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1100字6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1100字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作文1100字 篇1
潮汕過端午節可引用一首詩來概括“家家插艾望消災,欲食粽球興滿懷。更喜龍舟競渡處,鑼頻鼓急槳花開。”端午節有不少習俗,如忌拜祖先、賽龍舟、吃粽子、吃梔粽、插艾浴(喝)藥湯,吃真珠花菜煮豬血湯等。
1、賽龍舟
潮汕有韓江、榕江、練江三條主要河流,支流河溪交錯,水流平緩,是賽龍舟的黃金水域。端午節期間潮汕人賽的龍舟一般有三種,一種是大型龍舟,長20—30米,寬1。4—1。6米,設20—30對槳,周身彩繪魚龍圖案。另外兩種是彩頭船(饒平、南澳一帶)和龍船仔。
2、插艾花浴(吃)藥湯
潮汕“端午節”的另一主要習俗是插艾花浴(吃)藥湯。這一天,各家各戶門上要插艾(或有些地方是炙艾),“艾虎形以辟邪穢”,驅瘟辟邪。另外,這一天稱作“圣日”,吃藥最有效。
潮人早餐有吃“五果湯”的習俗。“五果湯”即蓮子、玉米、白果、黃豆、懷山等煮成。異族家的婆婆端午節這一天一定要用艾水洗澡,去風濕等。
3、吃端午粽
潮汕人家,世代相沿,端午包粽,是祭吊屈原遺風之一。民間有句“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氣象諺語,可見粽球已成為潮汕名小吃的歷史悠長。
在潮汕地區,粽子內部除了豬肉和綠豆外,還會添加咸蛋黃和甜豆沙,有些人還會加入蓮子等,在食用前淋上一層經稀釋過的糖漿,撒上一些芝麻,讓整個咸香的粽子帶上一絲甜意,實為特別。
4、吃“麥熟”
據《潮州府志》載:“大城所設正千戶二員,副千戶三員,百戶十員,鎮撫一百,旗軍一千二百二十三員。”這些人來自大江南北,也帶來了包括飲食習俗在內的各種風俗。像每年清明節過后,當地便盛行吃一種叫“麥熟”的食物。餅是從清明節開始,做到端午節過。
“麥熟”的出現跟古時所城大量來自北方的駐兵有關。明朝的時候,當時就有部隊駐扎在所城。麥熟的時候,大豐收,(當時軍兵將)收成的麥碾成粉(制作面皮),就叫做“麥熟”。
5、吃梔粿
在潮汕地區,梔粿一年里僅有在端午節時才有銷售。潮汕人家端午食梔粿,希望清熱祛疫助消化。
制作梔粿需將采摘下的梔子洗凈搗碎,浸泡濾渣成為黃色汁液,后與糯米漿搓勻,放入專用粿帕,裝入蒸籠蒸熟。蒸熟后的梔粿呈棕黃色。放涼后食用,食用時不用刀切,而用紗線牽拉切成小片,蘸著白砂糖吃。
6、吃食真珠花菜
潮汕人有時還干脆將端午節稱為“漏屎(拉稀)節”。在這時節,除了要服食圣甘枳和樸籽粿,還吃食真珠花菜(白花艾),用黃梔和蒲姜石灰制成的“梔粿”,或者用涼粉草做成的草粿等食物。
這個時節,有一種“野菜”,潮汕人叫“葉下紅”,每年只有這端午節才最稚嫩,長輩說此菜有清腸胃熱的功效。
7、吃“圣甘枳”
“清明食葉,端午食藥”是一句流傳廣泛的潮汕飲食俗語。汕頭當地的民俗是,清明時節要吃食樸子樹葉,端午節則要吃食驅蟲良藥“圣甘枳(使君子)”。
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并出。端午節是驅毒“圣日”,吃了藥能立即見效,且效果顯著,非這一天吃效果不大。記得小時候在端午節這天家長會用“圣甘枳(使君子)”炒雞蛋給小孩吃,輕松驅蛔蟲。
8、懸插“五瑞”
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門楣、門環以至屋檐下,懸掛一束束用“紅頭繩”系扎著的艾草、菖蒲、榴花、蒜頭、龍船花共合為五種稱“五瑞”。舊俗傳為“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實,古代潮人先賢是針對“惡月”瘟疫猖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驅瘟辟邪。
