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冬至的作文集合七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冬至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冬至的作文 篇1
冬至即將來臨,這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這樣又可以一起歡聚吃餃子啦!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么得人管!”
冬至吃餃子可是有來由滴哦。東漢末年,有一名醫生叫張仲景,被稱為“醫圣”。正值冬至,因為年年戰亂,老百姓饑寒交迫,不少人耳朵都凍爛了,痛苦不堪。于是為救濟百姓,張仲景就把中草藥包進餃子里煮熟,分發給百姓們用于驅寒,稱其為“祛寒嬌耳湯”。為了紀念他,人們把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延續了下來。
“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長白日最短的一天,在古代也是一年循環的開始,被看作一個吉日,北方人說:“冬至大如年”,南方人說:“冬至就是過小年”。
一到冬至,天氣就到了最冷的時節。“交冬數九”,從這天起就進入了數九寒天,這使我想起小時候的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耕牛遍地走。”
所以,冬至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讓我們一起吃餃子吧!還可以再加點湯圓,大家團團圓圓,新的一年圓圓滿滿!
冬至的作文 篇2
記得那天是12月22日,星期二,冬至。都下午了,天還是霧蒙蒙的,格外寒冷,但我的心更冷,因為我心愛的鋼筆不見了。
我找遍了課桌上下和書包每一個夾層,都沒有找到。我很焦急,我把這個情況告訴了張老師,張老師也叫同學幫我一起找,但還是一無所獲。我傷心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我太喜歡這支鋼筆了!這支鋼筆是媽媽跑了幾個商店才選定的,它的筆桿是黑色的,筆尖和筆帽都是金色的,不僅外觀好看,而且寫起字來很順滑。我用它寫作業,得了很多100分和“寫字漂亮”的表揚。但現在,它卻不見了。
放學排隊時,我沒精打采地走著,聽著廣播里播放的音樂,我感覺都是那樣的憂傷。天色更灰暗了,開始飄起了小雨,老天好像也在為我傷心流淚似的。
媽媽接我時,見我垂頭喪氣的樣子,疑惑地問:“俁杰,怎么啦?”我傷心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冬至的作文 篇3
冬至的陽光灑在地上是最長的,穿過老屋的窗戶懶洋洋地抵照射到炕頭下邊,讓墻角一年中也有一天能享受上日日可見的陽光。
冬至在氣象上是一個轉折點,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日子就顯得珍貴。過去在黎民百姓眼中,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兒時也常聽老人們念叨“冬至如小年”。我記得冬至這天,也是祭天祀祖的日子,古書中有記載,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并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因為舊時冬至這一天,農、工、商要放假休息一天,就連騾、馬等運力也要停止勞動休息一天。我剛剛有記憶的第一個冬至是在80年代中期,當時的農村依然物質匱乏,雖然已經改革開放了,但人們的生活過得還是緊緊巴巴的。就是這樣,冬至這天,人們不論貧富都要擠出錢給孩子們解解饞,吃頓餃子。
記得冬至的早一天,父親和母親就會到集市上采購一些羊肉、胡羅卜等食物,傍晚時分,就要剁肉陷、和面,準備包餃子,因為冬至當天早上就要煮餃子吃。冬至早晨,母親總是先對天地神進行祭拜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后,才開始煮子。當第一鍋餃子出鍋后,必須先夾出幾個放到盤子里,供奉“家神”也就是擺到祖先牌位前供奉先祖,同時還要擺到屋外窗臺上一碟供奉外祖母家的先祖,同等對待,同等敬奉。祭拜結束后,我們一家子才開始吃團圓飯。吃餃子的過程中,父親總要夾一對餃子扔到院外,意思是讓家蓄們也要嘗一嘗,因為家蓄也勞累一年了,讓它們也過一個美味的節日。
