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端午的粽子作文

時間:2022-12-24 13:17:47 端午節 我要投稿

端午的粽子作文集合14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的粽子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的粽子作文集合14篇

端午的粽子作文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

  端午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要畫門符。端午這天,人們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制品和絲線繡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端午的粽子作文2

  每當到五月初五端午節時,我和妹妹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包“粽子”趣事。

  記得那是我七歲時候的事。

  那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老家,爸爸媽媽都在忙,真無聊。我和妹妹坐在門前的石頭上發怔發傻。我看了看四周,突然我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大叫一聲:“包粽子。”說罷,我如同瘋牛一般跑進了廚房,“偷”了好幾片棕葉跑出去。妹妹見了,疑惑地問我:“姐姐,這不是奶奶包粽子用的葉子嗎?你拿它出來干嗎啊?”“有用,我們用它玩游戲。”我還用神秘的眼神對妹妹使了個神秘的眼色。“玩什么?”“包粽子。今天是端午節,奶奶在包粽子,我們也包粽子。你跟我學……”我把一片棕葉遞給了妹妹,只見我拿起幾塊灰色小石頭,放在綠油油的棕葉間,然后我們學著奶奶的樣子把棕葉弄成花朵狀,“粽子”中間就露出了一個小口,我小心翼翼地捧著“粽子”,就像捧著無價之寶似的,我東張西望,說:“要拿個東西綁上去。”妹妹眼珠子骨碌一轉,說:“姐姐,你再去拿些奶奶包粽子用的那種繩子。”“好主意。”我說著一蹦一跳地跑上廚房去。一會兒,我滿面春風地跑下來,手里拿著幾根繩子。“拿到啦。”我把繩子遞給妹妹,“開工。”我邊說邊忙活起來。我把小口子捏在一起,用繩子繞住小口子一圈,準備想綁起來,“糟糕。怎么綁啊。算了瞎綁吧。”我心想著,瞎綁一通,把繩子繞來繞去。忙活了好久,我和妹妹的“杰作”終于大功告成啦。我和妹妹拿著“粽子”繞著一塊大石頭轉,邊轉邊喊:“一斤咯。五毛一斤咯。”但等了好久,都沒人來買,我和妹妹就一直等,一直等……

  啊,童年。美好的純真年華。

端午的粽子作文3

  端午節的重要活動就是劃龍舟、吃粽子、懸艾草,。只要到了端午節,街上就更加熱鬧了,賣各種各樣東西的商販們恨不得喊破喉嚨。每家每戶也都在忙著打掃院子,采艾草,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聞到粽子的香味。我家當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節,奶奶就會把早買來做粽子的材料拿出來,于是,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開始包粽子。剛開始,我不會包粽子。奶奶就手把手的教給我。先拿兩片包粽子的粽葉,弄成像勺子一樣,把糯米用勺子舀進去,但糯米不能太滿,一些肉或者豆沙之類的材料放在糯米中,然后把糯米包起來,再用繩子系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蒸。我按照奶奶說的方法做了起來。第一次,做的不是很好,可到了第二次,我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粽子。然后把粽子放到鍋里蒸,熟了之后,只要你一揭開鍋蓋,濃濃的粽子香味就會飄出來,讓你垂涎欲滴。一家人邊看電視邊吃粽子,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晚上,我們一家人去江邊看風景。看著看著,又想起當年屈原投江時的情景。我就問奶奶:“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呢?”奶奶笑著說:“是為了不要讓魚吃屈原的尸體,人們就把粽子拋入江中給魚吃。”“哦,那為什么要賽龍舟呢?”我的問題仿佛總也問不完似的。“因為人們要去尋找屈原的尸體。”奶奶講完后輕輕地撫摩著我的頭。我突然覺得我現在的生活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才對。

  是啊,其實共建一個和諧的家園,并不是那么難的事。只要我們遠離硝煙,遠離戰爭,全世界人們攜起手來,留下那茂密繁盛的叢林,珍惜那蔚藍無際的大海,保護每一寸空間,使明天的山更青,水更清,天更藍,那我們一定會建造出一個美麗、和諧、溫馨的家園!