澄海舊縣志就載有:“端午門上插艾,用艾葉和榴花(頁)簪在頭發上,可辟邪。”
端午節的作文1100字 篇2
端午小長假的第一天早上,我們還沒起床,奶奶就迫不及待地打電話讓我們回去過節。電話是奶奶用手機打來的。六年前,奶奶家就安了座機電話,2年前,爺爺奶奶嫌外出串門、趕集座機電話不方便,于是就停了座機,干脆用上了手機。
一說去奶奶家,我十分高興,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等待爸爸帶我去奶奶家。在那里,有我釣魚、打鳥、撿化石、捉蝴蝶等美好的童年回憶。再說,老師又布置了寫家鄉變化的作文,我更得去老家感受一下,采寫一些素材。
媽媽一大早就去單位加班了。爸爸開車帶著我出城便向奶奶家駛去。車子很快達到南盤江邊,一座嶄新的大橋展現在我們眼前,黑亮的柏油橋面剛剛劃好黃橙橙的車道線。這座橋原來是一座幾十年的老橋,破舊不堪,人和車在上面走都十分危險。半年前開始拆除重建。一眨眼,現在已經修建完工,聽說后天,也就是6月2日就正式通車了。
車子就要進村了。原來進村的路是一條特爛、特窄的土路,只能一次通過一輛車,如果兩輛車面對面行駛,那就特麻煩。這條路的土坑很多,車行駛起來很晃,也很傷車。這條土路有很多拉碎石的車從這兒經過,所以很多壓出許許多多深坑大洼。時間一長,灰塵也多了,弄得路邊的花草樹木也是土黃色的。如果風大,又容易引起“小沙塵暴”。現在進村的路修好了,是一條又寬又直的水泥路,它是幾個村里的大富翁捐款修建的。
來到奶奶家,奶奶已經在炒菜了。這時從門外傳來一陣吆喝聲:“賣豆腐嘍……”奶奶一聽,說道:“剛才來過兩個賣豆腐的,我沒買,這家好吃,我去買一塊吧!”說著,奶奶拿了一個空碗去買豆腐了。過了一會兒,奶奶手捧一塊白嫩生生的豆腐回來了。太好了,又有一個菜了。“吃飯嘍!”隨著奶奶的聲音,我們從外面回來吃飯了。
我們剛拿起碗筷準備吃飯的時候,又從傳來一陣吆喝聲:“賣涼粉嘍……”奶奶一聽,說:“我孫子最愛吃涼粉了,我去買一塊!”說著,奶奶放下碗筷,急忙出去買涼粉了。一分鐘后,奶奶提著一塊熱熱乎乎的涼粉回來了。經過奶奶一陣忙乎,又一道可口的菜上桌了。
“啊!真好吃!”每當我吃完奶奶做的菜,我都會不由自主地發出這樣的感嘆。鄉村的美食,讓人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甜美。
奶奶正在洗碗的時候,門外又傳來一陣吆喝聲:“買餃皮……”我一聽,不知道他在說啥,奶奶也說:“這是賣哪樣?我去看看!”不一會兒,奶奶提著一袋東西回來了。
“賣的是餃皮,我買了一袋。今晚我們吃餃子,我們家可是從來還包過餃子。餃子北方人興吃,我們這兒不興吃!”奶奶說。
“奶奶,今天不是吃粽子嗎?咋個改吃餃子了?”我迷惑不解地問。
“粽子年年端午吃,這幾天端午還沒到,粽子已經吃得夠夠的了,所以我們今晚包餃子吃!”奶奶激動地說。
“我去買點肉來做餃子餡。以前啊,家家都窮,什么都吃不上;后來啊,日子慢慢好過了,什么好吃吃什么,什么沒吃過就吃什么。今天,我們就吃吃北方人最愛吃的餃子!”爺爺高興地說。
爺爺出去賣肉了,爸爸告訴我:“過去,奶奶家只有過年殺豬才能吃上新鮮肉,其它時間只能吃臘肉,但還不是經常吃,一個幾個月的才能吃上一次,可苦啦!我小時候就是這么過的!”
“是啊,過去窮啊!哪能想吃肉就吃肉。現在真好,想吃哪樣就能吃上哪樣,不出村就能買到新鮮肉。”爺爺提著肉回來了,一邊進門一邊說:“村頭小龍家隔三岔五就宰豬賣肉,今天生意可好啦!”
新鮮的韭菜從菜地里拔來在灶邊的自來水籠下嘩啦啦洗好了,買來的.肉在砧板上咚咚咚剁好了,兩樣倒進一個大海碗里一拌,餃子餡便調好了。在又說又笑中,我們包出了一簸箕餃子。
傍晚時分,在端午節的晚上,在上百年的老屋里,我們祖孫三代吃上了奶奶家的第一頓餃子。飯桌上,個個不停地夸這餃子味兒好。我想,爺爺奶奶一定是在回味這頓餃子的意味吧!
