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四平幸福家園征文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麗四平幸福家園征文,歡迎大家閱讀!
【美麗四平幸福家園_作文1】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美妙的詩句,會喚起人們對田園生活的憧憬和回憶。“美麗鄉村”建設,正是從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入手,把家鄉建設成“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場所。
四平市農委副主任吳衛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市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真正動起來的時間并不長。主要源于市委提出要把"三區一建"作為推動農村工作的總抓手,其中"一建"指的就是農村人居環境建設。之后,相繼提出了"三年城鄉面貌大改觀"和著力把"一核三帶"節點鎮培育成新農村建設的示范區。按照這樣一個思路和要求,各地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特別是近兩年,通過干部帶、典型領、政策扶等多種措施的有序推進,形成了人人參與、積極行動的工作氛圍,"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
干部帶動。建設“美麗鄉村”,農民是主體,干部是關鍵。凡是能把農民群眾組織起來,能把發展規劃制定出來,能把政策和資金爭取過來,能把發展條件創造出來的村都是因為有一個好的基層組織帶頭人。基層組織帶頭人的能力水平,直接影響“美麗鄉村”建設的進度和質量。雙遼市雙山鎮玉尺村黨支部書記高真玉就是這樣的帶頭人。他被推選為黨支部書記后,籌措資金,修通了全村的水泥路,路兩側修磚石路溝,安裝太陽能路燈,并植樹栽花,短時間內使村屯大變樣。現在玉尺村被吉林省確立為新農村建設“千村示范、萬村提升”工程示范村。
典型引領。四平市“美麗鄉村”建設中有好典型、成功典型。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典型,引領和帶動作用是明顯的。伊通靠山鎮百姓有句順口溜:“一進靠山心敞亮,街道靚麗交通暢,環境治理真叫強,這樣的領導咱贊揚。”幾年前,靠山鎮黨委書記張亞冰剛到任時,為了進行環境整治,首先對靠山大街進行路面硬化。政府沒錢,只能從馬路邊石兩側鋪1.6米寬的人行步道,業戶門前大面積地面不鋪成一致的方磚,整個規劃無法完成。張亞冰利用早晨商戶營業前的時間,挨家走訪,開動員會。細致的講解,真誠的溝通,讓80多家商戶深受感動。結果除政府鋪設的2500多延長米路邊石及近1萬平方米方磚步道外,其余都是大家自己投資,不到20天,整個大街兩側近3萬多平方米的硬化工作全部完成。標桿樹立起來后,各村紛紛效仿,9個村各顯神通,整修樹臺、植樹栽花、清理垃圾、硬化排水溝、建文化廣場等等比著干,老百姓高興得不得了。
政策扶持。四平市是農業大市,“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首先要通過各種活動進行宣傳、教育和引導,轉變農民觀念,逐步改掉農民長期形成的不良習慣;其次要通過政策傾斜,解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長期缺失問題,在加快形成“美麗鄉村”建設體制機制上實現突破,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放在鄉村,加快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今年,市本級財政投入100萬元,用于長效保潔等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發展。市財政拿出450萬元獎補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在資金使用上,對達到環境整治一類鄉村標準的,給予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獎補,為鄉村和農民解決最需要、最現實、最迫切的熱點、難點問題,逐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幸福指數。
現在,全市有4個村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美麗鄉村”,3個村被命名為“吉林省最有魅力休閑鄉村”,123個村成為“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了梯次推進的喜人局面。
【美麗四平幸福家園_作文2】
回眸“十二五”,市委、市政府堅持城鄉統籌發展,注重生態環境建設,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打造宜居秀美生態家園,城鄉面貌得到明顯改觀。決勝“十三五”,四平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市委六屆六次全會精神,遵循“五大發展”理念,統籌推進城鄉建設,加速新型城鎮化進程,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力打造“美麗四平、幸福家園”。
十二五:城市品位不斷提升,生態建設成效明顯,美麗鄉村不斷涌現
臨近“十二五”收官,城市規劃館完成布展,圖書館、體育館開工建設,占地1000畝植物園快速推進,東南生態新城正在崛起;伴隨著今年新建、續建道路29條,五經街、南迎賓街等15條道路竣工,西南路網全面通車;紫氣大路、北迎賓街、師院北路等5條地下綜合管廊全面開工,我市成為全省建設最早、進度最快的城市;“四梨同城化”步伐加快,公共服務同城同待同質扎實推進,老城區改造力度不斷加大,社區環境整治、暖房子工程的不斷推進,四平城市品位不斷提升。
2011年,市委、市政府啟動實施兩河四岸改造工程和“四綠工程”,努力把四平市建設成生態城,使城市更具魅力。今年,我市又加強“兩河四岸”建設管理,四平污水廠提標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南北河污水處理廠一期建設全面啟動,南北河道生態補水持續進行,城市水生態環境不斷優化;完成植樹造林15萬畝,市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7.9%,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19.1%。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下大力氣建設工業生產減排項目、農業源減排項目、工業污染治理項目,全面淘汰市區燃煤小鍋爐,努力改善空氣質量。
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行動計劃”,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扎實推動廁所、灶臺、柴草垛“三個革命”,分類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打造樣板村群,形成了以省級示范村、重點村為骨架,沿線沿邊村為支撐,點線面縱橫交錯、相互支撐的新農村建設新格局。目前全市省級以上美麗鄉村達到13個,省級新農村建設標兵村48個,形成了新農村建設“四平模式”。
十三五:統籌城鄉建設,建設美麗四平
“十三五”期間,我市將強化基礎設施支撐能力,統籌推進城鄉建設,加速新型城鎮化進程,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打造“美麗四平、幸福家園”而奮斗。
強化基礎設施支撐能力。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機場建設為重點,打造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立體化、網絡化、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積極發展城鄉公共交通,合理布局公交線網、站場和樞紐,謀劃推進遼河農墾管理區至葉赫輕軌等項目。大力加強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實施遼河、伊通河等河流全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河湖(庫)連通水系工程,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城市供水、城市防洪等重大項目。不斷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加快供暖、供氣、供水老舊管網和環衛設施改造,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立體停車場、充電樁等項目建設。實施城市暢通工程,推進南湖公鐵立交橋等改造,優化路網結構,建設主干路為骨架的城市道路系統。實施亮化、綠化、美化工程,彰顯城市特色風貌,提升城市魅力。
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要求,以“環境改觀、住房改善、廚房改良、廁所改造、農民生活習慣改變”為目標,努力實現物的新農村與人的新農村建設同步推進。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山水林田路綜合更新改造,推進“廁所革命”,實施“陽光淋浴進農家工程”。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提升”工程,堅持管建結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注重文化提升,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美麗四平幸福家園征文】相關文章:
美麗四平幸福家園征文「最新」04-04
美麗四平幸福家園征文「新版」04-05
2016美麗四平幸福家園征文04-05
美麗四平幸福家園征文500字04-03
美麗四平幸福家園征文600字04-05
美麗四平幸福家園征文2500字04-03
2016年美麗四平幸福家園征文04-05
美麗四平幸福家園征文比賽范文08-13
2016年美麗四平幸福家園征文「優秀」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