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作文精品【6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華傳統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華傳統作文 篇1
有的人喜歡喜氣洋洋的春節,有的人喜歡歡聲笑語的中秋,還有的人喜歡舉國同歡的`國慶,可我最喜歡滿是艾草味的端午。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我穿上新衣服跑到廚房看到爺爺奶奶正在熟練地包著粽子,我走過去對奶奶說:“奶奶,我也想包粽子。”奶奶說:“好啊,我來教你,但剛開始會有些困難。”奶奶先把粽葉卷成一個圓錐形,我照著奶奶地樣子卷了起來。接著,奶奶舀了一勺米,放上自己喜歡吃地料上去后,又鋪了一層米。我裝模作樣地舀了一勺米撒上去,不料,米從一個小洞里漏出來,我趕緊再舀一勺米撒上去,這下粽葉終于變乖了,一粒米也沒有漏出來了。然后,奶奶把剩余地粽葉折了下去,用繩子牢牢地綁住粽子,一個玲瓏嬌小的粽子就誕生了。我學著奶奶的樣子也包好了。這時,悲劇發生了,因為我太著急了,粽子沒放料就綁繩子了,奶奶說:“沒放料的粽子,可以再煮熟的時候撒上白糖也很好吃。”我開心地點了點頭。
粽子煮好了,我拿起一個粽子解開粽葉,撒上白糖,一口咬下去地時候,滿嘴飄滿了白糖和糯米的味道。我頓時感到了幸福。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了。
中華傳統作文 篇2
在我們身邊存在很多傳統的中國文化,剪紙就屬于其中一種。
對于剪紙來說剪刀和紙張的選擇是尤為重要的。剪刀要選擇輕巧、靈活、鋒利的,這樣,剪出的作品才不顯粗糙;紙張以紅紙或其它光澤為好,質地薄的紙為宜。
如果要剪出好的作品,則要根據造型,先決定紙張的折疊,一定要折得整齊、嚴實,并要壓平。初學剪紙者可先將花紋畫上,然后根據畫上的筆印剪。以后有經驗了,便可隨折隨剪。花樣可不拘一格,但是不宜總使用直線型的,應多采用些曲條紋,因為曲條紋往往耐看,富有流動感。在剪的'過程中,手對紙的轉動和剪的方向要配合好,這樣,剪出的紋路才清晰連貫。最后,去除多余的部分,再剪出一個外框,這時,一件小小的作品即告完成。
剪紙是有趣的手工活更是民間的一種傳統藝術,是我們民族智慧的結晶。
中華傳統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我們開開心心的過完這一天。每到這一天我們都會以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迷,舞龍獅,來記我們的這一天。
今天,媽媽給我煮了團團圓圓的湯圓,爸爸看我狼吞虎咽的樣子,爸爸就給我講起了元宵節的來歷,十五日是一年一度之中第一個月圓之日,所以稱之為元宵節吃完熱氣騰騰的湯圓,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花燈,在大街上張燈結彩車水馬龍,人聲鼎沸。五彩的花燈掛在空中,閃耀著光芒,街上的花燈各種各樣,有鯉魚燈,兔子燈,龍燈,蓮花燈等等,數不勝數。最有趣的就是猜燈迷,因為猜燈迷很有趣,所以深受大家喜歡。
不一會兒,一條回旋環繞的`長龍展現在我的眼前,它有黃色的龍身,金光燦燦的龍磷,長長的身軀,斗頭的龍頭,一雙又亮又大的龍眼,隨著咚鏘。咚鏘。咚鏘。咚咚鏘的鼓聲,那條金色的龍就動起來了,有時候空中飛騰,有時候掠過地面,犾如在跟大家說元宵節快樂,活靈活現的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從此,每年正月十五,人們都會用竹子扎成龍燈,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以表示對龍的感謝和懷念。
這次的元宵節我玩的不亦樂乎。收獲滿滿,元宵節真是熱鬧啊!