端午節的作文1100字 篇3
“哦也!端午小長假,香噴噴的粽子”
終于,又是一年端午節,同學們的心情一定跟我一樣,期待著復習中的忙里偷閑,期待一個個香氣四溢的粽子,期待江河中的龍舟,期待家里豐盛的晚餐……但我為了更好地融入傳統端午節的氣氛,也為了這則作文的順利“誕生”,我準備好好的體驗一把端午習俗——包粽子的魅力。
說到包粽子,第一步自然是尋找材料了。在冰箱里“乒乒乓乓”亂翻了一通后,結果可想而知——糯米?沒有!粽葉?也沒有!無奈之下,只好進軍沃爾瑪購買材料。(當然,讓家長協助一下肯定理所應當。)一路上車水馬龍,爸爸好不容易找了個停車位,一行人這才安頓下來。進入沃爾瑪,這里更是里三層外三層的被人群包了個遍,好不容易擠進去,我放起尖銳的目光仔細的尋找,把老爸早已甩在身后。在里面轉悠了兩三圈,突然,我眼前一亮,一個箭步沖向角落里的柜臺。“這是東北大米,這是泰國珍珠米……”我自言自語地沿著柜臺尋找著。“優質糯米……嗯!就是你了!”我一邊欣喜的捧起一把糯米一邊往后看,“老爸,這里,糯米在這兒!”可遲遲不見老爸的身影。“管他的,先買一斤再說。”包好了米,回頭一望——呀,老爸提著大把的粽葉跑過來呢!“哈,老爸真給力,事先就想到了這一步!”
回到家,下面就該進行我們最重要的一步——包粽子咯!這一步我請到了專業級包粽子導師——奶奶來輔助我完成。“首先,將粽葉清洗干凈,再淘糯米。”奶奶在一旁指點著。“哦?粽葉每一張都要洗?”“可不,這吃的東西不洗干凈能行嗎?”粽葉是深綠色的,側面十分刺人,但浸泡在水中,合著窗外的陽光,它也就格外清麗了。緊接著淘米,自來水如清泉般浸入糯米中,然而水卻很快被米染成了白色,如牛奶圍繞這一顆顆珍珠,煞是好看。我伸出手胡亂的晃了幾下,清洗任務便被我de草解決了。
接著,開始包粽子。翠綠的粽葉與潔白的糯米相結合,那是再好不過了!“看著!”奶奶取出兩張粽葉合在一起,將其一轉,粽葉便成了一個漏斗狀,“米要不多不少,可別讓米鉆進葉縫里。”我在一旁仔細的看著,只見奶奶舀起一勺糯米,往“漏斗”里一倒,糯米們自然如流星瀑布般爭先恐后的鉆進“漏斗”。我本以為糯米們至少有一兩個“壯烈犧牲”可誰知竟沒有一丁半點的糯米灑露出來,此時,我對奶奶的高超技術不禁有了敬佩之感。又見她看也不看便抽出一根絲線,“刷刷刷”的繞在漏斗上,一個粽子就這樣做成了。整個過
圖片程看得我眼花繚亂,對于奶奶的技術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來,你也試試?”奶奶那了兩片粽葉放在我面前。“好呀,看你做我眼都花了。”拿起粽葉,我的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回憶起奶奶做的過程。“先把粽葉轉一下……”我心里默念著,手也跟著想象的畫面動了起來,一個流程下來誰知我這個漏斗有個1cm長的口,糯米全都漏了出去。“看你做的是啥?看重做吧!”奶奶用帶著嘲笑的口氣說。“好。”我當然不服氣,重做起來,可最后還是以失敗告終。“嗨,還是我來吧。”奶奶拆看了那些個我包的“四不像”粽子。我的臉紅了起來,不由的用手抓了抓頭發,看著奶奶熟練的技術,我真有些羨慕。
包好了粽子,它就該下鍋了。雖然里面沒一個是我包的,但客觀地說我還是學到了不少知識的。吃著粽子,心里真是舒坦!
然而如今,端午節的過法漸漸多樣化,具有娛樂性和觀賞性——商家對粽子進行銷售,獲取商機,賽龍舟也成為了一種娛樂性的比賽。然而,盡管這樣的習俗現代化,我們始終不會忘記一串串粽子與一條條龍舟;盡管江邊已無屈原感慨的身影,我們也是忘不掉這個節日——端午,這個節日早已在我們心中化作一份信仰,一份感慨,一份對中華文明與屈原的深深敬意!
