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端午作文

時間:2024-08-22 11:11:01 端午節 我要投稿

【推薦】端午作文合集十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端午作文合集十篇

端午作文 篇1

  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全國各地的習俗大都相同,但也存在些許不同之處。在我的家鄉,端午節可是十分的熱鬧,在粽香的縈繞下,平淡的生活竟也咂摸出些許滋味。端午的家鄉,如詩如畫,憑增了幾分古典的氣息。

  每年端午,父母總會帶我去外婆家,至于原因,大概是家鄉的習俗。到達外婆家后,外婆總會將早已準備好的粽子端出來擺在我們面前。兒時的我不太懂事,總喜歡一馬當先搶過粽子,自顧自地品嘗那由一根細長的紅線捆著的粽葉里的美味。后來,父母總會再三提醒我,要讓外婆先品嘗。

  其一,這是外婆的勞動成果;其二,外婆是長輩。知道這其中的“奧秘”,我也收斂了些許,以后總是將粽子先放在外婆手中,讓她先嘗。母親說,這叫“孝親敬長”。粽葉外包的紅線一定要用剪刀一刀就剪斷,不能剪太多次,外婆說,這樣今后的日子才能一帆風順。

  外婆家的后面,有一條細水長流的小河,至今我都未看到盡頭。每至端午,對這條小河我總是“情有獨鐘”。將一片新鮮的粽葉放在清澈的河面,用手撫起些許水痕,看著這承載著我美好祝愿的粽葉隨波逐流,我心中也會蕩起些許漣漪,甚至幻想這粽葉是否會流向汨羅江,與當初心懷遠大抱負的`屈原會面呢?

  當我走到外婆家的菜園時,看到母親正在幫外婆擇菜,兩人相談正歡。等到中午吃完飯后,母親走到正在洗碗的我身旁,告訴我,老人家都喜歡身旁有兒女相伴,我們與外婆難得見幾次面,端午節一定要讓她開開心心的!我連忙點了點頭,仿佛懂得了久經歷史沉淀的傳統美德——孝親敬長。

  領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品味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傳承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我們正在踐行中!

端午作文 篇2

  看著桌上幾個用粽葉包成的粽子,我便知道:端午節到了。

  端午節又稱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艾節、屈原日,是中國傳統節之一。主要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掛艾草。

  俗話說:“端午不戴艾,死去變妖怪。”在古代五月初五的端午代表一種兇兆,這一天瘧疾、妖怪、瘟魔等等邪氣都會來臨,所以人們在門上懸掛艾草來驅趕他們。為了讓人們更加遠離他們,還要喝雄黃酒,在額頭上畫個“王”字,這樣邪氣都不敢來找你了!但我要溫馨提示:雄黃雖好,可不要貪杯哦!多喝雄黃,會使雄黃的成分產生砒霜,有毒哦!趕緊告訴身邊的人,不過一般人我才不告訴他呢!

  “五月初五是端陽日,白蛇許仙不到頭。”關于端午的傳說還真不少:有人說是紀念屈原,有人說是紀念曹娥,還有人說是惡日驅避。不過確實,早在屈原之前,端午就早已存在,都是為了紀念英雄。比如曹娥,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為了救父曹娥于五月5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親的尸體。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50年后的同一天,屈原不愿看祖國被侵略,抱石淚投汨羅江而死。所以,端午也被稱為詩人日與英雄日。

  “看龍舟,看龍舟,兩堤末斗水悠悠。”到了端午肯定要看賽龍舟呀,那這個習俗是怎么來的.呢?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屈原的尸體,如今發展成賽龍舟。“莫問腕頭纏白索,且將粽子吃沙糖。”小朋友們在端午節最愛吃粽子,相傳屈原死后,有位漁夫拿出飯團、雞蛋等,“撲通”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先在這里打個結,再……”瞧!我正在做蛋網呢!你知道為什么端午節要吃咸鴨蛋嗎?在古代醫療技術不發達,人們一直在和瘟魔作斗爭。許多人心神不好,最后斗不過,死了。人們見咸鴨蛋圓圓的,像一顆心神蛋,所以在端午邪氣最盛時吃它,提高心神。為了不讓心神受外界影響,人們編織蛋網保護它。還別說,古代人真迷信!