流傳了千百年的民俗文化,到了當代忽隱忽現,有的甚至被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被保護起來。只是可惜中國人引進西歷紀年后,這些傳統陸陸續續都丟掉了,殘留的痕跡也就剩下冬至這天吃頓餃子。
時序更迭、寒來暑往。陽光移動得很快,屋中的光影任憑什么力量也留不住,它不顧及你的多愁善感走到極致,然后再慢慢回頭。地處南回歸線的太陽在這一天折返,又向我們靠攏,讓我們在寒冷中知道珍惜,更多了企盼。
冬至的作文 篇4
時間過的很快,仿佛前一秒夏天悶熱的氣息還停留在鼻尖,轉眼間冬日的寒冷就已經襲來。已經立冬了。昨天凍得不行,手僵硬到握不住筆。
冬天一來,我有了我自己特有的習慣。不敢直接坐到木椅上,因為太涼;總會責怪第四組的男生把窗戶開那么大,當冷風灌進來時,心里就會默默地想這些男生是不是不怕冷的妖怪。
很多開始了,復習。很多結束了,活動社。一切悄無聲息地來去,暮然回首才發現它已經消失不見。
今天老師在黑板上寫下“復習,迎考”時,就很悲傷地感到來到了“我說的都是重點”的復習階段,心情惶恐,但又帶著一絲期盼。心中也沒怎么做好準備,依舊下課曬太陽放學去小賣部兜兜轉轉。
馬上期末考了。
我總覺得上半學期的期末考是對自己的一個儀式,下半場則是審判,這是后話,先不提。在這個人生特定階段的使命里,我衷心希望自己能夠被打倒后原地站起滿血復活,順便瀟灑地放殺招K掉BOSS。
后來我想完美并不一定重要,因為完美就意味著一切結束,余生只能因循守舊,不可能再有進步。也許有些地方需要完美,但有些事一旦有了完美便失去了它原本的樂趣。
人生,其實也是離開后再回來的循環,所以我不抱怨習題,所以我一直相信:知己生死闊契,朋友來日方長。
今夜我在臺燈下完成冬天對自己的儀式,抒發小小的感悟。
22號冬至。冬天依舊很長。
每個時節都有終點,春過后夏,夏過后秋,秋完結冬至。在冬天完成這個儀式,往往更完整也更具意義。
我們或許會對以后看得更加清楚些,原本的淚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手,在自己對自己的鼓舞中——不斷回暖。
冬至的作文 篇5
一場初來乍到的春雨送走了白雪的單調畫面。一絲綠意開始了春的旅行,無奈“墻角數枝梅”想要與春蜜接觸,感受她的溫暖,柔和……遲遲不愿離開。
清晨,我剛起來就發現了一股暖暖的味道,好像房間里全是這種氣息,起身目尋,才發現窗戶怎么沒有關,就慢慢探去,沒有刺骨的感覺,反倒很暖和。天還沒完全亮,我卻清清楚楚地發現了今天窗外的一切與昨天的差異,感覺多了一絲生機,多了一份土壤的甘甜味,多了一種色彩,多了一個喘息聲——嫩芽大口大口的吸著這個暖暖的氣息。
雨仍急急地下著,我伸手去摸,可雨絲兒一哧溜兒從我的手里逃走了,好像它們想要趕緊落葉歸根,我從它們臉上看到了興奮、喜悅和迫不及待,好不可愛!我隱隱聽見它們異口同聲地說:“我來了,我來了。”是啊,此時我的心也被雨絲兒滋潤了,暖洋洋的。
我也開始迫不及待了,飛奔到樓下,也像嫩芽一樣大口大口地吸呀,吸呀。
不久,陽光一束束傾瀉下來,打在雨珠子上,閃得讓我無法正視。不知不覺,雨水已停了,濕潤的的空氣加上溫和的陽光,原來是如此的讓人陶醉。我仿佛看見了花團錦簇,聞到了陣陣芳香。
不一會兒,我就發現了不遠處的一棵枯樹,像死灰一樣,沒有一點生命的跡象,那是在昨天。而現在卻令我大吃一驚。興許是雨絲兒喚醒了沉睡的它吧!看見它,我想到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枝條順其自然的垂下,還露出了像繁星一樣密的綠綠小腦袋,好不可愛!春的表現豈止這些,我不能用言語來形容的這雨絲兒的魔法杰作。
又是一年的輪回。
一場初來乍到的春雨送走了白雪的單調畫面。一絲綠意開……
冬至的作文 篇6
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24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歷十二月二十一日到二十三日之間。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
我們家也屬于南方,到了冬至也是吃湯圓,那湯圓就是團子。
冬至前,奶奶早把炒米粉和面團做好了,等到了冬至,奶奶就把面團拿出來,然后抓一點面團,揉成一個團子,抓一點面團,揉成一個團子。就這樣,一個個小團子做好了,然后奶奶把團子放進鍋里煮,過了20幾分鐘,團子煮好了,奶奶一掀開鍋蓋,一陣香味就飄了出來。奶奶把團子放在大碗里,撒上炒米粉,讓人聞了就想吃。我問奶奶:“冬至為什么要吃團子呢?”奶奶說:“冬至吃團子,就是家人們一起團團圓圓啊!”
