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傳統作文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吹阶魑牡纳碛鞍,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寫傳統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寫傳統作文1
中秋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傳統。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游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傳統,已很少了。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有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地方,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
月餅與中秋節的聯系是在明代。具有關資料說,當時,北京城市里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這一天自己制作月餅,用于自身和贈于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范,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比如,山西省介縣一帶在中秋節這天,當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傳統其制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小孩們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節的傳統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寫傳統作文2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到春節,人們就喜氣洋洋。有的放著煙花爆竹,有的在貼對聯,還有的在掛燈籠。你們知道春節是怎么來的嗎?就讓我來講講這個神話故事吧!
傳說,非常久以前有一只叫做?年?的怪獸。每到除夕夜都會到村莊里面去禍害百姓,搞的民不聊生。后來有一個老人來到這個小村莊,老人問農民:?聽說每到除夕夜,你們這里就會有一只叫'年'的怪獸來搗亂,我是特地趕來處理這件事的。?人們不相信這位老人可以趕走年獸,所以沒人理他。到了除夕夜,人們又像往年一樣躲了起來,只有那位老人留在村莊里。年獸出來了,老爺爺拿出一副對聯貼在村口,又點燃了一掛爆竹,年獸一看,嚇得趕忙逃跑。原來,那位老爺爺是神仙,特地來趕跑年獸,保護百姓。另外,老爺爺臨走前,還留下三件東西來對付年獸,分別是燈籠、爆竹、對聯。從此這件事就被傳開了,以后每到除夕夜,人們就在家門口貼上對聯,燃放爆竹,從此以后年獸就再也不敢來了。
這個故事是不是非常有意思?過年還可以吃年糕,吃餃子,放煙花,還有非常多其他的習俗。
過年真是非常的有趣,家家戶戶都是喜氣洋洋、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我非常喜歡過年,因為有非常多好吃的東西,還有新衣服穿。希望每個人都過一個開開心心的年。
寫傳統作文3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叫老人節、重九節等等。
重陽節這一天要敬老、愛老,要吃重陽糕、吃螃蟹,喝桂花酒。這一天,還有人去敬老院慰問老人。
還記得去年重陽節時,我和美術班的師生一起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畫老人,并做一件孝敬老人的事。我當時還說:我們要像老人的孩子一樣孝敬他們。到了敬老院后,老師先組織我們畫老人,看著他們飽經風霜的臉龐,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奶奶。畫完畫后,我帶著許多好吃的去看望老人。我看到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孤獨的坐在一旁,和我的大奶奶長的很像,她的眼中閃著淚光,隨時要哭出來似的,我很想去安慰她,又怕說錯了話。一些老人看到我們帶的東西后,連蹦帶跳的過來搶,我見那位奶奶沒過來,還一動不動的坐在那里看著我們,我就從人群中擠到了奶奶身邊,對奶奶說:奶奶,給你吃。你可以把我當成您的孫子。只見奶奶把我給他的東西塞了回來,我還沒張口說什么,她就搖了搖頭轉身進了屋子;顒咏Y束后,我回到家問媽媽:為什么那位奶奶她把我給她的東西塞回來呢?媽媽也不知道,我想,奶奶也許有她自己的想法吧。雖然,我不理解她的想法,但一天,我過得充實而開心。
九九重陽,九九久久長壽,我們一定要把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傳承下去,讓我們子子孫孫都知道。
寫傳統作文4