  話說端午……

端午作文 篇3

  明天是端午節,我躺在床上想到。不知不覺變睡著了。

  醒來時發現我已身處異地,“啪”一個東西落在我的臉上,感覺軟軟黏黏的,我一舔,呀!是粽子!同學把我扶起來,說道:“別遲疑了,現在要開戰了!”“開戰?什么東東?”我說道,“一年一度的'粽子大戰呀!”有嗎?還沒等我思考完,同學就把我拉到了地點。我一看,好熱鬧啊!男女各分兩隊,“開戰咯!”只見主持人熱情高漲的喊道,哇塞,女生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搭起了粽子堡壘!我方拿好粽子槍,裝好粽子彈。開始建立粽子防護區和防彈衣。10分鐘后,大家都建立好了防護措施。只見對方竟然堆起了一個粽子原子彈!對方用粽子機把粽子原子彈空降到我方上空。我們使用粽子保護罩抵擋住了。哇塞!對方使出了渾身解數造出了傳說中的:無—敵—粽—子—球,我方漸漸抵擋不住,就在這興奮之際,我也漸漸蘇醒。突然,對方一枚子彈擊穿了我的防彈衣,把我的頭砸出個包。我暈了過去,終于醒了過來。回想剛剛一幕,仿佛是真實的一般。

端午作文 篇4

  前奏:端午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大致可以分為主奏三部曲吃粽子、賽龍舟、避邪。

  三部曲之一:

  過節嘛,當然要吃得好嘍,可吃什么呢?當然是粽子。一想起那香氣誘人而又飽滿的大粽子,我就止不住”飛流直下三千尺”了口水不由自主地流了出來,真是“眼看瀑布掛前川”啊!端午節粽子的類別可真夠多的,數都數不過來,什么鮮肉粽呀、火腿粽呀、豆沙粽呀、棗泥粽呀形狀還有區分,三角粽、鞋跟粽、五角粽等等,看得人眼花繚亂,不知該如何下手了。

  三部曲之二:

  端午節最受歡迎的節目恐怕非賽龍舟莫屬了。當我們都在享受龍舟比賽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時,常常會忘記龍舟背后的故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因為自己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國家滅亡。在感到無盡悲哀之時,他選擇投江自盡。人們一直對他敬佩有加,在得知屈原投江后,紛紛劃船來到江邊打撈屈原的尸體,并紛紛向江中投食,以免魚蝦爭食其體。于是,故事流傳至今,也就變成了現在深受大家歡迎的.賽龍舟了。

  三部曲之三:

  端午節正值夏初,蛇蝎類動物經常外出活動,而一些信奉神靈的人則在家祈禱,在門前掛香包,以避邪驅毒。尤其是小孩子,在端午節期間,大人一般不允許孩子到野外,小孩身上還要拴許多香囊。

  尾聲:端午節的節目可不止這些,不過這幾個都是端午節的重要曲段哦!

端午作文 篇5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

  往年的端午節,我們一家人總是早早就起床,到河里洗臉、洗頭、洗澡,傳說今天的'河水可以解毒,洗過之后整個夏天不會被蚊蟲叮咬。

  今年的端午節,我是在山上過的,按照當地習俗上山去趟露水。5點鐘我們就起床,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吃粽子,小孩佩香囊。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端午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道關于端午節的兒歌。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他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稱端陽節。

