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端午節作文集錦1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過端午節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過端午節作文1
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隆重的節日,也是我們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節是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的日子。在端午節里有許多習俗:賽龍舟、喝雄黃酒、熏蒼術。當然,我最喜歡包粽子,因為包完粽子后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
今天上午,外婆告訴我:“今天上午我們包粽子吧!”“今天包粽子?好啊好。 蔽腋吲d得手舞足蹈。外婆先把米洗干凈,再把米倒入臉盆,放一些泔水,把米拌均勻。白色的米都披上了黃衣服,準備工作就做完了。
接著,外婆就給我做起了示范。她先把粽葉裹成斗形,再把米一點兒一點兒放進“斗”里,“斗”變得鼓鼓的,接著把剩下的粽葉過得嚴嚴實實的,最后把繩子一扎。嘿,一個粽子就在外婆手中誕生了,樣子美觀,我想:味道一定不錯。
看外婆包得那么好,我也迫不及待地要包,我從碗里拿來一片粽葉,把盛米的盆子端來,包起了粽子?婶杖~不聽使喚,結果米都漏了出來,成了“漏網之魚!
外婆走過來,手把手地教我,又包出了一個號粽子。
在外婆的指導下,我有點兒學會了,包出了一個粽子,破天荒地沒有漏,可長得不怎么樣。
中午。外婆把粽子煮熟了,我蘸了些糖,淡加甜。嗯,好吃!
過端午節作文2
銜泥燕幫助冬老人收起他最后一縷胡須,一夜春雨后,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伐敲響了春天的大門,把久違的綠色帶給大地。當我們借助春光還在忙于整理冰凍思緒的時候,端午節輕輕拍了一下我們的肩膀打開了我們塵封的記憶……
春秋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提著他的詩句靜靜地走過,留下一串風俗陪伴我們走過幾個世紀,粽子帶著撲鼻的香氣爬上你的飯桌,延續至今它已經不再是那個給魚蝦充饑的食物,豆沙、花生、腌肉、紅棗不知道從何時起鉆進了粽子里,拴住了你的胃。
瞧!那位孩子的口水已經打濕了衣襟。懵懂的孩子們手上的五彩線放飛著快樂的心,那是父母的祝福,銀鈴般的笑聲響徹云霄!龍舟張開了翅膀飛行在靜靜的湖面上。“屈原杯”龍舟賽開賽了!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中國人、外國人、連湖中的金鯉也不遠萬里趕來參加盛會。中國的端午節由此聞名世界。
今年的端午節是個特別的節日,中國經過了冰凍、天崩地裂、盛世狂歡、成功。一路走來愛心充滿空氣中的每個氧離子。做一個吉祥、快樂、祝福、追憶的粽子吧,包容起每一份甜蜜,借愛心作翅膀,隨風飄向世界的每個角落!
過端午節作文3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和我一起包粽子。
媽媽先拿來葦葉,卷成一個小斗兒在里面放進一些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紅棗,再給小斗蓋上蓋子,媽媽一邊給粽子系紅線一邊給我講有關端午節的故事:古代有個愛國詩人-屈原,他寫很多愛國詩篇,想很多治國的好辦法,但國王不聽,而且把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后來國家滅亡,屈原很悲憤,就投江自殺,人們位不讓魚兒去吃屈原的尸體,就包很多粽子投入江中。聽這個故事,我才知道,小小的粽子竟然意義深遠。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包起來,包完粽子,媽媽把鍋燒開,然后把粽子放進鍋里,煮15分鐘,粽子撈起來,放在盤子上,我們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粽子,剝開葦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爸爸媽媽都夸我包得好。
今天,我不僅學會包粽子,還學到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
過端午節作文4
今天是端午節,早上我吃一個鴨蛋。剛吃好早飯,媽媽的同學就打電話來約我們去玄武,媽媽爽快地答應。
我們來到水上學校,那兒的人們正忙得熱火朝天,就像一筐土豆,被人踢翻一樣。哦,原來他們在舉行“賽龍舟”呢。龍舟的樣子可威武,就像真的一樣!斑诉恕钡墓穆曧懫饋,在一陣陣“一,二”的口號中,龍舟飛快地前進,每位選手都吃力地劃漿,都想得冠軍。我在岸上也為他們加油。
看完賽龍舟,我們又來到長滿荷葉的湖邊,寬闊的玄武湖就像南京的一只眼睛,鋪滿的荷葉就像她的雙眼皮,蘆葦就是她的長長睫毛。我撿起一片荷葉當帽子戴在頭上,就不怕太陽曬啦。
不知不覺就到中午,我們就回家。中午媽媽給我熱一個紅棗粽子,吃起來又香又甜。
過端午節作文5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想起小時候學過的兒歌:“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端午節又稱重陽節,關于端午節的來歷,說的最多的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還有的說這一天是伍子胥的忌辰;也有的說是為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或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
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因為是五月初五,許多習俗也和“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有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雄黃酒,黃豆瓣包的粽子;不過,現代人過端午節主要是吃粽子和舉辦一些大型的慶;顒。目前端午節已被定為國家法定假日,這也是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我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你們應該多了解一些并把它發揚光大。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端午節真是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節日。
過端午節作文6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早的起床了。因為伙伴們跟我約好,要好好的玩個痛快。電話鈴響了,伙伴們叫我來了。
我拿起滑板飛快的下了樓,果然他們也都帶著滑板。我們一起來到了鳳凰廣場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車”的游戲。我們分別都坐在自己的滑板上,從山頂向下滑,富有挑戰性,特別刺激,特別是我們這些淘氣包給這種“卡丁車”也添加了“攻擊”與“防御的技巧”,那種現代化的攻擊措施的確是很有創意的.,所以我覺得特別有趣!
