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傳統作文教學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作文教學 ,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國的傳統作文教學走過了近百年的歷程,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但也存在許多的問題。在實施課程改革的今天,這些問題越加嚴重的凸顯出來,筆者作為一名熱愛語文教學的老師,對此思索良久,也試著在課堂上用理性實踐的精神探索改革,回答新課改面臨的種種難題,收獲頗多,此論文中筆者想集中筆墨說說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傳統教學的種種弊端。
一、作文教學過程脫離學生的實際寫作
我們知道,傳統的作文教學,老師根據自己的一廂情愿出題,然后根據固定的思維模式和結構框架指導學生作文,學生的個性和獨特的創造性思維在這樣的束縛下很難發揮,于是學生寫作的熱情也就相應的日漸消失,久而久之,寫作只是成了一種目的和手段,根本無法體會到創作的快樂。學生把這樣的作文交上去后,便由老師根據自己的意愿修改,發還學生,學生看看批語,覺得老師的話便是經典語錄,順從的在以后的作文中向老師的思想靠近。這樣在傳統作文的先有題目,后找材料、找思路的導引下,大部分學生的作文被嚴格限定在老師界定的框子中,缺乏孩子應有的靈性和神采。
二、傳統作文重視教師的權威作用,忽視了學生內在主動性的發揮
長期以來,教師在學生的眼中至高無上,成了真理和知識的代言人,具有絕對的權威,學生被視為被動的客體,教師不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尊重學生,不研究學生,無視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只管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統一的,整齊化的教學,因此學生處處顯示出被動性。久而久之,學生沒有了個性,沒有了靈性,沒有了創作的欲望,語言干癟,內容是空空洞洞,無病呻吟。例如筆者看過一個小學生四年級的學生的日記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呆呆的趴在窗口看著窗外肥肥瘦瘦的雨點。”本來很有創意的一個詞語“肥肥瘦瘦”卻被老師一棍子打死,說學生用詞不準,要求修改這個病句。其實文學和科學有相同的地方,但更多的它們之間的差異性,科學要求的是實際的真實,不得有絲毫的誤差,但文學往往更注重心靈的真實,作文中的“我”此時眼中的雨點就是她真實心境的折射,遠處的雨點就是“瘦的”,近處的雨點就是“肥的”,說明她的視線在雨霧中不停的徘徊,她的心處在等待中,等待上班晚歸的媽媽,多好的一個詞語卻被無端否定。中國的漢字很特別,也很美,有很強的創造性,杰出的語言家同時也是一位詞匯的創造發明家。孩子在寫作上所體現出來的這份靈性和創造性應該被充分肯定和賞識,不應死板的格式化的被無端否定,這是教育的悲劇,也是傳統作文的一種極大的弊端。
三、學生作文的目的偏離了實際需要
每位作者的實際寫作都有自己明確的學習目的,或是為了抒發某種感情,或是為表達某種思想。但學生這些小作者的寫作的目的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學生的讀者對象好像只有“自己”和“老師”,老師其實也不是真正的讀者,只不過是文章的修改者。由于缺乏明確的目的和對象,寫起作文來就沒有信心和激情,久而久之養成一種“應付心理”,用套式化的作文來欺騙自己的本是善感的靈性的心理,以期望獲得無價值的高分,學生筆下真情實感的作文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了。例如本來小作者眼中的老師不是他理想中滿意的老師,但老師是“圣人”的傳統思想潛移默化的被灌輸在孩子的心中,于是“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是園丁,老師是蠟燭,老師是太陽”等等這樣的空話和大話便千遍一律的在孩子的筆下出現了。于是小作者心中真正想寫的實際中真真實實存在的老師和筆下寫出的違心的老師就大相徑庭了,寫作就難免偏離實際的需要,這樣會寫出好作文嗎?
人類進入21世紀,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國際經濟競爭的日益加劇,終生學習的需求,對創造性人才的需求已經迫在眉睫,國家的創新能力關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個人的創新能力將決定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確實,未來的社會對人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那么教育應該培養怎樣的人?未來的人才應具有什么素質?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可以說未來需要的人才不僅應該具有知識和技能,更應有主體精神和創新能力。傳統教育的弊端在新課改的時代大潮中已經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我們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傳統教育的弊端,尤其是語文教學中傳統作文教學的弊端,我們才能改革的深入和徹底,才能不愧為一個新時代的光榮的人民教師。
【傳統作文教學】相關文章:
傳統的作文02-19
傳統的作文12-31
經典傳統作文12-26
傳統佳節的作文03-18
有關傳統的作文02-19
傳統生活的作文02-16
傳統元宵的作文02-20
中華傳統作文11-24
傳統與現代作文12-22
寫傳統作文【精選】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