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作文(匯總8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作文 篇1
今天是農歷正月初一,我最喜歡的節日——春節。
春節有許多習俗放鞭炮、貼春聯、守歲、看春晚……今天,我和爸爸貼對聯、貼年畫。到了晚上我和爸爸放鞭炮,爸爸放的鞭炮是綠色的`和紅色的,一個個到天上像小鳥一樣。媽媽和奶奶在屋子里包餃子,我也去包餃子了,我包了一個花邊餃子。
到了看春節聯歡晚會的時候了,我急忙跑到了樓上看春節聯歡晚會的時候了。我急忙跑了樓上看春節聯歡晚會。春節聯歡晚會會有小品、歌曲、舞蹈……其中我最喜歡的節目還是小品。媽媽喊我下樓吃餃子了,我就下樓了。媽媽把一盤盤熱騰騰的餃子端到桌子上,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餃子,其樂融融,我一共吃了十五個餃子,到了凌晨一點多,我非常困,就去睡覺了。
春節,一個讓我久久難忘的節日,我喜歡你春節。
《春節》作文 篇2
春節,中國的傳統節日。因此便有了各種各樣風土人情。
春節這股暖風即將吹來,這時家家戶戶都搞起了“裝修運動”。所謂“裝修運動”不過是把家里打扮一下,好迎接春節。啊!還聽不懂?“裝修運動”就是貼春聯。福字。門神等。看著鄰居家“裝修”得花花綠綠,我們家不甘示弱,也開始了“裝修”。可是老天卻非要和我們作對,他派“風老大”來到亂。一會兒他來“偷”對聯;一會兒“拿”塵土“攻擊”我們;一會兒她又來“捉”橫披······幾經周折,“裝修運動”走算是結束了。走進我家一看,大腦里的詞語都凈化了,只剩下一個字:紅。
“噼哩啪啦,噼哩啪啦。”我被一陣陣莫名奇妙的聲音驚醒了,開始我還以為是鬧鐘,心想:“今天怎么試這鈴!”睜眼才反應過來,今天是春節,那聲音是煙花爆竹聲。吃完早飯,我和弟弟就迫不及待的起程了。去干什么?當然是去拜年了!說一句辭舊迎新的吉利話,還會有不小的“收獲”呢!“我長大了,壓歲錢不要了!”見一位Aunt要給我錢,我連忙表示不要了。春節這天,家家戶戶披紅掛綠;“噼哩啪啦,噼哩啪啦”煙花爆竹聲不斷;節目也開始啦!今天的`空氣中除了節味兒,就是年味兒! 春節這股暖風來得快,走得也快。春節雖然已過,但余波仍然存在。節時的那股年味還未散盡,但新的太陽已經升起,面對我們的是新的一天。
春節,它讓我知道了自己又長了一歲,責任又多了一成。新年新氣象;新年新挑戰;希望在狗年里我會有“狗屎運”。
《春節》作文 篇3
現在,已經臨近了除夕,春節的氣氛也越來越濃了。城市間喜氣洋洋,充滿了歡聲笑語。作為一個新時代的的新兒童,我們正處于有福享,沒苦吃的時代:天天穿新衣服,就像天天都是春節過節一樣,從來不會因為沒有新衣服穿而過不了年而發愁過,而從來不會因為好不容易有了一件新衣服穿就高興地歡蹦亂跳,令我們發愁的是買不到“阿迪達斯”、“耐克”、“李寧”等名牌的衣服春節而被有這些一副春節的同學取笑,而能夠令我們高興得歡蹦亂跳的卻是春節收到一份有一份的紅包、壓歲錢。但是,我們可曾想過:在我們的上一輩,他們的童年是怎么度過的?沒有“阿迪達斯”、“李寧”、“耐克”,沒有紅包、壓歲錢,他們的年,是怎么過的呢?
是的,比我們年長一輩的`長輩,他們的童年的確沒有那些所謂是名牌的衣服,褲子和鞋子,也沒有再低檔些的服裝,他們只有布衣服、棉布褲、破布鞋,但這些在他們的眼中,卻也是一種“名牌”,這是只有他們在特殊的日子里才能得到的享受。
現在,我們春節是一邊吃著大魚大肉,咪著小酒,喝著飲料,一邊對著電視看春節聯歡晚會。而二十、三十年前,我們的父母也是坐在大圓桌上,也是一家老小,但是,他們沒有大魚大肉,也沒有洋酒、飲料,他們只有雞蛋,只有一些小菜,就已經滿足了。而我們呢?我們卻在處處都要挑三揀四,說這個不好吃,又說那個不和自己的胃口,從來不幫父母們省事兒。
聽過父母們兒童時代的孩子們,難道,我們不應該幫父母們省心,省事兒嗎?難道,我們不應該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嗎?
