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道德作文集錦十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道德作文 篇1
《三字經》曾寫道:“人之初,性本善。”由此可見,道德是我們所具備的最初始、最基本的素質。道德體現在很多方面上,比如禮儀。在安徽師范大學打飯時說句“阿姨您好”可享受優惠,或許安徽師范大學是為了培養良好的有禮貌的風氣,可對此我不得不發出疑問:通過利益手段讓學生養成有禮貌的習慣,最終真的能形成良好的風氣嗎?我認為,懂得禮貌是最基本的道德,是每一個人都應當具備的,不能因為利益來決定是否禮貌。管仲也說:道德當身,不以物惑。道德出于本心,是我們的祖先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做人的道理、準繩,它影響著我們的思想觀念,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如果為了享受優惠而叫“阿姨您好”,那是不是意味著不享受優惠就不需要對阿姨禮貌了?禮儀的道德是存在于我們心中的',是我們自覺形成的,別人強制不了我們。因此,我們要更加注重道德的培養,自覺養成良好的道德準則。
讓利益決定道德,是一種錯誤的觀念。當你得到利益的同時,你失去的是更加寶貴的東西。朱自清年老時貧病交加,但他寧死也不肯吃美國的救濟糧,也不允許家人接受。這樣一個有骨氣的愛國志士,用他的行動告訴我們:他堅守不移,愛國無悔!這何嘗不是一種偉大的道德修為?在利益面前,他不屑一顧,只為堅守自己心中的道德律。或許會餓死,但他無所畏懼。如果他接受了救濟糧,或許他不會擁有今天這么多人的欽佩,因為他失去了寶貴的道德準則。反觀之安徽師范大學,為了享受優惠而養成禮貌的風氣,這樣的道德是不是太過廉價?或許并非每個人都這樣,但安徽師范大學的做法太過,道德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不因由利益決定,也與利益無關。如果這樣做,最終培養出來的風氣也會帶著利益色彩,而這與安徽師范大學的本心相悖,這并不是真正的禮儀,這并不是真正的道德。
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要養成真正的道德,形成良好的風氣,是要靠我們自身的自覺性的,學校需要做的,不過是喚醒我們的道德意識,加以鞭策。讓我們帶著一顆道德的心來對待人和事,不需要利益的驅使,因為道德在我心,與利益無關。
道德作文 篇2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因為……
有一種道德叫作愛國、愛家,當你即使挨餓,受苦的時候,無論如何也不要接受辱罵自己國家的人施舍的錢財。為什么愛國,每個人都能說出一百個理由:因為我的血管中流著祖國的血,因為我父母親所悼念和敬重的祖先埋葬在這片土地上。因為我出生在這里,說著屬于這個國家的語言,讀著屬于這個國家的文字,,我的兄弟姐妹、同學朋友,包括我,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我看見的、熱愛的、學習的、研究的、崇拜的一切都屬于這個國家。
有一種道德叫作愛心,當一名掃煙囪的孩子辛辛苦苦賺的錢從衣服的裂口漏掉,即將面臨回去就要挨打的時候,請你不要袖手旁觀,請你把你準備買漂亮的衣服的錢送給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你回去后可以向父母撒嬌,得到更多的零用錢。而這個孩子,回去后得到的只能是打罵。
有一種道德叫做尊敬,當你在某個地方碰見乞丐乞討的'時候,請不要厭惡的走開,因為他們也是生活所迫,如果你真的沒有錢,請你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福,祝愿他們早點過上像你一樣幸福的日子。當你看到賣藝者的時候,請你認真的聽或看完他們的表演,然后掏出你的錢,輕輕的放進裝錢的器皿中。
有一種道德叫做禮貌,當你有事要離開時,家里碰巧來了客人,請你先放下自己手中的事情,盡心的去招待這位“不速之客”。如果真的有急事,請你邀請他進屋坐坐,并說自己出去一會,或者婉言辭退他,并邀請他下次再來玩。當你在公車上碰到需要幫助的老年人、孕婦、小孩子時,請你把你的座位讓給她。
有時,道德就是這么簡單,只需要你做到愛國、愛家、有愛心、尊敬別人、有禮貌,那么,你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既然這么簡單,就請你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
道德作文 篇3
