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端午的作文

時間:2023-06-10 13:21:47 端午節 我要投稿

精選端午的作文合集七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端午的作文合集七篇

端午的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陽光明媚,不時還吹起陣陣涼風真是涼風拂面的好天氣。

  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和哥哥一起坐上公共汽車外婆家過端午節。

  一路上我看到了家家戶戶都掛上了艾草,買來了五黃——黃酒,黃瓜,黃鱔,黃魚,蛋黃。

  一進外婆家我看見了這些可防五毒的中藥。

  外婆拿出了一些材料—粽葉,糯米,肉,豆沙和線。我們看的很納悶,外婆拿這些東西干嗎?難道要我們包粽子嗎?我們可不會包呀!不過外婆是耐心的教包粽子:了首先把粽葉包成漏斗的樣子,然后放入糯米和自己喜歡的餡,再把粽子抱起來用線綁好,粽子寶寶就做好了,馬上就可以下鍋了。

  聽了外婆的講解我和哥哥的粽子寶寶都包好了,和外婆包的粽子寶寶一起下鍋了,我們看著粽子寶寶在鍋里跳舞,滾動。終于粽子寶寶出鍋了。那粽子寶寶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味讓我們直流口水。

  粽子寶寶燒好了,我說要送給最敬愛的媽媽;哥哥說要送給外婆;弟弟說要送給外公。算我們的一份敬愛吧!

  在晚飯后我們三兄弟進行了一場滑板大賽由外婆外公做裁判,我們各自用處自己的“絕招”來“殺敵”。最后哥哥第一個被淘汰弟弟第二個被淘汰而我拿到了冠軍獎勵西瓜一個,而哥哥弟弟獎勵西瓜半個。

  到了深夜11點我們才戀戀不舍地回了家。

  今年的端午節,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啊!

  有關端午的作文600字初一2

  你們想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重午節。關于端午節還有一道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節,更多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就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為了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在這里,我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為雄,它們各國之間為爭奪土地,使中原大地戰火連天。

  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徒官,他勸楚懷王要仁治,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懷王不但不聽,還聽信讒言革職屈原。悲憤痛心的屈原,便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和《天問》。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面對國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卻無能為力,于是在極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

  聞訊趕來的楚國百姓紛紛劃船,到江中打撈屈原的尸體,并拿來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魚蛟蝦蟹,讓它們不要啃吃屈原的尸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農歷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劃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包、賽龍舟。我們這兒除了上述的這些,還有送綠豆糕、吃綠豆糕的習慣。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這天不僅僅能吃到粽子和綠豆糕,而且還能表達我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有關端午的作文600字初一3

  對過節的興趣越來越淡了。春節便春節,在冰箱里多放些東西,堅持幾天不去菜市場而已。中秋便中秋,買來月餅也不吃,做做樣子罷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飄越濃的時候,我們剛好學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鴨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語言,侃侃而談中流露出對故鄉和兒時生活的眷戀,這種情愫抓緊了我,讓我也深深的`陷進了對家鄉的懷戀之中。

  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蘆葦葉,碧綠碧綠的,或者是槲葉,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飽滿的蜜棗,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勞的女主人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絲線層層纏繞,一個精致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愛用火爐,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爐子上,能燜整整一個晚上。第二天孩子們一起床,揭開鍋,就是熱騰騰的粽子,屋子里,院子里頓時都彌漫著蘆葦葉和粽子的香氣。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圓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則形狀的粽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熏艾蒿,我們這里離山遠,艾蒿都是從集市上買的,在端午節這天掛在門楣上,過幾天干透了,取一兩只在屋子里點燃熏一下,至于熏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說是熏蚊子的,我想可能還有更多的東西,比如蜈蚣,蝎子什么的,大概類似其他地方的熏五毒吧。帶香包,鮮艷的布料做成各種形狀的飾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們心愛的飾物,掛在脖子上不時的嗅一下。系五色線,手腕腳腕都要帶。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卻是黎明時分卻去田野里拔“圣草”了。這里說的圣草,加引號,是我實在想不出當時大人們怎樣說的。

