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初中文言文古今異義雙音節詞語

時間:2024-12-16 14:45:10 賽賽 詞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文言文古今異義雙音節詞語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文言文吧?其實,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而講的,古代并無文言文這一說法。為了幫助更多人學習文言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文言文古今異義雙音節詞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文言文古今異義雙音節詞語

  初中文言文古今異義雙音節詞語 1

  1、稍稍

  古義:漸漸地、慢慢地。 如: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今義:稍微。

  2、中間

  古義: 中,當中。間,夾雜。 如: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口技》

  今義:當中。

  3、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如: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桃花源記》

  今義: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4、儼然

  古義:整齊樣子。 如: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桃花源記》

  今義:神情莊重

  5、妻子

  古義:妻子和子女。 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桃花源記》

  今義:專指男人的配偶。

  6、無論

  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如: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桃花源記》

  今義:表條件關系的.關聯詞。

  7、絕境

  古義:與外界隔絕的境地。 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桃花源記》

  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8、間隔

  古義:斷絕來往。 如: 遂與外人間隔。 《桃花源記》

  今義:隔開,不連接。

  9、不足

  古義:不值得。 如:不足為外人道也。 《桃花源記》

  今義:不充足,不滿,不夠。

  10、鮮美

  古義:鮮艷美麗。 如: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桃花源記》

  今義:指食物味道好。

  11、作文

  古義:寫文章。 如: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記》

  今義:語文課里寫文章的練習。

  12、小生

  古義:青年人。 如:崔氏二小生:曰恕已,必奉壹。

  《小石潭記》

  今義:古典戲劇中的一種角色。

  13、以為

  古義:用……作為。 如:全石以為底。 《小石潭記》

  今義:認為。

  14、猖獗

  古義:傾覆,失敗。 如:遂用猖獗。 《隆中對》

  今義:肆行無忌,兇狠而放肆。

  初中文言文古今異義雙音節詞語 2

  卑鄙

  古義:卑,指出身低微;鄙,見識淺薄。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今義:形容品質低劣、惡劣。

  北面

  古義:面朝北(稱臣)。如“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今義:四個主要方向之一。

  便利

  古義:便,就;利,吉利。如“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孔雀東南飛并序》)

  今義:方便、順利。

  便宜

  古義:利于治國、合乎時宜的辦法或建議。如“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漢書·張釋之傳》)

  今義:物品價格低,讀piányi。

  博學

  古義:廣泛地學習。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今義:學問廣博精深。

  成立

  古義:成長立業。如“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

  今義:(組織、機構等)開始存在;(理論、意見等)站得住腳。

  地方

  當地的事。如“在外監司牧守,亦皆貪鄙成風,不以地方為意。”(《方臘起義》)

  土地方圓。如“割據江東,地方數千里。”(《赤壁之戰》)

  大地的形狀是方的。如“天圓地方。”(《淮南子·天文訓》)

  古義:

  今義:泛指空間的一部分;民間;地區。

  反復

  扭轉形勢。如“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傳》)

  書信往返。如“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復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馬諫議書》)

  古義:

  今義:重復。

  根本

  古義:樹根。如“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諫太宗十思疏》)

  今義:事物最重要的部分。

  更衣

  古義:上廁所的委婉說法。如“權起更衣,肅追于宇下。”(《赤壁之戰》)

  今義:換衣服。

  供養

  古義:名詞,供人享用的東西。如“事力勞而供養薄。”(《五蠹》)

  今義:動詞,供給生活所需,贍養或撫養。

  故事

  古義:先例,舊事。如“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六國論》)

  今義:真實的`或虛構的有人物有情節的事情。

  果然

  古義:飽足的樣子。如“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逍遙游》)

  今義:表示事實與所說所料相符。

  會計

  古義:聚眾謀劃,讀huìjì。如“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陳涉世家》)

  今義:管理財務計算的人。

  幾何

  古義:多少日子。如“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今義:數學的一個分支。

  交通

  古義:

  勾結。如“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論貴粟疏》)

  互相通連。如“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并序》)

  今義:來往和運輸。

  絕境

  古義:與外界隔絕之地。如“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桃花源記》)

  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具體

  古義:具,具備;體,形體。如“亦雁蕩具體而微者。”(《雁蕩山》)

  今義:明確,不抽象,細致。

  口舌

  古義:口和舌,代指語言。如“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指南錄〉后序》)

  今義:由說話引起的是非、爭吵。

  空中

  古義:中間是空的。如“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石鐘山記》)

  今義:天空中。

  可憐

  古義:

  可愛。如“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孔雀東南飛并序》)

  值得同情。如“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賣炭翁》)

  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阿房宮賦》)

  今義:值得憐憫、同情。

  可以

  古義:可,可以;以,憑,靠。如“可以一戰。”(《曹劌論戰》)

  今義:能夠。

  從事

  古義:隨從人員,名詞。如“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伶官傳序》)

  今義:干某項事業。

  東道主

  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如“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燭之武退秦師》)

  今義: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

  大方

  古義:對見識廣博或有專長的人的一種稱呼。如“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今義:對財物不計較,言談舉止自然。

  風騷

  古義:姿容俏麗。如“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紅樓夢》)

  今義:多指婦女舉止輕佻放蕩。

【初中文言文古今異義雙音節詞語】相關文章:

初中文言文活用的詞語11-25

最全初中文言文常用詞語表03-20

古今交友的名言01-06

古今中外名人故事02-21

古今名人的讀書故事03-17

古今中外禮儀故事04-26

詞語顛倒后意思不變的詞語06-22

關聯詞語練習及答案詞語05-19

古今中外名人故事大全05-22

桂花香里說古今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