讀5月4日達州公交車上的讓座風波一文,對老人女兒數落沒讓座女孩一事心有戚戚,覺得講道德自然可貴,但我們不能忘了只有樂于奉獻、甘愿犧牲所成就的道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尚道德,如果牛不喝水強按頭,強迫別人去付出、犧牲,去講道德,那樣就等于豪奪強取別人的付出了,那樣得來的東西,即使是久旱甘露雪中之炭,它還是道德范疇內的事嗎?還有道德的本原意義嗎?道德畢竟不同于法律,他終歸是非強制性的。我們不能去吃那強扭的瓜,那是不甜的。
那位女孩要求坐自己的座位我們應從兩面來看。一方面,天下萬物各有其主,要回自己的東西既合法又合理,也是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所必須的,女孩終歸沒有錯,我們還不論老人不應因“老”而擅自亂占別人的位置。因為講道德,也不能扛著道德之大旗蠻橫指責別人合情合理合法的行使正當權力,更不能把道德作為塊遮羞布反客為主變無理為理,豪奪自己的個人私利,讓合理合法之人之行反而無所適從,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對是錯了。這樣社會秩序豈不要紛然雜亂有失公道?再說,物權因如此道德而物無所屬,權無所附,積極進取勞動創造還有什么實在意義?豈不不擇手段巧取豪奪反而廣有了市場?豈不要有害社會的發展進步!這,絕不是道德所倡導的意義。
一方面,人家既然心有不甘是否力有所不能及?我們總不能僅用“年青”去衡量一個人的健康、情緒、需要等吧。如果她自己身有疾患本身就難于站立;或許她正有悲情之事心如刀絞,坐著都難于支撐呢?或許————-我們能不明就里不分青紅皂白地用道德去強迫綁架人家讓座嗎?總之,道德之事需要別人心甘情愿、力所能及。否則,道德就會要不無異于嗟來之食沒有道德意義,要不就會因強人所難帶來悲劇。比如一個不會游泳者因受道德趨壓而暴虎馮河下水救人,不但沒有能救起落水者,還白白地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以道德來論,他真是高尚得無以復加,但卻讓兩家親人陷入了萬劫不復的痛苦深淵,擴大了悲劇的范圍,讓更多的.人飽受痛苦,這能是我們所倡導的道德嗎?
社會提倡樂于助人,見義勇為,甚至是拔刀相助,我們習慣稱作做好人好事,習慣籠統以道德冠之。但,那都是基于心甘情愿的前提,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強迫限制的,因而學雷鋒做好事才顯得特別的難能可貴。如果像上述讓座事件那樣,因此演變成了需要強加的、捆綁的、違心的道德,那種好人好事即使做了,也會失去了道德的本原意義。我們考量一件事是否合于道德的范疇,一面要看別人是否心甘情愿,一面要看別人是否力所能及。如果強迫別人去做極不情愿之事,或是力所不能及的事自己本身就淪為了不道德,還有什么資格去要求別人講道德呢?一句話道德是基于自覺自愿的,不能強求強迫。
因此,講道德,不能強人所難;講道德,不能強迫別人放棄自己的合法權利,綁架別人去做力所不能及之事。否則,道德就會變成強扭的“瓜”,就會變成逼迫別人奉獻犧牲的霸王條款,變成披著美麗外衣的更加兇險的剪徑劫道。
道德作文 篇4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好習慣伴我成長》。查·艾霍爾曾經說過:“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行為;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有什么樣的習慣;有什么樣的`習慣,就有什么樣的性格;有什么樣的性格,就有什么樣的命運。”而好習慣決非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所以我們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有的同學認為:一點壞習慣不要緊,以后我再注意改正就是了,但是其實壞習慣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比如—做作業不認真;上課時做小動作;打架罵人,不禮貌;亂涂亂畫,不愛護公物;不尊老愛幼,不尊敬師長;亂扔垃圾,亂吐痰。這些小壞習慣疊加在一起以后就成了大壞習慣。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不積硅步,無以成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滴水穿石”就是古人告訴我們要無論做什么都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是這樣。比如:不說謊,不騙老師、同學;講禮貌;守紀律;讀書時邊讀邊做筆記;尊重他人;看到垃圾把垃圾送回家;主動幫忙做各種家務活等都是養成良好習慣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生活中隨時注意點點滴滴的小事,把它當成講文明、講道德的重要大事來做,那么好習慣自然水到渠成,并不需要去刻意的追求,同學們,你們說難道不是這樣嗎?