中華傳統作文 篇4
誠信,就是要誠實守信,對他人,對自己,對集體,要有責任感,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還是每個人將誠信最起碼的標準。
一個人只要講誠信,別人才會贊賞他,尊重他,親近他。只有困難的.時候才會幫助他,否則,人們將不會信任他。
俗話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就是套上四匹馬匹的車,也難追上。所以我們邀說話算數。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后來,許多日本人到這里觀光旅游,據說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誠信。一天,八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為之跑了三個小時。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有回來,于是攝影師們紛紛議論,都認為這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里,這個少年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只購得四瓶啤酒,爾后,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六瓶,返回時摔壞了三瓶,他哭著拿著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后來到這旅游,這就證明了講誠信的重要性。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講誠信,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
中華傳統作文 篇5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采。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贊。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壽''"喜''等貼在門上,窗戶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只小老鼠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爬到燈臺上去頭油吃。它的眼睛滴溜溜地四處張望,害怕人們發現呢。等它把燈油裝到葫蘆里的時候,葫蘆卻有個窟窿。燈油一滴一滴地流到地上去了。小老鼠急得直跺腳,連忙跳下燈臺趴在地上用舌頭去舔,那貪婪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
剪紙藝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樣。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夸贊。十二生肖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見識到中國的.剪紙文化是多麼精彩。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它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
中華傳統作文 篇6
我非常之榮幸的參加了寧海縣的首屆公民道德公益大講堂,本次大講堂的主題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講堂的目的是“構建和諧社會,再現中華盛世”。
談起“中華文化”這四個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話叫“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這是教科書中常見的用來描述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句話,可是,要是問到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又有幾個人能回答上來呢?就是這樣一個問題,引起了我的反思,身為一名中國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卻不知道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我想這是讓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讓我痛心的事情。
雖是短短四天的學習時間,卻是讓我受益匪淺,感悟頗深,我是沒有什么資格和能力來向大家闡述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因為連我也正處在認識和學習中華文傳統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領悟幾千年前的古圣先賢傳承下來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時光來學習和踐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個中國人的本分——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和做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
就談談我這四天來學習的感受吧!
大講堂的整個學習過程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除此之外還有免費的午餐和學習資料,還有免費的紀念品!這樣的公益活動已經很少見了。據我所知,參加大講堂的義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義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臟最累的活以外,他們的付出是沒有任何報酬的,我所要講的不僅僅是義工的概念,而是他們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見人鞠躬一定達到九十度,無論對方年齡大小都稱呼為“老師”,每一次臺下觀眾鼓掌,站在一旁的義工們必是鞠躬表示感謝,四天來,我看見的加上我沒看見的,我不知道他們每一個義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數也數不清。在這些義工當中,上至八十多歲的老人,下至十一二歲的兒童,在我看來,我們這些人哪里稱得上是“老師”啊?他們,才是我要學習和尊重的老師啊!
這些義工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說一句,感恩,感謝!
在每天到達會場之后,都會誦讀《弟子規》,全場三千多人,誦讀經典,有些甚至過目不忘,我記憶最深的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是為人子的道理。有一位講師說,中華傳統文化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孝”字,兩個字就是“道德”二字,還有一位講師說過,《弟子規》不僅僅是兒童的規,更是做人的規,確實,《弟子規》中許多都是做人處事的道理。對待父母要“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對待兄弟朋友要“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對待自己的行為要“朝早起,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與他人相處則要“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等等做人處事的道理不勝枚舉。
講課的內容我就不詳細說了,因為僅憑我三言兩語是無法闡述和描述清楚的。
在一場場的講課中,感動之處可以讓人痛哭流涕,激動之處可以讓人手掌發麻,幾次我都是眼含熱淚,哽咽低頭,就在舉行閉幕式,觀看講課花絮時,我從屏幕上看到一行字:義工們不忍心浪費一粒糧食。屏幕上出現的`是收拾飯盒的義工們,面帶微笑的在吃從觀眾手中收回的飯盒中的剩菜剩飯,有些還看見鏡頭不好意思的躲開了,這時,我再也無法把他們吃剩菜剩飯的鏡頭看完了,我再也無法忍住自己眼中的淚水,低下頭,任由淚水在我的臉頰上滑落,臉上是痛苦的表情,心中更似針扎。滿腦子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雖然我這四天把自己的飯菜全吃的一干二凈,但是還是覺得內心是深深地自責和痛苦。
也許,面對這五千多年傳承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我還很小,還很不懂事,但是我知道,我有義務和責任,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在現在的今天,尤為重要!
【中華傳統作文】相關文章:
中華傳統作文(精選)08-25
中華傳統作文(精選)12-17
中華傳統作文11-24
(精選)中華傳統作文05-07
中華傳統作文[經典]08-08
(經典)中華傳統作文12-14
中華傳統作文11-27
中華傳統的孝道作文08-20
中華傳統作文【精華】08-16
實用的中華傳統作文(精選)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