我還聽說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現在有些地方冬至要祭祖,奶奶家也是如此。每到冬至,奶奶就會把豬頭、豆芽菜等拿上桌祭祖。
冬至后,我每天都在想念冬至里的團子,原來冬至這么有趣。
冬至的味道就是團子的味道。
冬至的作文 篇7
日記一:倒霉的冬至
×月×日星期×天氣×
今天是冬至,外面呼呼的刮著大風,天空還夾雜著雪,這樣的天氣真想賴在床上不起來,無奈,今天我要學素描,我還是硬著頭皮起了床。
從家里到學校要坐好長時間的車,顛簸了一路,終于到了學校。外面的風呼呼的刮著,像一只猛獸張著大嗓門猛烈地嚎叫著,天上的雪鋪天蓋地而來。雖然屋里還開了暖氣,可我看著這樣的天氣就覺得冷。一直到了放學,雪絲毫沒有停的跡象,我哈著白氣到了車站,這不,我倒霉的時刻就來了。
今天的122路車不知道怎么搞的`,左等右等也不見影,我跺著腳,搓著手,縮著脖子,急得像一只熱鍋上的螞蟻。風雪就像故意與我作對似的,越下越猛,風吹在身上與鞭抽一樣疼,等了將近一個小時,我干脆向家跑了起來,但是家離學校實在是太遠了,不一會我就把這一念頭斷了,我靈機一動,想路邊一位大叔借了手機,往家里打了個電話,媽媽讓我“打的”回來,我剛要攔住一輛出租車,就看見122路車正向我駛來,我真是又恨又高興,上了車,回了家。
人們都說今年的冬至“瑞雪兆豐年”可對我來說,今天糟透了。
日記二:快樂冬至夜
×月×日星期×天氣×
傾聽著20xx年的腳步聲,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冬至夜——這美好的一夜,北半球白晝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傍晚,我和弟弟早早的來到了外婆家,想與他們共同度過這溫馨的一夜。外公外婆也正樂呵呵的迎接我們呢!
該吃晚飯了,外婆端來兩碗赤豆糯米飯,笑著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我聽了,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長大!弟弟也想早點長大,一邊夸飯香,一邊埋頭“苦干”哩。
吃完飯,我開始聽外公講有關冬至的傳說,“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還有,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
“百鬼夜行,午夜12點鬼門開,晚上記得早點回家睡覺哦!”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嚇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騙你的啦!”外婆笑著說。“不過,也應該早點睡,添歲嘛!”
第二天醒來,是冬至節,太陽開始回來了,春天也越來越近……
日記三:冬至作文
今天是進九的第一天,今年的初冬不是很冷,雖然民間有“一九二九不出手”的諺語,但我卻始終沒有覺出今冬的冷來。
冬已過了半月。平日里,陽臺的衣架上總停著些各色的鳥兒;現在雖然還有,但似乎只剩了些麻雀。
這半月里,幾乎每早都有濃濃薄薄的晨霧,早上一睜眼,竟看不出是什么時辰。平日明明該是旭日東升的時候,這些天天色卻顯出層次不同的黑暗。
走在路上,明燈點點,萬籟俱寂,偶爾一聲雀鳴劃過耳際,一閃即逝。
冬是何等的荒涼而又無奈!
但是,今早走在學校的操場上,卻突然感受到了冬那深藏不露、獨具特色而又近在咫尺的美。
滿地的霜,就是滿地的雪,仿佛是飄了一夜的松散的薄雪。舉目遙望,一輪朝陽姍姍來遲,一只無名之鳥飛沖天際。
突然受到了一種強烈的心靈的震撼!
往日凜冽的寒風今天卻顯得那么輕柔,吹著光禿禿的細枝搖擺。
我不禁在心中吟道:“孤鳥高飛去,陽升地雪衰。孩童旋地走,風拂細枝徊。”
我恍然大悟,往日里兩三天才能寫出的合乎格律的五絕為什么一瞬之間便能吟就。
我用心靈去碰撞了美、感受了美啊!
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美。
用心感受,一切都是美的。
【冬至的作文】相關文章:
「冬至作文」淺談冬至12-28
冬至作文:冬至漫筆11-30
冬至的作文:冬至夜的溫暖12-27
有關冬至的作文:冬至的湯圓12-26
關于冬至的作文:“小年”冬至01-14
「2015冬至作文」關于冬至的作文12-25
冬至作文11-28
冬至的作文09-12
冬至的作文12-31
吃湯圓過冬至的作文精選-冬至作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