端午的粽子作文4

  粽子是我家鄉的特產,更是我最喜歡的一樣食物。

  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對了,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年端午節的晚上,要在月亮底下擺出一張桌子,上面放著幾種美味的食物,供給屈原,這是一種傳統的做法。

  每年的端午節,不管天氣怎樣我都會回到老家,陪奶奶包粽子。

  包粽子前得先準備好材料。首先要去山上選擇粽葉,這要早些去,不然那些好粽葉都被別人摘完了,粽葉摘回家洗干凈就可以用了。奶奶說,粽葉要選很綠很青的那種,最好是大一些的。我按照奶奶說的,到處找著,好不容易才找到幾片,回頭看,奶奶早已摘了幾十片了。

  于是我和奶奶又到另一座山上去選擇棕葉。棕葉采回來后不能直接使用,你得把它的葉子撕成一根根的細條,然后風干,這樣用它來捆住粽子,才能保證上火煮時粽子不會散開。

  將這兩種葉子準備好后就要開工包粽子了。

  先將粽葉圍成一個類似于圓錐的形狀,下面的那個尖角不能有縫隙,不然倒進去的糯米就會從那里漏出來。再將泡好的糯米倒入粽葉里,加一個蜜棗和一些臘肉丁兒,最后用邊上多的粽葉包起來,再用棕葉繩兒系緊就成了。瞧,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十分惹人憐愛。放進鍋內煮,過了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就可以出鍋了。看那那一個個漂亮的粽子,都讓我有點舍不得吃了。

  對了,粽子的口味可以有很多種,可以不停地換,這樣就會更好吃哦。我最喜歡吃蜜棗加臘肉餡的,臘肉煮出來很香,蜜棗又很甜,將這兩樣合在一起,真可謂是一道美味哦!所以,奶奶每次包粽子時都會包許多蜜棗加臘肉餡的給我吃。

  粽子就像一根繩兒,緊緊的連著我和家鄉。

端午的粽子作文5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歷正月初七,或謂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昨天,我和姐姐去超市買糯米蜜棗和蘆葦葉子,準備回家包粽子.端午節當天,媽媽一邊

  給我聽寫生字一邊包粽子,姐姐也參與了包粽子.姐姐包的粽子造型非常好看,媽媽包的可就

  差遠.

  剛包了一回兒,我姐姐突發奇想,要往粽子里包火腿和海苔,然后姐姐專職包火腿餡粽子,媽媽包花生綠豆葡萄干餡的粽子.姐姐包了十多個,媽媽包了十多個,她倆互不相讓.

  閑話就說到這里,下面我們開始吃粽子,媽媽還做了很多菜和魚湯.我吃的第一個粽子是海苔餡的,這個端午節我們過得非常愉快.

端午的粽子作文6

  每逢過端午,一定是家家戶戶孩子們最開心的一天,農村的端午,熱鬧,在端午前夕家家戶戶都會將淹了許久的鴨蛋拿出來,上鍋蒸煮,過了一夜鴨蛋出鍋,孩子們早早起床,爭著搶著到廚房里挑合眼緣的鴨蛋,鴨蛋有白殼的,有蛋青殼的,也有淡黃色的,五六個擺一盤倒也是可愛,拿起一個放在耳邊輕敲一下還會發出清脆的響聲,孩子們將鴨蛋裝進專門做的鴨蛋笸籮里,這便是孩子們趕集時的零嘴。

  在老家端午節的集市是僅次于過年時的最大也是最熱鬧的一場集會,雖說是比過年時的規模小了一些,但在端午節的集市上上到八九十歲的老叟,下到剛滿月的孩童都可以來的,卻是沒有了過年趕集那么多規矩。端午節的集會可是孩子們的天堂,倒不是說能吃到什么玩到什么,而是指在集會盡頭的那一家飯館,那家飯館原是一家茶館,后被拆遷改建,什么舊社會的那些東西都被清了出去,唯獨就留下了那個唱戲的戲臺子,現在也不唱戲了,只在趕集會的時候,請兩位師傅來說說相聲,我是最好聽相聲的,每天都會在老收音機前聽上兩段,但也都十分簡短,因此年年我總是一馬當先,沖在前面搶個好位子,坐下來聽相聲。

  相聲是我國傳統的一種民間說唱的曲藝,他一說、學、逗、唱為主體形式,每每臺下再說到精彩處的時候都會有人喊好,更有甚者激動地笑翻過去,那時人人都會露出一抹會心的笑,沒有一點假感情,有些時候他說錯的時候,到也會哄堂大笑,不過那是喝倒好,臺上的演員倒也不驚訝,似是見慣了這種場面,亦似是知道人們那不是真笑話他,在席間,還有可能會與我們來一下小互動,那時候我會站到椅子上揮舞著雙手,臉頰通紅,希望他叫我,可倒也不是沒一回都能如愿。