道德作文 篇5
從上小學起,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可是我不是十分明白“道德”的含義。我回家問媽媽,媽媽說: “有道德,就是修養自己,關愛別人”。問爸爸,爸爸告訴我“有道德,就是遵守規則,謙讓他人”。我想了想,覺得對于我自己來說,“有道德”,就是遵守紀律,尊重別人的勞動,友善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許多不一樣的現象。每天在大街上,我們都可以看到環衛工人在辛勤勞動,他們被譽為“城市美容師”。為了環境的整潔,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空,都一如既往的堅守崗位。也可以看到有的.人,雖然衣著光鮮,卻在大街上亂扔垃圾亂吐痰。
最近,昆明大街上出現了許多“共享單車”,有紅的,有黃的,也有黃藍相間的,非常可愛。只要大家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把它們騎走。這些自行車的出現,大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也是我們倡導的“綠色環保”生活的好助手。可是過不了幾天,我就發現在路邊停放的“共享單車”有的被卸掉了坐墊,有的被弄壞了車鎖,還有的被刮花了二維碼……。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愛惜別人的勞動,愛護公共財產。見到這樣的情景,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我們都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僅僅要做好自己的事,還要積極地向身邊的人做好宣傳。
道德作文 篇6
道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里的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著無數純潔的心靈。從學會說話起,常看到媽媽的道德行為;從上學讀書起,常聽到老師的道德話語。道德無時不刻不在我心中。
道德有時是一種謙讓,它像春天的花兒一樣,讓人心情舒暢。
十月五日,風和日麗,我和媽媽乘坐著一輛紅色的公交車去吉安學古箏。車上已座無虛席,這時,正好一個小男孩站起來說:“阿姨,我人小這里還能擠一個人。”媽媽怕我累著,讓我坐,我心安理得地坐上了上去。窗外的美景急馳而過,時間在流逝,不知不覺,到了下一站,只見一位農村婦女抱著一個兩三個月大的嬰兒,匆匆忙忙上了車,這時汽車一轉彎,來了一個急剎車,婦女猛向前一傾,差點栽倒在地,頓時嬰兒哇哇大哭,可能是嬰兒被嚇了吧!目睹這一切,我想起老師經常教導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于是我毫不猶豫地向那位婦女招了招手說:“阿姨,您抱小孩太累了,小孩也會被嚇著的,還是您來這里坐吧!”這時車上頓時鴉雀無聲,人們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說:“真是一個懂得謙讓的小女孩。”此時,我的`心情比喝了蜜糖還要舒暢。
道德有時是一種感恩,它像開心幾一樣,為人消除疲勞。
媽媽的愛,是一陣清涼的風,是溫暖的陽光。媽媽平時工作非常辛苦,還要操持家務,我是不是應該為媽媽做點什么呢?有一天媽媽下班回到家,癱坐在沙發上,一看那樣子,就知道媽媽很累,我快速走到媽媽身邊說:“媽媽你上班那么累,讓我幫你捶捶背吧!”媽媽眼里含著淚水,臉上卻掛滿了笑容。“好”媽媽說。媽媽躺在沙發上,兩手平放,我卷起袖子,握起拳頭,兩手左右開弓,拳頭像雨點落在媽媽背上。媽媽高興地說:“舒服,舒服!“我聽了心里樂開了花,我的拳頭不輕不重。過了一會兒,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的。我好像就是媽媽的“捶背機”,一會兒捶這兒,一會兒捶那兒。媽媽笑瞇瞇地說:“有了這個捶背機真好,隨時為我消除疲勞。“
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位良師。我在這位良師的陪伴下,快樂健康地成長。
道德作文 篇7
看到“保護動物”這四個字,許多人腦海里也許會浮現出一些像熊貓、揚子鱷、丹頂鶴等被稱為“國家保護動物”的珍稀動物的形象,而我則不然,看到這四個字,我想到了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的少女“虐貓”事件,并聯想到前些年轟動一時的女子虐貓事件等故事。
的確,那些“國家保護動物”指的是一些現存數量較少的動物,實際上,也有相關的法律在嚴令禁止對此類動物的傷害,可是,在部分珍稀動物受到保護的同時,也有一部分沒有受法律保護的動物,他們也受到了人類“黑手”的傷害,面對這些無理由,無道德的傷害,他們顯得無助、可憐,他們只能選擇默默地忍受。
“一個人如果向往正直的生活,第一步就是要禁絕傷害動物”這是托爾斯泰所說過的話。反過來想,一個傷害動物的人,必定是一個缺乏愛護動物,尊重生命的意識的人,一個不“正直”的人。