  其實關于端午節的來歷的說法,有三個。第一個說法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第二個說法是為紀念吳國大將伍子胥,第三個說法是為紀念孝女曹娥。端午節,這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節。過端午節我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可以吃香噴噴的粽子。說起粽子,他不僅好吃,而且十分容易包。每年端午之前的一兩天,媽媽在盆里泡上糯米,早上我和媽媽就一起包。把粽葉里放上糯米和大棗包成圓錐形的粽子,再把粽子放在鍋里蒸上一小時。過一會就熟了。咬上一口,露出了大棗的頭兒,甜甜的。粽子有很多口味呢,南方的肉粽和蛋黃粽子,都是咸味的,北方的多少大棗和蜜棗的甜粽子。古代的`人們,在考試當天的早上都要吃一個棗粽,因為他的諧音是“早中”,寓意著要早早高中。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端午節的早晨,太陽還沒升起來時,媽媽就在我的手腕上系上了五彩線。在我心中這些五彩線就是珍貴手鐲的代替品。五彩線,不能隨便扔掉,要在端午節之后的第一場雨時,把它剪下來。讓五彩線隨著河流漂走。

  關于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像賽龍舟、避五毒、畫額、沐蘭湯、掛艾草等等,都非常有趣。

  端午節呀,你給我帶來很多的快樂,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等待著你的再次到來。

端午作文 篇7

  大抵今年的農歷節日都在公歷上與正常時間脫節了不少吧,而到端午節已經時維夏至了。

  端午節假期已經過去兩天,節日氣氛仍殘余之時。人們也曾在端午日舉辦粽米雄黃之酒宴,共賞龍舟騰飛之盛況,輕吟屈原《離騷》之詩風吧?然而之后以端午之名的兩個日頭,是否能有延續的節日?

  在車上隨便塞著一兩個粽子吃,而我的目的地是那仍可見夏雨荷之影跡的大明湖啊。那么,夏至日我是否再能找到端午節的影子呢?或于湖大門上匾額間張飾過的彩旗,或于人人腰間掛墜著的香囊,或于萍水間無定的龍舟,甚或飄雜于湖氣中的粽子的香,我一一沒有察覺。

  可是,當你成為小舟上無可避免地置身于湖心的一員時,你不得不接迎撲面地來自四面八方的.水與荷的氣息了。水鳥也誠然是可愛,若無事地立于荷葉間,而水波稍有船舸的驚動而蕩漾,它也便飛竄無蹤了。再環視整湖,又有無數的小舟與上面的游客,都愜意地融于柳畔湖景、融于水光天一色中去了。

  天氣并非熱島泉城一貫的酷暑作風,云波蔽日的大明湖仍然保持在最炎熱時分提供難得的自然清涼。哪里是端午之意漸淡,只是這一天已將端午日的熾熱與激烈,全然冷澈,成為除家家艾草之外的又一片清香了。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不錯,湖光山色,真是能與端午風相襯的佳境。

端午作文 篇8

  又到端午節了,也不由自主地思念起家鄉,思念家鄉的山山水水,思念起家鄉的親人。

  好懷念兒時的端午節!記得兒時的今天,父親老早在家門口插上艾葉,母親也老早包好了四方粽,最高興還是我們小孩子了,因為端午節還有紅蛋吃,母親也會在端午節的那天煮雞蛋,而且還要把雞蛋外殼,用一種草把雞蛋染上紅紅的顏色,,還會用各種顏色的.毛線編成小袋袋,小孩們就會把紅蛋裝在小袋袋里到處炫耀,,手上和腳上還系上紅繩子,說能長記性,記憶中,每到端午,父親總到山上割菖蒲和野艾,取其中一束掛在門口,說能避邪。這就是兒時的端午節!留在記憶中的端午節情形永遠是那樣清晰,永遠是那樣令我難以忘懷!