  長大了以后想學說相聲,可奈何嘴笨,學不起那相聲,想來也算是我這人生的一大憾事。

端午的粽子作文7

  據說:古代詩人屈原五月五投汨羅江,人們到江上打撈他的尸時體卻找不到,人們為了讓魚蝦不傷害他,而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魚蝦。現在人們已經不把粽子投到汨羅江里,但是粽子卻成了每年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習俗。

  昨天下課,李老師給我們發一個粽子,讓我們品嘗品嘗,李老師說:“明天,把粽子葉帶過來,回家洗一洗就不沾了,把繩子準備好了。晚上把米浸泡好,明天把準備好的材料帶過來。”晚上,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把粽子葉洗了一遍,又把繩子放進書包里,我又拿了一勺米,放在小碗里,又把水放在小碗里。第二天,我高高興興的來到學校,只見老師走上講臺高興地說:“有哪位同學會包粽子那?”只見王少航高高興興地舉起手來,李老師說:“那就有請王少航王老師教我們吧!大家熱烈歡迎。”王少航興奮地走上講臺,舉起粽子葉說:“先把粽子葉做成漏斗形,然后再放三分之一的米,再放一些陷,然后再用米把陷給埋住,接著用漏形的上方往下折,最后用繩子把它纏結實,這就OK了。”咦,我的粽子怎么會漏米哪?這使我大惑不解,老師讓我繼續做。

  我包的第一個粽子漏米,又是一個三角形的,我看著第一個粽子,心里又一個個不愿意,我怎么這么笨呀!連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一道題,卻不會做。看著眼前的這個小小的粽子,我有點想放棄了。當我在放棄時,我想到了媽媽對我說過的話,她說:“你不能在你不知道這道題是怎么做時,或是某件事時你都要堅持下去,絕不能向不會的題或事情低頭。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加油!我決不向困難低頭,我要戰勝困難。

端午的粽子作文8

  你知道端午節吃什么嗎?沒錯,是粽子。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對,傳說是為了紀念楚國愛國大詩人屈原。小粽子還有許多的謎語 ,我來給你們講兩個:“四角六邊斜,掉入鍋中間。鍋底翻跟斗,起來脫棉襖;四角六邊長,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解衣裳。”對了,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走在大街上,小粽子的香味傳千里。回到家里,也是粽飄香。

  粽子外面包著粽葉,它的顏色一般都是深綠色的,它還有四個角,六條斜斜的邊,有四個面,而且每個面都是三角形,樣子非常好也非常可愛。不知道粽子可不可以包成我最喜歡的金雕形,五邊形,六邊形,菱形,還有我喜歡的恐龍和火龍的形狀呢?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味道,我們瑞安有甜咸的粽子,四川有辣粽,廣州有酸粽。甜的粽子有:蜜棗,豆沙,水晶粽等等;咸的粽子有:肉粽,咸蛋,菜干,蠶豆,香菇粽等等。其它種的味道,我就不知道了。不過,粽子的味道應有盡有。 要是你想吃粽子也要有講究,首先要解開繩子,再剝開粽葉,里面露出黃色的糯米團,而且黏黏的,像小小的金字塔模型,又像一個小朋友露出了黃色的笑容,誘人極了!你把粽子放在鼻子底下一聞,又誘人又甜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粽子的味道讓我回味無窮,我還想再吃一個。

  我真是太喜愛粽子了,因為粽子色香味俱全,非常好吃,我真想每天都能吃到粽子。如果我也會包粽子,那就太棒了。還有,要是粽子有冰激凌味和巧克力味,那真是太棒了。

端午的粽子作文9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姥姥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卻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滿頭大汗。幸好姥姥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我手忙腳亂的折騰了一會兒,終于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扎粽繩。姥姥說,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自作主張地打了一個蝴蝶結,自認為包得不錯。可是當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滾落下來。

  我不甘心,又試了一次,這次順利多了,我一連包了好幾個粽子。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小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

  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不禁想,明年端午節,我還要包粽子。

端午的粽子作文10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在柔情的六月初,端午節終于到來了。

  街道上、集市里,處處都是吆喝著的小販和熱熱鬧鬧的人群,他們和飄著粽子香的城鎮,構成了一道端午的風景線。

  打小,我就喜歡吃外婆包的粽子。每到端午節,外婆就會親自下廚,為從遠方趕回來的兒女做美味的粽子。今年也不例外,遠在重慶的舅舅一家和媽媽一家一大早就匆匆地趕回了外婆家。

  幾天前,外婆就開始馬不停蹄地準備包粽子的材料:糯米、肉餡、葦葉等,為的就是能夠讓難得一見的兒女吃上美味的粽子。數張葦葉被外婆一張張洗干凈,用沸水煮軟后,整齊地晾在一旁。而用來包粽子的糯米是由外婆親自栽種的,按外婆的話說:“自家的糯米才夠香,比起外面賣的那些不知好了多少倍。”

