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作文合集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作文 篇1
每年的五月初五,潛伏在早中晚的氣候變得極富層次感,就像剛剛喝下的冰鎮啤酒,涼爽的泡沫液體在口腔的舌苔上酥麻酥麻的開始醞釀溫潤,而后開始直達經脈,血脈由此泛起熱量,形成一個立體的味覺,當這種氣候與回旋在云層下的風和雨發生相逢時,空氣便會將茵草迷花梓桑艾綠烹飪出一個復合的節氣,那便是端午。
江南的端午總是來得那么斯斯艾艾,甫里,當下的甪直,這個經過2500年風雨洗禮的古鎮上,一條條交錯縱橫的`老街依舊保存完好,而對于那些習慣沿河而居的人們,端午,不僅僅是每年如約的一個節日,更是一種被歲月默默傳承的情懷,一代一代。
老周和老伴生活在這條街上將近七十年了,今天,老伴慣例用紅絲線扎起菖蒲和艾葉掛上門楣,她用這種最平凡的植物向空氣彌散最接近自然的芳香。
亞熱帶季風氣候下的太湖流域盛產水稻,江南人習慣用本地糯米包裹粽子,老周家的粽子也不例外,只是把粽子里的餡料稍作改良,因為,這天他們家將迎來一個特殊的客人,老伴用極為樸素的智慧把情感傾注在粘密糍糯的粽子里,迎接“毛腳的上門”,那年的端午,也正是我第一次拜見未來的岳丈岳母。
“毛腳”,是江浙一帶對未進門的準女婿的一種稱謂,清楚的記得十幾年前的那個端午時節,她牽著我的手,走在古巷的石板路上,鼻翼被溫潤空氣里流淌的棕香刺激的異常豐滿,或多或少稀釋了初次拜見岳父母的那份忐忑感。
隨著香味的深入,我被她引進一座宅院,手無失措的緊張導致了腦部出現一個短暫的真空期,是爐灶上沸騰的那一鍋粽子傳出的咕嘟聲喚回了走神紊亂的思緒,迅速調整后,我用虔誠的笑容和問候逐一向她的父母親戚致意,而他們回饋我的不僅僅是滿意慈祥的笑容,還有那一只只穿著綠衣的粽子,也是從那年的端午起,我定格成了老周家的毛腳女婿。
如今,我和妻相濡以沫十幾年,但當年岳母親手遞上的粽香依然鮮活于舌尖,盡管人們的忙碌和時代的變遷使我們越來越遠離自然,可像岳母的這一代人仍然在靜靜地傳承和延續著那些家的味道。
那年端午的故事,表面上的理解是一場相逢,聚會,品鑒,但現在回憶起來想想,覺得更像一種回歸,紀念,和融入。這種傳統的人文正告誡著人們要學會懂得與感恩。
端午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節嗎?你不知道吧!這是端午節。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還有一個小小的習俗,我來講給你聽吧!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小孩頭上都要畫一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主要活動是什么啊?當然是吃粽子啦!賽龍舟。為了祭拜屈原,人們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最后來談談我們這怎么過端午的吧!我們家過端午節要在門上插菖蒲,可以辟邪、防蟲。奶奶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就早早的準備了粽葉、糯米、紅豆、咸鴨蛋黃。經過奶奶的巧手,一鍋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端午節那天我們全家人吃著自己喜歡口味的粽子,過著節,全家人很快樂。
說了這么多端午節的資料,大家應該對端午節有所了解了吧!
端午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作為一名資深“吃貨”,對于傳統節日什么的,我最關注的當然就是這些節日都有哪些傳統美食啦!這不,一想到端午節,我就立馬打開手機,搜索端午有啥吃的`。嘿!美食還真不少嘛,且在下面列舉幾種吃的。
粽子。端午時節,粽子飄香。傳說公元前278年端午節那天,流放到汨羅江邊的愛國詩人屈原得知楚國都城淪陷,絕望之下懷抱大石投入汨羅江自殺,為了不讓江中的魚吃屈原的尸體,人們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幾千年來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
飲雄黃酒。傳說在屈原投江后,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可以藥暈魚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于是,人們把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后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認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這就是飲雄黃酒的來歷。
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鴨、鵝蛋。蛋殼涂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兇化吉,平安無事。
艾饃饃。不少地方過端午節時還用米粉或面粉發酵和艾蒿一起蒸饃饃。艾中含有多種揮發油,具有芳香氣味,可驅蟲殺菌,對多種細菌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驅瘟,無論食還是用,艾蒿必不可少。
當然,端午節的美食遠遠不止以上這四種,還有黃鱔、打糕、咸蛋等等,在這就不一一細講了。什么?你問我好不好吃?那我只能回答:“自己嘗嘗唄!”
端午作文 篇4
你知道端午節的時候,人們在家門口插艾葉的來歷嗎?就讓我來給你講講吧!
在唐朝末年,兵荒馬亂,沖天大將軍黃巢準備帶著他的部下去攻城。
黃巢先去查看地形,他發現了城門口一位大嫂,她手里抱著一個大孩子,手上牽著一個小孩子。她牽的是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子;抱著的是一個七八歲的大孩子。黃巢覺得很奇怪,上前問道:“你為什么手里抱著一個七八歲的大孩子,手上卻牽著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子呢?“大嫂說:“如果有殺身之禍,這大孩子是我哥的,小孩子是我的,在危險的時候我可以放棄小孩子;緊緊抱著大孩子”。黃巢非常感動,對大嫂說:“大嫂,你回家,把門口掛上艾葉,我保你平安。”大嫂答應了。
第二天,黃巢去攻城,他根本不知道:在前一天的晚上大嫂早把他們的對話告訴了城里的老百姓們。黃巢看見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著艾葉,為了履行諾言,黃巢只好帶兵悄悄地走了。
這就是端午節人們掛艾葉可以驅蚊,避邪的來歷。
端午作文 篇5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也是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端午到了,就代表炎熱的.夏天也即將到來了,我們班舉行了別開生面的斗蛋比賽,真是有趣極了!
上課鈴剛剛響,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早就已經準備好的蛋,開始比賽了!只見大家都三五成群地分好組,擁擠的人群中間露出了一個個樂開了花的笑臉。瞧!他們禁不住食物的“誘惑”已經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用帶來的一個蛋頂破了五個蛋呢!心里高興極了。可是最后居然輸給了倪娜娜帶來的咸鴨蛋,真是哭笑不得呀!正在這時候不知從哪兒冒出來一句:“既然蛋殼都碎了,那就吃了吧!不吃給我吃吧!”她這一句話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再向那邊看,周老師已經開始教大家編織蛋套了。我也安靜的坐下來看。只要仔細聽,認真看,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呢!
我和楊曉紅一起,開始編織蛋套。唉,看是看會了,實踐起來還是有點小麻煩,不是這根線太緊,就是那根線太松,我們倆一絲不茍地琢磨了半天,終于有點會了有句話說得對“實踐出真知”,不試試怎么知道你做不好這件事呢?事實證明,只要堅持不懈,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難,因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這次的“端午斗蛋”真是趣味十足。既收獲了快樂,也學會了本領,更明白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端午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端午抒情作文:端午的粽子03-29
難忘的端午作文:端午粽子10-16
端午趣聞作文-端午節作文03-07
端午節作文:開心端午作文11-24
端午的作文07-21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作文02-16
端午作文08-14
端午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