  而如今,父親也離去了,我也遠離了家鄉,真是物是人非啊!不過我也在我家門口插上了菖蒲和野艾,還在超市里買了粽子,今天我朋友居然冒雨給我送來她家鄉的粽子,真的讓我特別讓我感動,把媽媽也接到家里,我們一起熱熱鬧鬧過了一個端午節。雖然說端午節是一個思念的節日,其實每一天,我們都有快樂,也有感傷;有思念,也有期盼……

端午作文 篇9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每每看到這個句子,心里總想起了屈原和他的端午。

  若是過節,我的記憶總在老家中徘徊,當回到老家時,又是那么熟悉,老家感覺未怎么變化過,而城市中卻常常煥然一新。新到令人不太熟悉,甚至無法適應。一切回到這里,都返璞歸真了。

  放下行李,打過招呼,我便發現空氣中飄蕩著一種特殊的味道——那是艾的味道!艾葉,好久不見了,我對艾葉并一陌生,曾經生過場大病,最張還是艾葉起了效果,我忽然發現各家門前都是掛著艾葉的,艾的香味飄蕩在風中,伴隨著艾葉被風吹斷的聲音,令人無比寧靜,城市中端午節似平沒人會掛艾葉到門口,不知是怕人偷拿去了,還是覺得房門緊閉的時候,放了艾葉也沒用,只不過是個植物罷了,又招不得什么財。

  回到了老家,自然是少不了吃的,更別說過節。過端午,吃得最多的肯定是粽子了,粽子與端午是無法分開的,就像屈原和他的《離騷》一樣,猶如一體。粽子是婆婆親手包的,雖不如買來的粽子美味,但吃著吃著,還是婆婆包的粽子,讓我知曉了有種味道叫做家。那是種無法形容的味道,令浪子回頭,令游者歸家。令我為之動容。于是空氣中除了股艾香外,還加一味粽香,一位母親的思念。

  暮色慢慢降臨,是時候吃飯了。老家的布局很特殊,廚房和房子并一在一起,而是隔了個過道,而我則喜歡搬個凳子,坐在過道上,看來來往往的人們穿行于此,絡繹不絕。大都是些不認識的人,但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是什么使得人人都有股笑容?是這端午的一頓飯嗎?說實話,更喜歡待在自家吃飯,并不喜歡去飯店中吃,家里吃飯更顯溫馨,而每逢過節更是如此,雖產在家中吃飯是上佳的,但卻要花上半個下午去準備,看著婆婆進進出出的身影,卻有些余心不忍,家里人多更需擺上兩、三桌菜肴來招待親人,可畢竟一年也就幾次。艾葉的香味依舊飄散風中,我依舊坐在過道上等著開飯。

  若是開了飯,怎能少得了酒?酒是為飯菜而生的,但我卻不覺得有多么可口,我更喜于喝茶,老家找不到白開水,全都是茶,這茶可比不得《紅樓夢》里妙玉那般講究,水須是冬日天上落下的'雪水,也不是那蘇軾所說的“自在佳茗如佳人”般的好茶,它是世俗的,是柴米油鹽醋茶中的茶,但爺爺對茶也是很珍惜的,茶需配得自己的水,而茶水須有個配得上的人來品,而在城市中,有誰能定下心來細細品這佳茗,細細品著茶之香、茶之韻?這老家的茶水入口是淺淺淡淡的苦澀,直至漫過喉嚨,方能化去百味陳雜。漸漸的,苦味淡了,香味濃了,便如人一般,直至年過不惑,方能解開半輩子的羈絆,抱怨少了,享受多了。

  品味這茶,也該品出了些道理,品出了些許人生的開端。就像早些年看到的一幅對聯: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且喝一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倒一杯酒來,酒使人沉醉,茶卻使人清醒了。而我便忙里偷閑,品了一天的人生百味,看了一天的世態炎涼。

