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端午作文五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粽情端午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粽情端午作文 篇1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五日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是啊,這是我們熟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不由得想到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懸艾葉菖蒲,更會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屈原是楚懷王的'一位大臣,他剛正不阿、憂國憂民、但卻懷才不遇,遭到讒臣排擠,在國家遭受侵略之時不能報效國家,五月五日,憤然投江自盡,百姓為了紀念他,開始在這天賽龍舟、包粽子的習俗。
端午這天,我要跟著姥姥學包粽子,首先先把粽子葉洗干凈,用水浸泡幾小時,把江米、蜜餞、紅豆作餡,用水煮一下準備作粽子餡。姥姥首先把粽葉一折,做成一個三角窩形,再放入粽子餡,用剩下的葉子封口,包好了用繩子一捆,便完成了。我也開始做了,我聽姥姥的意見挑選了兩個寬大的粽葉,一疊、一放、一捆,我輕輕捏了一下粽子,咦,為什么一捏就癟了?仔細一看下面是漏的,只能再返返工了,我盡量磨合,使勁一摁,終于漏口消失了,帶著愉悅而又緊張的心情,我完成了我的第一個粽子,再包下一個就順利多了,真是熟能生巧啊。
這個端午節(jié)在勞動中度過,我心中很滿足。
粽情端午作文 篇2
端午的粽子,總是那么的清香、甜美,那是以往的年份我買給母親和兒子吃的。當兒子說想吃有葡萄干的粽子時,當年邁的母親不經(jīng)意地說現(xiàn)在市面上的粽子不如以前的味道好時,我決定為她們包粽子。
在備齊了所需的糯米、蜜棗、紅豆、花生、葡萄干和粽葉之后,經(jīng)過同事的一番指導,甚至手把手的演示操作之后,那個晚上,我滿心喜悅的`坐在桌子前,看著這些材料,我心里不由得打鼓:我真的可以包起來嗎?反正是自己吃,沒事的,包不好,也沒關系,我暗暗地為自己打氣。說干就干,我拿起一張粽葉,先折成一個漏斗狀,然后小心翼翼的舀上一小勺米,中間再放上一顆蜜棗,又加上半勺花生和紅豆……把材料放好后,把這些材料用長出來的粽葉包嚴實,折成有棱角的形狀用線纏好,一個粽子就算包好了。可是這個環(huán)節(jié)對于我來說實在太難,我平時連針線都不會用,就連孩子的衣服開線這樣的小事還得他爸爸縫呢,這樣的精細活讓我手足無措:不是這邊角上的豆子不安分的露出個頭,就是那邊的花生調皮的伸出手,他們似乎和我故意作對,我想起了同事說的“殺手锏”:關鍵是不能漏米,否則煮的時候,米就會撒一鍋,必要的時候,可以多纏點線,包嚴了為止。我趕緊扯起長長的線,密密的的纏著,上、下、左、右、橫、豎,就像一個重傷員,被我五花大綁,一旁的兒子看的目瞪口呆,一直不停的問:“媽媽,這是什么?能吃嗎?”我又氣又急,看著呲牙咧嘴的粽子,哭笑不得。
等我七手八腳的把這些粽子全部包完煮好,已是十點多了。等到第二天,母親一看就笑了,“我閨女包粽子的線都能做被子了!”“姥姥,媽媽不是第一次包嘛,以后就好了,是吧,媽媽?”兒子為我圓場,“對,你們知道嗎,咱包的粽子那可是一個也沒煮壞。”我很是得意。“嗯,吃在嘴里,這味道還真是香,糯米很粘,蜜棗也很甜,真好吃!”母親笑著說。
看著母親和兒子開心的笑,心里覺得好舒服。端午的粽子,好甜!