也許你會認為,傷害動物的行為,只有那些沒有文化,沒有道德的人才做得出來,可是你知道嗎,在20xx年初,有一位22歲的清華大學的學生,做出用硫酸潑熊這等殘忍的舉動,無論他是否是有其他的想法,這都真真切切地反映出他沒有愛護動物的意識,難道你能說他文化水平低嗎?同樣的,哪怕是個沒有文化的人,身為大自然的一份子,也不能夠做出傷害動物的行為,尤其是對自然界中的野生動物更是要如此,要知道,保護它們,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萬物平等,每樣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價值,你也許想方設法想為保護珍稀動物出一份力,其實大可不必,要知道,保護好你身邊的小動物們,與保護珍稀動物有著相同的意義。
談到保護動物,另一個關于自然的問題也被提了出來,那就是“綠化環境”。地球曾是宇宙中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可現如今,一座座冒著黑煙的煙囪拔地而起,污水肆意橫流,森林被亂砍濫伐,取而代之的則是高聳的摩天大樓,大氣污染,溫室效應……每每想到這些,都不由得一陣心寒。
保護環境,熱愛家園。許多人認為,自己平時亂扔垃圾,不愛護一草一木,對環境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有了這種思想,人們便不再約束自己,隨意破壞環境。其實,“美化環境”,這不僅僅是一個口號,一句話,更不是一種命令,是要發自內心地去行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打造綠色生態家園。
“大自然是善良的母親,也是冷酷的屠夫”這是著名作家雨果所說過的'話,“冷酷的屠夫”,自然是指近年來頻發的災難性氣候奪取了無數人的性命,歸根結底,這些與我們人類的活動也有著巨大的聯系。全球氣候變暖,隨著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結束,“低碳”一詞也迅速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千萬別以為低碳生活離我們很遙遠,其實,多使用環保袋,節約用水,用電,這些看似很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在為“低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善待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不僅僅是你熱愛生命的一種行為,更是一個人道德觀的體現。
道德作文 篇8
很難說清楚的一章!絕大多數的解釋和傅佩榮相似。我多少有些不成熟的、不同的理解。
一個母體,要想保持生養能力,首先要有能容納新生命的“谷”,而且這個谷還要具有孕育新生命的“神力”。
天地作為一個母體,要想具有生養能力,也要首先有能容納新生命的“谷”,這個“谷”很像“橐龠”,虛而不屈。而且還具有“神力”,所以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守的就是這個可以始終保持旺盛“生養能力”的母體。
如果這種“生養能力”能夠一直不死,那么新的生命就會源源不斷地誕生。這樣的母體,就叫做“玄牝”。
這種永遠保持生養能力的母體的奧秘所在,就叫做“天地根”。
這種玄妙的生養能力,在天地間綿綿不斷的產生作用,若隱若現于萬物之中,用之不盡。
也正因為用之不盡,所以“谷神不死”,所以“是謂玄牝”。
從古到今,無數人試圖打造“玄牝”,或者近似于“玄牝”,能有長久生育能力的.母體。
通過玄牝傳承“不死的谷神”,也就是“血脈和精神”,血脈是有形的,精神是無形的。
我們中華民族就是具有長久生育能力的母體,源源不斷孕育著中華兒女,黃皮膚,黑頭發,說著漢語,寫著漢字,傳承著中華文明。
為什么中華民族能夠長盛不衰呢?“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這就要追朔中華民族形成的根源——炎黃文明了,也就是畜牧民族和農業民族不斷斗爭與融合的文明。很多民族“谷”還在,“神”卻沒了,被完全殖民化后,喪失了自己的語言,文字,文明,完全嫁接成了其他民族。看著還是李子樹,結的卻全是蘋果。這樣的民族,事實上“谷神”已死,母體已亡。
更有許多民族,形神俱滅,成為了歷史。
作為一個人,總會死的。卻也有“不死的谷神”,比如老子,他把他是精神思想,從他的軀體里分離開,成為一部《道德經》,這部書就可以成為“玄牝”。它可以源源不斷地產生信奉老子思想的后人。
《道德經》為什么會長盛不衰呢?“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道德經》的天地根,就在老子為什么要寫《道德經》。老子當年遇到的困惑和對困惑的思考,到如今,我們依舊有那些困惑,依舊需要思考。一旦當初“老子”遇到的困惑,如今已經不成為困惑,《道德經》就壽終正寢了。
一個百年家族屹立不倒,也可近似“玄牝”,百年家族源源不斷地產生優秀人才,支撐這個家族的長盛不衰。
百年家族長盛不衰的奧秘是什么?“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百年家族的天地根,就是百年家族的立根之本,在于“優秀的家訓”和能夠嚴格履行家訓。
不像更多的家族,還沒形成一個可以源源不斷產生人才的“母體”,就瓦解了,第二代就忘掉了第一代賴以成功的根本,結果富不過二代。
歷代統治者,都想把“政權江山”打造成“玄牝”,讓自己的政權可以長盛不衰。當這個政權可以源源不斷產生維護這個政權的優秀人才時,這個政權就會有勃勃生機。否則,就會被推翻,或者復辟。