  長輩告訴我們,月宮里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搗藥,這些藥是要在端午節前夜,灑在各種草木上,河水里。在端午這天太陽沒出來之前,這些藥還停留在草上,如果這時拔回來,熬制成水,用這水來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當然非常相信,天蒙蒙亮,我們就呼朋引伴的出發了,向著蒙著神秘面紗的田野,我們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農歷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氣涼涼的,清爽滋潤,周圍都靜悄悄的,你無意的一臺眼,也許就逢上鄰家來挖野草的孩子。相視一笑里,多少歡悅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這一天提前被驚醒了,那茁壯的青草上,露珠還在轉動,我們需要的草是有講究的,如貓貓眼,一摸眼就紅的那種草,今天不怕它,就采。還有車前草,節節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陽出來之前采回家,這樣那些神秘的藥才會有效啊。慌慌張張的回家去,抬頭看看天空,戰勝了太陽般的自豪。現在想來,還覺得那種神秘如格林童話中的哪一篇,太陽一出,萬物回復原貌的神秘。

  又要端午節了,誰還會去野地挖草呢,給孩子洗澡,有專門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懶得包了,吃不了幾個,干嘛哪么費勁,買幾個就好了嘛。可是,在種種過程里藏著的細心,樂趣,也買些就可以了嗎?在能親自做的時候,不要買了吧,因為一個簡單的“買”字,讓我們失去了多少美好的東西啊。

端午的作文 篇2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南宋詩人陸游是這樣形容端午節的。這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民俗,讓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傳頌著緬懷著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的芬芳從遠古飄來,依舊那么甜香。

  又將臨近端午,家鄉的老人們又將著手選糯米,泡糯米,煮粽子了。每年端午的前一天,奶奶會親手用竹葉包粽子,糯米是幾天前用水泡過的,這樣粽子吃起來口感才細滑,又有彈勁。粽子里還要加點大棗、葡萄干等,煮熟后既清香又有淡淡的甜味。晚飯后,奶奶會點著院子里的那口大鍋,將粽子一個個擺放進去,四周放上雞蛋,加水后用木塊壓實。當甜香隨著熱氣彌漫整個小院時,奶奶卻不讓嘴急的我開鍋品嘗,一定要等到端午的早晨,說是讓粽葉的味道浸入到糯米和雞蛋中才好。

  睡覺前,媽媽會找來家中五種顏色的線配成彩線,掛在晾衣桿上,等露水將它打濕。每年的這個時刻,我就盼著清晨的到來,又生怕自己睡過頭。可是,每次醒來,手脖上已被媽媽系好了漂亮的五彩線,這是送給小孩子的祝福。

  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去松花江邊洗臉,再采些艾草掛在房檐處,老人們說這是為了避邪,亦有說是為了驅趕蚊蟲。而我最喜歡的是那叫賣的各種各樣鮮艷的荷包、紙葫蘆。買一個荷包,一股香草的味道暖暖的淡淡的,掛在胸前,讓人心生喜悅。紙葫蘆則是要掛到窗子上,保佑一家人身體健康。從江邊返至家中,一家人便可以圍坐在一起,享用煮了一夜的.香甜的粽子、雞蛋了。

  端午的白日雖然沒有賽龍舟的歡鬧激越,但是到了夜晚,松花江面上那點點的河燈,卻寄托了對屈原的無限哀思。不禁讓我想起余光中的兩句詩:“青史上你留下一片潔白,朝朝暮暮你行吟在楚澤。”

  又將是五月端午,又將是艾草青翠,粽葉飄香……

端午的作文 篇3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每到端午節大家會干些什么呢?跟我去看看吧!

  端午節來到了,大家可熱鬧了,有的看龍舟賽,有的吃粽子??還有一個>故事說了端午節要賽龍舟扔粽子的原因。愛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死去,所以賽龍舟競渡是為了救屈原。后來人們沒有找到屈原,大家就扔粽子在江河里,想讓魚,蝦等一些水里小動物吃飽后,不去吃屈原的遺體。后人就用這種形式來表達對屈原的.尊敬和悼念。 我也過了一個端午節,來看看吧!