中午,我們回到家,媽媽已經做好了粽子。并且說要好好的過一個端午節;我最喜歡吃糯米紅棗餡兒的粽子,我一口氣吃了六個。香甜可口的粽子讓我回味無窮!
吃完粽子,媽媽告訴我,過端午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古代時人們把做好的粽子扔進了汨羅江中,是為了避免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所以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了今天。
我愛端午節。
過端午節作文7
在我的家鄉,每年的端午節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當香噴噴的粽子煮熟了;黃澄澄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著五月的風來了。
最熱鬧的時刻,要算是賽龍舟了。來到河邊,比賽的運動員們,正在龍舟中嚴陣以待,他們頭上、腰上各系著一塊布。當鼓聲響起,比賽開始了。龍舟立刻如一支支離弦的箭,在江上來去如飛,一時間,吶喊聲、加油聲、歡呼聲在江面上響起來……有震耳欲聾之勢。
端午節還要包粽子。家鄉的粽子有的像三角形,粽子餡兒有肉、蛋黃、板栗、棗泥……而且做法還非常講究,這樣美味又充滿藝術性的粽子,使每個人都留連忘返,沉浸在粽香之中。
端午節期間小孩子們還要帶香囊,有辟邪之意,還有襟頭點綴之意,香囊內有朱砂、香藥,外面用絲布做的,清香四散。大家做成的香囊形狀各不相同,佩戴香囊是端午節的一種民俗,一直流傳至今。
端午節賽龍舟、包粽子、佩戴香囊成了家鄉的節日風俗,你家鄉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呢?
過端午節作文8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這一天,大人們很早就起床,包粽子,煮雞蛋,插艾葉。我也早早的起床,奶奶在我的手腕上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據說可以祛病除邪。奶奶還給我戴上了親手做的香包,并囑咐我不要隨便丟棄。
吃早飯了,我洗過手,先給奶奶、爸爸和媽媽一人解一個粽子,撒上白糖,又給他們剝了一個雞蛋,家人都夸我懂事了。屋里彌漫著清香的粽子味和淡淡的艾香,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家里洋溢著快樂的氣氛。
對了,還有一件高興的事情沒有告訴你們,我們還吃了可口誘人的蛋糕,這一天正好是我奶奶的生日。這個端午節,我們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幸福,我喜歡過端午節。
過端午節作文9
又到了飄滿棕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著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十分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著許多彩旗,此時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里一字排開,劃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著。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此時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后。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就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里。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雞蛋,我十分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么,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進水里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紀念他。借劃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粽子等食物喂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過端午節作文10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想起小時候學過的兒歌:“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每當到了端午節,我的婆婆就會給我爸爸,媽媽,包粽子吃,我看到外婆一旁有著各式各樣的材料:有肉,有豆沙,有紅棗,有甜棗……
粽子的形狀也有很多比如:三角形,圓形……我最喜歡吃的就是三角形的肉粽,一口咬下去可美味了。今天,我打算向外婆學習包粽子,只見外婆一手拿著一盆大米,一手拿著葉子。突然外婆把葉子一下子就放進了水里,我連忙問了問外婆說:“外婆,你為什么要把葉子放進水里呀?“外婆不慌不忙地說:“這樣葉子才會漲大呀!“慢慢地外婆拿起了糯米和肉,快速地放進了葉子中,然后又用葉子里糯米包成三角形,再用線把它包裹了起來。最后再蒸一蒸,一個可愛又好看的三角形肉粽就完成了。
這就是我們過的端午節,有趣嗎?