秦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作業——搜集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然后于是我想了今年元宵節的舞龍。今年元宵節我和媽媽看舞龍,我看見那望不到尾的布龍,就像一條無尾龍。好不容易看完布龍,我想回家了,但是又“飛”來了荷花龍。荷花龍把我的腳給勾住了,不讓我走,我只好有看著他們舞龍。荷花龍猶如一條五彩繽紛的繩子,這條“繩子”是由許多人拿著假荷花構成的,。之后來了一條板凳龍。這條板凳龍是很多人舉著板凳從我們眼前“飛”過,此時我想起了一個故事:然后很久以前有一個勤勞善良的夫婦,男的叫百葉,女的叫荷花,他們相敬相愛,他們住在荷花村。這年荷花懷孕了,過了是十來月,孩子卻沒生下來,又過了一年,還是沒有生下來,直到九百九十九天,才生了一個男駭。百葉見孩子生得端正健壯,他好喜歡,仔細一瞧,倒是錯愕不已:孩子的胸部和脊背上長著細細的龍鱗,金光閃閃,有九百九十九片。旁邊的人看見了,就喊著:“你生了個龍種!边^了很長時光小龍的身體漸漸變大,化作了數十丈的長龍,飛上天空。自此以后,每逢干旱,小龍就來散云播雨。百姓為了它,就采摘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九百九十九片花瓣,制作成一條花龍。每年春節,老百姓就要敲鑼打鼓來舞龍。舞龍的創造和流傳是全中華民族光輝歷史的一部
分,為我們的民族和人民所喜愛。我覺得中國的傳統文化十分搞笑,你也能夠查一查,你會發現中國傳統文化有多么豐富多彩。
寫傳統作文5
隨著回歸自然食品的興起,傳統美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飲食文化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民以食為天等等,中國自古就不缺這樣的句子。中華飲食文化,一枝獨秀,曾博得食在中國的美譽。孫中山先生說過:中國近代文明進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文化各國所不及?梢,這種文化已滲到中國人的骨子里去了。
吃對我們的文化心理結構有深刻影響,存在于潛意識之中。這點從我們的日常語言和詞匯構成都可以看出。如見面打招呼是:你吃過飯沒有?罵人是你這個飯桶!贊揚什么東西則說:膾炙人口,得意滿足是吃香的喝辣的,無趣之事形容為味同嚼辣,生活艱辛是酸甜苦辣。
飲食文化在中國具有如下特殊的功用。一是社交功用。二是親和功用。三是宣傳功用。四是養生功用。
不少游客把品嘗異地風俗飲食作為重要的旅游動機,飲食往往可以成為一個地方文化的窗口。中國飲食文化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風格和特點。第一、風味多樣。第二、四季有別。第三、講究美感。第四、注重情趣。第五、食醫結合。可以說,每一種傳統美食背后都有一個故事。
20xx年元旦前夕,浪花朵朵班開展了美食節活動,這一活動受到家長和孩子的好評。每一個家庭在準備美食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個溫暖幸福的故事發生。
寫傳統作文6
剪紙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動,它源遠流長,經久不衰,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剪紙藝術是漢民族傳統的民間工藝,可以用雕、鏤、剔、刻、剪等方法在各種紙上表現出來。
剪紙是我最喜歡的課余生活之一,每當家人叫我剪紙時,我都會開心得像猴子一樣一蹦三尺高。禮拜天晚上,媽媽叫我剪紙,還要給我拍照片,我一聽到要剪紙,還要給我拍照,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樣甜滋滋的。
開始剪紙啦!我先準備了一張粉紅色的臘光紙,然后準備了一把剪刀,正式開始剪。我先把長方形的臘光紙撕成正方形,再折到指定的樣子,剪出了一個花邊,但是因為折錯了,剪出了兩個不完整地分開的半圓形。當時,我很難過,因為我白白浪費了一張紙。我只好不情愿地按原先的步驟重新剪了花邊。這次我更加謹慎了,嚴格按照要求一刀一刀地剪。剪完花邊之后,我開始剪中間不同形狀的空洞了。我先剪了好幾個月牙形狀,然后又依次剪了三角形、圓形、五角星和一些我不知名的形狀,最終完成了一幅剪紙作品,看著自己的作品,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通過這次剪紙,我得出了一個大道理,就是凡事都要仔細,一粗心就會像我剪紙一樣剪出兩個有花邊的半圓形來。同時,我也相信,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之一——剪紙和其它傳統文化會一直世世代代地流傳下去。
寫傳統作文7
我最愛的傳統節日是清明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人們在清明節掃墓祭祀、緬懷祖先,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同時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回老家,跟著大人們一起做清明餅,并帶著清明餅去山上祭祖掃墓。說起做清明餅我可喜歡了,做清明餅要先摘青,青是一種叫鼠曲草的植物,長在田野里,我們帶上籃子,去田野里摘青,把籃子摘得滿滿的,我們就回家把青洗干凈,接著將青放進開水里煮五分鐘,撈出來放進榨汁機里打成糊。再把它放進盆里,加上糯米粉和白糖,放在一起揉,揉成軟軟的綠色大糯米團,然后按照模具大小搓成一個個小圓形,把它按進卡通模具里,用力敲出來,砰的一聲,一個卡通清明餅就好啦!最后把卡通清明餅整齊得擺在粽葉上,放進蒸籠里,蒸十分鐘,可愛的卡通清明餅就完成了!我很喜歡吃清明餅,因為他吃起來甜甜的,糯糯的,可好吃了!
