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的作文集錦七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文化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
春節是最降重的節日。年三十吃過豐盛的晚餐,人們便圍著火塘守歲。子時一到,人們立即焚香點燭,在神臺上供滿了豬肉、整雞、粽子、湯圓、米酒等祭品。孩子們則燃放鞭炮。有不少地方的壯族婦女馬上提著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邊打“新水”,討個吉利。男人則提著燈籠奔向廟社燒香化紙。有的地方把大門洞開,一家人聚集在院子里朝東方拜揖,祝福道:“東方大利,一年萬利,今年更比去年好!”
初一這一天,多數地方壯人是不串門的。人們白天吃湯圓,晚餐才吃葷菜,認為這樣可以消災去病。初一的禁忌很多。這一天一律禁說不吉利的話。禁動剪刀,怕新的一年里家人巧嘴利舌,吵嘴罵人;不得掃地,怕破財。也不得把東西拿到干欄外,更不借東西給別人,怕家財外流。有些地方禁止敲鑼打鼓,怕驚動鬼神,但有些地方則可以敲打一種齊人高的牛皮大鼓,四周幾十里清楚可聞。不少地方從初一到初五灶里要燃一段硬木,不能熄滅,表示子孫綿長,煙火不斷。這天也不得殺生,豬、雞、鴨都必須在年前幾天收拾干凈,以備祭奠和食用。
壯人沒有作揖、跪拜、握手等見面禮,而是通過語言和豐富的表情充分表達自己的'節日問侯,人們在村里或路上相見,便互相道賀“恭喜發財!
從初二起,親朋開始來往拜年。非凡是已經出嫁的女兒。要帶幾斤肉或雞鴨等禮品,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出嫁的姐妹趁此時機聚會,共敘別情。
按通常觀念,整個正月都屬于節日。故云南文山的壯人要打一月銅鼓,跳一個月舞。另一些則在風景秀麗的河邊、山谷,青年們舉行歌圩或舞獅、打舂堂,聽壯戲,等等。文娛活動五彩繽紛,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水墨畫,也是一幅名揚中外的國畫,是北宋時期畫家張擇端畫的。這幅畫很長,有528厘米呢!它寬24.8厘米。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肚迕魃虾訄D》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現在還安然無恙地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里呢!
張擇端畫這幅畫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走江湖的醫生,有撐著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擺小攤的攤販,有留著長胡子的道士,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人都畫上了。
那里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各樣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里面熱鬧極了。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趕著小毛驢,有的小孩在歡快地放風箏,有的挑著擔子,有的推著那時的'獨輪車,有的悠閑地街頭溜達……畫面上的人有的還不到一寸,但我們能看清楚人們都在干什么。
我國的民族藝術真是有趣!咱們中國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哦,我忘記了,我們可不要只觀看不發揚呀,我們要把祖國流傳下來的東西發揚光大哦!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
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有舞龍、舞獅、貼春聯、剪紙……
其中我比較喜歡的是舞龍,最喜歡的是貼春聯。因為每到過新年都會有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極了。這時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但是你知道嗎?過年里有著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現在讓我來講給你們聽聽吧。
傳說中,在一個僻靜的山谷里,住著一個叫年的怪獸,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村里的人知道會來怪獸把門鎖的緊緊的,可是不管怎么樣年還是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害怕極了,但是又無能為力。
第二年的大清早,人們就紛紛地收好東西準備去城里過完年才回來,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來告訴人們說:“怪獸害怕紅色和響聲有!本瓦@樣人們聽了以后就回到村里買了春聯貼在門上;到了晚上年又來了,它一看到紅色就開始害怕了,人們見到有效果又敲起了鑼鼓。這時年更害怕了嚇得連忙就跑了。
從此,村莊就和平了。之后人們每逢過新年都會家家戶戶都會貼上紅色的春聯,放炮竹。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4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但我最喜歡過年。
每到新年,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但你知道嗎,過年為什么會有這些喜慶的活動呢?這里面有著一個美妙的神話傳說故事,現在讓我來講給你們聽聽吧!傳說中,在一個僻靜的山谷里,住著一只叫年的怪獸,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村里人知道會來怪物,把門鎖得緊緊的,可是不管怎樣,年就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但又無能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們紛紛收拾好東西準備去城里過完年再回來,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他告訴村民年害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買了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又來了,它一見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嚇得趕緊逃跑了。