  若是有一天,城中人也能如此般度過端午,那時端午便不只在口中,更在心中了,希望下次的端午,莫要只要吃出來的罷。剛好,回來時是第二天中午,而各大酒店中,依舊是桌桌爆滿,今天請客,想必都是請些同事、上級吧!這飯局,大多都是弄不清的,而他們卻陶醉其中,我還不能一味就厭惡這飯局,說不定將來某時,我也需請人吃飯,那時,只望能“出淤泥而不染了。”

  吃出一個端午,吃出一種精神。風中,飄來一陣香味,是艾葉?是粽香?是茶?已是分不清了,但總是印在我心中了。

端午作文 篇10

  思緒枯竭,有滿腹的話,總是不能表達,不知道為什么,雖然身邊有那么多的朋友,但是心里還是有說不出來的孤寂,也許是依然無法適應這樣閑散的日子,也許是心里有著太多的想法,越來越覺得自己孤僻,拼命的想要讓自己融入到現實的生活里,但往往總是事與愿違。

  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每年的這個時候,心里總有著最柔軟的溫暖,爸爸的生日和爺爺的生日在前后兩天,以前總是會歡天喜地的回去,老家的習俗是在端午節的時候蒸包子,一般人家用這樣隆重的方式來慶祝這樣的節日,雖然家里親戚很少,但是這兩天總是充滿了不盡的和諧和幸福。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會在端午節的時候割回來新鮮的艾草,用水反復的清洗之后熬成水來,等水到溫涼的時候再用來給我和哥哥洗澡,說是在這一天用了艾草熬的水洗澡之后皮膚就不會生病,我和哥哥,則總是在飯后,用了爸爸和爺爺喝剩下的白酒來調了雄黃擦在耳朵和臉上,據說這樣做了之后就不會在以后的日子里遇見讓我們懼怕的蛇。往往在端午節過了很久,家里的堂屋門上,都還掛著風干的艾草,每每坐在門檻上出神發愣的時候,總是能聞見艾草幽幽的香氣。

  這一次沒有選擇回去。電話接通,爸爸的聲音慈愛極了,依然關心我受傷的腳,依然惦記離家的女兒是不是能照顧自己,一直都認為自己是個自立的人,完全可以再異鄉自己照顧自己,面對爸爸關切的語言,自己的心里有著說不出來的愧疚,不知道應該怎么樣表達。除了祝他生日快樂,除了抱歉,我仿佛找不出來更多的話。電話掛了之后,一次次問自己,怎么樣才能算是表達真正的孝心,是金錢嗎?答案其實自己心里是非常明白的,明明知道父母要的'并不是這些東西,但是卻是偏偏選擇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惦記和疼愛。明明知道這是最最下策的方式,卻依然選擇用如此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也是選擇了用這樣的方式來逃避現實。

  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的,包括最愛自己的父母,他們對孩子的期待,不容置疑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和幸福,他們更多的,是看重物質方面的滿足,但是我卻是真真切切的想要屬于自己的生活,不在乎物質的多少,要的就是精神世界的豐滿和瑩潤。但是這樣的生活,真的好難讓他們從心里接受,盡管一再的表明自己是幸福的,但是自己如此的幸福,總是得不到他們的認可。

  很多時候,不知道怎么樣表達自己的想法,怕自己的話不對,傷害別人,怕自己的表達方式不正確,讓別人誤解,所以,逐漸習慣了把所有的想法都留在心里,自己跟自己對話,在每一個無法入眠的深夜,總是自己跟自己說很多的話,這樣的傾訴方式,居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心里的壓力。

  選擇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本身就是孤寂的宣言,我不能埋怨誰,更不能埋怨生活。

  也許世界就是這樣,人,往往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來生活,但是我不想放棄,我會努力,爭取在自己的意愿里走到更遠,更遠……

【端午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的作文11-11

端午的作文11-17

端午的作文12-04

(精選)端午作文12-12

(經典)端午作文12-13

端午的作文(精選)12-13

端午的作文11-20

端午的作文(精選)12-19

【精選】端午的作文12-16

端午的作文(經典)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