清明節還要掃墓。我們要去祭祖,可我們這家不太一樣,我們祭祖完還要去看小果凍,她是我舅舅的小孩,也就是我表姐。她幾年前因為生病去世了,每到清明節,我們都去看小果凍,我十分想念她。
我喜歡清明節,因為可以吃到地道的傳統美食,還可以掃墓祭祖、緬懷親人。
寫傳統作文8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品陶瓷,民族藝術戲曲,國畫,端午賽龍船,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了。
剪紙是中國的瑰寶,是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贊。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厚的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字。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只穿彩衣的小老鼠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他的眼睛圓溜溜地搜索著四面八方,生怕被人發現它在偷燈油?墒抢咸煜窈退鲗λ频,葫蘆里的燈油全流到了地上,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從燈臺上跳下來趴在地上,伸出那尖尖的舌頭貪婪的舔著燈油,那滑稽的樣子真是逗人喜歡!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夸贊。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深的剪紙文化。
剪紙體現出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也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也想像民間藝人一樣剪出一副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送給外國的小朋友,讓剪紙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寫傳統作文9
沒有核的果實自然無法在自然界生存,沒有粹的米粒總是揚著無知的頭顱.在這個日新月異,傳媒聲喧雜的年代,你是否也被繁花迷了眼,丟了心?
今天,我們只會坐在草地上用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郭敬明);當簡簡單單而又通俗的《老鼠愛大米》唱遍大江南北時,誰有能重拾昔日哲人心中那"青青子矜"那般泛黃的感動?無可否認,青春文學可以帶來夢幻般的感動,但倘若一個人的精神主體是這些,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很難想象他是一個成功的人士.在這個眾生傳媒的時代,我們看到了一些人為了一點點事斤斤計較,誰又能理解"大同世界"的美好呢?誰又能重拾昔日大教育家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度量.
翻開厚重的古典書籍,我們看到的是老子用了五千個字寫出的《道德經》,句句短小,卻又飽含真理,孔子與弟子言行在《論語》的二十篇中淋漓盡致地體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短短八個字,體現出的卻是何等的重要.打開《三國演義》,是劉,關,張三人"不在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義氣;翻開《紅樓夢》,是林黛玉“紅藕香斷有誰憐"的惆悵;翻開《西游記》是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唐僧的執著;"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司馬遷用《史記》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翻開唐詩,是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懷念,是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豪放,是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憂國憂民.
魂兮,歸來.
一個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還需要擁有一個更為廣闊的精神世界!而對于每個炎黃子孫來說,中國的古典文化無疑是經典了.
寫傳統作文10
春節也叫過年,它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這段時間,大人們都在為過年而忙碌,忙著走親訪友,對我的約束和管制會放松許多。比如為了烘托節日氣氛,家家都會準備一些糖果來招待街坊鄰居、親戚朋友,這時我就可以趁機多吃多拿,大人忙于應酬,也只能視而不見;春節還可以睡懶覺、拿壓歲錢、收禮物,真是無比的開心快樂!