從此,村莊太平了。以后每逢過新年家家戶戶都貼對聯,放爆竹,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新年中最有趣的要數我和小伙伴一起放煙火。晚上吃完年夜飯,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著煙花朝門外奔去,一出門就聽見小朋友們的歡呼聲。原來,在二村的小花園里正舉行煙花比賽呢!只聽見天空中“砰,砰”幾聲,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真是形態各異,姹紫嫣紅,有的像一條巨龍騰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彈直沖云宵,還有像一個沒有開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見這樣美麗的煙花心里想:“我的煙花一定比他們的'煙花好看幾十萬倍。”于是,我趕緊拿出自己的煙花小心翼翼的點燃之后向著天空發射,只聽“啪”的一聲,煙花朝天空中直飛而去,這時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嘿,嘿,”我這煙花一定比你們的好看,可是,當我抬頭望著天空時卻呆若木雞了,原來這種煙花叫“花生米爆炸”,這煙火就像一顆花生米一樣飛上了天空,但在上面只“啪”的一聲就結束了,一點也不漂亮。真讓我大失所望。
不過一轉眼我就溶入到這節日的喜慶之中去了,看著天空被這些五彩繽紛的煙花裝扮的絢麗多彩,我們個個歡呼雀躍,開心極了!過新年,穿新衣,開開心心過大年。我們唱著歡樂的歌謠,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5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民間工藝也是多種多樣,有微雕、刺繡、剪紙、泥塑、皮影、捏面人等等。這些民間藝人通過就地取材,以手工制作的方式,創造出既適應生活需要,又具有審美價值的工藝品來豐富生活。
今天,老師就讓我們欣賞了四幅美輪美奐的剪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被紫色牽牛花點綴的那張剪紙。在圖上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正在認真地看著書,旁邊有兩只蝴蝶翩翩起舞。這時,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誰知道這張剪紙所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老師給我們講述了這么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女孩叫卓瑪,她住在大草原上的一個小村里。因為卓瑪聰明可愛,所以村里人都十分喜歡她。平時卓瑪不喜歡老待在村里,她就整天在村里村外跑來跑去,她喜歡認識各種樹木、花草。有一天,病魔悄無聲息地溜進了村子,它飄到哪兒,疾病便傳播到哪兒。結果村里的人都得了一種不治之癥,剛好卓瑪出去玩了,才沒有得病。她為了救治村里的鄉親,卓瑪每天都翻看從各地搜集來的藥草資料。許多天過去了,村民們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當她看見村里死去的人越來越多時,痛心極了,決心一定要盡快找到治療這種病的方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卓瑪終于找到了關于治療這個疾病的.一本醫書,天剛蒙蒙亮,第一朵牽;▌倓偩`放,卓瑪就坐在書桌前,全神貫注地閱讀醫書。卓瑪看完整本書后,知道只有找到冰山上的雪蓮才可以治好鄉親們的病。
這天下午,卓瑪帶上干糧和水,告別了鄉親們。她憑著驚人的毅力和過人的智慧,克服了艱難險阻,才登上了冰山頂。冰山頂上,一朵潔白的雪蓮盛開著,卓瑪不顧疲勞,興奮地摘下了雪蓮。卓瑪順利返回家鄉,鄉親們抱著病體出來迎接她。卓瑪高興地捧著雪蓮,告訴大家,只要喝了雪蓮熬的湯,大家就有救了。說完,疲勞過度的卓瑪因體力不支永遠地沉睡了。她倒下去時,嘴角還帶著甜甜的微笑。鄉親們傷心極了,每天都去請求上天救活卓瑪。天上的神被感動了,將卓瑪變成了一朵永不凋謝的牽;ǎF在,人們只要看到那盛開的牽牛花,就好像看到了勇敢、善良、智慧的卓瑪。
聽完這個故事,我才知道,原來每一個惟妙惟肖的剪紙背后。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它把我們帶進了神奇的故事王國。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就能創造出如此豐富、精美的藝術品,這就是咱們中國的民間藝術——剪紙。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6
包一中 高二(1)班 韓茹雪
如果說中國是一株花,那么現代文明便是它的花瓣,而傳統文化則是它汲取水分的根。沒有根的花終將枯萎,而沒有花瓣的花也難以在繁花盛開的世界中立足,最后淹沒在歷史的大潮中。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輔相成,互相影響,才造就了今天獨具魅力的華夏文明。
傳統文化對現代文明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現在我們的`吃穿住行各方面無不具有中國特色,隨處可見傳統文化的身影。但實際上,受影響最大的是我們的思想,支配我們行為的思想。
從古至今,儒家思想在我國一直處于無法逾越的地位。儒家思想的仁、義、禮、智、信等,是根植于中國人的血液里的,這些決定了我們的價值觀、利益觀;儒家講求的博愛、厚生、公平、文明等,更是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了基礎。由于儒家入世的思想更符合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追求,所以現在,相比道家和法家,我們可以看到更多體現儒家思想的事和物。
道家主張的清靜無為、道法自然等,教導我們要善待自然、順應自然,與此相對應的現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要求。除此之外,道家還提出不追名逐利、要絕圣棄智,然而如今只有部分人可以真正做到,他們灑脫自由,視名利錢財如糞土,這在今天物欲橫流的社會是多么的難得!