粽情端午作文 篇3
端午節(jié)還未到之時,家家戶戶就傳來了香香的粽子味,奶奶也從街上買來蜜棗、粽葉和糯米。
包粽子之前,要把粽葉在水中浸泡,去除小飛蟲和灰塵。再把洗過的粽葉放到鍋里煮,讓粽葉在包的時候不會裂開。材料備齊了后,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
首先,從盆里拿出三張粽葉,圈成一個漏斗狀,放一半的糯米,再放一顆大蜜棗。用一些糯米蓋住蜜棗,把粽子包上,再用棉線系緊,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我也曾包過一個粽子,在二年級。那時,奶奶對我說:“包成漏斗的.時候不要漏米哦!要是漏了,地板就完啦!”可我還是沒把握好,米撒了些出來。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搶救”,還算好,最起碼能吃。
一個個鼓著“大肚子”的粽子下了鍋。這煮粽子可有講究,要先煮兩個小時,再關火燜三個小時。這粽子越燜越香,糯米越悶越軟,最后滿屋子都是粽香味。
粽子出鍋時,由之前的青綠色變成了墨綠色,它們散發(fā)出濃郁的糯米香,小區(qū)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聞到。媽媽喜歡吃帶蜜棗的,老爸和我喜歡吃只有糯米的。可媽媽說,帶蜜棗的粽子更香,更軟。漸漸地,我也喜歡上吃蜜棗的了。
姑爹每年端午節(jié)都會送一些粽子給我們家,有肉的,也有蜜棗的。可我更喜歡奶奶包的粽子。墨綠的粽葉里包著濃濃的家的味道。無論在什么時候,我永遠忘不了這種味道。
粽情端午作文 篇4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葉飄香,華夏大地處處彌漫著溫馨,炎黃子孫陶醉在粽葉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謂有水的地方就有龍舟的鼓聲,有岸的地方就會楚歌四起。
兩千三百年前,一位清瘦老人——屈原,在汨羅江邊徘徊,他仰望蒼天,對當時社會的腐敗十分不滿,他憤怒、哀傷,最后,他吟誦著“世人皆醉我獨醒”,帶著滿腔悲憤抱石跳入江中,以死來捍衛(wèi)正義。當?shù)氐臐O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喂魚以保全屈原的尸首。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包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以此來紀念屈原。可以這樣說,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粽子一樣寓意豐富,粽子的形狀棱角分明,象征著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著一顆紅棗,象征著屈原的赤膽忠心…………總之,粽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
今天一早,和左鄰右里一樣,媽媽便去菜場買包粽子的材料:糯米、粽葉、紅棗……媽媽先把糯米泡好,把粽葉和紅棗洗凈,洗好后,再把紅棗切碎,用調料把紅棗與糯米拌在一塊兒,過了一小時,媽媽開始包粽子了,她先把粽葉折成一個陀螺形,把拌好的糯米用勺子盛在粽葉里,再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最后用繩子層層纏繞,很快一個精致的粽子便誕生了。
開始煮粽子了,那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像一個個小鴨子,在水中快樂的游泳。大約一小時后,滿屋飄香,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用嘴吹吹,輕輕解開繩子,剝開粽葉,哇!露出泛黃的米粒,咬一口,滿嘴都充滿著粽葉的清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大棗餡兒。糯米的清香與大棗的香甜結合在一起,別有一番滋味。
在這粽葉飄香的節(jié)日里,我深深感受到炎黃子孫對屈原的`尊重和對祖國的熱愛,立志做一個愛祖國、愛人民、有理想、有抱負的小公民。
就這樣,一個精致美觀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奶奶三兩下就包好了一個粽子,我信心大增,拿起粽葉就開始包粽子了。我既興奮又緊張,想: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真不知道會有什么樣的“杰作”。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出三片粽葉疊在一起,完成漏斗型,把糯米放進去,再放一些肉餡,接著把粽子捏成三角形。特別是捏形狀可費了我不少時間,可不像奶奶那樣如魚得水。捏了半天,也沒有奶奶包的好看,粽情
粽情端午作文 篇5
天氣漸漸地熱了,一天晚上爸爸給我講《白蛇傳》的故事,當他說到白娘子因為在“端午節(jié)”喝了“雄黃酒”而顯現(xiàn)了原形,我很好奇地問爸爸“端午節(jié)”究竟是個怎樣的節(jié)日呢?
爸爸摸了摸我的頭,開始給我講了端午節(jié)的故事:原來,在我們古代的時候,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政治理想得不到實現(xiàn),忿而投汩羅江自盡。而老百姓非常愛戴他,為了不讓他被江里的魚蝦吃掉,就用粽葉裹著米飯投入江中,還在江面上劃動船只敲打鑼鼓,來驚嚇水中的魚蝦。后來漸漸地吃粽子、劃龍舟就成為了一個代代相傳的習俗。其實,端午節(jié)也是一年之中夏季將要炎熱的開始,爸爸還說民間有一個諺語“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也就是說端午節(jié)一過,夏天就真正地開始,這時候毒蟲蛇蟻也都紛紛開始活動。所以,端午節(jié)又有在大門上掛艾草,掛鴨蛋網(wǎng),喝雄黃酒的風俗,在我們南京還有一個習俗是端午節(jié)要吃“五紅”。我問外婆究竟有哪“五紅”,外婆說:端午節(jié)的時候啊,我一定做給你吃。
端午節(jié)放了三天假,我好期待能夠吃到五紅菜,我先讓外婆教我包粽子,我還積極地幫她揀菜,洗菜。“五紅”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原來是我喜歡吃的:鴨蛋黃,小龍蝦、莧菜、烤鴨和黃鱔。外婆說,為了能買到烤鴨,排了好長時候的'隊。端午節(jié)的假期很快就結束了,這是我上小學以來過的第一個端午節(jié),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也了解了一些民俗習慣,我覺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太神奇了。
【粽情端午作文】相關文章:
“粽”情端午05-19
粽情端午作文02-05
粽情端午作文03-18
精選粽情端午作文四篇05-09
粽情端午作文(精選34篇)05-24
粽情端午作文3篇05-05
粽情端午作文(精選29篇)06-11
【精選】粽情端午作文4篇05-06
【精選】粽情端午作文3篇05-02
【精選】粽情端午作文三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