春節期間有很多習俗,在我的老家有辭灶、趕年集、祭祖等。辭灶主要就是供奉灶王爺,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監視善惡的神,這一天,家家都要供奉灶王,送灶王上天,祈求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年集這一天,爸爸開車拉著我們一家到集市上買年貨,集市上人山人海,真是熱鬧,我的老家非常講究準備年貨,過年的時候都會購買碗筷,寓意增人添口;備雞備魚,寓意吉慶有余;做豆腐,希望大家都福。祭祖就是上墳,一般在上午舉行,一家之主帶上子孫,帶上雞魚、饅頭、瓜果等,擺上祭品,燒紙祭祖,過年上墳還會放鞭炮呢。
春節除了好吃的,還有很多的好朋友和我一起玩。我的老家有很多哥哥姐姐,他們帶我玩一些在城市里沒有見過、沒有玩過的游戲,比如老鼠偷油、誰是臥底、官兵捉賊。可開心了。
春節是特殊的節日,是開心的節日,是難忘的節日!
寫傳統作文11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年前的元宵節,我在老家看到了一場精彩的舞龍燈表演。
老家舞龍燈的風俗很講究,正月十五龍燈上廟。上午,村里就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龍燈要開光啦!家家戶戶端著貢品去拜龍王。下午,龍燈要上廟了,全體男女老少早早來到廟前的廣場等候,連寺廟二樓的走廊都擠滿了人,大家興奮地等著。我坐在小叔的肩上,心里想著:我終于可以目睹龍燈是什么樣子了。
龍燈來了!人們歡呼起來。遠遠看去,一條紅色的龍緩緩的向寺廟游來。近了,。『猛L!當時我差點把它當成了真的龍。再近一些,我終于看清楚了它的真面目:它有大大的龍頭,張著大大的嘴巴,叼著一顆大大的龍珠,下巴飄著長長的龍須,兩顆眼球像兩只燈籠,頭頂上長著威風凜凜的龍角;龍頭后面是光亮鮮紅的龍身,龍身背上有許多金光閃閃的龍鱗,身子最后是它高高揚起的尾巴。
整個龍燈由十幾個舞龍人舉著。只聽引龍鈴一響,龍頭就動起來了,龍對著廟門點了三下頭,然后跟著引龍鈴左右晃動起來,這時龍身也扭動起來,最終舞成了一串旋轉著的圓環。舞龍人的吶喊聲、觀眾的歡呼聲、小孩子的嬉鬧聲匯聚成了歡樂的海洋,只見龍身越舞越快,廟門前的煙也越來越濃,這條龍好像真的在騰云駕霧。這樣的高潮一波接著一波,看龍燈的人久久不肯離去。
老家的龍燈真有趣,有機會我也想去耍一耍龍燈。
寫傳統作文1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熟悉的童謠,我的腦海中便浮現出端午節的熱鬧。似乎已經聞到了艾葉的清香。端午節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在這個節日里,人們都要包粽子賽龍舟,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老人們要用五顏六色的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者足踝上,稱為長命縷。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我來到外婆家,看見他面前擺著三個盆,一個盆里放著白色的糯米,晶瑩剔透,好像珍珠一樣。另一個盆里放著一疊疊綠色的葦葉和一些繩子。還有一個大盆里放了些花生、紅棗、蛋黃和豬肉。下午外婆開始包粽子了。她拿了一個葦葉,卷了一個三角形的小筒,里面放了一些糯米,中間放了一些花生,紅棗。接著又放了些糯米壓實它,然后把韋葉包起來。一層一層的裹在粽子外面,然后用繩子一層一層的把它扎緊。外婆說:扎得越緊越好吃。我好奇地說:我也要包一個。外婆答應了,我拿了一個葦葉,學著外婆的樣子包了起來,我一邊包,糯米一邊漏,我連續用了好多葦葉,都沒有成功。外婆說:不要急,慢慢來在外婆的耐心指導下,我終于成功了。可是我包的粽子像一個大肚子將軍,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粽子包好了,外婆把粽子放在鍋里蒸,過了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就出爐了。大家一個個開心地吃起來。
這就是我喜歡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寫傳統作文13
有了源頭活水,才有江河的澎湃;有了文化根基,才有民族的繁榮。面對世代相傳承載華夏文明的傳統節日和新潮時尚名目繁多的進口節日,我們是否應該思考一下:哪里才是我們的根,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把根留住,只為那骨子里流淌的龍的血液,只為那共有的黑頭發、黃皮膚。