《春節》作文 篇4
一次又一次的盼望,春節終于來了。新的一年意味著我又長大了一歲。
“寶貝,起床了。爸爸已經開始貼窗花了。”媽媽的聲音一下把我從甜美的睡夢中驚醒。“什么?爸爸已經開始貼窗花了。”我一骨碌從床上爬了起來,不顧三七二十一,刷牙,洗臉……一切都完成了之后,我便開始了我的“工作”——協助爸爸。而媽媽也開始了她的工作——拖地。我們倆還打賭:誰先完成工作誰就有獎勵。
“寶貝,把雙面膠給我。”爸爸需要我了,“哦,我知道了。”我便以百米沖刺的.速度拿著雙面膠出發了。一會兒之后,爸爸在貼“福”字的時候,發現家里的那幾扇門上不能用雙面膠貼,爸爸便想用膠帶紙試一試。于是,“寶貝,把膠帶紙給我。”爸爸又向我發出了信號。“好。”我便開始尋找膠帶紙,但一無所獲。爸爸竟然把責任推給我。于是,我們倆便展開了一場“辯論賽。”
“之前家里有那么多的膠帶紙,現在卻一個都沒有了。難道它們都長了翅膀飛走了?”爸爸理直氣壯的向我問道。
“我之前在上學,我只用修正帶,所以有可能是它們都長了翅膀飛走了。”我也不甘示弱地回答。
“你放假回到家,難道不會用嗎?”爸爸再次向我拋出疑問。
“既然我放假在家可能會用膠帶紙,爸爸,你放假在家也可能會用啊。”我一邊向爸爸做出鬼臉,一邊笑著說道。
爸爸和我兩人誰都不服氣。于是我們便只顧爭論,而忘記了我們的工作。可能是我們的爭論聲音太大了,也可能是媽媽想看看我們的“工作”情況了吧,所以媽媽便站在陽臺上看著我們兩人爭論。“你們慢慢爭論不吧,我快要完成了。”這時,耳邊傳來了媽媽的聲音。
“我們一定會超過你的。”我和爸爸先是一愣,隨后異口同聲道。
可能是媽媽的話影響了我,“爸爸,我們不要爭論了,媽媽快要超過我們了,我們還是先工作吧,好不好?”我微微一笑,對爸爸說道。“好。”爸爸也爽快說道。
于是,我們停止了爭論,又開始了我們的“工作。”
爸爸先在其他地方貼對聯,而我再尋找一番,倘若沒有,便出去買一卷膠帶紙。后來,我在雜物間的一個小角落里找到了膠帶紙。
在我們干得熱火朝天,干得如火如荼時,媽媽的一句“我完成了。”讓我們的心有些涼涼。
但我們并沒有氣餒,依舊努力工作,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也完成了工作。
夜幕降臨了,天邊的最后一縷夕陽也甚為美妙。
“開飯啦!”隨著奶奶的聲音,我們的晚餐時間也開始了。
時間總是那么快,明天便是春節了。今天既是辛苦一天,也是開心的一天。
《春節》作文 篇5
農歷年的最末一天稱歲除,這天晚上稱除夕,潮汕習俗謂之“過年”。 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家具、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發,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剪發美容。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戶戶制作各式粿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趕回家團聚。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飯后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壓歲錢”。是晚農家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征“歲歲有余”、“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過年夜守歲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來臨,新年鐘聲敲響,家家戶戶鳴放鞭炮。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彩,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后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于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著討點賞錢。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
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群結隊盡興游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春節》作文 篇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到這天我們也有許多關于春節的習俗呢!
每到除夕夜,家家戶戶都會與親人一起吃團圓飯。你瞧,這餐桌上的食物各種各樣,有餃子,有京菜,有魚聽大人們說,吃團圓飯時,餃子是最必不可少的,因為吃餃子會讓你在新的一年里交好運。不一會兒,這氣氛就熱鬧了起來:大人們互相問好,討論在過去一年里的新鮮事、而我們小孩,便互相追逐打鬧,嬉戲,屋子里充滿了歡聲語。
每在吃團圓飯時,我們都會一起看春晚。春晚上有不少小品、相聲、合唱的節目,《扶不扶》等小品也算是承包了我一年的笑點,很多相聲也是讓我們捧腹大笑。
過年,走親戚自然是少不了的'。我們每年都要隨著家中的長輩去親戚家串門,拜訪親朋好友,他們也會熱情的招待我們,我們在一起敘敘舊、聊聊天,暢所欲言。每年在這時,我們小孩子是最歡喜的了。
過春節,對我們小孩子來說,最大的意義,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收壓歲錢了。人們給孩子發壓歲錢,是對孩子們美好的祝福,是希望“壓歲錢能夠壓佳孩子們的歲數,永遠快快樂樂”。每次有長輩為我發壓歲錢時,我總是笑的合不攏嘴,心想:太好了,我又可以積攢下一筆財富了、哈哈哈!