  包粽子前,外婆一個人就包攬了所有的準備工作,從不用別人插手。不一會兒,外婆的老屋里便彌漫著粽子餡料的誘人香味。

  “包粽子嘍!”外婆、外公、舅舅、舅媽一行人圍到了小桌邊,一邊用熱氣騰騰的冒著熱氣的餡料包粽子,一邊說笑著。笑得最開心的自然要數看到全家人團聚的外婆了。

  沒過多久,粽子就包得差不多了。外婆又一陣忙碌后,桌上就擺滿了香噴噴的粽子。深綠色的葦葉包著雪白的糯米,加上各種餡料,蘸上白糖,清香撲鼻。一家人都不禁對外婆的手藝嘖嘖贊嘆,外婆笑得合不攏嘴,說:“你們大城市里,哪里吃得到這么正宗的粽子喲!”

  我突然明白了,外婆包的粽子之所以如此美味,是因為每個粽子里都浸透著外婆對兒女的愛。

端午的粽子作文11

  據說,端午節很多習俗與屈原相關。戰國時期的屈原受楚懷王信任,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聯齊抗秦。后因遭貴族排擠誹謗,先后被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后,屈原于端午節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楚國。過后,當地漁夫為防止江中的魚蝦吃了屈原的身體而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再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龍舟。端午節也成了紀念屈原的日子。

  現在,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就是包粽子吃粽子。我們家就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能手——我奶奶。每到端午節,我們全家吃到的美味粽子,就全出自奶奶的手。奶奶常說“用竹葉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我們家的粽子就是竹葉包的。

  我也常跟奶奶一起包粽子。在包粽子之前,要先做好準備。把干竹葉放在水里泡一泡,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竹葉濕潤后,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的模樣,再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翻轉封口,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奶奶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披著綠衣裳的胖娃娃;可我包的粽子有點瘦瘦的,像吃不飽的饑民。等粽子包完后,奶奶就把粽子放到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出鍋就可以吃了!

  雖然奶奶包的粽子原料簡單,卻是香噴噴的。那種香,你只要一聞到味,就立即想吃。我每次看到奶奶包的粽子時,總是吃很多,連下一頓的'量也一起裝進肚子里的。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

  我最喜歡的是賽龍舟的節奏與力量。幾十個水手拼盡全身力氣奮力劃槳,鼓手情緒激昂,鼓點兒節奏明快。“加油,加油!”岸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雷鳴般的吶喊聲此起彼伏。龍舟賽壯觀、激烈的場面,讓我也熱血沸騰。在精神萎靡的時候,看龍舟賽會讓我消除頹廢積極拼搏。

  吃粽子、賽龍舟,營造了熱熱鬧鬧的端午節,飽了我的口福,激發了我積極向上的意志,真好!

端午的粽子作文12

  端午節是大家國家的傳統節日,據了解端午節是為紀念屈原的,唐代的文秀說的正是如此的“節分端午自哪個言,萬古傳說為屈原”。我喜歡端午節是由于這一天可以吃到我最喜歡的粽子,還可以看賽龍舟比賽,這對于小朋友來講是最快樂的了。

  端午節是每年的陰歷5月初五,有著特殊的意義,端午節又稱“端陽節”“5月節”“艾節”“5日”……端午節孩子子們都會佩帶香囊,端午節大伙都會在家團聚,一塊吃粽子,在這一天,大家都非常高興。

  前年,奶奶還在家自己做粽子,我在旁邊看著,聞著極香的糯米味、攪拌著盤里的豆沙,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吃到這美味的粽子,奶奶說:“看你饞的,等好了再吃,生的可不可以吃,再等一會吧!”我聽了一臉不開心,吃不到了,“好了之后,先給你吃。”小時候,我一聽到有人大聲叫喊:“賣粽子了,一元一個,肯定是純手工,”我就吵著讓奶奶給我買,奶奶無法,只好給我買我拿著粽子十分開心,不知如何,長大之后一聽到那個叫賣聲,我還是那樣幼稚吵著讓母親給我買。

  我只不過覺得,粽子是一種吉祥和安樂的象征,覺得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端午節還要賽龍舟,說起賽龍舟我是非常在行的,賽龍舟在國內南方是非常時尚的,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直到20_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我喜歡端午節,不只由于可以吃到我喜歡的粽子,由于我感覺大家還應該向屈原致敬,為他對國家做出的貢獻。將來我也要認真學習,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端午的粽子作文13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會插艾葉、吃粽子、賽龍舟。可是,有一年的端午節,卻與往日不同。

