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傳統風俗作文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中國傳統春節風俗,大家知多少?接下來小編搜集了春節傳統風俗作文,歡迎閱讀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篇一:春節傳統風俗作文
又是一個辭舊迎新的夜晚,這讓我想起了白居易的《客中守歲》: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始知為客苦,不及在家貧。畏老偏驚節,防愁預惡春。故園今夜里,應念未歸人。
除夕的中午,無論城鎮和鄉村,家家戶戶都要貼上大紅的對聯,大多是為了祈求吉慶,贊美春光。“金狗報喜,快樂多多,財源廣進。逐年高升,永盛旺旺,生意興隆。”這是我家的對聯。寄托了全家人祈盼“春滿人間福滿門”的美好心愿。
晚上,吃過年夜飯,我到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看到一半突然覺得這樣很沒趣,太過平凡罷。于是獨自一人走到家里的樓頂,端著咖啡坐在椅子上,眺望遠處的風景。我想追尋熱鬧氣氛中屬于我自己的那一份寧靜。又是一個星晴夜,繁星點亮除夕夜的精彩,悄悄向世人訴說新春的故事,將天上的祝福灑向人間。月牙兒笑彎了嘴,叫人去感受嫦娥的歡欣。一切都是靜的,卻從那星星調皮的眉目傳情中,洋溢出不平靜的喜悅與心動。
當悠揚的鐘聲剛響過12下,在中華大地上,不管是城鎮還是鄉村,都要打開大門迎接財神。“噼里啪啦”的鞭炮齊聲轟鳴,萬家競放。真是“爆竹聲聲辭舊歲,鞭炮陣陣迎新年。”爺爺把成捆的炮竹在家門口圍成圈,點燃了黑色的引線,過了一會兒,只聽雷鳴般的聲音響徹長空,然后在似乎與天相近的地方驟然開放。霎時,黑夜如同白晝,天空中金雨紛紛,銀花朵朵,仿佛是碧波銀浪,雪里紅梅,又像巨龍騰飛,金蛇狂舞,一會兒,一根根細如柳紅;一會兒像夜空開放的曇花;一會兒成了密密麻麻的芝麻……瞧!遠處那戶人家又把煙花點燃了,那焰花絢麗多彩,變化多端。似乎是滿天繁星,銀光熠熠。又像一朵牡丹,光彩照人。天空出現好多色彩,紅的似火,白的像雪,綠的似玉,粉的像霞,黃的似金……令人眼花繚亂。遠處的鞭炮、煙花雙管齊下,一個個直沖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這邊的聲音弱了,那邊的又起來了,聲音此起彼伏,連綿不絕。鞭炮聲、炮仗聲匯成一股歡快和諧的交響樂,為這無邊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望著五彩繽紛的夜幕,我不禁想起了安徒生筆下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除夕之夜里因寒冷和饑餓而死。我們有無數難忘的日子,最難忘的是年年的除夕;無論有多少快樂的日子,最快樂的是年年的相聚。春節是“時間和希望的大門”,無論過去怎樣,我堅信明天清晨我的家鄉賀州會像初升的朝霞一樣燦爛!
篇二:春節傳統風俗作文
盼啊,盼啊,春節終于來臨了,伴隨著時鐘的敲響,我們又迎來了美好的傳統佳節-春節。我滿懷激動地呼喊著:“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興奮地在家中來回地跑著,抑制不住自己喜悅的心情。
當我跑到陽臺邊時,突然,煙花飛上天空,在一瞬間,炸開了,天上禮花朵朵。有的像銀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兒,有的像橙色的大衣,還有的像金色的太陽,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一樣。美不勝收!過年前,家家戶戶門前張燈結彩,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忙得不可開交。只見媽媽利索地擦洗著桌椅、門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媽媽擦洗得閃閃發光,最值得驚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沒有隔著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膠布把春聯貼在大門的墻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貼春聯的技術可是一流的。站在旁邊的我,看著爸爸媽媽的舉動都傻了眼。不一會兒,家里就煥然一新。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年飯,代表歲歲團圓。家人的.團聚往往令家里的長輩們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吃完年飯,一家人聚在一起,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家家燈火通明,處處禮花朵朵,鞭炮聲聲。大家一起守歲,告別如水似已逝去的歲月,憧憬對新一年的希望。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還要放一掛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腳步。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訪親戚,四處問好,拜年,串門子。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代表歲歲平安。拜年也是親戚朋友之間互相表達祝愿的一種方式。在初一的早晨還要放一掛鞭,這是掛開門炮,是個開門爆竹,為了祈求竹報平安,圖個吉利,代表開門紅。
啊,春節!美好的春節,快樂的春節,人人喜愛的春節,我眼中的春節,我愛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篇三:春節傳統風俗作文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窗花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篇四:春節傳統風俗作文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人們最重視的節日,它代表著團圓、幸福、平安。人們在春節這一天會有很多的講究,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下面我就來介紹家鄉的飲食小風俗。
春節這天,人們會早早的醒來,在開口說話之前,一定會拿出除夕晚上放在枕下的糕點,吃上一兩口,我們稱之為“開口糕”。薄薄的糕點吃在嘴里,軟軟的,甜甜的,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口,從嘴里蹦出的話也一定是甜甜的了。“糕”與“高”同音,小孩吃了開口糕,預示著新年中個子長得高,成績節節高;大人們吃了,在新年中一定“福運高、財運高”;老人們吃了則希望來年“福壽高升”。正是因為人們對新年的這些渴望,吃開口糕就成了新年的`第一件事。
放完開門鞭,全家都穿上了新衣,洗漱完后,都圍在桌子旁吃團圓飯,也就是吃湯圓或餃子了,人們把餃子稱為“萬萬順”,表示新年中做任何事都會順順當當。“順心”的心愿也就寄托在這常見的餃子上了。吃湯圓則預示著新一年中全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一起春節習俗—初三作文:春節的風俗習慣700—800字3篇。這喝茶也有講究,落座時,北面的位置必須空著,聽媽媽說這是為了給灶神爺留的,只有招待好他,才能在新一年里灶臺上總是滿滿當當的。喝茶快結束時,每個人的碗里須留下一些餃子或湯圓,預示“年年糧食皆有余”。
不管是吃開口糕也好,稱餃子為“萬萬順”也好,還是給灶神爺留位也罷,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它們雖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依據,但這些飲食上的小風俗正是人們對新年中豐收、平安、健康、幸福的一種美好愿望吧!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繼承和發揚呢?
【春節傳統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傳統風俗的作文12-09
春節的傳統風俗作文04-29
紅包-春節傳統風俗作文11-14
春節傳統風俗的作文2篇04-29
春節傳統風俗的作文5篇09-06
春節傳統風俗作文10篇09-07
春節的傳統風俗作文(精選10篇)01-21
云南傳統風俗作文07-20
滿族的傳統風俗作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