粽子,一個可愛小巧的粽子就誕生了。
我目瞪口呆地看著姥姥輕輕松松就包好了一個粽子,覺得姥姥包粽子就像變戲法一樣神奇,手指頭三繞兩繞都合著一種節奏,看久了就會入迷。姥姥包粽子的功夫真是了得!我暗下決心,一定要達到姥姥這個水平,吃到自己包的`粽子。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學著姥姥的樣子,找來四片大小相等的粽葉,整整齊齊地排列好,然后雙手一合,做成了一個很小的漏斗,我用糯米把這個漏斗填充得滿滿的,可是我剛一用粽葉封住口,米就全從兩邊露出來了。哎,趕緊請教姥姥吧!“封口的時候要用大拇指捏好下面的口,食指和中指要封好兩邊的口,整只手都要捏緊了,千萬不要松開,否則米就露出來了。”姥姥一邊說一邊又包好了一個粽子。
我不服氣,就重新拿起粽葉包了起來。“哈,總算沒漏出來!”這回可不會再錯了,我高興得想,可是,粽葉那么長,怎么捆扎呀?我剛一拿起剩余的粽葉,粽子又散了,原來一疏忽,手又松了。“沒關系,失敗是成功之母,再來一次!”姥姥微笑著鼓勵我。
我又恢復了剛開始的斗志,毫不氣餒,再一次包了起來。可惜第三次也沒成功,米還是漏了出來。“封好口后,粽葉先往左擰一圈,再從上面轉過來,最后從底下掏過來。”姥姥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包了拆,拆了包,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盡管不是很漂亮,但畢竟是我親手包好的第一個粽子。我又包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看,我終于學會了包粽子。半個小時后,粽子熟了,我終于吃到了我自己包的粽子。
解開粽葉,幽香的味道迎面撲來。我用筷子夾了一點兒,放在嘴里,啊,又黏又香又甜,真好吃啊!“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通過學習包粽子,我明白了凡事只要用心去做,再苦再難也會成功。
【包粽子】相關文章:
包粽子02-17
包粽子作文【精選】07-03
包粽子作文(精選)07-04
【精選】包粽子作文08-22
(經典)包粽子作文08-20
包粽子作文(經典)08-09
(精選)包粽子作文08-09
[經典]包粽子作文08-26
包粽子作文[經典]08-26
包粽子作文(經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