傳統節日是一種民族文化形式,其受重視的程度從側面反映了一個民族的主流文化形態。一位哲人曾說:“一個民族的節日,便是這個民族最壯美的歷史!笨梢哉f,中國的每個節日都講述了一個意味雋永的故事,或是彰顯著金戈鐵馬為國盡忠的豪氣,或是訴說著柔腸百轉海枯石爛的情話……它能讓親朋相聚,共話巴山夜雨,自是一種氛圍,一種情調;亦能聊抒思念之情,慨嘆盈虛無常,自是一種寄托,一種交流。它能思接千載,折射古文明的光輝;亦可傳承禮教,提升現代人的修為。可以說,傳統節日已成為凝聚億萬人心的中國結。
然而時下洋節一天天地在中國大地上紅火起來。從一開始的圖個新鮮,看個熱鬧,到后來的大張旗鼓,風起云涌,大有取代傳統節日之勢。掃地紅塵飛,才著工夫便起障;開窗日月進,能通靈竅自生明。并非要對這些舶來品一律說不,只想讓國人明白何為本,何為末,可別忘記了名姓,拜錯了祖宗。
把根留住,留住那“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無奈,亦是一種幸福;留住那“金風玉露一相逢”的邂逅,自成一段佳話;留住那“清明時節雨紛紛”,便是一種寄托;留住那流觴曲水的高雅,實乃別樣逍遙。
寫傳統作文14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但是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中國剪紙了。
中國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贊。中國剪紙的資料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中國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薄ⅰ跋病、“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中國剪紙作品多搞笑呀。一只穿著彩衣的小老鼠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著四面八方,生怕被人發現它在偷燈油。但是老天像和他作對似的,葫蘆里的燈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從燈臺上跳下來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劍似的舌頭貪婪的舔著地上的燈油,那滑稽的樣貌真是逗人喜愛!
中國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夸贊。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深的中國剪紙文化。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他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也想像民間藝人一樣剪出一副精美絕倫的中國剪紙作品,送給外國的小朋友,讓他們了解中國的中國剪紙藝術,讓中國剪紙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寫傳統作文15
今天是中國古代傳統節日之一的中秋節。今天是賞月的日子。今天是團圓的日子。今天是幸福的日子。
你還記得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嗎?每當到農歷的八月十五時,街上總是熱熱鬧鬧的。你能猜出這是什么節日嗎?沒錯,這就是中秋節。這時我跟著姥姥姥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姐姐一起去街市上采購做月餅的原料。我們看見街上非常熱鬧:有的人再買月餅或者做月餅的原料;有的人在觀看舞龍舞獅;有的則在高聲叫賣。連路邊的野花野草也好像在說:街市上好熱鬧呀!這時姥爺說:看!那里就是我們要買的原料。好,我們過去吧!話音剛落我們已經買到了餡料并回到了家。
奶奶先把蜂蜜加水和油一起用手動打蛋器攪拌均勻,篩入面粉,先用硅膠鏟翻拌一下,和成團,再用保鮮膜包好靜置一個小時待用。咸蛋黃加入酒放入烤箱中烤10分鐘,等待餅皮的時候可以先把月餅餡加上蛋黃一起上秤,分成每個15克的面團,再把面團搓成球形備用。墊子上撒少量面粉,用搟面棒把面團壓扁,中間再放一顆月餅餡,再把餅皮包起餡,最后用模具把月餅壓成花形,放入烤箱中烤30分鐘就做好了!
月餅做好了,我們拿到陽臺上賞月去咯!很快時間就晚了,但我們還依依不舍。
我愛你月餅!我更愛你中秋節!
【寫傳統作文】相關文章:
寫傳統作文08-27
寫傳統的作文08-27
寫傳統作文11-11
關于寫傳統作文04-08
寫傳統春節的作文09-01
寫傳統文化的作文怎么寫12-25
精選寫傳統作文五篇04-15
精選寫傳統作文8篇04-16
寫傳統作文10篇04-14
精選寫傳統作文六篇04-24