  在那天中午我吃了一個粽子,可好吃了。是白色的糯米,里面有一顆又大又紅的棗子,外面包著一片葉子,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葉子。把葉子剝掉以后就像一團棉花里面裝

  著一顆紅寶石。把里面的肉放進嘴里,甜甜的,軟軟的,特別好吃。

  之后外公帶我到了石頭城公園,哇!三條龍舟直往前沖,龍舟上的人們齊聲喊著“一,二,三”。前面一個人在打鼓,后面兩排人邊劃槳邊喊著他們的>口號。飛船疾駛,鑼鼓震天,真是精彩!>這就是我過的端午節。

  過端午節還要吃“五黃”,黃魚,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還是北方,在這一天都要在兒童的頭上用雄黃畫一個“王”字,還要給小寶寶們在手上,腳上系一條五顏六色的香囊。

  怎么樣,端午節的習俗很多吧!這就是我了解的端午節。

端午的作文 篇4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可我覺得最不能少的就是包粽子了。今天我和同學們就一起包粽子啦!拿到材料,我和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做了起來。同學們有的不會倒米,有的不會捆扎繩子,還有的甚至不知該從何下手。我心里暗暗自喜:“不就是包個粽子嗎,還能難倒我不成?”

  可我發現,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我在放米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大事——米順著我手中的“粽葉漏斗”嘩嘩地漏了下去……哎,看來我對包粽子也是一竅不通啊!于是我偷偷地跑出了教室,想要去向其他班級取取經,結果他們更好玩,連個粽葉的正反面都分不清!一圈逛下來,留給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我趕緊回到了自己的教室。同學們都圍在老師身旁,每個人手上都拿著一張粽葉,包得無比認真。“哈哈哈……”望著同學的“杰作”我忍不住直發笑,我對其中一位拿著圓粽子的同學說:“哪有圓形的粽子啊?你這可怎么綁繩子呀?“難道粽子的四個角就是為了好綁線嗎?難道世界上就不能有圓形的粽子嗎?”同學馬上反駁道,我不僅無言以對……

  展示粽子的.環節到了。我們教室登時就變成了菜市場,哪里有最新奇的粽子,大家就往哪里去。嘿!我也趕緊去看看。原來大家包的粽子形狀都不一樣,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長方形的,還有的因為一個腳太長直接變成了帽子型了!這可真是個了不得的新品種呢!最后,同學們都面帶笑容地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甜甜的粽子,那味道簡直甜進了每個人的心窩。

端午的作文 篇5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這是詩人陸游寫的關于端午節的詩句。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

  在嘉興,端午節有眾多的習俗:家家戶戶掛門前艾草,希望一年無災無禍;老人給小孩做香囊,驅蚊辟邪;還有一年一度的南湖賽龍舟,那場面十分激烈。

  而在那天,對于我這個“吃貨”來說,最喜歡的就是包粽子、吃粽子。每次奶奶總會先準備箬葉、糯米、鮮肉、細線。她先把兩片葉子疊起來,弄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后往里面加入一半的糯米和兩塊鮮肉,最后把米加滿,蓋上箬葉,一個精巧的粽子就包完了。這樣看著奶奶這么熟練的技法,我也決定試一試。我學著拿起兩片碧綠色、長條狀的箬葉,用手把箬葉折成漏斗狀,但這兩片葉子卻像兩個頑皮的孩子,怎么都不聽話。我只好用手指拼命地捏住,快速地把糯米倒進去,糯米發出了“沙沙”的.響聲,好像在勸說這兩片箬葉,又趕忙放了兩塊誘人的肉,然后把糯米迅速加滿。最后,我用力地把展開的箬葉嚴嚴實實地包好,再小心翼翼地用細繩來了個“五花大綁”,不讓一粒糯米“逃”出來。看著這個樣子雖然不好看,但是親手包的粽子,我的心里別提有多自豪了!

  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煮一下,美味的粽子就出鍋了。吃著美味的粽子,我不解地問奶奶:“奶奶,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奶奶告訴我:“端午節包粽子是老百姓為了紀念投汨羅江的屈原,希望不讓江中的魚兒打擾到屈原。這個習俗一直流傳到現在。”“哦!原來習俗背后還有這樣的故事呢!”我這才恍然大悟。

  端午節,實在是太有趣!既可以掛艾草、做香囊、賽龍舟,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粽子,更顯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

端午的作文 篇6

  說到端午,我們便會想到吃粽子、賽龍舟等常見的習俗。但是,我家不同。除了這些,我們還有一道必備“佳肴”。

  說起這道必備“佳肴”,我們這人年年吃的人真不多。每次我們在制作或是品嘗的時候,一些鄰居總會來問問這道菜的名字。想必他們是不吃的吧!說來也奇怪,每逢端午,我從沒在這看見別人吃過呢!倒是我外婆家,年年都燒。也許就是從外婆家——當然,那兒引過來的吧!