過端午節作文11
端午節,是傳統的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端午節可以吃到很多香噴噴的粽子。
中午,小孩子們玩得正起勁,媽媽卻忙得不亦樂乎,她又是洗粽葉、洗糯米、剝栗子,媽媽把剝好的栗子放進煮好的糯米,里然后用粽葉包好一個個三角形的粽子,桌子上的粽子堆積如山,粽子包完后,媽媽把一個個粽子放入鍋中用水煮,水“吱吱”地唱著歌,猶如老鼠的叫聲,一個小時后,鍋里洋溢出了一陣陣異香,但粽子心還沒有完全熟透……大約又過了半個時辰,香噴噴的粽子已經擺在了桌子上,令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拿起一個粽子,剝開粽葉,咬了一大口,糯米是香的,栗子是甜的,香和甜混在一起,十分爽口,我吃著吃著,突然想起了一個關與端午節的故事……
啊!端午節,那又香又甜的粽子讓我不能不喜歡你。
過端午節作文12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但端午節最傳統的習俗就是吃粽子和賽龍舟。
外婆是一個包粽子的好手。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各種餡的粽子,外婆說:“用蘆葦葉子包的粽子最香”,外婆在包粽子前要先做好準備工作:首先她把采摘好的蘆葦葉子放在鍋里煮一煮,再把預先泡好的糯米和輔助材料如紅豆,紅棗等洗干凈備用。等煮好的蘆葦葉子涼了以后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外婆先取三片蘆葦葉子將它們卷成一個圓錐體,在圓錐體里先放一顆紅棗,接著放上糯米,再放上幾顆紅豆,最后用線把葉子捆結實,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外婆包的粽子小巧玲瓏,非常可愛。等外婆把粽子包完后就把它們放在鍋里大火煮四十分鐘,接著再用小火煮一整夜,煮熟的粽子,會發出淡淡的蘆葦葉子香味,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半夜醒來都能聞到從廚房里飄出來的粽子香味。第二天早上起來,頓時胃口大開,剝開粽子就狼吞虎咽的吃起來。
我還喜歡看賽龍舟,賽龍舟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當十幾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的劃著,擊鼓手使勁的敲著!凹佑,加油!”場外啦啦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更加用力劃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
吃著粽子,看著精彩的龍舟賽,這兩樣最傳統的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20xx年,又一個新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我懷著一顆激動,期待的心迎接你!
過端午節作文13
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有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
我們家也不例外,只不過是我們家在過端午節前時媽媽早就包好了粽子所以在過端午節時我們家早就吃上了包好的粽子。
首先,我們準備好:五花肉、糯米、醬油和粽葉。做法: 豬肉切成5公分條,用醬油、米酒、味精浸泡一夜;糯米用浸過肉的醬汁加鹽拌勻,停置10分鐘后再拌到均勻為止;粽葉2張背背相對,由葉蒂1/4處折成一直角匙狀,取約2匙米鋪在葉匙內,肉條直放其中,再鋪2匙米蓋滿肉條,托葉匙的手要保持開頭,配合另一手的動作;將粽葉剩余部分由米末處折蓋上去在折處把兩邊的角折好。粽身由托葉的手全部握住,中一手將蓋葉部分捏合折下;用草繩將折葉處繞緊扎好,再繞扎整個粽身;粽子全部包好后放在鍋中,放入冷水用火滾后改用中小火續煮30分鐘,熄火燜15分鐘。
45分鐘過后,香噴噴的粽子就好了。
過端午節作文14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的河還能夠劃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的時候,好奇的我便硬是拉著家里的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為保姆的婆婆總是非常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著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之后,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斗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斗志似乎隨著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癡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緊緊地攥著我的手,和藹地笑著。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濕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濕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著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只冒著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婆婆微笑著說,這些用荷葉包著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粽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里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婆婆從鄉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劃龍舟的時候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著這噴著荷香的飯團,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著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溫馨。
婆婆在我上小學以后便回鄉下頤養天年了,但是我們家還是經常在端午節去探望她的時候帶回幾只粽子,來重溫舊日的快樂與節日的喜悅。只是這幾年來給我帶來的是遺憾,端午節被韓國人注冊了,家鄉的的河臟得不能夠再劃龍舟了,婆婆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被外國人注冊了,我們還能夠吃粽子;這條臟河總有變清的那一天,我們還能夠在水上劃龍舟;但是最讓我傷感的是,我永遠不能夠再牽著婆婆的手在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但是我更懷念的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的童年和婆婆。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過端午節作文15
盼呀,盼呀!終于盼到了端午節,這可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是個非常有紀念的日子。
這天,我一到家,就看見奶奶正在包粽子,我也湊上去。只見奶奶先把粽子卷成一個牛角的形狀,再把米裝進去,然后把準備好的陷塞進去,最后用繩子系上,粽子就包好了?匆娔棠贪媚敲春茫乙矊W了起來,可是沒等我卷好,我放進去的米都掉了出來,但我沒有灰心,決定再來一次,可是兩次,三次……唉,都沒有成功。看來包粽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
奶奶把粽子包好了,開始煮粽子。等待了許久,粽子終于出鍋了,奶奶把它們端了上來。今天的品種還真不少,有蛋黃的,栗子的,還有肉的,真香!我立刻拿了一個粽子,把它打開,咬上一口,好好吃呀!我接二連三地吃了好幾個,都快吃撐了。
夜漸漸深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將要在零點的鐘聲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