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春節作文(精選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云南的春節作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云南的春節作文 篇1
按照云南的傳統習俗,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在一年里最冷的時候,制作臘腸是每年必不可少的環節,雖然臘腸在其他時候也可以做,但是如果在一年里最冷的時候做,寒風會將臘腸很快的吹干,從而提升臘腸的香味。
在臘月初旬制作臘腸,不僅是件麻煩事,也是件辛苦的事,制作臘腸的人首先要將豬肚子里的腸子拿出來晾干,晾干以后,再準備大量的肉餡,接著在腸子大約每25厘米的位置用竹條打上小結,最后就小心翼翼的往腸子里塞肉,因為豬的腸子很薄,所以在塞肉餡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使豬腸子裂開。我曾經小時候也制作過臘腸,不過,每次都會把豬腸子塞破,每到這時,我都會感嘆道:這真是一項技術活啊!
除此之外,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下山去趕集,趕集顧名思義也就是去買菜的意思,到了趕集的地點,我拿一袋米花糖,你買一筐大白菜,他挑一籃小玉米,那場景好不熱鬧!
臘月二十三是小孩子們最歡喜的日子,在這天里,小孩子們都結伴著歡歡喜喜的去趕集市場買各種小玩意,什么風箏阿,什么口琴阿當然,孩子們最喜歡買的莫屬爆竹了,每當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趕集市場上賣爆竹的小販攤上的爆竹總會被一搶而光,而在我準備下山去洗澡的時候,總會看到孩子們在夕陽照耀下燦爛純真的笑容,那笑容,美得令人陶醉。
在除夕這一天,各家各戶的男人們在清早就要爬起來殺豬,一殺完豬,我就和表姐去外公那里搶劫豬身上最嫩的地方拿來烤,烤的配料有醬油,麻油還有一點微辣,把豬身上最嫩的肉放在燒烤板上烤,那香味,十里外都能聞得到啊!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響徹云霄,孩子們也在這時候拿出自己心愛的寶貝——爆竹,一個一個的在布滿星云的天空上放著。除夕這天還有個習俗,守歲。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都要守歲,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
過完春節,每家每戶恢復正常的秩序,大人工作的工作,小孩學習的學習。雖然春節很快就結束了,但是在我的腦海里,至今還能浮現出過春節時那般紅紅火火熱鬧的場景。
云南的春節作文 篇2
大家都知道,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其隆重程度不亞于外國人的圣誕節。中國各個地區的春節習俗都與眾不同,有著自己的傳統色彩。今天我將要與大家說說關于我的故鄉——彩云之南的春節習俗。
云南的春節習俗與北京的春節截然不同,從大年三十到元宵期間才是春節,元宵過了,春節也便完結了。云南沒有臘月之分,也不吃臘八粥,所以我至今都沒有嘗過北京的臘八粥和臘八蒜的味道。
先來說說大年三十這天吧!這天早上我們必須去集市趕集,購買年貨和做團圓飯的食材。小孩去山上撿松葉。下午要把棉被、衣服洗了,還有把渾身上下都洗干凈,因為我們那里有個禁忌——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都不能洗衣物和洗澡。大年三十晚上便是除夕夜,這是過春節的高潮。大家忙做團圓飯,家家戶戶的煙囪直冒白煙。團圓飯做好后,大人把孩子們撿的松葉鋪在地上,當孩子們看見自己的戰利品被大人夸獎時,總是要驕傲地手舞足蹈。吃團圓飯前我們還得燒紙錢祭祖,飯后才把紙灰倒掉。等這一切準備好了,大家席地而坐,毫不拘束地享受春節的團圓飯。吃完后,大人忙著撿碗,收桌子。小孩子歡歡喜喜的開始他們的“鞭炮大戰”,大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守著春節聯歡晚會,不想看春晚的大人就擺桌子打麻將。這其樂融融的景象持續到深夜十二點,昏昏沉沉的人們點燃爆竹,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徹云霄,迎來新的一年。鞭炮放完了,忙活了一天的人們倒床而睡。
睡到近午夜三點時,人們又得陸陸續續從床上爬起來,做飯吃飯。這是四點鐘的“迎春飯”,因為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所以要吃飯迎接。吃完飯人們又回到被窩,一覺睡到大天亮……