比如無產階級政權,如果能源源不斷產生無產階級知識分子,和無產階級接班人,那么無產階級政權就能長盛不衰,否則只會被復辟。
什么樣的政權才能長盛不衰呢?“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就是要看這個政權的“天地根”,政權的立根之處,也就是政權建立的初心。
所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保持政權不褪色。
許多政權忘記了初心,很快就被當初推翻的政治階層復辟了,于是又回歸到“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里去了。
道德作文 篇9
作者:楊悅今天,老師發給了我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做《網絡安全與道德讀本》。第一眼看見這本書的時候,就感覺到有一種奇妙的新鮮感。這本書到底寫的是什么內容啊?它的“皮膚”整體呈橘黃色,里面內容豐富。等我看完這一整本書以后,才明白了這本書主要是讓我們學會在網上做到自我保護,不受到他人的.欺騙,那樣才能安全的在網上自由的“嬉戲”、“玩耍”。
讀完這本書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兩件案例:一件是有一個沉迷于網絡的學生,連續三個通宵在網吧里上網沒有回家。由于父母生氣,所以對其進行了批評與教育。他因不服,竟然一氣之下跳了樓,結果摔傷,留下了殘疾,使得他一生受到了影響。
還有一件事是美國有一位少年“網蟲”上網成癖,整天茶不思,飯不想的。最后,父母實在無奈,只得給他配備了輪椅,以便于吃飯時能強行將他從電腦前推開。他的手指總是不停地在動著,仿佛想要移動想象中的鼠標。他只是為了活下去才吃飯、睡覺,除此之外,他從不離開電腦屏幕。經醫生確診,他已得了嚴重的網絡成癮綜合癥。
喜愛電腦可以,不過千萬不要太迷戀它。否則你也會像他們那樣成為“網蟲”的。那樣你將和一個廢人沒有什么區別了。你的身心,你的學習……我想你一定不想成為一個不健康的人吧!而且,千萬不要去了解那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網站和信息。
不過,電腦也有它的好處:像查詢信息,網上定購,結識朋友……和這個虛擬的世界作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一定要學會在網絡世界做到自我保護,不輕信他人,那樣,你才能安全的在網絡上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道德作文 篇10
道德是為自己負責、為他人負責、為社會負責;是一個人的基本義務。
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講,道德是我們必須具有的素質,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中我的都要遵循這個原則。
生活中,在家里,我們要注意自己的為人處事。比如,在家里我們應該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主動為家里人分擔一些日常事務和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社會中,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比如,在過馬路時堅決不能闖紅燈、走斑馬線、幫助老人及殘障人士過馬路,在坐公交車時,我們要主動給老人、孕婦、兒童、傷殘者讓座。在與他人講話時,不應隨便打斷別人,要文明用語、不罵人、不打架。
在學習中,我們要求真務實,考試中不作弊,上課時要認真聽講、積極發言、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專業。熱心幫助他人解決不懂得問題。做老師的好學生、同學的好朋友。
我曾經也經歷了道德抉擇。那次,我們搞班組小課題活動,小課題后來只有我和我們班的兩個同學搞完了,班主任老師讓我們評分。有一個同學說:“呃,打分的任務就交給你了,我不敢打。”我也有點兒犯難,大家都是同學,低頭不見抬頭見,我要是如實打分給個“不合格”,那他們可就會恨死我了。如果我打個“良好”,那可是不真實的,是不公正的。因為只有努力付出的人才會有回報。該怎么辦呢?不行,既然我的責任是打分,那就不應該和私人聯系上,一個有道德的人,應該要誠實。我下定決心,給他們公正的打了分。這是一次艱難的抉擇,不過,我最終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這是一個有道德的人該做的`。
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道德是我們的必須履行的義務,我們要爭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作文】相關文章:
淺談道德作文-道德作文01-25
道德的抉擇作文 - 體裁道德作文01-14
道德綁架作文 - 體裁道德作文01-28
(經典)道德作文09-06
道德作文(精選)08-22
道德作文【經典】08-21
道德作文(精選)08-17
道德作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