端午節的作文1100字 篇4
能去看龍舟賽是我夢寐以求的事。在去年龍舟賽時,我因為沒能去看而懊悔了一年。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湛江又要舉行龍舟賽,我可不能再錯過這個大好時機。
今天一早,我趕緊來到金沙灣觀海長廊。那里早已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龍旗飄揚。我抬頭一望,到處都懸掛著“湛江第三屆海上國際龍舟邀請賽”。呀!氣勢還挺大嘛!九根旗桿矗立在海邊,九面國旗迎風招展,有中國、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真不愧是國際性比賽。最令我高興的是,中國的國旗威嚴地飄揚在九面國旗的正中間。
不一會兒,比賽開始了。先是進行女隊比賽。只聽見“砰”的一聲槍響。六條龍舟就迅速地出發了。大家都很努力地劃,爭先恐后地向終點沖刺,最后,澳大利亞女隊獲得了第一名。
我的心掠過一絲失望:為什么不是中國隊獲勝呢?我眉頭皺成一團。不過,我很快發現為什么澳大利亞女隊能獲勝,是因為她們船槳劃動的弧度比較大。我為這個發現而高興,我也希望接下來比賽,中國隊向澳大利亞隊學習。
女隊比賽完了,該男隊出場了。
六條龍舟在海面上一字排開,運動員們個個精神抖擻,似乎渾身上下都是力量,需要爆發出來。隨著一顆紅色信號彈沖上天空,六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沖出了海灣,向對岸狂奔而去。開始,六條龍舟你追我趕,不相上下。瞬間,澳大利亞男隊脫穎而出,沖到了最前面。緊跟其后的是美國隊,中國隊緊貼在美國隊身后。海中央水花翻騰,像是一條條蛟龍從海底沖到了海面,很是壯觀。
六條龍舟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在金沙灣的海水里爭先恐后地遨游。過半時,美國隊超過了澳大利亞隊,沖在了最前面。五十米、三十米、二十米、……。六條龍舟繼續狂奔。這時,賽場上突然播放起了成龍和周華健的《真心英雄》,雄壯的歌聲在為隊員們加油鼓勁。隨著強勁的歌聲,海灣里又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尖叫聲一浪高過一浪。我盯睛一看,中國隊超越了澳大利亞隊,緊緊咬著美國隊不放,暫列第二位。
這時,只見中國隊東山再起。二十名劃船手,一起高喊:一、二、三、劃,一、二、三、劃,……。鏗鏘有力的號聲回蕩在海灣的上空。伴隨著有節奏的喊聲,船手們雙手緊握船槳,掄起胳膊,咬緊牙關,滿臉漲得通紅,不停地使勁劃著,船槳不停地在水面翻滾,胳膊不停地在船身兩側旋轉,像是兩排快速旋轉的飛輪,擊打出千姿百態的水花。擂鼓的龍頭,雙手有力地敲打著大鼓,他好像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干脆站了起了,甩動著粗壯的臂膀,更加賣力地給船手們鼓勁。頭扎紅頭巾的龍尾,弓著腰,貓著背,雙眼注視著前方,雙手不停地調整著航向,雙腳不停地跺著,嘴里也在大聲地喊著:一、二、三、劃,一、二、三、劃,……。
六米、五米、四米,終點越來越近了。美國隊和中國隊已經糾纏到了一起,一會兒你在前,一會兒我在前。中國隊的船手們大吼一聲,拿出了看家本領,身體一齊向前傾,雙腿一齊向前蹬,雙手一齊向后劃。頓時,龍船像是上了發條的飛船一樣,猛地向終點直奔而去。隨著觀眾的吶喊聲,中國龍船在最后三米終于超越美國隊,把美國隊甩在了身后,順利地沖到了終點。沸騰的海灣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場上一片歡騰,船上的所有成員舉起雙手,向觀眾揮舞致謝。此時,吶喊聲、歡呼聲、音樂聲、鑼聲、鼓聲,匯成了一個歡樂的海洋。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聽見播音員清脆地播放著比賽的成績:湛江第三屆海上國際龍舟邀請賽,男子組季軍澳大利亞隊、亞軍美國隊、冠軍中國隊。海灣又是一片歡呼聲。
欣賞完精彩的國際龍舟賽,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龍舟賽是一個集體項目,只有大家團結一心,向著目標奮勇前進,才能取得勝利;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也是如此。
端午節的作文1100字 篇5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來。
五味草
家鄉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郁郁蔥蔥的枇杷樹邊,有著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野村落,這就是我的家鄉,也是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每年端午節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起上山去采艾草,并配上石榴葉、枙子花等合為“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說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著到山上來,采下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說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說我們總是拿著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粽子和賽龍舟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可以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著,洗干凈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后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后,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著蒸籠轉,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念書才知道,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后,群眾為了不讓水里的魚咬著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于是,為了保護并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后來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里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艷隨風飄揚,小伙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著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端午
當我們步入20xx年的時候,我們所有的人都充滿了期盼。我們將迎來奧運盛會,我們偉大的祖國將迎來八方來客。可是,5月12日四川汶川縣發生級特大地震災難,數以萬計的同胞在災難中遇難。但是,很快地所有的中國人都站起來:解放軍隊進入災區救援,志愿者們也趕來幫忙,四面八方的人都伸出援助之手獻出一份愛心……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夠取得最后的勝利!