  既然每年我們都吃葫酥餅,那這葫酥餅怎么做呢?哈,顧名思義,這餅里頭肯定有葫蘆咯!你也許會奇怪,這“餅”里怎么放葫蘆呀?味道多怪!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葫酥餅可以稱為“餅”,也可以冠以其他的稱謂。因為它的制作過程是這樣的:

  先勺一些面粉,加入適量的水,放進切成絲的葫蘆,一個勁的拌呀拌。直到面粉糊拌到可以下鍋的狀態,就行啦!接著就是在普通不過的步驟啦!起油鍋,倒油。你也許會納悶,這餅不用塑形嗎?別著急,這才是葫酥餅最大的'樂趣!你可以用勺子隨意撈起一些面粉糊,或多或少,然后把它倒入鍋中。這時,“調皮”的葫酥餅就開始造型了!這時便不用理會,接著倒面粉糊。有時,一些“重情義”的葫酥餅會粘在一起,你得將其分開,否則,就會誕生一個超級大的葫酥餅啦!待到兩面金黃,撈出就可以吃。

  每次,我都是最貪吃的食客。當然了,我也會發揮我的想象力,來想象葫酥餅像些什么東西,雖然大多數時候葫酥餅還是寫不規則的圖案,可我卻也樂此不疲!

  啊,端午的葫酥餅……

端午的作文 篇7

  蛋糕店的櫥窗上早已貼滿了粽子的海報,拿青翠欲滴的粽葉與乳白的糯米相配,不禁讓我又想起了您。姥姥您在那過得還好嗎?我很想您。

  每年的端午,姥姥是家里的一大忙人,她提前好幾個星期就開始準備需要用的粽葉、糯米等一系列食材了,在前兩個星期時,她就會一個一個地打給他的兒女們“孩子,記得回來吃粽子啊,帶上乖乖們一起回來!”每當我與姥姥通話時,都要撒一頓嬌,央求姥姥給我做好多的草灰粽。每當這時,姥姥的'笑聲都會透過電話傳到我心里“好、好、我一定給我的乖乖做最愛的草灰粽!”現在想起的我是多么懷念姥姥的笑聲啊。

  坐在車上,便能遠遠的看見姥姥家的煙炊冒著縷縷炊煙,在空氣中散發著若有若無的清香,是姥姥的粽子!我欣喜地想著。車子愈開愈近,狗吠聲也越來越清晰,親戚們在一起談話的笑聲也聽得越來越清楚,香味越來越濃了。近了,近了,馬上能看見姥姥了!

  “吱”,車子還未停穩,我便一個健步沖向姥姥的廚房。“姥姥”我高興地喊著,一把抱住姥姥瘦小的身體。“唉!唉!我的小乖乖回來了!快讓姥姥看看!”姥姥瞇著眼,仔細地看著手。那粗糙的手不停地撫摸著我的手,雖那粗糙的手劃痛了我的手背,但那掌心的溫暖讓我感到幸福與甜蜜。“我的小饞貓終于回來看看姥姥了。”她欣慰地點了點頭。“那不是學習任務重嘛,一直沒時間回來,等我中考完后,我一定天天膩在您這,天天吃您的灰草粽子!”姥姥一聽,竟大笑了起來,“好哦,你這個小饞貓!”

  吃飯時,姥姥不停地在說著,讓姐姐趕緊生個小寶寶,讓哥哥趕緊結婚,讓舅舅趕緊買車,別再讓姥姥等了。我們一家都在笑姥姥估計等得太久了,親自說起了家里大事,可誰都沒有將姥姥的話放在心上。

  一個星期以后,姥姥走了。一向勤快的她拋下了許多未完成的事就離開了人間。我們趕回了老家,母親用未用完的材料,再次包起了粽子,一滴一滴地砸在了那一只只精巧的粽子上,大哥與舅舅在陽臺上抽著煙。在江南這個煙霧彌漫的小城市中,走了一位慈祥的老人。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年輕的女子撐著一把油紙傘在河邊,回首淡淡笑與朦朧的煙雨漸漸混在一起,成了江邊最美的回憶。

  姥姥,今年的端午又要到來了,你在那邊過得還好嗎?我很想你。

【端午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難忘的端午作文:端午粽子10-16

端午節作文:開心端午作文11-24

端午趣聞作文-端午節作文03-07

端午作文08-14

端午的作文07-21

端午作文02-16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時節話端午作文09-18

端午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