過新年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頂——貼對聯。人們在紙上寫下一些吉祥,象征好運的話語,貼在大門兩側,保佑全家在新的一年中平平安安,快快樂樂。
春節,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喜悅,家家戶戶洋溢著熱鬧的氣氛。同時,春節也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悄然離去。
《春節》作文 篇7
我用那冰涼的手端起那杯顏色鮮亮的雞尾酒,
目光緊緊盯著那些快速上升的氣泡
——在水面綻放出一朵朵花。
我低下頭小心地抿了一口,甜而不膩,
于是就一股氣咽了下去。
不久,我的臉開始變紅,發燙。
下意識的用手去摸臉,
聽見餐桌上的談笑聲,有些尷尬的陪著笑,
卻還是心不在焉。
莫名的,竟有些悲傷。
春節就要到了,
下午陪媽媽一起逛超市,挑選年貨。
空調打得很暖,人也很多。
每個人都是那么步履匆匆,與我擦肩而過。
漫無目的地跟著媽媽在滿超市跑來跑去,
可就是提不起興致。
雖說逛超市是我提出來的,
可總覺得很無聊。
是啊,也許像媽媽說的,
放寒假了,整個人都放松了,
繃緊的'神經也松弛了,
可心里卻有些空落落的,
失去了動力。
這個城市是那么的大,
大到我迷失在一個個街口,茫然無奈。
夜里,燈火通明,好像是遍地的繁星。
人們都沉醉在這個現實殘酷的世界里,
欣賞著燦爛的燈火,
卻不再抬頭仰望星空。
這個城市又是這么的小,
小到容不下美麗的遐想,遠大的理想。
白天,汽車在街道上川流不息。
每個人顯得那樣忙碌。
霧霾日益嚴重,
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大霧籠罩著這座城市,
懲罰著人類的暴行。
大人們用異樣的眼神看我:
一個學生哪來那么多想法?
哪來那么多憂愁?
人人笑我杞人憂天。
我無語。
也不知為何,我變得如此多愁善感。
也不知為何,我開始無法理解大人們的思想。
又是一年冬季,
還沒有盼來久違的雪花。
只有孤傲的梅花傲立在枝頭,
散發出陣陣清香。
而幾棵古樹早已掉光樹葉,
剩下光禿禿的枝干,
在寒風中更顯孤單,凄涼。
《春節》作文 篇8
春節期間,我和弟弟都得到啦新年禮物,是什么呢一把槍(當然不是真槍啦)!那天吃完午飯,我和弟弟拿著槍沖出啦門,還帶啦十幾個氣球,干什么當然是打氣球啦!好久沒玩過槍啦,一見槍我的手就癢癢。
戶外天氣不錯,盡管是在嚴冬之時,暖暖的冬日卻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藍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風,是打槍的好天氣。
我費盡啦力氣,才吹起啦幾個氣球。新氣球太難吹,加上弟弟又在一旁興奮得“袖手旁觀”,我光是準備工作就花啦十幾分鐘。我把氣球掛在架子上,又定下啦打氣球的規則:兩人輪流打,由弟弟先來打;打中個頭最大的藍氣球得兩分;打中黃氣球得三分;打中個頭最小的紅氣球得四分。
弟弟拿起槍,似乎很專心地瞄準啦一陣,只聽“嘭”的一聲響,一個黃氣球應聲炸裂,“哦,哦!我打中嘍!我打中嘍!”弟弟高興得手舞足蹈。
第二槍輪到我啦,我瞄準啦一會兒,一下子打到啦一個紅的',四分。我看弟弟的臉色一下子就轉“陰”啦下來。接下去由于心情不好,弟弟連續幾槍都沒打中一個氣球,他氣急敗壞,暴跳如雷,大嚷:“怎么回事!”還把嘴一歪著,看上去,嘴上還能掛個瓶子呢!
天氣越來越熱,我一看瞄準鏡便頭昏腦脹,那氣球也不給面子,一個接一個的炸啦,弟弟就在計分本上寫寫畫畫……到啦最后我一核對,咦,怎么少啦幾個然后加上炸掉的再算,他得分比我多,咦啊哈,原來弟弟把炸掉的氣球全加到他的得分里啦。好呀!你這個小鬼!本來說好炸掉的氣球平均分,你又……他倒一本正經地說:“你是哥哥,應該讓弟弟……”弄得我哭笑不得。
“打靶”結束,在回家的路上,弟弟邊跑邊喊:“我比哥哥打得多嘍!”我們一起開心地笑啦。
盡管我們“打靶”只有一會兒時間,卻也弄得手臂酸疼。我想解放軍叔叔在祖國邊疆天天站崗放哨,是多么辛苦呀!他們春節也回不啦家和親人團聚,我一定要學習他們那種不怕艱苦,無私奉獻的精神,用解放軍叔叔的精神來鼓勵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