正月初一不能去別人家,只能到外面逛逛,這也是云南一大奇怪習俗。初二我們就去逛縣城,就跟逛北京的廟會一樣,縣城里琳瑯滿目的商鋪和千奇百怪的玩意兒讓我們留戀不已。元宵節大家不吃湯圓,照樣好酒好菜,不掛燈,但照樣熱鬧,一家人去山上跳腳,也看別人跳腳。
春節過后,該干活的干活,該回深圳的回深圳。熱鬧過后的鄉村,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和諧。
云南的春節作文 篇3
昆明的春節又溫暖,又晴朗。我們全家決定到昆明的一個著名風景區——金殿去游玩。我們一早就到東門外穿心鼓樓等馬車。這一天,游客真多啊!隊伍排的很長很長,這些馬車是政府特地抽調出來,為春節游客去金殿服務的。我們坐慣了公共汽車,覺得坐馬車特別有趣。一路上,只見一片片綠油油的麥田,還有工廠和學校,風景很美麗,路旁有很多農民穿著新衣服去上城。還有少數民族的姑娘,頭上插滿了美麗的花朵。
金殿快到了,遠遠的可以看見一片綠樹成蔭的山坡,那就是鳴鳳山,金殿就隱蔽在鳴鳳山的樹林里面。我們非常奇怪:為什么附近的山上,沒有高大的樹木?這時馬車夫說:“以前,靠金殿的山上,都是茂密的樹林,但國民的反動派軍隊把樹都砍去賣掉了,山就變成了光禿禿的。那時候馬車夫運樹木出去的時候,連一點錢也不給,馬車夫的生活是非常痛苦的。新中國建立后,馬車夫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來,能靠自己的勞動來生活,過節還能穿著新衣服,趕著載滿游客的馬車,一路上愉決的和客人們談談笑笑。”
忽然車停了,到了金殿,我們下車,慢慢地爬上很多的石級,松林唱著歌歡迎我們。我們往前走,經過明朝時建造的一天門、二天門和三天門,兩旁有各種形狀菩薩的雕塑。三天門上去就到了金殿。金殿是銅造的,銅是云南的特產,傳說在古代時要運到北京做銅錢,后來因為各地農民起義,交通斷了,銅運不出去,就造了這座金殿,金殿里面的門窗、柱子、屋頂和菩薩全是銅做的。門前的石級欄桿都是用云南大理的地方石造的,非常光滑。在金殿的前后,我們看到吳三桂的大刀、寶劍,以及鐵做的七星旗,還有明朝時種的紅色大茶花。太陽光照耀下,金殿發出的金光顯得更加莊嚴、美麗。
金殿是祖國的著名建筑物之一,上面雕刻的銅花、銅龍、銅菩薩,像活的一樣生動。我們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精巧的技術多么偉大啊!
云南的春節作文 篇4
云南的春節雖不及北京那么熱鬧,也不及紹興那么多樣,但卻也隆重非凡。從除夕到初七,云南一直沉浸在濃郁的年味中。
云南分為好幾個少數民族,傣族和彝族在其中占極大的部分。在楚雄途經彝族家庭,一大塊碧綠的,用草鋪成的,厚厚的毯子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它如同一塊平坦的,柔軟的草地一般。撫摸著,一陣舒適隨即襲來。據彝族老人介紹說這草毯是使家人能在下一年有個平平安安,風調雨順的“好兆頭”。那夜是除夕,彝族老人盛情邀請我們一起入席,坐在那塊草席上,吃著熱騰騰的年夜飯,那滋味可別提有多幸福。年夜飯中有牛肉!羊肉!魚肉!豐盛的佳肴中透露著彝族人民對春節的喜愛和重視。飯后,彝族的男女老少還得圍著篝火翩翩起舞,飲酒作樂,通宵達旦。他們穿著鮮艷的禮服唱啊!跳啊!還不時端上一些“美味”。突然,媽媽驚叫一聲:“這不是我們小時候常吃的手工花生嘛!”我忙向媽媽請教,媽媽這才娓娓道來。原來,這種花生在媽媽小時候盛行。但漸漸也就因為太麻煩,就不再炒了。從那以后,人們漸漸在記憶中對它也就淡褪了顏色。萬萬沒想到,在這兒竟能品嘗到兒時的滋味。媽媽激動不已!我也趕緊拿了一顆嘗嘗,香甜柔軟的感覺沁人心脾。因時間倉促,我們無法去看精彩的斗牛,斗羊表演,但彝族這種獨具特色的民族風已深深烙在了我的心上!
在前往德宏州傣族時,我的心一直嘭嘭直跳,因為我對傣族這個神秘的少數民族充滿了好奇與向往。猛然間,一陣嘹亮的歌聲將我喚醒。傣族的大門就在這兒敞開了!入內,必須將鞋子脫去,其中還有許多規矩,顯然傣族在少數民族中家教堪稱嚴厲。熬到下午2點,才開始吃中飯。咦!這第一道花花綠綠的菜是什么?我一臉疑惑地瞟了瞟正在上菜的傣族小卜少。小卜少笑著介紹道:“這是我們當地有名的‘土鍋子’。在我們這里可以算是美食了,也就在新年幾天才可以吃到!”這土鍋子的外表是用黏土做成的,它是用炭燒的。鍋底的綠色是用青菜做成的,傣族人希望把青菜燒成像長條餅干那樣,預示著長長久久。青菜上面鋪著一些肉類和水果。我嘗了幾口,甜滋滋的卻不帶一絲油膩,柔軟卻不帶一絲厭倦,美味縈繞在舌頭仿佛不忍離去。飯后,幾位傣家少女為我們跳起了喜慶的節日舞蹈《邵多麗》,她們如同一只只飛翔的鳥兒為人們帶來了春的氣息,精湛的舞藝令人們如癡如醉。直到結束,人們還沉浸于此,無法自拔。
就這樣云南的春節在人們的歡笑聲中悄然離去。土鍋子、草毯、手工花生、邵多麗仿佛為云南的春節披上了一件獨特的衣裳,令人回味無窮!