20xx年的端午,我們將不再只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我們將記住所有在災難中遇難的同胞;我們將采更多的“五味草”,分給災區的朋友們;我們將包更多的粽子,獻給那些勇敢救人的叔叔阿姨們;我們將把龍舟賽得更為生動精彩——我們中國人是勇敢無畏熱情好客無私奉獻的!我們將以勇者的姿態迎來奧運,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說:中國人,好樣的!
端午是一個美麗而純樸的節日,對于熱愛生活的人們來說,它不僅是紀念更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們有過許多美麗而動人的端午,但20xx年的端午注定與眾不同!讓我們一起期待,期待我們的端午,期待我們的奧運,期待我們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創造一個又一個美麗燦爛的日子!
端午節的作文1100字 篇6
對過節的興趣越來越淡了。春節便春節,在冰箱里多放些東西,堅持幾天不去菜市場而已。中秋便中秋,買來月餅也不吃,做做樣子罷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飄越濃的時候,我們剛好學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鴨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語言,侃侃而談中流露出對故鄉和兒時生活的眷戀,這種情愫抓緊了我,讓我也深深的陷進了對家鄉的懷戀之中。
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蘆葦葉,碧綠碧綠的,或者是槲葉,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飽滿的蜜棗,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勞的女主人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絲線層層纏繞,一個精致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粽子不能夠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愛用火爐,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爐子上,能夠燜整整一個晚上。第二天孩子們一起床,揭開鍋,就是熱騰騰的粽子,屋子里,院子里頓時都彌漫著蘆葦葉和粽子的香氣。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圓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則形狀的粽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熏艾蒿,我們這里離山遠,艾蒿都是從集市上買的,在端午節這天掛在門楣上,過幾天干透了,取一兩只在屋子里點燃熏一下,至于熏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說是熏蚊子的,我想可能還有更多的東西,比如蜈蚣,蝎子什么的,大概類似其他地方的熏五毒吧。帶香包,鮮艷的布料做成各種形狀的飾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們心愛的飾物,掛在脖子上不時的嗅一下。系五色線,手腕腳腕都要帶。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卻是黎明時分卻去田野里拔“圣草”了。這里說的圣草,加引號,是我實在想不出當時大人們怎樣說的。
長輩告訴我們,月宮里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搗藥,這些藥是要在端午節前夜,灑在各種草木上,河水里。在端午這天太陽沒出來之前,這些藥還停留在草上,如果這時拔回來,熬制成水,用這水來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當然非常相信,天蒙蒙亮,我們就呼朋引伴的出發了,向著蒙著神秘面紗的田野,我們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農歷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氣涼涼的,清爽滋潤,周圍都靜悄悄的,你無意的一臺眼,也許就逢上鄰家來挖野草的孩子。相視一笑里,多少歡悅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這一天提前被驚醒了,那茁壯的青草上,露珠還在轉動,我們需要的草是有講究的,如貓貓眼,一摸眼就紅的那種草,今天不怕它,就采。還有車前草,節節草等,不能夠磨蹭,一定要在太陽出來之前采回家,這樣那些神秘的藥才會有效啊。慌慌張張的回家去,抬頭看看天空,戰勝了太陽般的自豪。現在想來,還覺得那種神秘如格林童話中的哪一篇,太陽一出,萬物回復原貌的神秘。
又要端午節了,誰還會去野地挖草呢,給孩子洗澡,有專門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懶得包了,吃不了幾個,干嘛哪么費勁,買幾個就好了嘛。可是,在種種過程里藏著的細心,樂趣,也買些就可以了嗎?在能夠親自做的時候,不要買了吧,由于一個簡單的“買”字,讓我們失去了多少美好的東西啊。
【端午節的作文1100字】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作文:端午節07-05
端午節節日作文_端午節作文03-05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_端午節作文03-05
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作文03-24
端午節作文:端午節與粽子04-22
過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05
狂歡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05
端午節作文:快樂的端午節02-26
快樂的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11
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