  記得那是我上四年級時,端午節不是在家里過的,而是在教室里。端午節前一天,老師說讓我們明天每人拿幾個粽子,與同學們一起分享。我一聽,高興壞了。晚上一回家,我便和媽媽一起包甜津津的粽子。這次,我包的是又大又甜的蜜棗粽子,因為我要送給我最好的朋友。另外,我還包了個特別的粽子。晚上我睡覺,都夢見了品嘗好吃的粽子。

  第二天吃完早飯,我就拿著煮好的粽子趕往學校。一路上,我無比興奮,想象著好朋友吃我的粽子的樣子,腳步更快了。我一走進教室,就聞見香甜的粽子味。我們坐好,老師說:“大家可以互相換著粽子吃了。”我趕緊跑到趙浩靜的位置上,對她說:“我們倆換著粽子吃吧?”她欣然同意。我們開始互換,我把我的粽子給她,暗地里偷偷地笑,她問我笑什么,我說沒什么。當她把粽子剝開的時候,她的表情無比驚訝,因為她看見了一個用面做的小猴子,她開心極了,對我說:“謝謝你,我最好的朋友。”“不客氣呀!”趙浩靜也給我一個粽子,我摸著硬梆梆的,我問她:“請問,你到底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粽子啊?這么硬!”她說:“你看看不就知道了嗎!”我一打開,怔住了,那粽子皮里包的是一塊光滑的石頭。

  我“火冒三丈”,伸手要打她,她對我說:“逗你玩兒的,下次一定不會了。”我撲哧一下笑了。我們又互相換了一個粽子,這次可是百分百的粽子,我咬了一口她的粽子,好吃極了。她也對我說:“不錯呀。”我聽了,對她說:“哪里是不錯,應該是相當的好吃。”我們倆都哈哈大笑起來了。

  我已經過了好多個端午節,可唯獨那個端午節印象深刻,唯獨那年粽子最好吃,因為那粽子里面包含著我和朋友之間深深的友誼。

端午的粽子作文14

  暑假,兩年沒見的二姑一家與我家在老家相遇。二姑他們回到家已經是晚上九點了。剛回到家的二姑絲毫不顯疲憊。從她家的私家車里拿出大包小包的物品。

  有曬成干的香菇和蝦米。一大包的粽葉和棕繩。還有一袋糯米。看見這架勢我笑著問二姑:“二姑你這是要包粽子啊。”“是啊,你和你哥哥趕緊把這粽葉和棕繩拿去泡起來。”“哦好,對了二姑這糯米不要泡嗎?”“糯米不要泡明天早上再泡。我和你哥上午要去辦事,下午回來包粽子。”

  這可真不錯,我心里想到。先把粽葉和棕繩放井水泡一個晚上。早晨再拿出來洗干凈備用。再把糯米拿出來泡好。接著我就翹首以盼的等著表哥他們回來啦。

  轉眼到了下午。哇!我不過睡了個午覺,他們就把包粽子的餡料全準備好啦!腌好的咸鴨蛋黃和豬肉,還有泡好的黃豆和糯米。

  開始包粽子啦!這才是重頭戲。先拿兩篇棕葉疊起來,再將棕葉轉九十度折起來形成一個窩狀。在圓錐的筒中裝入準備好的餡料。記得不能放太多,不然容易漏出來。上部的棕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開口為止。再順著三角的邊將所有的棕葉都折好,用棕絲將粽子捆綁結實就好了。

  以上只是想象,現實是令人骨感的。從一開始的興奮再到連窩都打不好的沮喪,然后又是打好了窩卻把棕葉弄破的悲傷。我的心情似乎在坐過山車。不過最終在我表哥的幫助下,終于學會了打粽窩的這項技能。打好窩后下面的步驟就非常簡單了。一個又一個的粽子被包好放進鍋里,從廚房傳來陣陣的粽香讓我垂涎欲滴。

  包粽子雖是端午節的一種傳統風俗,但是今天我們一家人卻包了一場不是端午節時令的粽子。這是我們的勞動所得,也讓我知道了只要堅持努力,就會得到相應成果。

  這不就是所謂的天道酬勤嗎?

【端午的粽子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的粽子作文04-24

端午粽子的作文05-05

端午粽子作文05-30

端午的粽子作文01-14

端午粽子作文07-15

端午的粽子作文07-21

端午的粽子作文07-15

端午粽子的作文06-21

端午的粽子的作文05-26

端午的粽子作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