云南的春節作文 篇5
今年的2月2日,我們迎來2011兔年的春節,可把我這只小兔子高興的不得了,而且更讓我驚喜的是,我們將在人間仙境般的云南度過愉快的`春節。大家都說云南不僅氣候好,一年四季如春,而且景色更是美不勝收,更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居住地,能夠感受少數民族的文化,更有中國第二大文廟、朱家花園等名勝古跡,真是把萬千精華集于一方土地,讓我心馳神往。
透過飛機的舷窗,我看見了云南的大好河山,那連綿起伏的山巒,迂回、明如玻璃般的河流,我的心早已飛到那錦繡山河中……
微風徐徐,雙腳剛觸及云南昆明的地面,一股帶著活力與新生的氣息涌進心頭,啊!云南,我來了!云南的天空是那么的明朗,一覽無云,空氣那么的清新,我即將在這個美麗的地方,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了。
我們去了被人們贊譽為“天下第一奇觀”的石林,看到了大自然留下來的杰作。大約在2億多年以前,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積了許多厚厚的石灰巖,后來的地殼構造運動,巖石露出了地面。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終于形成了現今極為珍貴的地質遺跡,形成了各具形態的景象,像千軍萬馬,似石堡幽城,如飛禽走獸,像人間萬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看著這形形色色的石柱,我們都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與石林相伴的就是少數民族彝族撒尼人,他們創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還有 “阿詩瑪”的故事廣為流傳,斑斕絢麗的民族服飾、火熱豪放的民族歌舞讓我眼花繚亂。
我們還去了亞洲最大最壯觀的溶洞“燕子洞”。從名字可以聽出這是一個有很多燕子的溶洞,據說春夏時節最多的時候能有數十萬只燕子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來洞中筑巢,群燕飛來,如萬箭齊發,遺憾的是因為我們游覽的時間不對,所以沒有看到這壯觀的景象。洞口,另一個神奇壯觀的景色出現在我們面前:高而陡峭的洞壁上,掛滿了匾,我們都非常好奇,這匾是如何掛到這高達14米的洞壁上的呢?在觀看了徒手攀巖的表演后,我們才明白這其中原由。這項絕技也是當地人從古流傳至今并一直沿用的采集燕窩的方法。當我們乘船慢慢進入洞內,面前的美景讓我們驚嘆:有拔地而起高達34米的“擎天玉柱”,有自江流中涌現的千層蓮臺,還有“龍女初嫁”、“雙象啜飲”、 “倩女迎賓”、“瑤臺遺址”、 “天鵝戲蟾”等奇觀異景,真是美不勝收,令人目不暇接。
幾番顛簸后,我們來到了元陽縣,欣賞了氣勢磅礴的哈尼梯田。元陽縣境內全是崇山峻嶺,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以一座山坡而論,梯田最高級數達3000級,這在中外梯田景觀中是罕見的。一年四季,梯田皆有其美。但據我所知看梯田最美的季節永遠是冬天,冬天的梯田閃爍著銀白色的光芒,從而凸顯出梯田的婀娜曲折,一眼望去,層疊起伏,靈妙非凡,真不愧為一項以天地為底的藝術杰作。不過,這氣勢磅礴的梯田是自然形成的嗎?當然不是,這還得歸功于哈尼族。哈尼族自古以來就是耕種梯田的民族,梯田文化早在3000多年前就成為整個哈尼族的靈魂,是哈尼族的代表性文化。法國人類學家歐也納博士曾稱贊:“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藝術,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藝術家!”
當地的哈尼人為游覽的人選擇了幾處最佳的梯田觀光點,每到一處地方,你都會看到風格迥異的梯田,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梯田沒有固定形狀,看似毫升無規律,但這正是梯田魅力所在,從高處看下去,那彎彎曲曲的線條,給人一種發自內心的樸實感覺,遠處的梯田,處在云霧之中,若隱若現,陽光為梯田鍍上一層金邊,靜謐而又神秘。走在田邊的幽幽小道上,呼吸著小草、泥土、水田的氣息,我們的心醉了!
盡管舍不得,但離別的時刻卻還是來了,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揮衣袖,告別美麗的云南。今年的春節這樣精彩,相信明年會更加美好。再見了,千姿百態的石林!再見了,神奇壯觀的燕子洞!再見了,氣勢非凡的哈尼梯田!
【云南的春節作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云南的春節作文3篇04-22
有關云南的春節作文三篇05-06
云南春節習俗作文(通用6篇)12-07
我的云南之旅作文【精選】12-20
云南旅游作文精選10-14
美麗的云南作文(精選11篇)12-23
美麗的云南作文精選11篇12-22
美麗的云南作文(精選27篇)08-10
【精選】美麗的云南作文4篇05-17
【精選】游云南的作文五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