法家提倡的富國強兵、依法治國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但法家也有其不足之處,比如它強調依法治國,以刑去刑,忽視道德等,但盡管如此,法家的作用還是不容小覷的。
如果將各種傳統思想當作食物的話,那么儒家思想則是米面類的主食,頓頓都不能缺;道家思想則是蔬菜類的副食,雖難以充饑,但卻極富營養;法家是油鹽醬醋類的調味品,看似用量很少,卻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只有將它們都結合起來,才能稱作是一道佳肴,才能使中國體格健壯。
對于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在批判中繼承并弘揚傳統文化;對于現代文明我們則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學習并發展先進科學技術。
我們都是一棵棵正茁壯成長的樹苗,雖然未來通向廣闊的藍天,但應時刻記住我們腳下的是中國,我們的根在中國,即便現代科技再發達,也要明白真正孕育我們的是傳統。無論身在何處,都要銘記:我們是中國人,并為此自豪!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7
中國的城鎮化建設日新月異、氣象萬千,這紛紛擾擾的城鎮化氣象何如?我覺得心中有一點堵。
改革開放的成就令人矚目,三十年的時間,中國從青瓦紅墻走上了高樓大廈。極目遠眺,鱗次櫛比的樓群拔地而起,一層層,一幢幢,一圈圈,一片片。從多層到高層,一路造來,挨挨擠擠,蔚為壯觀。然而,如此千遍一律,如此高發達的物質經濟追求,如此的城鎮化建設讓人困惑,文化的精神訴求又在哪里呢?
我們不可否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我更認為城鎮的發展不能偏了方向。
深圳,一夜崛起的都市。它的地位和成就不容忽視。可去過那里的人,在不了解歷史的情況下,怎能聯想到她曾經小漁村一個呢?現在除了高樓大廈,還留下了什么?那里似乎早已失去了一些本地的傳統,一些特有的漁村文化正在消亡。川流不息的'行人車輛,喧鬧繁忙的現代都市,快節奏的生活讓人目不暇給,一群群市民被關進了一個個小區的各個樓層的某某室,“當”的一聲,早已隔絕了交流,隔絕了親情,隔絕了友情,隔絕了傳統,更隔絕了世代承襲的農耕文化。南北間的建筑差異,只在課本上才能發現,現實中的,盡是高樓。
這就是城鎮化的雄偉氣象嗎?非得要拆去傳統重鑄現代文明嗎?城鎮化,你的利弊究竟孰輕孰重?
中國的城鎮化建設,是否就是將小屋建成一棟棟樓房,磚路澆成一片片水泥呢?想看看窗外自然的風景,卻只看到比你高一層的飯店。“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田園生活還有幾人記得?更有誰能奢侈地領略?曾經隨處可見的畫面,如今只能到風景點尋覓,或從掛在墻上的一幅幅畫面里去聯想與想象。此情此景,喜歡戀舊的人心中是何等的凄涼!中國的城鎮化建設的大氣象,是在用無價的文化底蘊,換來日益增長的利益數字。我們只看到了GDP在上漲,看不到歷史的痕跡正慢慢消褪。那些往昔的景象,逐漸成為后代欣賞的紀錄片。我們一旦丟失了自己的文化,將不斷與其他文化趨同,最終失了特色,最終也將失去了民族自己。
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環顧周遭,我們還是找到了一點希望,捕捉到了一些傳統文化元素的傳承。
首先,區域化的整體保護凸顯城鎮化發展良好效應。江南水鄉烏鎮,是一個少有的保留了歷史文化韻味的小鎮。如今依舊是青石板、小溪橋、瓦檐矮屋扁舟搖。傳統文化的韻味浸染在釅釅的水波中。慶幸烏鎮市長當年的力排眾議;也慶幸還有人未被利益蒙蔽了雙眼;更慶幸我們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還未泯滅殆盡。
其次,點塊狀的保護與恢復銜接著小城的過往。我來到姜堰這個城鎮生活已十三年了,游遍市區,感慨城市化進程太快,有許多我未來得及去記憶的,就已經在歲月的河流中消逝了。十三年間,家門前的那條小河,也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填平,成了路。白求恩橋沒有了,曲江樓不見了,壩口廣場消失了。除了當年我邁過的小學大門,東岳萬年臺還在!可是她在現代化建筑中顯得極不和諧。盡管這樣,路過今日的北大街,古色古香的文化街區,重建的復古的小平房,整潔整齊寂無喧鬧。然而,樣子那么熟悉,感覺卻陌生了許多。
面對上上下下的城鎮化氣象,保留也好,改造也好,應該是大勢所趨吧?是否每座城市都應該留下一塊地方?它不用于房地產規劃,只是單純地保留,保留著去追尋歷史的一種方向。
讓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始終縈繞著氣象萬千的中國城鎮化吧!
【傳統文化的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文化的作文10-13
傳統文化的作文07-18
傳統文化的作文11-02
傳統文化的作文2篇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01-29
傳統文化的作文素材08-20
關于傳統文化的作文01-29
傳統文化作文08-18
傳統文化優秀作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